作者:Vincent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6530703/answer/8648789991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飞机延误在机场闲着没事干,手机上试着回答一下,如有问题欢迎评论区讨论。
——————分割线——————
韩国的饮食,甚至连同包括北朝鲜在内的整个朝鲜半岛的饮食文化,其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费拉”化饮食特点,他是整个朝鲜半岛千年来的历史和文化的浓缩体现。
普通人如果想了解韩国饮食,我认为比较快速并且系统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看韩国的吃播,二是看美食视频教程。原因很简单:吃播和教程一定程度上必须要贴近所在国国民的饮食喜好才能获得播放与收益,你吃的是大家都爱吃的、并且是生活中比较容易吃到的,才是大家最愿意看的。(有个例证:干饭三健客在b站每次吃小面、四川炒菜的视频播放量都很高,因为这都是贴近当下年轻人味蕾并且不是昂贵到吃不起的食物,因此大家也愿意点进去当电子榨菜。)
我17年第一次出国的时候第一次使用了facebook在里面狂刷那种下拉继续播放的短视频,那会儿人在国外读书每天也没啥钱吃好的,经常会晚上看一些视频解馋+自己学烹饪,经常刷到一个账号叫Tasty,其下有一个分支账号叫TastyKorea,看了大概一个礼拜我就总结出了韩国饮食的万能公式:
1. 调味料:辣椒粉、白砂糖、玉米糖浆(这俩还是同时放的)、苦椒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韩式辣酱)、春酱(这个一般只有在做炸酱面的时候才用)、蒜泥
2. 常用食材:各种泡菜、绿辣椒(青阳辣椒)、黄油、午餐肉、致死量芝士、年糕、各种口味的拉面(也就是方便面)
看到这哪怕是没有经常看韩国美食制作的人也能看出很眼熟:你所看的韩国吃播和烹饪教程基本都是上述材料的排列组合,而这些材料有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就是:非常大比例的食品工业产物。
除了泡菜、苦椒酱和年糕算是比较传统的食物外,其余包括白糖、玉米糖浆、芝士、午餐肉、拉面在内的韩国餐饮主力都有浓浓的现代食品工业和影子,并且都是西方饮食的舶来品(此处应该再加一个融入韩国人血管里的冰美式),而这些其实都是在二战过后受到美国经济+文化殖民的产物。比如拉面,韩国现在作为人均方便面消费前三的国家,是因为朴正熙时代接受了美国大量的面粉援助,美国人想让韩国变的和西方一样以面包为主食,可是日本韩国作为东亚国家都把面粉拿来做成了面条,日本人发明了泡面以后韩国也是立刻把生产线买回国内开始生产,到了今天韩国已经成了东亚各国家地区(除了蒙古外)米饭消费量最低的国家了。剩下的芝士午餐肉这些就更是不用说了,完完全全是受到美国的影响而调整了自己的饮食文化,成了今天这样以大量糖(东亚三国里人均糖类消耗第一)和辣椒来做调味,辅助各种炸鸡芝士泡面等食品工业科技产品的“低熵”饮食习惯。
那可能你又会要问了,为什么几十年的经济文化影响能这么快改变韩国的饮食结构?隔壁本子自己的饮食特点保留的还是比较好的啊?我们把目光向北移,将军的治下是肯定不会有任何美国的影响在吧,一定程度上说封闭的北朝可以算是朝鲜半岛传统饮食保留比较好的了,那我们看看北朝的特色美食有啥:
参鸡汤、玉流冷面、米血肠、打糕、烤肉,石锅拌饭。
这些朝鲜半岛传统饮食的一大特点就是:烹饪技巧低。
你可能也发现了不管是北朝还是南韩,他们的饮食一大特点就是烹饪技法很低级,基本上以烤、煮等比较原始的烹饪方法,调料材料放进去煮或者在火上烤就完事了,菜品的味道取决于调味料,北朝资源匮乏一点就保留一些本味,南韩就是辣椒+玉米糖浆往死里加然后卷融化的芝士就完事了。如果你再多看了一些韩国比较大的吃播他们的烹饪过程(比如b站很红的寒酸哥,还有一个爱拍唐氏小剧场的公三),你就可以发现他们的烹饪手法让中国人看了血压升高:炒肉从来不等锅和油热了,把肉和油一起扔进锅里再开火,温度还没上来就开始加水煮了(寒酸嫂做的饭被吐槽一桌没一个冒热气的);给生肉焯水或者炖汤不打浮末,直接盖上锅盖一起煮进汤里;炖肉永远就是蒜、胡椒颗粒、月桂叶(也就是我们说的香叶)三样,中国人常用的八角桂皮花椒这些一概没有。可以说朝鲜半岛在烹饪上毫无技法可言,你说你不产香料不会用香料处理食材我觉得也可以理解,跟旁边的宗主国学了几千年连个炒菜都炒不明白,冷锅冷油把肉放进去慢慢升温(还tm电磁炉)看的人血压就高,但不管你开始做的什么,最后一定是加辣椒粉+糖+糖浆+苦椒酱弄成一锅红彤彤的炖菜,虽然我闭上眼睛就能知道这种韩式甜辣味道啥样,但是起码作为吃播视频来说这个颜色和视觉观感还可以。
总结以上这些信息,我推出一个暴论:朝鲜半岛的饮食文化是一种低阶、低稳定性的费拉饮食文化。几千年来在物产贫瘠(多山地少耕田)的背景下,整个国家把精力都放在怎么内斗把人搞死(朝堂上要忙着党争,两班之间要看本贯,回了家还要分嫡庶贱籍)根本没有想过怎么提高生产力,或者哪怕像中国一些地区搞点内卷碳水饮食呢?结果是直接躺平,与其和天斗和地斗不如和人斗,至于吃嘛能吃就行饿不死就好。所以几千年来哪怕是距离宗主国这么近也没能把包括烹饪技法、食材处理以及菜系种类在内的饮食文化搞丰富点,整个半岛将近八千万的人口,哪怕是没有日本+美国殖民也只会搞点泡菜+主食+酱,上层贵族只会在食材上比贫民好点,比如粗粮换成精米,豆腐换成鱼肉。所以这种比较低阶的美食文化遇到西方舶来的食品工业一触即溃,整个社会大众的饮食结构立刻被改造甚至取代。因为国家的经济和百姓的消费水平可以在几十年内突然激增,你的饮食文化没法说长就长,因此面对经济富足以后人民“吃点好的”这样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本土文化里没有能够发展并且填补这个缺口的,这个生态位就被现代食品工业迅速占领。
最后,附两段《宣和使奉高丽图经》的原文,大家自己体会:
“国俗有羊豕非王公贵人不食细民多食海品故有防□蚌蛛母虾王文蛤紫蠏蛎房脚以至海藻昆布贵贱通嗜多胜食气然而臭腥味咸久亦可厌也海人每至潮落矴舟岛屿而捕鱼然不善结网但以疏布漉之用力多而见功寡唯蛎蛤之属潮落不能去人掇拾尽力取之不竭也”
“丽政甚仁好佛戒杀故非国王相臣不食羊豕亦不善屠宰唯使者至则前期蓄之及期将用缚手足投烈火中其命絶毛落以水灌之若复活则以杖击死然后剖腹肠胃尽防粪秽流注虽作羮防而臭恶不絶其拙有如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