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53篇帖子。
(轉載知乎)脾氣暴躁,易怒,說話難聽,是病嗎?
11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51

前任吧,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病。反正一吵架或者我提出分手,他就會指責和謾罵。遇到他無法理解的事情就會發火,鑽牛角尖,怎麼解釋都無濟於事,無形中被帶了好多莫須有的罪名。提出分手要麼威脅要麼侮辱和指責,原諒了一次又一次。反而讓對方覺得自己好欺負,離不開他。

是不是病不知道。反正不成熟➕素質低,格局小



作者:噴嚏仔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670206/answer/175623811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2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52

有人說你脾氣好,有人說你脾氣暴躁,你認為誰說得對。可能兩種說話都有一定根據。

你跟某些人能夠暢快地交流,你們相處起來很輕鬆,在這些人眼裡,你是溫柔的、迷人的。

但你跟另外一些人交流起來特別費勁,你以為你已經忍耐到了極限,你突然爆發的怒火是你憋了很久的結果,對方看到的是你突如其來的暴怒,結果還把你說得一無是處,直接給你貼上了脾氣暴躁的標籤。

還有,你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別人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所以,你會怎麼去評判別人呢?像評判自己一樣去評判別人嗎?

至於說話難聽這一點,怎麼定義呢?是說話太直接?還是說話太客觀,沒有溫度?當你經歷過語言暴力,你就知道什麼叫作真正的說話難聽,羞辱、貶低、嘲諷,你所看到的聽到的不過是一些小兒科。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不過是正常人的舉動。



作者:打假專業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670206/answer/181091862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3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52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670206/answer/191245025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7.18/2021 。)

挺有感觸的。

是長大之後的感覺。經歷的是幾乎每個家庭都會經歷的事情,但是又覺得病態可能是從一開始就是刻進DNA里了。

我小時候一直唯唯諾諾地苟活,應該是這樣的吧,就是感覺身邊再不濟的人也比自己光彩許多。

我爸媽都是壞脾氣,我媽打架挺野的,尤其和我爸。我上幼兒園的時候特別霸道,好像就是同村的小朋友都被我嚯嚯過。但是吧,作惡多了就會遭 報 應。

上小學呢,唯唯諾諾。因為換了一個環境而感到非常不適應,無法迅速接受,也開始害怕上小學會不會像幼兒園這樣一路順風。

然後因為性格上的一些扭曲,不太具有社交能力,一直以「他們只和成績好的人玩。」為觀念,再加上本身有一些自毀傾向。

我開始越來越不願意去學習,其實在幼兒園的時候我學習什麼的都挺積極的,是老師嘴裡的好孩子,同時也是被我嚯嚯過的孩子里的噩夢。

我感覺我從小就特別特別特別喜歡踐踏美好的東西,特別特別喜歡血的味道,感覺是一種獨特的味道,雖然第一次聞到感覺有點不舒服但是不舒服里有帶着一絲絲快感..?鐵上有血的味道,然後小時候會去舔舔鐵,覺得特別的好吃..?甜腥味。然後還經常咬破嘴巴,舔血。

小學一直壓抑自我,不爆粗口,因為和周圍的人相處的過程中,越來越討厭這樣的自己,開始趨於毀滅,好想把自己親手殺死。

在社交過程中,挫敗。在班級一度難以抬頭,有校園暴力,無法反抗,儘管我的心裡已經開始咆哮。在家裡,也里找不到安慰。是房間充斥着煙味,是晚上爸爸回來的酒味,是爸爸扭醒我的疼痛,以及爸媽沒日沒夜的爭吵和冷戰。

我的爸爸媽媽好像在某一刻就不愛我了,我是這樣想的。儘管在我即將邁入成年的時候他們還是對自己曾經的所作所為一口否認。

我能承認,他們給過我實實在在的愛,但是那些他們所有打着以「我是為你好。」的名義的愛我還是不能接受。

小學的時候開始,那些曾經引以為傲的自尊好像就不見了,開始想着自殺,寫了好多遺書,也對這個世界有好多不捨得。

有一次爬上屋頂坐了好久,是農村的土房子,可是沒有人看見我,我真想跳下去。好想被救贖,明明想要親手殺死自己。

小時候對「溫柔」有着極大的抵觸,難以接受輕聲細語的說話聲。對上課起立回答問題,心會跳個不停,臉會紅得不行。

現在上了高中有晚讀,但是晚讀的時候學校有個傳統是需要我們站起來讀,那個時候如果大聲說話,其實心就在瘋狂地跳呼吸也有點難受,然後等坐下以後心就會止不住的跳,是一種壓抑的感覺。

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只不過是個人猜測是和小學有關,因為小學的時候經常性地心跳不止,尤其是遇到難以解決的事情。

我,害怕任何一切事物。初中的時候開始罵爹罵娘,去網絡撕逼,只是為了痛快而已,誰都不會想到一個明明小學看起來低眉順眼的人,在初中會變成這樣。其實我的骨子裡就是這樣的,懦弱,暴力,血腥,害怕,忐忑,自毀,懷疑。

我對自己感到不滿,有的時候身邊的人能夠讓你知道自己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所以我努力想做一個正直的人,至少不要那麼陰暗。

說話難聽和動不動就罵人,這個主要是對家人和少部分同學。

尤其是爸媽。

因為我媽媽搞錯了補習時間,我開始瘋狂罵,氣的跺腳。有之前的短訊,大部分都是吵架。






沒所謂了。

14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52

作者:銘悟人生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670206/answer/203331625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脾氣暴躁有兩個和外在兩個原因,內在是根本,外在是誘因。

主要原因在於一個人的性格。急性子,比較真實,追求完美,比較自我,容易脾氣暴躁。

外在原因主要在於一個人的經歷。生病,失戀,失意,失敗,抑鬱,容易脾氣暴躁。

內在原因是脾氣暴躁的根本原因,外在原因只是脾氣暴躁的導火索。可通過運動、聽音樂、傾訴等方式解決暫時的脾氣,要通過閱讀、冥想等方式改變自己的性格,通過堅持鍛煉,磨練自己的性格,從而提高自己的內在修養,讓自己處世不悲不喜,做到真正的淡然。

怎樣改變脾氣?

一個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但也不是不可能。

內在原因是脾氣暴躁的根本原因。只有改變自己的內心,提高自己的承受能力和修養,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脾氣問題。

例如性子急的人,要三思而後說話,要放慢腳步,做事不要一天就做完,對自己的行為要有計劃,按計劃走,慢慢改變自己急躁粗糙的性格。說話真實的人可以多學習幽默,讓自己幽默,改變語氣和方式。即使是真話,幽默的說話,別人也願意聽。

追求完美的人,自然要像急躁的人一樣,學會包容別人的缺點,態改變,脾氣自然改變。對於比較自我的人來說,比較自我的人很難自我反思,不容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脾氣也不容易改正。

改變內心,提高承受能力和修養。

外在原因只是脾氣暴躁的導火索。如果內在性格比較好,即使遇到外因也不容易發脾氣。唯有內在性格脾氣暴躁的人,遇到外因,才會更容易發脾氣。

對於外界因素引起的脾氣,可以通過運動、聽音樂、傾訴等方式解決暫時的脾氣。例如長跑,每天堅持做是鍛煉自控能力的好方法,每天2000米,每天堅持做,自然可以提高自控能力。千萬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反而會讓你脾氣更大。

堅持鍛煉。

此外,飲食也可以輔助。多吃富含b族維生素和鈣的食物,有利於情緒穩定。

無論哪一種,都要通過閱讀、冥想等,改變自己的性格,通過堅持鍛煉,磨練自己的性格,從而提高自己的內在修養,讓自己處世不悲不喜,做到真正的淡然。


15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52

是病,病分為大病和小病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大痛相當於這個世界的深重災難,小痛相當於這個世界的小小垃圾沒掃乾淨

不能因為大痛的存在,就將小痛封存起來坐視不管

大痛小痛都是病啊,大痛是大病,小痛是小病,大痛是小痛一步步積累的結果,小痛不管就成大痛

要是恢復了健康,人可以很靈敏地通過感覺的變化覺知身體的變化,人也會變得中和理性,而不是易燥易怒,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燥,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怒,也沒有無緣無故的罪惡,就像一個愛偷窺別人網路私隱的自戀狂,一定也有一個愛偷窺別人網路私隱的自戀狂老媽



作者:彈鋼琴的淡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670206/answer/200566527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6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53

每天聽着有聲書能睡着,說明還是有途徑的,說明還不是完全的失眠,根據你的描述,你的所有問題就是自己的情緒控制不住,你知道難道,也知道後怕,說明還有救。

然而這種情況沒有任何一個心理老師能幫到你,他們只是一個引導,具體還要靠自己,要自己修心養性,一定要多看書,說白了,你這個性格就需要多看史記,文言文你肯定看不懂,不過沒關係,反覆看,看十遍以上,你的心就心靜下來來了。

可以附帶着看看四書五經,記住人要自度,別人只是助緣。

暴躁易怒,戾氣特別大,這都是智慧被蒙蔽導致的,讀書使人明智慧,要知道你自己有覺察到,這就是最大的優勢,很多人不自知就沒有辦法了。

所以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參考。

失眠者常見的十五個心理問題(知乎).pdf

302.6K

· 

百度網盤

作者簡介:游飛,江湖人稱:大當家的,知名失眠康復訓練導師,著作《演戲心理學》
,歡迎點擊關注、交流溝通。



作者:好睡眠訓練營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670206/answer/189228336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7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53

作者:勤耘心理諮詢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670206/answer/357588787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們身邊有不少這樣脾氣「臭」的人,很折磨別人, 也很折磨自己:

一點雞毛蒜皮小事都感覺是對方故意針對自己,脾氣一點就着,很容易跟人「杠起來」;

總感覺自己孤立無援,但又無可奈何,走不掉,又拋不開, 內心糾結內耗,脾氣爆發就在一瞬間;

父母在我小時候需要他們幫助的時候,臨陣脫逃,過後又跳出來對我妄加指責、貶低和嘲笑, 我看到他們就有種無名的煩躁和憤怒;

其實, 生氣、發脾氣、說話難聽,這些都是身體在向你發出求救信號。

你內心有太多的恐懼, 需要被你允許、看見、理解和表達。

我們最深的恐懼,往往就來源於我們內心深處未能處理的衝突和創傷,當它們不被允許、被看見、被理解, 被表達時,就無法流動,就像堆積的垃圾,越積越多,最終會以一種不可控的方式爆發出來。

身體是心靈的容器,也是心靈的表達者。

這些脾氣太「臭」的人, 他們的身體也跟着遭殃。

這些人容易患高血壓, 每次發脾氣時,身體會釋放大量的應激激素,如腎上腺素和皮質醇,心臟加速跳動,血壓上升;

脾氣急躁的人,還容易得心臟病,頻繁的憤怒,增加了心臟的負擔, 有些人就是白天生一場大氣, 晚上就沒再醒過來;

還容易引起頭疼, 情緒波動會導致頭部和頸部肌肉緊張,引發疼痛。

有些人還會引起皮膚過敏, 比如濕疹, 臉上長痘, 還有掉頭髮,因為憤怒會導致皮質醇水平升高,影響皮膚的修復和再生能力。

我們總是認為這樣一點就炸的人是情商低、沒腦子,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就連他們自己也總責備自己性子太急, 太魯莽, 甚至學習了很多控制情緒的方法, 但也無濟於事。



作為心理諮詢師, 我遇到了很多不同的來訪者,但他們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他們學習心理學自救長達幾年甚至十幾年,但這麼多年兜兜轉轉,依舊沒有走出原地。

他們有很豐富的心理學知識,覺察力和思考能力都很棒, 但是就是越學越糟糕,越焦慮, 越無助。

這種堅持是很令人佩服的,也很感動到我。

但是,他們一開始就把方向搞反了, 走上了一條緣木求魚的道路。

他們第一次總是帶着疑惑問我:

「老師,我學了這麼多年心理,為什麼還是不能溫和地處理衝突?」

「老師,我堅持學習十幾年了,怎麼還是沒有攻擊性?」

「老師,我去外地上了很多線下課,但是還是感覺很迷茫,很焦慮?」

其實, 我是很心疼她們的,心疼她們依舊在痛苦和壓力里掙扎,心疼這麼多年在心理學習上的堅持和付出卻沒有得到很好的反饋, 心疼她們依舊沒法處理好親子關係和親密關係的自責與內疚, 心疼她們身體上出現的一些軀體癥狀。

我們進行心理諮詢的目的, 是把潛意識意識化。

但是,這個過程不是讓你去逃離、丟棄、剔除被壓抑進潛意識的創傷,而是去看見和理解這些創傷。

很多的來訪者, 都在努力地把這個滿身創傷的「內在小孩」拋棄在黑暗的過去, 試圖自己一個人,大步流星地邁向未來, 去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是很難的。

反制干不過回歸。

她們試圖通過理性和知識來解決心理問題,但內心傷口需要被感受和理解,而不是僅僅被分析和解決。

無論我們多麼想從過去的痛苦中走出來, 我們首先就是要回到過去受創傷的時空, 去挖掘未曾被你覺察的潛意識裡的創傷。

這種回歸併不是為了沉溺在過去的痛苦中,而是為了看見和理解曾經的創傷,去細細體驗被滯留在過去的那些恐懼、悲傷、委屈、無助、憤怒、嫉恨、焦慮…….這就是那個受傷的內在小孩,無論你覺得這個小孩有多麼的弱小多麼的不堪,但她就是真實的你啊。

勤耘心理諮詢

7 次諮詢

5.0

社會心理服務培訓證書持證人

2564 次贊同

去諮詢

她被你拋棄和遺忘了幾十年, 你以為這個世界上沒有她 , 但是她卻每天都來找你很多遍,渴求被你看見, 接納,擁抱,撫慰, 這幾十年來, 你無數次地否認和拒絕她, 試圖一個人往前走。

你始終走不出來,就是因為你往前走, 她往後拽,你們之間形成一股強大的對抗的力量牽掣着你。而你當然干不過這個內在小孩, 所以你以為你很努力地成長,其實你還是被卡在過去, 在這裡掙扎和內耗。

無論你多想往前跑, 請停下來,轉過身, 回倒過去抱抱、理解和接納那個內在小孩, 然後帶上她一起走, 你的生命里不能沒有她, 要不然就會缺失,就會破碎,請不要再拋下她了。

我在這個地方跑題了,但最近確實想把這些寫出來,索性就藉著這篇文章寫出來吧, 希望我們這些堅持心理成長路上的同行人,能少走一些心理成長的彎路, 降低成長的時間和經濟成本,早些時間從心理學習中獲益,活出真實的自己,享受生命的饋贈。



雖說跑題,但也不算跑得不遠,接下來, 我們再返回我們的話題。

我們拒絕去意識到的東西,會在外部世界以命運的形式出現。

比如,脾氣暴躁易怒、批評指責打罵這些外表看起來的強大, 都是一種煙霧彈。

外在看起來越是野蠻好鬥, 內在就越是恐懼脆弱。

這是一種防禦機制,用以掩蓋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和未解決的情感創傷。

一個人只有在內心感到非常不安和恐懼時,才會通過外在的攻擊行為來掩蓋自己的無助。

他們害怕面對自己真實的感受,害怕被別人看到他們的脆弱。

所以,他們選擇以一種看似強大的姿態來偽裝自己。

我們舉個例子, 媽媽對孩子學習的焦慮和恐懼。

捫心自問一下, 我們做父母的花錢給孩子報各種班、 花很多時間陪孩子寫作業, 是真心為了孩子的?

如果發自肺腑的為了孩子,就會看見孩子,和孩子的感覺在一起, 而不是 就不會「一些作業雞飛狗跳」, 眼裡光看見孩子磨蹭、拖延、馬虎,喝水,上廁所……

真能看見孩子的父母, 能夠透過磨蹭、拖延這些表相,看到孩子內心深處的焦慮、恐懼、自責、內疚、矛盾,而不是和老師和作業一起,打敗孩子。

那些動不動就拿出「望子成龍鞭」的父母, 本質上是為了逃離自己的恐懼。

鞭子抽在孩子身上,父母的潛意識裡卻歡呼雀躍,感覺到痛快,帶勁, 很爽,但卻在孩子面前扮演耀武揚威的虛偽的「好家長」。

他們害怕孩子的失敗會映照出自己的失敗,害怕孩子不成功會讓自己失去價值感。

孩子成績不好=孩子整個人不好=父母整個人生失敗

他們還害怕孩子作業完成的不好, 成績下降,會被老師打電話訓話,請去學校面質, 面對老師這樣的權威, 瞬間激活了小時候對自己父母這種權威的恐懼, 自己不好, 不聽話, 就會被父母批評、貶低、懲罰。

這種恐懼其實是對自己過去未解決情感創傷的投射。

他們在自己的童年時期也曾經遭受過類似的教育方式,內心充滿了未被滿足的期待和壓抑的情感。當他們成為父母時,這些未被解決的情感再次浮現出來,通過對孩子瘋狂輸出的方式發泄出來。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就是「我有病 ,你吃藥」。

結果孩子焦慮、抑鬱,父母還站在一邊, 要麼指責孩子事多,矯情, 不能偷懶;

要麼雙手一攤, 擺出一副「好家長」的嘴臉,「我不在意孩子的成績, 考成啥樣我都能接受」, 生怕跟孩子的抑鬱焦慮沾邊, 損傷了自己的自戀。

這些都是明意識里的偽裝, 潛意識還是認為「這孩子考不上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我的老臉往哪裡擱呀?我的夢想誰來替我實現?我的後半生該指望誰?」

自己想要臉, 自己去掙, 為什麼還要逼着孩子不能喘氣地去給你掙面子?去釋放你的焦慮?去滿足你的需求?

逼的孩子躺平了, 滿足不了你,你又開始各種PUA孩子, 顯示自己是個多麼負責、高尚、會教育孩子的父母,總知就是想盡辦法去避免碰觸自己內心的那些「創傷黑洞」, 去逃避自己的人生課題。到底躺平的是誰呢?

寫在最後:

放了孩子吧,也放了自己吧!

去回歸,回歸到自己過去受傷的時空;

去聯結,去和那個受傷的內在小孩好好待在一起,去理解她, 去接納她, 去體會她, 去養育她, 去溫暖她,帶着她和你一起往前走。

當你能認識自己、理解自己、接納自己的時候, 你自然就能很好地理解和養育你的孩。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勤耘心理成長「, 每日更新。)

我是一名專門研究【不敢表達攻擊性】的心理諮詢師,專註女性心理諮詢,擅長把心理、人性和現實糅合起來,為您分享自我成長/人際關係/原生家庭/人際關係的心理文章,希望能給您帶來溫暖和力量。

攻擊性課程:《攻擊性41講》《攻擊性25講》《攻擊性82講》,側重點不同。

特別喜歡一句話:「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地方。

歡迎預約心理諮詢。


18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54

羊陽:


我也是這樣的,因為我媽媽脾氣也是如此

但是我已經不想這樣了,因為我不希望這樣去和他人交流了。沒必要

我也不希望如果我有了孩子,有這樣的毛病。

改改改,一起修正起來吧

19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54

歐陽晶文:


說話難聽是典型的負面情緒,這是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中怒的情志的最典型的情緒特徵。這是可以通過專業的方法是可以改善的。

20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20:03

Ysw:


融入周圍所以的環境都困難?為此你自己感覺苦惱嗎?自己或他人為此很痛苦就是問題了,不大 會過去 想快點解決需要專業人士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