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53篇帖子。
(轉載知乎)脾气暴躁,易怒,说话难听,是病吗?
11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51

前任吧,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病。反正一吵架或者我提出分手,他就会指责和谩骂。遇到他无法理解的事情就会发火,钻牛角尖,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无形中被带了好多莫须有的罪名。提出分手要么威胁要么侮辱和指责,原谅了一次又一次。反而让对方觉得自己好欺负,离不开他。

是不是病不知道。反正不成熟➕素质低,格局小



作者:喷嚏仔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670206/answer/175623811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2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52

有人说你脾气好,有人说你脾气暴躁,你认为谁说得对。可能两种说话都有一定根据。

你跟某些人能够畅快地交流,你们相处起来很轻松,在这些人眼里,你是温柔的、迷人的。

但你跟另外一些人交流起来特别费劲,你以为你已经忍耐到了极限,你突然爆发的怒火是你憋了很久的结果,对方看到的是你突如其来的暴怒,结果还把你说得一无是处,直接给你贴上了脾气暴躁的标签。

还有,你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别人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所以,你会怎么去评判别人呢?像评判自己一样去评判别人吗?

至于说话难听这一点,怎么定义呢?是说话太直接?还是说话太客观,没有温度?当你经历过语言暴力,你就知道什么叫作真正的说话难听,羞辱、贬低、嘲讽,你所看到的听到的不过是一些小儿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过是正常人的举动。



作者:打假专业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670206/answer/181091862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3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52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670206/answer/191245025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7.18/2021 。)

挺有感触的。

是长大之后的感觉。经历的是几乎每个家庭都会经历的事情,但是又觉得病态可能是从一开始就是刻进DNA里了。

我小时候一直唯唯诺诺地苟活,应该是这样的吧,就是感觉身边再不济的人也比自己光彩许多。

我爸妈都是坏脾气,我妈打架挺野的,尤其和我爸。我上幼儿园的时候特别霸道,好像就是同村的小朋友都被我嚯嚯过。但是吧,作恶多了就会遭 报 应。

上小学呢,唯唯诺诺。因为换了一个环境而感到非常不适应,无法迅速接受,也开始害怕上小学会不会像幼儿园这样一路顺风。

然后因为性格上的一些扭曲,不太具有社交能力,一直以“他们只和成绩好的人玩。”为观念,再加上本身有一些自毁倾向。

我开始越来越不愿意去学习,其实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学习什么的都挺积极的,是老师嘴里的好孩子,同时也是被我嚯嚯过的孩子里的噩梦。

我感觉我从小就特别特别特别喜欢践踏美好的东西,特别特别喜欢血的味道,感觉是一种独特的味道,虽然第一次闻到感觉有点不舒服但是不舒服里有带着一丝丝快感..?铁上有血的味道,然后小时候会去舔舔铁,觉得特别的好吃..?甜腥味。然后还经常咬破嘴巴,舔血。

小学一直压抑自我,不爆粗口,因为和周围的人相处的过程中,越来越讨厌这样的自己,开始趋于毁灭,好想把自己亲手杀死。

在社交过程中,挫败。在班级一度难以抬头,有校园暴力,无法反抗,尽管我的心里已经开始咆哮。在家里,也里找不到安慰。是房间充斥着烟味,是晚上爸爸回来的酒味,是爸爸扭醒我的疼痛,以及爸妈没日没夜的争吵和冷战。

我的爸爸妈妈好像在某一刻就不爱我了,我是这样想的。尽管在我即将迈入成年的时候他们还是对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一口否认。

我能承认,他们给过我实实在在的爱,但是那些他们所有打着以“我是为你好。”的名义的爱我还是不能接受。

小学的时候开始,那些曾经引以为傲的自尊好像就不见了,开始想着自杀,写了好多遗书,也对这个世界有好多不舍得。

有一次爬上屋顶坐了好久,是农村的土房子,可是没有人看见我,我真想跳下去。好想被救赎,明明想要亲手杀死自己。

小时候对“温柔”有着极大的抵触,难以接受轻声细语的说话声。对上课起立回答问题,心会跳个不停,脸会红得不行。

现在上了高中有晚读,但是晚读的时候学校有个传统是需要我们站起来读,那个时候如果大声说话,其实心就在疯狂地跳呼吸也有点难受,然后等坐下以后心就会止不住的跳,是一种压抑的感觉。

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只不过是个人猜测是和小学有关,因为小学的时候经常性地心跳不止,尤其是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

我,害怕任何一切事物。初中的时候开始骂爹骂娘,去网络撕逼,只是为了痛快而已,谁都不会想到一个明明小学看起来低眉顺眼的人,在初中会变成这样。其实我的骨子里就是这样的,懦弱,暴力,血腥,害怕,忐忑,自毁,怀疑。

我对自己感到不满,有的时候身边的人能够让你知道自己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所以我努力想做一个正直的人,至少不要那么阴暗。

说话难听和动不动就骂人,这个主要是对家人和少部分同学。

尤其是爸妈。

因为我妈妈搞错了补习时间,我开始疯狂骂,气的跺脚。有之前的短信,大部分都是吵架。






没所谓了。

14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52

作者:铭悟人生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670206/answer/203331625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脾气暴躁有两个和外在两个原因,内在是根本,外在是诱因。

主要原因在于一个人的性格。急性子,比较真实,追求完美,比较自我,容易脾气暴躁。

外在原因主要在于一个人的经历。生病,失恋,失意,失败,抑郁,容易脾气暴躁。

内在原因是脾气暴躁的根本原因,外在原因只是脾气暴躁的导火索。可通过运动、听音乐、倾诉等方式解决暂时的脾气,要通过阅读、冥想等方式改变自己的性格,通过坚持锻炼,磨练自己的性格,从而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让自己处世不悲不喜,做到真正的淡然。

怎样改变脾气?

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但也不是不可能。

内在原因是脾气暴躁的根本原因。只有改变自己的内心,提高自己的承受能力和修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脾气问题。

例如性子急的人,要三思而后说话,要放慢脚步,做事不要一天就做完,对自己的行为要有计划,按计划走,慢慢改变自己急躁粗糙的性格。说话真实的人可以多学习幽默,让自己幽默,改变语气和方式。即使是真话,幽默的说话,别人也愿意听。

追求完美的人,自然要像急躁的人一样,学会包容别人的缺点,态改变,脾气自然改变。对于比较自我的人来说,比较自我的人很难自我反思,不容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脾气也不容易改正。

改变内心,提高承受能力和修养。

外在原因只是脾气暴躁的导火索。如果内在性格比较好,即使遇到外因也不容易发脾气。唯有内在性格脾气暴躁的人,遇到外因,才会更容易发脾气。

对于外界因素引起的脾气,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倾诉等方式解决暂时的脾气。例如长跑,每天坚持做是锻炼自控能力的好方法,每天2000米,每天坚持做,自然可以提高自控能力。千万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反而会让你脾气更大。

坚持锻炼。

此外,饮食也可以辅助。多吃富含b族维生素和钙的食物,有利于情绪稳定。

无论哪一种,都要通过阅读、冥想等,改变自己的性格,通过坚持锻炼,磨练自己的性格,从而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让自己处世不悲不喜,做到真正的淡然。


15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52

是病,病分为大病和小病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大痛相当于这个世界的深重灾难,小痛相当于这个世界的小小垃圾没扫干净

不能因为大痛的存在,就将小痛封存起来坐视不管

大痛小痛都是病啊,大痛是大病,小痛是小病,大痛是小痛一步步积累的结果,小痛不管就成大痛

要是恢复了健康,人可以很灵敏地通过感觉的变化觉知身体的变化,人也会变得中和理性,而不是易燥易怒,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燥,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怒,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罪恶,就像一个爱偷窥别人网路隐私的自恋狂,一定也有一个爱偷窥别人网路隐私的自恋狂老妈



作者:弹钢琴的淡然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670206/answer/200566527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6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53

每天听着有声书能睡着,说明还是有途径的,说明还不是完全的失眠,根据你的描述,你的所有问题就是自己的情绪控制不住,你知道难道,也知道后怕,说明还有救。

然而这种情况没有任何一个心理老师能帮到你,他们只是一个引导,具体还要靠自己,要自己修心养性,一定要多看书,说白了,你这个性格就需要多看史记,文言文你肯定看不懂,不过没关系,反复看,看十遍以上,你的心就心静下来来了。

可以附带着看看四书五经,记住人要自度,别人只是助缘。

暴躁易怒,戾气特别大,这都是智慧被蒙蔽导致的,读书使人明智慧,要知道你自己有觉察到,这就是最大的优势,很多人不自知就没有办法了。

所以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参考。

失眠者常见的十五个心理问题(知乎).pdf

302.6K

· 

百度网盘

作者简介:游飞,江湖人称:大当家的,知名失眠康复训练导师,著作《演戏心理学》
,欢迎点击关注、交流沟通。



作者:好睡眠训练营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670206/answer/189228336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7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53

作者:勤耘心理咨询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670206/answer/357588787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身边有不少这样脾气“臭”的人,很折磨别人, 也很折磨自己:

一点鸡毛蒜皮小事都感觉是对方故意针对自己,脾气一点就着,很容易跟人“杠起来”;

总感觉自己孤立无援,但又无可奈何,走不掉,又抛不开, 内心纠结内耗,脾气爆发就在一瞬间;

父母在我小时候需要他们帮助的时候,临阵脱逃,过后又跳出来对我妄加指责、贬低和嘲笑, 我看到他们就有种无名的烦躁和愤怒;

其实, 生气、发脾气、说话难听,这些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

你内心有太多的恐惧, 需要被你允许、看见、理解和表达。

我们最深的恐惧,往往就来源于我们内心深处未能处理的冲突和创伤,当它们不被允许、被看见、被理解, 被表达时,就无法流动,就像堆积的垃圾,越积越多,最终会以一种不可控的方式爆发出来。

身体是心灵的容器,也是心灵的表达者。

这些脾气太“臭”的人, 他们的身体也跟着遭殃。

这些人容易患高血压, 每次发脾气时,身体会释放大量的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心脏加速跳动,血压上升;

脾气急躁的人,还容易得心脏病,频繁的愤怒,增加了心脏的负担, 有些人就是白天生一场大气, 晚上就没再醒过来;

还容易引起头疼, 情绪波动会导致头部和颈部肌肉紧张,引发疼痛。

有些人还会引起皮肤过敏, 比如湿疹, 脸上长痘, 还有掉头发,因为愤怒会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影响皮肤的修复和再生能力。

我们总是认为这样一点就炸的人是情商低、没脑子,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就连他们自己也总责备自己性子太急, 太鲁莽, 甚至学习了很多控制情绪的方法, 但也无济于事。



作为心理咨询师, 我遇到了很多不同的来访者,但他们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他们学习心理学自救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但这么多年兜兜转转,依旧没有走出原地。

他们有很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觉察力和思考能力都很棒, 但是就是越学越糟糕,越焦虑, 越无助。

这种坚持是很令人佩服的,也很感动到我。

但是,他们一开始就把方向搞反了, 走上了一条缘木求鱼的道路。

他们第一次总是带着疑惑问我:

“老师,我学了这么多年心理,为什么还是不能温和地处理冲突?”

“老师,我坚持学习十几年了,怎么还是没有攻击性?”

“老师,我去外地上了很多线下课,但是还是感觉很迷茫,很焦虑?”

其实, 我是很心疼她们的,心疼她们依旧在痛苦和压力里挣扎,心疼这么多年在心理学习上的坚持和付出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反馈, 心疼她们依旧没法处理好亲子关系和亲密关系的自责与内疚, 心疼她们身体上出现的一些躯体症状。

我们进行心理咨询的目的, 是把潜意识意识化。

但是,这个过程不是让你去逃离、丢弃、剔除被压抑进潜意识的创伤,而是去看见和理解这些创伤。

很多的来访者, 都在努力地把这个满身创伤的“内在小孩”抛弃在黑暗的过去, 试图自己一个人,大步流星地迈向未来, 去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是很难的。

反制干不过回归。

她们试图通过理性和知识来解决心理问题,但内心伤口需要被感受和理解,而不是仅仅被分析和解决。

无论我们多么想从过去的痛苦中走出来, 我们首先就是要回到过去受创伤的时空, 去挖掘未曾被你觉察的潜意识里的创伤。

这种回归并不是为了沉溺在过去的痛苦中,而是为了看见和理解曾经的创伤,去细细体验被滞留在过去的那些恐惧、悲伤、委屈、无助、愤怒、嫉恨、焦虑…….这就是那个受伤的内在小孩,无论你觉得这个小孩有多么的弱小多么的不堪,但她就是真实的你啊。

勤耘心理咨询

7 次咨询

5.0

社会心理服务培训证书持证人

2564 次赞同

去咨询

她被你抛弃和遗忘了几十年, 你以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她 , 但是她却每天都来找你很多遍,渴求被你看见, 接纳,拥抱,抚慰, 这几十年来, 你无数次地否认和拒绝她, 试图一个人往前走。

你始终走不出来,就是因为你往前走, 她往后拽,你们之间形成一股强大的对抗的力量牵掣着你。而你当然干不过这个内在小孩, 所以你以为你很努力地成长,其实你还是被卡在过去, 在这里挣扎和内耗。

无论你多想往前跑, 请停下来,转过身, 回倒过去抱抱、理解和接纳那个内在小孩, 然后带上她一起走, 你的生命里不能没有她, 要不然就会缺失,就会破碎,请不要再抛下她了。

我在这个地方跑题了,但最近确实想把这些写出来,索性就借着这篇文章写出来吧, 希望我们这些坚持心理成长路上的同行人,能少走一些心理成长的弯路, 降低成长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早些时间从心理学习中获益,活出真实的自己,享受生命的馈赠。



虽说跑题,但也不算跑得不远,接下来, 我们再返回我们的话题。

我们拒绝去意识到的东西,会在外部世界以命运的形式出现。

比如,脾气暴躁易怒、批评指责打骂这些外表看起来的强大, 都是一种烟雾弹。

外在看起来越是野蛮好斗, 内在就越是恐惧脆弱。

这是一种防御机制,用以掩盖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和未解决的情感创伤。

一个人只有在内心感到非常不安和恐惧时,才会通过外在的攻击行为来掩盖自己的无助。

他们害怕面对自己真实的感受,害怕被别人看到他们的脆弱。

所以,他们选择以一种看似强大的姿态来伪装自己。

我们举个例子, 妈妈对孩子学习的焦虑和恐惧。

扪心自问一下, 我们做父母的花钱给孩子报各种班、 花很多时间陪孩子写作业, 是真心为了孩子的?

如果发自肺腑的为了孩子,就会看见孩子,和孩子的感觉在一起, 而不是 就不会“一些作业鸡飞狗跳”, 眼里光看见孩子磨蹭、拖延、马虎,喝水,上厕所……

真能看见孩子的父母, 能够透过磨蹭、拖延这些表相,看到孩子内心深处的焦虑、恐惧、自责、内疚、矛盾,而不是和老师和作业一起,打败孩子。

那些动不动就拿出“望子成龙鞭”的父母, 本质上是为了逃离自己的恐惧。

鞭子抽在孩子身上,父母的潜意识里却欢呼雀跃,感觉到痛快,带劲, 很爽,但却在孩子面前扮演耀武扬威的虚伪的“好家长”。

他们害怕孩子的失败会映照出自己的失败,害怕孩子不成功会让自己失去价值感。

孩子成绩不好=孩子整个人不好=父母整个人生失败

他们还害怕孩子作业完成的不好, 成绩下降,会被老师打电话训话,请去学校面质, 面对老师这样的权威, 瞬间激活了小时候对自己父母这种权威的恐惧, 自己不好, 不听话, 就会被父母批评、贬低、惩罚。

这种恐惧其实是对自己过去未解决情感创伤的投射。

他们在自己的童年时期也曾经遭受过类似的教育方式,内心充满了未被满足的期待和压抑的情感。当他们成为父母时,这些未被解决的情感再次浮现出来,通过对孩子疯狂输出的方式发泄出来。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是“我有病 ,你吃药”。

结果孩子焦虑、抑郁,父母还站在一边, 要么指责孩子事多,矫情, 不能偷懒;

要么双手一摊, 摆出一副“好家长”的嘴脸,“我不在意孩子的成绩, 考成啥样我都能接受”, 生怕跟孩子的抑郁焦虑沾边, 损伤了自己的自恋。

这些都是明意识里的伪装, 潜意识还是认为“这孩子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我的老脸往哪里搁呀?我的梦想谁来替我实现?我的后半生该指望谁?”

自己想要脸, 自己去挣, 为什么还要逼着孩子不能喘气地去给你挣面子?去释放你的焦虑?去满足你的需求?

逼的孩子躺平了, 满足不了你,你又开始各种PUA孩子, 显示自己是个多么负责、高尚、会教育孩子的父母,总知就是想尽办法去避免碰触自己内心的那些“创伤黑洞”, 去逃避自己的人生课题。到底躺平的是谁呢?

写在最后:

放了孩子吧,也放了自己吧!

去回归,回归到自己过去受伤的时空;

去联结,去和那个受伤的内在小孩好好待在一起,去理解她, 去接纳她, 去体会她, 去养育她, 去温暖她,带着她和你一起往前走。

当你能认识自己、理解自己、接纳自己的时候, 你自然就能很好地理解和养育你的孩。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勤耘心理成长“, 每日更新。)

我是一名专门研究【不敢表达攻击性】的心理咨询师,专注女性心理咨询,擅长把心理、人性和现实糅合起来,为您分享自我成长/人际关系/原生家庭/人际关系的心理文章,希望能给您带来温暖和力量。

攻击性课程:《攻击性41讲》《攻击性25讲》《攻击性82讲》,侧重点不同。

特别喜欢一句话:“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地方。

欢迎预约心理咨询。


18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54

羊阳:


我也是这样的,因为我妈妈脾气也是如此

但是我已经不想这样了,因为我不希望这样去和他人交流了。没必要

我也不希望如果我有了孩子,有这样的毛病。

改改改,一起修正起来吧

19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54

欧阳晶文:


说话难听是典型的负面情绪,这是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中怒的情志的最典型的情绪特征。这是可以通过专业的方法是可以改善的。

20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20:03

Ysw:


融入周围所以的环境都困难?为此你自己感觉苦恼吗?自己或他人为此很痛苦就是问题了,不大 会过去 想快点解决需要专业人士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