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中国和乌克兰2013年曾签署的《友好合作条约》,指“在涉及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是两国战略伙伴关系”,中方又承诺在乌克兰遭核武侵略时会提供相应安全保证。
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陈家洛告诉BBC中文,这次广州会谈后,北京没有公开作出“维护乌方领土主权”的表述,显示其所谓的“政治(非军事)方法”都变相为普京的军事侵略“背书”而已。
另一方面,库列巴与王毅会后没有举行联合记者会或发表联合声明。台湾学者刘萧翔认为,这反映出会谈没有重大进展,明显保持低调。“中国安抚一下、敷衍一下乌克兰,也许有幕后操作,靠北京去传话,但毕竟在战场上,主动权在俄方。”
他续指,中乌在经贸、农业上的合作不痛不痒,不是影响战况的关键因素,“乌克兰的粮食卖去非洲也可以,而且中国同一时间在进口俄罗斯的粮食和燃料”。
他补充指,以前中国很多武器和军事科技来自乌克兰,但乌克兰也卖得差不多了,“有点像败家子,可以卖的都卖光了,利用价值没有了,从利益来讲中国一定倒向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