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6篇帖子。
(轉載BBC中文網)華城電池廠慘劇背後 65萬韓國「海外同胞」的30餘載鐘擺式人生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4-7-29 19:40

圖像來源,KIM XIA HAI

金小姐說,在韓國工作的薪資不錯,後來離開韓國,主要還是因為工作強度太高,感到身心俱疲。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4-7-29 19:40

但後來金小姐待了一年半就決定離開韓國了。她說,原因是工作強度太高,「身心俱疲」。「加上家人在中國要開店,有了這契機我便回國了。」她笑著告訴記者。

金夏海現在在山東開設美妝產品的商店,與男友即將成婚,生活安穩。她告訴記者,自從回中國後,她從未後悔當時離開韓國的決定,但每一年也會到韓國玩,同時跟親友見見面。對她來說,到韓國定居或工作早已不在她的人生規劃中。但她也會注意朝鮮族在韓國生活的消息:「畢竟許多親友都在那邊,華城火災對我們朝鮮族來說都很震驚,也很傷心,」金夏海說。

無論走或留,數十萬在韓國的中國朝鮮族已經成為當地勞動力市場不能少的生力軍,他們填補了韓國嚴重的勞動力空缺。甚至有分析稱,10多萬規化為韓國公民的朝鮮族,慢慢影響著韓國政治及社會文化。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4-7-29 19:40

鐘擺式朝鮮族群演變史

朝鮮族是中國的一支重要少數民族,根據中國官方統計,其族群規模在中國已經超過170萬,特別分佈在與朝鮮(北韓)接壤的中國東北。目前在韓國的的中國朝鮮族約有65萬人。在日本殖民朝鮮半島及發動太平洋戰爭的過程中,一些朝鮮族人逃避戰亂及饑荒遷移到中國東北。二戰結束日本投降後,只有約半數人口回到韓國定居,一半留在中國。

1992年首爾與台灣斷交,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後,開啟了朝鮮族移居韓國的浪潮。政治因素之外,經濟也是主因。但是,1990年代韓國的移工政策很不完善,許多簽證到期、非法滯留的朝鮮族移工成為了社會問題。韓國政府因此實施了「非法滯留者自願申報(2002年)」、「訪問就業制(2007年)」等簽證制度,開啟朝鮮族合法就業或長期居留之路。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4-7-29 19:40

圖像來源,BBC NEWS CHINESE

2002年,青瓦台推出讓中國朝鮮族可以在建築業等八個領域合法工作的簽證後,首爾大林洞、加裏峰洞以及京畿道安山市等一帶的中國朝鮮族社群逐漸成形。
15樓 JosephHeinrich 2024-7-29 19:40

2002年,青瓦台推出讓中國朝鮮族可以在建築業等八個領域合法工作的簽證。特別在護工、清掃以及家政服務等部分服務行業開放給朝鮮族合法就業後,在首爾大林洞、加裏峰洞以及京畿道安山市等一帶的中國朝鮮族社群逐漸成形,譬如首爾西南大林洞地區60%以上的人口是朝鮮族。

2004年,韓國正式將中國朝鮮族歸入「在外同胞」,給予中國朝鮮族入境者至多三年的「在外同胞簽證」。2024年,韓國的月最低工資達到約10500人民幣。社會學者朴佑告訴BBC說,對於韓國來說,在缺乏勞動力的情況下「優先考慮」的就是那些在中國大陸失業的同胞(朝鮮族)勞動力。對於朝鮮族人來說,韓國也是很具魅力的勞動力市場。這樣他們之間也形成了跨國式的「同胞經濟關係」。

朴佑觀察到,韓國雖然最初將這些移工視作「用過即丟」的勞動力商品,現在則慢慢地將他們融入凖「定居人口」。但在這一變化中相關的法規執行成效幾何、招聘過程公不公平、為勞動者提供了怎麼樣的安全培訓這些問題都還有待觀察。

16樓 JosephHeinrich 2024-7-29 19:41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