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青瓦台推出讓中國朝鮮族可以在建築業等八個領域合法工作的簽證。特別在護工、清掃以及家政服務等部分服務行業開放給朝鮮族合法就業後,在首爾大林洞、加裏峰洞以及京畿道安山市等一帶的中國朝鮮族社群逐漸成形,譬如首爾西南大林洞地區60%以上的人口是朝鮮族。
2004年,韓國正式將中國朝鮮族歸入「在外同胞」,給予中國朝鮮族入境者至多三年的「在外同胞簽證」。2024年,韓國的月最低工資達到約10500人民幣。社會學者朴佑告訴BBC說,對於韓國來說,在缺乏勞動力的情況下「優先考慮」的就是那些在中國大陸失業的同胞(朝鮮族)勞動力。對於朝鮮族人來說,韓國也是很具魅力的勞動力市場。這樣他們之間也形成了跨國式的「同胞經濟關係」。
朴佑觀察到,韓國雖然最初將這些移工視作「用過即丟」的勞動力商品,現在則慢慢地將他們融入凖「定居人口」。但在這一變化中相關的法規執行成效幾何、招聘過程公不公平、為勞動者提供了怎麼樣的安全培訓這些問題都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