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39篇帖子。
(轉載知乎)在劍橋大學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4-5-6 19:56
作者:阿丟丟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5775/answer/13078682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7-Feb-07----------
和更多的人聊過這個事情以後,決定取消匿名了。開始覺得,讓越多的人看到別人也是如此的痛苦掙扎才比較好。大家都在痛苦著呢,你不是一個人,我們不是一個人喲。相互支撐著,一起加油吧。
在讀這篇答案的在劍橋的你,聽好啦:你很優秀,你很出色,你很努力了,你做的很棒了!不要妄自菲薄。大家在插科打諢的吐槽背後,都是自己一個人面對學業和生活的彷徨呢。
丟丟,
來自CHR,隸屬於臭名昭著The Cav的PartII苦行僧。
-------------2016-Nov-10------------
關注這個問題很久了,week5剛結束,反正又是一個什麼都沒做出來的晚上,不如上知乎寫個負能量的答案吐吐苦水。


知乎上有熟人,匿名答,並不想讓熟人知道自己這個狀態。就算有人認出來了也只求偷偷微信告訴我一聲哪裡看出來的我好刪掉點信息。
本科生。NatSci。(自然科學,大概是中文說的基科?)屬於腦子不聰明只能靠努力來補的類型。
忙。lecture多。實驗多。騎著車來回在城裡穿梭到處上課。大一大二的時候還有臭名昭著的Saturday 9am lecture。上lecture的時候,渾渾噩噩來上課拚命聽也就能聽懂個他講到哪,基本一節課下來是什麼都學不會的。一天的課上完後,回到家攤開notes花十數個小時努力把那些內容揉到腦子裡去,再花十數個小時寫作業。作業有好心學長上傳的答案,得努力參考著理解著答案做,不然完全做不了。每周都regularily地有數個小課(supervision)要交作業,每個死線之前是必定熬夜到5、6點/通宵不等。寫完了眯一會兒趕著去上早上的lecture。作息極度不規律。ios上新的監督作息的 app上幾乎看不出休息pattern,電腦永遠算不准我啥時候不用電腦能讓他好好更個新。沒有課的時候就窩在屋裡學習,周五下午下了課回屋可以就一步也不再出門直到周一,靠咖啡麵包泡麵維持生命。上小課的時候抓緊一切機會問問題,畢竟這是幾乎唯一能解答我疑問的時候了,準備了一長串的問題一個個抓著問supervisor問下來,同組的partner看我就像看sb。
一個term只有八周,這也意味著每個term的強度高的可怕。所有的東西都是regularily的向你襲來。這意味著一旦你有一點鬆懈,在term中間因為任何原因少上幾節課某幾天少學習幾小時,所有的東西都會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這一個term接下來所有的學習計劃就基本都廢了,全部用來掙扎著趕回之前的進度。什麼?你term time想去趟倫敦或者出趟遠門?劍橋學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需求為什麼不學習?什麼?你term time生病了一周不能學習?劍橋學生term time怎麼可以生病?
很羨慕學別的專業的同學,私心覺得學工學文的小夥伴們都比我輕鬆,有時甚至會私心羨慕理應更難的數學系的小夥伴,畢竟他們再難也沒有實驗。
社團加了CCS(華人社團)但是幾乎不參加活動。朋友一隻手能數得過來,而且幾乎都一年見不到幾面漸漸的也要談不上話了。每年開學都雄心勃勃地報一堆社團,但最後都沒有時間活動下去。




看著朋友圈的華人小夥伴和FB上college JCR小夥伴們多姿多彩的社團活動羨慕得難受,很想自己也參加但所有時間都扔給了好好學習,只能安慰自己好好學習還是有回報的,至少自己能在這裡混個中上做的還不錯。 然後回頭髮現身邊穩拿first的大神們各種玩耍各種social各種社團活動浪得飛起學的又好intern也申得牛炸天,只想找堵牆把自己撞死。我除了學習啥都沒有在參加,為了學習之前的愛好也全部擱置了想去的活動也沒去了,但還是學不過那麼多人,反正沒啥朋友沒啥牽掛,你說這活在這世間還有啥意思。


就是這樣日常想死。日常覺得劍橋選錯了人。


一開始一腔熱血衝著探索未知來的,現在對專業的愛早就快被折磨乾淨了。我愛這門學問啊,可它給我帶來的只有學不會/做不出的折磨和挫敗,無數個哭著睡下哭著醒來哭著看書做題的日日夜夜。


像我這樣的人其實應該不少。劍橋心理疾病發病率極高,counseling serivice供不應求,我曾經去尋求幫助waitlist了將近兩個月才排上號。日常有小夥伴掉隊,我們叫「intermit"。也就是任何原因學不下去了,只能休息一年,來年重新讀。每個term回來簽termbook,都能看到越來越多的小夥伴名字旁邊寫上了intermit,一陣心酸。


所以別看很多答主寫得光鮮亮麗的樣子,日常拼了命地踩水才能不被溺死(或者還是被溺死了)的人也有不少。偶爾會覺得,我這個智商的人抓進來只是湊數的。學校和系真正 care的只有那些能把學習和生活全部做到還能遊刃有餘的人。


我這種只是炮灰罷了。拿來襯托他們的。


感謝閱讀這絮絮叨叨的怨言,負能量到讀者的話十分抱歉。說兩句正能量的吧。


就算劍橋是這個樣子,我還是很愛這個地方的。畢竟脫離學習的壓力這個地方還是很美,這些知識還是很美。這大概是已經Stockholm syndrome了吧。


要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我們這麼struggle只是因為這是劍橋,等我們跳出這個泡泡的時候,一定會意識到自己其實真的沒有這麼糟。


嗯,一切都會好的。熊抱。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4-5-6 19:56
強勢安利下油管博主 PaigeY ,一位就讀於劍橋大學的漂亮女學霸~ 
下面的視頻里,PaigeY 就在學校里拍了一段Vlog,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劍橋大學的一天。利用化妝時間思考人生,學到了學到了~
10:12


視頻來源:PaigeY 
【更多名校學霸Vlog,下載海鷗看世界APP】


作者:知乎用戶Q0741d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5775/answer/57022158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4-5-6 19:57
作者:蝸牛和紅籬笆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5775/answer/2783032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看到那麼多正能量貼,我也來個負能量的:吐槽劍橋圖書館!!我終於找到地方了!!!
本人劍橋文科生一枚,理科生的生活不太清楚,感覺起來很高大上,實驗室24hr開放,樓很高房子很大。。。比起我們苦逼的小樓。。文科生,就指望點書了好嗎!!可是書呢!!!
劍橋大概因為太古老太傳統了,圖書館的系統異常陳舊,感覺連野雞大學都不如。。當然,我這裡不是說它的藏書量。
關於藏書量,當然是無可比擬的,基本上你想要的書,劍橋一定至少會有一個圖書館有。沒有書的情況甚少。 這個你上劍橋大學圖書館官網就可以看到,不做解釋。
先來一個基本情況:
劍橋分為三種圖書館,
01. 劍橋大學圖書館(Cambridge University Library),簡稱UL;
02. Faculty/department library,就是你們系的library;
03. College library,劍橋有31個college,關於college的具體信息請見上文帖子。




-----------------------------------以下說一下作為本校學生的讀者體驗--------------------------------
University Library (UL):
1. 開放時間太短:周一到周五早上9:00-19:15. 晚上7:00以後不能進入。借書的樓好像6:45就關門,感覺一般從六樓開始關,有一次我差點被關在裡面。作為一個21世紀的現代人,這個作息也實在太短了吧。晚上6:45就不給借書,那還讓我們看書嗎?
2. 周六下午5點就關門,周日看清楚了:不 開 門! 周六關那麼早也就算了,為啥周日不開門?是覺得劍橋的人都太用功了鼓勵大家周末好好去玩嗎?
3. 有事沒事就關門,也不在官網貼告示。比如前幾天環法自行車賽,一共就幾十秒鐘,也不環到你圖書館附近的路,為啥要關門?要關門至少網上來個告示啊兄弟,讓人捧一大堆書白跑一趟很高興嗎?還有為啥eastern essay ddl前也關門啊!!還讓我們寫論文嗎!
4. 借書還書必須人工,無法機器。一般大學都有自動借書機器,沒有就算了,還書機器也沒有。沒有機器你裝個盒子讓我們在外面還書啊,周日也可以還書啊,晚上7點後早上9點前也可以還書啊。不知道為什麼不裝,於是和中國某些事業單位一樣一樣的,你必須在他辦公時間去借書還書。我有同學因為一次七點去還被告知無法還了第二天罰錢,氣得再也不去借書了。
5. 複印列印系統陳舊不好用。第一次要複印,發現一定要現金充值;第二次帶了現金,被告知一定要開賬號;開了賬號,才6:30大約,被告知在圖書館還沒有關門的情況下,列印房間要鎖門。大家都是圖書館要關門了書借不出去才要複印呀,你現在鎖門讓人怎麼辦。另外,貌似只有一樓有複印印表機,常年在UL奔走的同學早就知道UL有多大,6層樓+ south wing/south front/north front/north wing/reading room/west room。每一次都要氣喘吁吁比健身房還健身。還有妹子和我抱怨彩色列印的,我沒試過,想要沒事找茬的同學可以試試。
6. 貌似只有6樓的 south wing /south front/ north wing/ north front 走得通。這個我不確定,但是我只有在6樓走通過。曾經試圖在2,3樓也走通但是走遍了也無法走通。這會導致,你在5樓借書,要換一個房間借,必須下5層樓,跑到圖書館另外一面,再上5層樓的尷尬。就當做運動了。
7. 和國圖一樣,不能帶袋子,只能帶透明袋子,和書籍什麼進去。我感覺,你裝個和商店一樣的自動識別機器在門口就行了,有人偷書就會叫。都是自己的學生還那麼不信任,不是新借的書出門還要搜包每本書都要挖出來,這是幹啥。
8. 書太多,地方不夠大,很多書overflow,就會在一些詭異的地方,很難找。比如你找201,找到200之後馬上變成202了,就很無奈。但是一般你走多了就會有經驗,知道大概會在什麼詭異位置,實在不行到樓下information的地方他們可以幫你找。
9. 自習地方有點少。整個UL感覺只提供借書,和借書時糾結要哪本時看書的位置。reading room和west room以及零零散散學習的地方實在不夠一個那麼大的大學的。另外,上面的樓層全部沒有網,也只有書。。和剛好沒放多出來的書的空桌子可以自習。
10. west room的書為啥不能帶出來?甚至不能在reading room看?那要怎麼複印?我希望什麼人可以發明攜帶型複印掃描機,就方便多了。


Faculty/department library:
1. 開放時間太短,這個比UL還要誇張,5:30就不能進不能借書了。postgrads可以申請24hr access,但是undergrads貌似沒辦法,到了5:30就被趕走。我只能朝天咆哮:這到底是什麼時代啊!!!
2. 沒有借書還書機器!!!你只能在工作時間借書還書,沒辦法。postgrads在其他時間範圍內借書,可以在本本上記錄一下。undgergrads晚上想看書?門都沒有!
3. 那些overnight loan的書也有點無奈,感覺好像沒有人借還要overnight。
4. 複印印表機器太陳舊,而且價格居然是college的兩倍。我試過複印,複印一張紙一共有6步一步都不能差,兩倍價格也實在讓我有點心疼。列印沒敢試,據同學說從來沒成功過,氣得自己買了列印掃描機在家裡。
這裡說一下,這個是以我們係為例,但是看隔壁的文科系也差不多。幾個工科樓的圖書館貌似很先進,但是工科的同學們好像一般不看實體書都看電子article。


College Library:
每個college不一樣,有些college還有高大上很多mac,有些college 書很多比如Newhnam和Fitzwilliam簡直就是我的天堂!
總的來說,就是雖然24hr開放,但是書很少,不是college member不能借(你可以找同學借)。




最後總結:一切都太中世紀了:開放時間短+借書還書無機器+複印系統陳舊。文科生慎來!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4-5-6 19:57
作者:高菲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5775/answer/12382921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年Mphil碩士,基本全獎,吃遍31個學院formal+1場May ball,遇見霍金先森3次,8周(=1學期)看開博士不是隨便砸時間就可以搞定的!村裡就是本科和博士的天下。
好吧,「學術」,剛去的時候也是懷揣著美好的熱情和夢想呢,但基本8周就看開。。。一個小小的學期論文,導師都會不停地問,你做出來的東西對你這個領域有什麼貢獻contribution呢?(os我不知道啊,你讓我寫的作業啊!看吧,沒追求)這就是學術吧,這就是研究,這就是博士,這更是學術精神吧。看著一大堆的reading快崩潰,reading起來更奔潰,想睡。。。導師也曾經刺(jing)激(gao)我說:「你的論文可能達不到通過的標準哦(not up to the standard of pass)",每次看到都是背後一陣涼。。。上課,講座,研討會,圖書館,設計和收集數據,分析數據,成文,發給導師一次,回復和修改的部分比我原文還多?!但大部分都是啟發式和疑問式:「這句話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引用這個呢?為什麼得出這個結論呢?或許你可以看看這個xxx" ,最恐怖的一句話是「也許你可以這樣寫」或者「也許你可以做做這個」!等於全盤推翻嘛,等一下--
不不不,其實完全不是(因為我傻過)。應試教育和順從讓我們很天真的認為老師的建議都是對的,都是好的,只要跟著做就沒錯,老師就會滿意,我也就開心,完美。但你錯了,我也天真的服從過老師的建議,順著他的路數寫下去,可是當下次見面時你會發現,老師,您 又 在 思 考 啥?!說「其實你本來那樣也是可以的!只要能解釋清楚」。這個解釋包含的意義可大了,包括解釋他的「十萬個為什麼」,只要你能defend yourself, then you are all good, 就是無論你說什麼,只要你能證明你的觀點或者結論,你就是好樣的! 說不定一個學術問題就這樣有被你推進了一小小步,恭喜,你做出了「貢獻」。ps所以論文答辯的英文才叫oral defense, 口述表達,說清楚並且為你的觀點辯護!
翻看我的日曆,除了哪天見導師,就是哪天又吃了哪家的formal,開心。Formal dinner又稱Formal hall, 是學院的正式晚宴(一般英國和愛爾蘭老牌的學校才會有),有著裝也是有要求的--「正式」或者穿著「gown」(就是哈利波特里的那種黑色大袍子,根據年齡和職位不同,袍子略有不同)。可以互相邀請其他人來參加自己學院的formal,邀請人數1-n,每周1-7次不等,每次45分鐘到3個小時(Gonvill and Caius學院的速度也真是沒誰了,前菜沒吃完主菜就來了,主菜沒吃完甜點就來了,當然,也算是最便宜的,就是人家本科生每天的正常晚餐,你還期待什麼呢?無非想看看霍金先森嘛),價格從4.5-19.5胖子不等(最新價目有待核實)。菜色呢,一般三道菜,外加酒水,咖啡/茶,或者cheese board (一盤各色芝士任君選擇,配上咸脆小餅乾),有時遇到慶典或者特殊場合,比如開學或者xmas, 也會有六道菜。
咳咳,其實我想說,沒有幾個人是為了吃飯而去的,所以「formal dinner哪家強」在這裡就不多囉嗦了。那大家都是去幹嘛呢?拍拍拍啊!美美噠!不不不,其實我們是去交流「最近又做了什麼新項目,有什麼新的研究成果啊」......有的學院對於拍照不太高興(比如St Catharine's),所以要低調; 有的學院光線太黑(比如Trinity),所以要塗白一點;有的學院太現代(比如Darwin,Churchill),所以可能不太適合尋找古堡feel的孩子;有的學院太吵(比如Magdalene),所以說話要更大聲!吃飯前一般可以小酌一下,暖暖場,進去之後不要馬上就坐,等周圍都到了再坐比較禮貌哦,吃飯的時候也一樣,等周圍人的菜都上了再一起開動哦。而且吃之前都會敲鑼,起立,說一段拉丁語......然後坐下,開吃......外國人很喜歡玩penning的遊戲--雖然在某些學院是明令禁止的--就是偷偷把英鎊1 penny的硬幣丟進你的茶或咖啡,然後你必須把它一口氣喝完!或者等high table的大咖們(一般都是學院的fellow或者特邀客人)--莘莘學子們坐的就是lower table啦,乖巧!真的比high table矮--等他們離場後,可以更自由自在,其實他們存在感也沒有很強。。。
另一個拍拍拍的好去處就是May Ball,一年一度的自我感覺美到沒朋友的時尚盛宴+清晨披頭散髮妝花裸奔的街頭美景,一般在六月,也就是本科生考試結束之後(看出本科生的地位了吧)。每個學院都有自己的Ball,有的學院可能兩年一次,都是玩通宵的!」活」下來的劍人們都是「survivors」,會一起拍的合影!「survivors photo"--通宵爬梯倖存者大合影!也有的學院比較溫婉,比如Newnham, 一般到凌晨3點就結束了,也稱為Garden Party。票價 差不多65-150個胖子,著裝要求都是奧斯卡紅毯級別的!進去之後有吃有喝,有煙花有旋轉木馬,有夜遊康河有淚灑賭場,各學院每年可能還有不同主題,比如把一個court圍起來變成游泳池。當然,這麼多天才雲集的地方,當然會有「ball crashing"啦,也就是不買票然後以各種途徑混進去的!爬牆啦,游泳跨河啦,假裝記者啦,假裝搬運工大叔啦等等等等。
划船punting就不說了,估計也都是套路;牛劍大(duan)戰(zi)也不說了,免得被噴啊哈哈哈。除了這些常規項目,每天都會經歷或者聽到一些有趣的故事--
下雪的時候跑到kings的草坪上狂奔,因為牌子上寫著「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 但聰明的「劍人」們只是在厚厚的「雪地」里踩了踩而已,並沒有踐踏草坪呀。
放假去哪兒麼?不行,我要照顧我的細胞...實驗室里的細胞...
超市收銀員都超熱情的,因為你們放假我寂寞啊!
誰誰誰家的天鵝,又咬人了啊!生生世世,稱霸劍橋。
總之,越好的大學,越珍貴的教育,越能擴寬你的視野(轉的有點急,該收了)。總之就是經歷最重要,也許哪天就派上用場了呢?(比如我之前心血來潮寫學過一丟丟葫蘆絲,原因是我想學一個「一拿就走」的樂器,因為之前小時候學的鋼-琴-。。。沒想到就靠這個,混進了劍橋華樂團cucos,融入到社團溫暖滴大家庭!)見得多了,才知道天外有天,才知道世界原來是如此奧妙,如此寬廣,而自己是如此渺小,你的那些愛恨情仇簡直都不如宇宙里的一顆沙。所以,也就活得相對釋然了,心更大,困難也就更小了。寵辱不驚,去留無意,我最愛的八個字。
最後煽個情。還記得離開之前,剛把銀行卡註銷,坐在uni 4公車上,走在路上,好像什麼也感覺不到,自己就像一陣風,腦子裡一片空白,跟公車司機說謝謝cheers都變得傷感,想到是最後一次,眼淚就開始打轉。。。真的不能一個人獃著,不能去感受。。。不過有一幕,還是讓我覺得,人生接下來的際遇,誰知道呢?一對亞洲老夫婦拿著相機,照著相,很明顯,是來旅遊的。是啊,我也還有一輩子的時間,去體驗各種人生,去各個地方,然後回到各個地方。所以,劍橋,我還會回來的!
就像徐志摩描述的一樣,「輕輕地,我來了。。。悄悄地,我走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劍橋一切的生活,還是照舊,只是每天來來往往,每年出現又消失的人,不停更替著。劍橋見證了多少人的夢想和回憶,所以她自己也變得越來越美麗吧。。。
努力享受每天的陽光,清風,雲朵,小花吧~在我還可以的時候。。。

15樓 JosephHeinrich 2024-5-6 20:00
作者:劉小拿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5775/answer/21671838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在劍橋待了一年,挺多值得紀念的瞬間。平時太懶,總算趁著畢業把這些東西都寫下來,也算給自己一個交代。除去有些畢業季的感念,這也是一篇地道有趣的遊記呀~
原文發在了自己的公眾號:劉小拿浮生記。順便打個廣告~ 關於吃喝玩樂的一切這裡都有!
這篇文章原名《One Day in Cambridge》。如果你在劍橋只有一天,你會怎樣度過。基本涵蓋了劍橋學生的日常生活,截取切題的一部分給大家看。【長文,多圖預警!】




6-8 AM對不起,沒圖
如果你習慣早起,特別是夏天的時候,可以嘗試晨跑或者去學院體驗rowing。據說沿著Huntington road一路跑向CAPE,可以親歷「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的場景。可惜我實在起不來,這一pa略過




9AM:English Brunch早午餐時間


沒有早課的上午,常會和朋友在Mill Work或者Bill『s』來一次豐盛的早午餐。不管是Full
English breakfast還是淋滿蜂蜜的藍莓煎餅,都能讓人瞬間放鬆。




10AM:再去一次教室和實驗室












毫無疑問,上課佔據了劍橋生活的絕大部分。每天都要報導的教室和實驗室,是我們最熟悉的地點。即使平時相互吐槽抱怨再多次,當問起你最想回顧哪一段校園經歷的時候,答案一定會有再回課堂看一看。總是這種看起來太過平常的事情,日後懷念最多。也是因為太平常,很多課程都是水水而過,到結束的時候還沒緩過神。記得最後一堂課的時候,也應該是我以學生身份最後一次上課,我聽得格外認真,也是那時候才覺得珍惜。




11AM 圖書館

學生時代的兩大標誌,除了上課,便是圖書館啦。即使不是學霸,臨考試和要交paper的時候,總難免要在此泡上一兩個月,以給自己的學生身份正名。圖書館是最能體現一個學校的特點的地方,在劍橋更是。不僅有University library,每個學院和每個系也會有自己的圖書館,都各具特色。如果平時覺得在圖書館拍照太做作,畢業季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去留念咯。可以選一個自己常去的圖書館,或者去比較有劍橋特點的King』s college的圖書館。




12PM 食堂

人們對於食堂的懷念和懷念課堂類似,也許上學的時候不常去,甚至經常吐槽,但臨走了總得要去看看,多年後也會時常惦念。食堂也是回憶最多的地方。記得本科的時候,學校有好幾個食堂,每個食堂都有自己的特色菜。等到畢業,平時早課都可能起不來的我們,早上7點鐘去排燕南的雞湯米線和油條,中午去吃農園的香鍋,晚上得在佟園來頓小火鍋。後來到英國,總會想起宿舍門口的米線小煲
,儘管那時候並不覺得多好吃。
大概是因為食物最容易引人聯想,你對一道菜的想念,會從味覺嗅覺,轉移到當時的場景,身邊的人,說過的話,以及好長好長的一段時光。特別是劍橋學院的食堂也是吃formal的地方,多少人的劍橋長夜,都是在各個學院的formal
中度過的。那時候你和誰在一起?他現在還好不好?




13 PM 一覽眾山小 登頂St Mary』s Church

St Mary『s Church就在King』s對面,和King』s比起來也許有些不起眼,名氣不夠大,但風景卻是獨好的。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個天際線
收集者,每到一個新地方總會先查這個城市的最高點在哪裡。St Mary』s Church雖然不是最高,但也是俯瞰市中心的最佳觀景點了。爬上一段狹窄而略考驗體力的樓梯便能登頂。從這個角度重新審視King』s college、Senate House和market place,風有些大,呼嘯過耳邊的都是回憶。




14 PM Market Place 挑最中意的鮮花,再嘗一遍你最愛的小吃




Street food街頭小吃這種東西總是有著致命的吸引力,比高檔的餐廳更誘人。就像三里屯
的臟街,台灣的夜市。我對三里屯最深刻的記憶,從來不是fancy的下午茶或者什麼高級刺身,而是臟街的那家鹽酥雞和小面,以及站在臟街口喝過的啤酒。我太喜歡這種現實感了,夾雜著生命力和離你越來越遠的青春,以及那麼一丟丟不易察覺的安全感。只有在這些時刻,你才覺得你真正屬於這個城市,你在腳踏實地地生活。
劍橋的Market Place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她是充滿人情味兒和煙火氣的。這裡總是很喧鬧,鮮花更鮮艷,果蔬更新鮮,咖啡現磨,麵包剛剛出爐。家鄉的大叔會熱情地招呼你,給你盛一碗熱乎乎的魚丸湯。你左手捧著還熱乎的雞蛋仔,奶油流到手心。右手提著蔥油麵
,胳膊上還要挎些不知道從哪裡搜刮來的各路小吃。有些狼狽,但笑得最真實開心。




15 PM Supermarket 超市打卡

太喜歡逛超市了,就像喜歡逛market一樣。那種平地升起的煙火氣讓人太舒服,一進超市心情就好。一路逛過去什麼多想買,併產生了一種能好好生活的錯覺。特別是在英國這種每個超市賣的東西都不一樣的情況下,逛超市簡直就像尋寶,總有新大陸。超市和市場也是了解一個地方的最佳途徑,民生民情都在裡面。
每個留學生即使在家不逛超市,出國了也會成為超市的常客。剛來劍橋的時候我連菜都切不好,後來被胃口逼得也能張羅出一桌菜。站在貨架前精心挑選,是對生活最大的尊重。




1530 PM 踩輛小黃車,隨意穿梭在劍橋的大街小巷

如果讓我說幾個劍橋的代表畫面,第一個浮現在腦海的會是康河punting,第二個便是在Trinity Lane的紅磚牆下騎單車。劍橋是我見過最適合騎自行車的城市了,許多朋友來劍橋的第一件事就是買一輛自行車。道路狹窄,面積不大不小,走路有些遠,打車又太近,偏偏公共運輸又很麻煩,自行車是不二之選。每天騎著車往返於宿舍和教室,超市和餐廳,自行車是最忠實的夥伴。而踩著單車穿梭在古樸的大街小巷,一定是一道倍兒劍橋的風景。特別是OFO引入劍橋後,牽一輛小黃車絕對是今夏最吸睛的時尚單品。每次騎著它,耳邊全都是「哇劍橋也有小黃車了」的驚嘆聲。




4 PM康河邊放空,曬太陽,寫明信片。或者在Fitzbillies吃司康餅和Chelsea bun









午後四點,陽光溫柔,有微風。這時候最適合脫掉鞋子坐在康河邊的草坪上,什麼都不想,和朋友談不切實際的理想和未來,說30歲我們會有一面大大的落地窗,和一隻黏人的小貓。或者靜靜讀一本書,給即將告別的朋友認真寫一張明信片。把腳放入康河
中,看樹的倒影慢慢暈開,泛出好看的波瀾。


如果更喜歡室內,可以去Fitzbillies來一餐簡單的下午茶。儘管我不太喜歡他家的招牌Chelsea bun
,但裹著蜜糖的樣子拍出來真是好看。離開英國前scone還是應該再吃一次的,要趁熱吃,clotted cream和果醬。




5PM 不可免俗的 Punting

我和專業的幾個朋友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每次交完論文或者考完試,一定要去康河漂一漂。目前解鎖了三種玩法。最傳統的自然是punting
,遊人的必體驗,劍橋人的熟練工種。印象很深刻的一次是剛結束一門考試,難得的好天氣,拎著啤酒沿著康河順流而下,曬太陽,聊些無所謂的人生,逗鴨子等夕陽,最後走很遠的路去吃燒臘。以前走過康河,都覺得是徐志摩
矯情,直到現在才明白所言不虛。不過比起水草,我更想做一根有思想的蘆葦。




如果覺得胖丁太俗,可以嘗試kayaking皮划艇和canoeing獨木舟
。這兩種能夠更好地欣賞劍橋的風景,特別是自然景色。皮划艇能和康河更近距離接觸,不過對技術要求也較高。我們曾試圖一路划到Granchester,還沒到一半就累得不行。獨木舟和划船差別不大,比較簡單。那一次我們結束了學生時代的最後一門考試,在獨木舟上開香檳慶祝,所有人都毫無形象地大笑,但都明白彼此心中的複雜情緒。因為那時候眼前一片空白,從此人生再無標準答案。我們惶恐,因此也更拚命地享受此刻。


會非常想念這樣的日子的,飄蕩在康河的日子,在面臨所有現實之前的時光。




7 PM 養育無數中國留學生的Regent Street,和Deliveroo




不說大家都懂的,一提聚餐,那基本就是中餐廳了。在劍橋,那就是regent street沒跑兒了。不是天天就是72棧,有時候會去萬里雲,畢業季更是恨不得regent street天天見。一說起與吃有關的記憶就停不下來,天天的娃娃菜小肥羊,72棧的鍋包肉水煮魚和火鍋,萬里雲的蝦餃和蛋撻……也許和國內的口味沒法比,但並不影響他帶給我們的滿足與快樂。我們穆雷的姑娘說,最想念劍橋的日常瞬間呀,是一群人剛吃完72棧,去馬路對面買杯奶茶,然後不緊不慢地溜達回山上,一路上吵吵鬧鬧,笑得直不起腰,完全不顧及旁人的眼光。這樣的日子以後可能很少有了吧,這樣的你們可能也很難遇見了吧。




8:30 PM 爬到山坡上等日落

Castle mound因為地理位置有些偏遠,常被大家忽略,但它卻是劍橋的最高點(33m)。以前是一個城堡,現在只剩下一個小山頭。離我家只有幾步路,天氣好的時候經常會去那裡等日落。山頂的風有些大,眯著眼睛想著這些年在不同的城市追過的日落,和一起等日落的人。我偏愛日落,看光影慢慢地流逝,以及華燈初上的城市。你感到疲憊,你不再想努力變得有用有趣,只想當即卸掉所有盔甲,和某個人共度餘生。




9:30 PM 晝伏夜出的炸雞車




劍橋market place白天一片喧鬧,天黑後閉市,便只剩這輛亮著燈的炸雞車了。炸雞小哥每天晚上6點準時出現,一直營業到天微亮。炸雞小哥是我男神,總能拯救我的胃於水火之中。他家的炸雞端到手裡還滋滋冒著油光,外酥里嫩。這是劍橋最誘人的夜生活了。




10:30 PM 天黑請閉眼

劍村兒比不了大城市,沒有燈紅酒綠的夜生活,幾個bar也都無太多新意。倒是這家NOVI到了夏天,把窗戶打開變成面街的窗口,才顯得有幾分特別。畢竟露天喝冰啤酒才是夏天的正確打開方式。去College Bar也不錯,更隨意更像家,吃完formal來一杯,更重要的是可以順路去旁邊的MCR打桌游!這個劍橋著名大型集會,每晚都吸引著無數有志青年前來參與,鑼鼓喧天,群情激昂。很多小夥伴通過桌游結下了十分深刻的友誼,比如我們的快樂山老司機聯盟。



寫到這裡,劍橋的one day也就告一段落了。你也許正迎著發白的天空回到宿舍,再躺一躺你熟悉的小床,然後費力地合上行李箱,希望把所有記憶都帶走,重一點也沒關係。


我寫了很多有趣的地方,很多美好的景色,很遺憾沒有寫任何一個人。但實際上,當被問起你在劍橋的最後一天會做什麼的時候,所有人的回答都是,和朋友告別。借用我很喜歡的林夕的一句詞,劍橋再美,如果真值得歌頌,也是因為有你,才會變得鬧哄哄。


離別從來沒有熟能生巧。我不想前進,不想後退,只想和你困在此刻。推開門的8月,我希望見到的,還是你。


紙短情長,很開心能成為彼此人生中一條精彩的故事支線。祝你們之後的人生,都書寫得大開大闔,蕩氣迴腸。


前路未知,但也因此充滿無限可能。


希望你們能享受每一個「one day」

16樓 JosephHeinrich 2024-5-6 20:00
作者:Dhan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5775/answer/77830540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體驗就是,如果你讀了一個本科學位,學校會送你一個碩士學位。買一送一。



我2015年6月從劍橋Magdalene College拿到學士學位。




2018年6月學校又給我了一個碩士學位。



我覺得這是牛津和劍橋的一個特點吧:本科畢業三年以後自動升碩士。雖然我也不知道為啥。
If you do a bachelor』s degree at either of these two universities, it automatically upgrades to a Master』s 3 years after graduation

It's just a special element of Oxford and Cambridge degrees. I don't know why though.


17樓 JosephHeinrich 2024-5-6 20:02
作者:AdmitWrite留學平台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5775/answer/89374876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前言我現在在劍橋大學讀Mphil in Technology Policy,是一個一年的碩士研究生課程。
在英國研究生分兩種,一種是taught的,一種是research的。
我讀的這個是taught的,也就是說你只有完成規定的課程並達到畢業成績的要求就可以順利畢業了。並不需要找科研課題和寫論文。雖然有一些課程本身會要求一些論文。
為什麼叫 Mphil in Technology Policy這個專業應該大部分人都沒聽說過,對,沒錯,因為這個專業全英國只有劍橋大學有!
所以他到底是講什麼的呢?因為畢竟是學policy 的嘛,所以這個課程是屬於商學院的課,也就是劍橋的CJBS(Cambridge Judge businesses School), 也是奶茶妹妹來讀的這個商學院。
那至於為什麼不是其他的Policy,而是 technology Policy呢?因為這個專業尋找的是有理工科背景的候選人,這也就是technology的由來。旨在培養一些有科技背景的未來領導人。這個專業非常看重你的領導能力,這是一門需要學習如何與政府溝通,或者如何站在政府層面去制定政策的一門課。想走仕途的同學不妨考慮一下這個專業。
那為什麼叫Mphil呢? Mphil是Master of Philosophy 的縮寫,也是劍橋大學對master一種獨特的叫法。
理論上劍橋大學的Mphil是可以直接繼續上劍橋的PhD的,不需要額外申請或者面試,就作為博士的第一年了。
但是,有兩個前提。一是你的畢業成績必須要達到70%以上,也就是first class。二是你的Mphil必須是research的,不可以是taught的。
而我這個專業是taught的,所以我也就不想直博的事了。
我們專業不像本科的畢業成績分什麼一等學位,二等一學位。我們畢業成績就只有distinction和pass的分別。我們的distinction還要求75%以上才可以。
我們教授自己都說:「一年都不一定出的了一個distinction,你們不要去追求這個了」。
那好的教授,既然你都這麼說了,我們就安安穩穩混個pass好了。我們pass的標準是平均分60%以上。
課程設置課程非常緊張,可以在官網上看到,我們官方自己都吐槽,這個課非常的intensive。
而且沒有假期!!劃重點!沒有假期!沒有假期!沒有假期!聖誕節也不放假,要上課。easter也不放假,要寫group project。我在這隻想微笑,沒有什麼其他的形容詞了。
劍橋的所有課程都是一年分成三個term,分別是Michaelmas term, Lent term,和Easter term。
每個學期是8個星期。2019-2020年的學期具體時間見下圖:
正常的課程安排就是應該把課程都塞進這三個學期里,但是我們專業偏不!
不光提前開學一個星期強加了一個pre-term,中間的假期還被剋扣了。
我們一共有6門必修課,6門選修課。
選修課課又分三個種類,分別是sectorial & skills類,enterprise類,和open類,從每個種類里選兩門選修,這樣就是2+2+2=6門選修。
我還挺喜歡這個選修課的選項的,因為其實他們的種類差別比較大的,想我這樣想創業的,就有適合我的「manage innovation process」的課可以選。
具體的2019-2020我們專業的時間表可以看 下面這張圖。
注意紅框框圈出來的,就是我們傳說中的「假期」。不過還好最後一學期課比較少,就是留出來時間給我們做final group project的。
希望我上完前半年的魔鬼課程之後,還能有命活到最後一學期吧。
比較有意思的課我們的選修課中有一門課是Negotiation Skills。談判技巧
能講什麼呢?
這個課好就好在它不是只講課本上那些理論。教授鼓勵我們通過實踐來鍛煉,來學習。
比如第一節課,老師就讓我們做了一個很有趣的活動。他給了我們2塊錢,讓兩個人一組,把這個錢如何的合理分配。但他絕對不會讓你簡單的一人一半,這麼順利的進行。
他給每個學生都發了一張秘密紙條,每張紙條上的內容都不一樣,紙條上寫了你想要達成的目標和原因。
我的紙條上寫的是「你可以編任何故事去說服對方,但是你要至少拿到1.6磅」。但是我並不知道我的對手他拿到的秘密指令是什麼。 
於是我們就這麼開始了談判,對方堅持要2磅的大頭,我也在盡量得到1.6,所以在3分鐘之內,我們並沒有達成交易。
過後教授統計每組的交易情況,有多少組達成了agreement。後來讓每組分享他們為什麼能成功,很快你就能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用其他交易轉換了。
比如有一組就是他們決定用這2磅買一瓶啤酒,兩個人一個坐下來喝喝酒,因為他們彼此之後要成為合作夥伴,他們需要建立良好的關係。
最後教授也就總結道,你們發現了沒有,失敗者和成功者的區別就是成功者可以從另一個角度(multi-dimension)去出發,而不是之局限於錢多少這一方面(one-dimension)。
就是他會用有趣的活動讓你去記住一些道理。當然我作為失敗者,我覺得這個道理我會記得更深。
並且這門談判技巧課每節課上課之前都會發下節課要談判的內容,並且給每個人發不同的秘密條約,看看在下節課的時候你們能不能達成交易。
這個課每節課是3個小時,有一半的時間都是我們在做談判練習,而不是單單聽教授講PPT。
每次下課我真的都能學到超多,覺得這節課真的是賺到了。很多時候談出來的結果是我自己都不敢想像的。要不是有教授發的那些秘密指令和強制要求,我都不知道我原來還能這麼談判,而且我自己來的話,我可能連最後結果的一半效益都達不到。
兩次旅行之——倫敦行這個專業比較好的一點就是,會組織兩次旅行,可以去遊學。
其中的一次旅行是去倫敦的,兩天一夜,在第一個學期正式開始之前。
去倫敦聽一些行業大佬們分享經驗,和一些Q&A的環節,可以幫助我們對未來職業發展方向做一個展望。
倫敦行有一個比較有亮點的活動就是有一個校友會的晚宴。
在倫敦King』s Cross火車站旁邊的一個小酒吧,包一個單獨的room,一起吃晚飯。
晚飯的形式和劍橋的formal差不多,一個非常非常長的桌子,我們每個人找到有自己名字牌的位置坐下。
我們這屆所有的學生都會去,還有我們的導師,以及大概5-6個之前學這個專業的校友們分散在各個桌子。吃飯的時候可以問學長學姐們各種問題。可是是以後就業方面的,也可以是選課方面的。收穫頗多。
(倫敦晚宴的現場,大家入座之前)

(劍橋女王學院的formal)兩次旅行之——歐洲行歐洲行會在第二年的三月份,也就是在easter的假期里,三天兩夜。
主要是拜訪歐洲機構,例如布魯塞爾的歐洲議會
,委員會和理事會,歐洲投資銀行
和盧森堡的歐洲法院。並與成員國政府和行業或非政府組織的遊說者會面。
除了介紹歐盟的職能,此行還允許與具有各種政治影響力的議員以及歐洲委員會高級官員以及其他遊說者或英國官員等會晤,他們可以就歐洲項目提供不同的觀點。
在商學院上課劍橋的商學院絕對是我在劍橋所有的建築里見過最有童心的了。
你想像中的劍橋是什麼樣子的,是不是各種800年的歷史的古堡?
雖然這種建築在劍橋確實隨處可見,但是當你走到judge 的時候你就···
(劍橋Judge business School 正門外觀)在外面看起來還一切正常。
但是進去樓里你就會看到這樣一副景觀。
(Cambridge Judge Business School內景)對,沒錯。就像是一個大型兒童樂園樂園有沒有。
配這劍橋商學院獨有的明黃色,配色也很鮮艷大膽是不是。
感覺和劍橋這個人們印象中古板傳統的大學格格不入。
偶遇奶茶妹妹當時在收到offer入學前,就看到網上爆出奶茶妹妹要來劍橋讀書了,而且讀的竟然也是商學院的課。當時就想著會不會以後上課會經常能看到奶茶妹妹呀。
到了學校以後就被一堆亂七八糟的事情埋沒了,也沒有時間去想這個。
直到有一天,我們專業一個英國小姐姐跟我聊天的時候問我,聽說有個中國很有錢的商人的老婆在我們這讀MBA,你聽說了嗎?
我這才反應過來,她說的應該是奶茶妹妹,哈哈哈哈。想不到外國人也這麼八卦的嗎。
在上面這所兒童樂園裡確實也經常能看到奶茶妹妹的身影。
有時她在咖啡廳和朋友聊天,有時她自己在圖書館學習。
聽另一個也讀MBA的朋友說,他們這屆MBA200多個人,並不是每個人都很熟,不過他覺得她人很nice。
我們在學院看到奶茶妹妹也就是遠遠看看,也不去打擾,因為覺得她也是來著學習的,不應該總是用一個網紅的標準去看她。後來見多了,看到也就不那麼激動了,哈哈哈哈。
商學院的各種活動這個專業的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在商學院,一個非常注重人脈和人際關係的學院。
所以Judge時不時就會舉辦一些講座,請來的都是很有名的人物。
比如剛開學,學校就請來了比爾蓋茨,當然票是一下就被搶光了。
(比爾蓋茨來劍橋做講座)不過就算我能搶到票,這個時間我也在上課,註定無緣。
還有Kevin Rudd的講座。
他中文名叫陸克文。前澳洲總理,前澳洲外交部長,澳洲工黨
前領袖。
因為他是政界非常有影響力的人物,所以我們導師要求我們專業的學生都去聽這個講座。
(陸克文先生講座的宣傳海報)這個講座現實陸克文先生對future of progressive politics
的看法,接下來是Judge的一位教授進行訪談。最後是學生的提問時間。我覺得這個講座對以後想走仕途的學生會很有幫助。
(陸克文先生演講現成的照片)其實這個專業的很多東西並不是在課堂上學到的,而是在課外學校組織的這些活動中。
如何就業畢業生中最多的畢業生(約25%)在顧問公司找到工作,其次是金融(20%),政府(15%),大型ICT公司(15%),能源公司(10%)以及國際組織,醫療保健,基礎設施,設計,法律,媒體,運輸和航空太空,非政府組織和技術初創企業。
我之後的就業方向是想自己做網路公司。我本科是學CS的,我已經在IT方面有一些了解了。
所以我要選擇這個專業,因為如果想要開公司的話,我還需要一些管理方面的經驗。
不過我也知道我們19級裡面很多新加坡的同學,他們都是被政府全獎支持過來讀這個專業,讀完之後直接進新加坡政府工作。想走仕途的同學不妨考慮一下這個專業。
在就業方面還有一個一定要好好利用的就是人脈,劍橋大學的商學院提供非常完善的校友聯繫網路。
你可以登錄你的劍橋帳號,找到已經畢業的學長學姐的聯繫方式,如果他們正好在你感興趣的行業或公司,你就可以聯繫他們,請求他們幫你內推

或者你有任何就業方面的問題,也可以去諮詢相關行業的校友們。
錄取數據聽我講了這麼多,對於對這個專業感興趣的同學們,想要來報考的,可以參考一下錄取數據,希望能對你們有幫助。
根據劍橋大學官網發布的數據,2018級一共錄取了23名學生。其中學生的平均年齡是24歲。
這個我感覺今年也差不多,我知道很多學生都是工作了幾年又回來學校學習的。
這些學生分別來自11個不同的國家。男女比是7:3,看來有理工科背景的還是男生比較多呀。
100%的學生都有3.7+的GPA或者是英制的first class
。和美國常青藤
不同的是,牛劍對學術的門檻非常高。
如果你想申請美國常青藤GPA3.5你就能滿足要求,學校就不會在GPA上挑你毛病,但是牛劍則是死死的first class或者3.7+,不然一點可能都沒有。
(2018級Mphil in Tech Policy的錄取數據)


以上由AdmitWrite留學平台入駐導師分享,有問題,歡迎來平台找學長學姐們諮詢~
AdmitWrite,知名網際網路留學平台,留學界的Uber,已有超過1000名世界名校學長學姐入駐,實現美國TOP30,英國G5,澳洲八大等多個地區全名校覆蓋。不管你是申請人文社科/商科/工科,還是申請理科/藝術/法學,在平台你都可以找到同專業名校學霸輔導。關注我不迷路,任何留學相關問題都可以私信 @AdmitWrite留學平台~
18樓 JosephHeinrich 2024-5-6 20:08
作者:Lilyann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5775/answer/23840554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多圖)樓主不是劍橋的,但是有幸去劍橋交流過,真的是一生難忘的美好回憶。

最後一天取到了自己的結課證書,跟同學助教與教授們的合影。

交流的時候住的學生宿舍,一人一屋,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同學們都住在這裡,我還記得樓上印度小哥幾乎每天都開趴踢 ( 'ω' ) 熱鬧得很



康河。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劍橋跟倫敦的感覺一點也不一樣,倫敦好像是熱鬧的塵世,劍橋就是靜悄悄的世外桃源,非常安靜又超脫凡塵。

聖約翰學院餐廳里漂亮的落地窗,初冬的陽光灑進來,很溫暖。





每一條小徑都自有滋味,小鎮里沒有高樓,全都是矮矮的小房子,雙層巴士穿梭在路上,投進零錢就可以帶你晃蕩一下午,領略全劍橋的風光。



圖書館忙碌又安靜,古典又現代,總有白髮蒼蒼的教授捧著書本全神貫注的閱讀著,如此著迷。



耶穌學院的concert,蠟燭緩緩燃著,歌聲婉轉,非常美妙的夜晚。



bill's restaurant的日與夜,在這裡能嘗到正宗的牛排,fish and fries,好吃的甜品和漢堡,



邱吉爾學院壯闊的草坪一望無際,整整齊齊。





同樣是在邱吉爾學院,食堂都是自助餐,按種類算錢,很好吃。



精緻的歐洲建築,明亮的窗戶以及那棵據說啟迪了牛頓的蘋果樹。

劍橋離倫敦就一個多小時車程(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偶爾去倫敦感受別樣的氣氛。

議會大廈漂亮的窗戶。
豐盛的一頓晚餐。

去Green Park散散步。
然後又回到劍橋,接著上課,做活動,享受下午茶。





final dinner,最後一天。
我們爬上了劍橋最高的山坡(其實也不高),好像能俯瞰到整個小鎮的風光。
很是美妙。
最後一天,我在筆記里這樣寫道: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十個小時的飛機,降落在倫敦希思羅機場的夜晚。倫敦的夜晚滿載光輝,而我們,也在這光輝斑斕的夜色中,開始了為期十五天的「英倫之旅」。
回想起這半個月的時光,我的內心感慨又懷念:在一個相差二十多經度的國家,開始人生嶄新又有趣的新階段,起初的羞澀緊張我都還能記起,後來甚至到尾聲的溫暖融洽卻更加令我懷念,懷念每一堂課講師的妙趣橫生,懷念勇敢舉手發言的那次演講,懷念每一餐在英國的晚飯,懷念一路陪伴我們的助教們,更懷念從陌生到晝夜相伴的同學與夥伴......回國後,我常常在許多個隙間想起遊學的片段,也許是在某次聽力中,也許是在電影好聽的英音,也許翻看著過去的相冊,看見海德公園美不勝收的夕陽光暈......如此種種,那飛逝而過的十五天在我的記憶中,也成了無比美好的印刻。
還記得每天都要為了不同的上課教室而奔波,在英國時陰時晴的天氣里,有時也會產生一種奇妙的錯覺:彷彿歷史一下子會回溯到遠去的某幾個年代,在那些年代裡,也許有文藝復興領軍人物之一伊斯拉漠,也許會有彌爾頓
和《失樂園》的雛形,也許還會有在蘋果樹下沉思的牛頓......在那一瞬間,我似乎感覺與歷史交融在了一起,也竟生出了幾分感動:曾經遙不可及的歐洲大地,此刻就被我堅實的踩在腳下,曾經彪炳史壇的世界名人,又是否也曾望著我眼底的淙淙康河呢?命運是多麼奇妙呀,人生又是多麼的充滿際遇。
難忘又感激,慶幸又不舍,15天的旅程到頭,看著機艙外的英倫大地離我越來越遠,最終飛逝不見,我也收拾好歸家的思緒,帶著充實的收穫往家的方向奔波,飛機即將抵達,感動不會消逝,仿若經歷了大夢一場,夢醒之後雖然還要回歸正常的生活,為生活中的雞毛蒜皮而煩惱,為不得不的孤單而落寞,但是人生如書,我卻比其他人多了幾張彩頁,讓我時時刻刻能夠回憶起旅程中的點滴感動,這樣一來,生命的地圖也總歸是漂亮的。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沉默是今晚的康橋,感謝交流,劍橋再會。

19樓 JosephHeinrich 2024-5-6 20:09
作者:大頭Boo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5775/answer/15701846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是我每每回憶起來,點點滴滴都是那麼真實,那麼深刻,有痛苦,也充滿了歡樂,而我並不想重頭再來過的體驗。
———————————————————
我深刻體會著一流大學三流學生的感受,說到底怪不著任何人。
國內三線城市,填鴨式教育的半成品,機緣巧合考了A-level,更機緣巧合的進了劍橋的數學系。屬於智商中等偏上,努力中等,心理素質中等偏下的選手,想想就覺得未來的路難走。
對數學沒有熱愛,這一點是在老外同學中不曾有的問題。是的應試教育要背鍋一大半,可是你自己選的專業,能怪誰呢;數學系是可以轉系,可是還是不知道轉什麼系,沒有想法,能怪誰呢;基本吃不透每個課程的精髓,只能靠刷past paper應付考試,不去追根問底又能怪誰。
大一心理壓力巨大,知識結構跟不上,學院又是有過剔除成績不佳新生的例子。整日憂心忡忡差點抑鬱。後兩年好一點,越來越放鬆,成績也是越來越差。好歹最後以中等水平順利本科畢業。
說到這裡,我真的沒有打算責怪任何人,回頭想想我就像一個實驗品,肩負著中國功利的教育體制強行體驗歐美傳統教育體系的任務。
在我那個年代,我國的教育方式就是出成績,題海戰術出品的我,與其說是會做題,不如說是在憑著經驗重複之前學到的套路;我們的土壤不能說長不出求知探索
的花朵,但是至少更適合出成績的果實,只能說可惜我和不少人是後者。
劍橋大學作為傳統歐美教育的翹楚,從校訓就告訴你:「這裡是啟蒙之所,智慧之源」。千萬別誤會,什麼是啟蒙,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一個個數學家級別的的講師,隨手在黑板上寫的東西,你看不懂,大家都好尷尬的,更尷尬的是有不少人能給出共鳴,於是只能回家翻半天書推導那短短的幾行字。

我的回答不深情,不夠圓滿,但這是我真真實實的感受,這些話是我願意付出半小時加班時間的感悟分享。希望學弟學妹能早早知道自己要什麼,再去做選擇。然而我朝的教育體制,必然是要被詬病的,沒有在培養興趣上做出應有的貢獻,哪怕只是耽誤了一個人,也是大罪過,你不能指望人人都知道自己要什麼。

ps,4月的劍橋花都開了,非常漂亮,以前從沒有這樣的心情來享受;現在回來一次,終於可以盡情欣賞,但是變成遊客了,果然人生的真諦就是不滿足。。。
我會努力賺錢給我們學院捐一個好一點的圖書館,畢竟它陪伴了我很多的時光;畢竟它能做證我也奮鬥過;畢竟它太舊了,不夠舒適。
20樓 JosephHeinrich 2024-5-6 20:10
作者:獨角獸凱特琳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5775/answer/230867202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打完booster沒勁學習來回答一下(・_・;
我是劍橋的本科生,讀的專業是BA歷史&政治。到劍橋還沒有多長時間,剛過了一個大一的Michaelmas準備要肝Lent了。
準備從學術,學生群體,生活等各個方面說說劍橋,因為來這沒多長時間讀的專業也特別冷門所以說的可能和前面一些大佬不一樣不過如果大家有啥問題/好奇的事情也可以來問我!
學習:
很累很累真的非常累!要是不確定自己很喜歡自己的專業願意為之赴湯蹈火的話謹慎考慮嗚嗚嗚
劍橋的教學制度(我只在文科專業上有發言權)主要包括lecture(大課),supervisions(一對1-4人的導師課),偶爾會有人多一些的class。supervision可能是劍橋最有特點的教學方式了,說簡單點就是給學生安排一個導師每周輔導你寫作業,在上課之前要交出一份大概2000字的essay給導師,每個學期(8周)大概要寫10篇essay這樣子。這些essay
真的成為了我第一學期的萬惡之源,很多topics都排在lecture的前面搞的我基本上都是自學的,而且都是給你一個星期的時間最多了,每個essay都有一堆看不完的reading,好不容易寫出來了之後還要接受導師的死亡凝視和批評,直到讓你覺得自己連學習都不配為止。這種有導師課推著你走的行為意味著翹作業啥的是根本不存在的,內容不想學也得逼著它進腦子。我還作死在歷史那個部分選了一個自己之前從來沒學過的paper,搞得我現在每次寫essay都是害怕.jpeg(不過能怪誰呢自己現在寫出來的爛essay都是當時選paper腦子進的水。
(另外插一句我個人感覺劍橋文科的選課有點restrictive和Eurocentric,深度是有了但是感覺真的很受限制,每天的生活真的就是讀啊寫啊讀啊寫啊,也沒啥時間去蹭蹭別的專業課哈哈哈哈,很羨慕美國LAC同學第一年竟然就做上research了還是East Asian history,也羨慕他們作業很diverse不像我們除了essay還是essay)
我來的時候帶著滿腔熱血還勵志要做學術或者進聯合國為提高中國的國際話語權出一份力,現在看來都是啥,我只是個學術垃圾
而已,學也學不過別人求職也卷不過別人;我現在已經隨緣了,只要能畢業就行,拿個third也無所謂:-D。
而且學文科,尤其是歷史這樣的基礎學科對於國際生
來說我個人認為真的很有挑戰性,有很多內容和典故當地人是在長期文化的耳濡目染和浸泡中學到的,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江湖這個詞對我們來說一看就有一些特定的意義,但是你讓非母語者來看他可能怎麼也看不出來。我記得有一次上class討論中國歷史只有我發言發的最多,然後其他時候一討論英國歷史我完全插不上話,但是後者的內容肯定更加dominant。我現在經常看完歷史方面的reading就這種感覺:寫的挺好的,但是這和我又有啥關係…對於以後想留學,又對歷史,古典學
,或者文學這類純文科感興趣的朋友我建議儘早考慮中學階段出國學習,不為別的單純為了文化不斷層,要不然以後大學學習可能真的會很費勁(當然如果你是自學能力超強的大佬那當我沒說qwq
不過我到現在還是相信一切會好的,在這雖然累但是確實能學到東西(I guess),導師教授啥的也大多數都挺耐心的,讓一個學術界頂級教授和我這個笨蛋磨嘰也真的是一個萬年難得的機會了,而且這真的是一個會激發你的潛(yi)能(yu)的地方,也能聽到很多不同的看法和想法。而且學習強度我覺得貌似也是看人和能力的,我原來高中特別的放羊我也是得過且過結果到這需要go the extra mile的時候一下就不行了,但是我有部分普高,或者原來高中學習氛圍就很濃的的同學貌似適應的比我好多了(單純學術,culture shock之類的單說)
學生群體:
前面說到我在一個放羊式教育的高中上學,學生的整體水平直白點說真的很一般,而且真正喜歡努力學習的人很少很少。我這種稍微try hard一點點的人都和一個異類一樣。
在劍橋遇見一堆志同道合的同學真的是上天對我這個小透明最大的恩賜了吧。誠然身邊肯定不是每個人都是頂級大佬但是至少對於學習和生活都是一種比較上進努力的態度。不會有人judge你想努力奮鬥的態度,也不會有人嘲笑你的興趣(頂多善意調侃一下結果最後發現nerd竟是我自己hhh)。我來著之後雖然說實話對於特別聰明的同學有一點小嫉妒,但是更加感謝自己能夠和同學互相欣賞互相進步,而不是像高中那樣融不進主流文化而得過且過(強調一下我真的不是在imply自己有多厲害是原來的學習環境真的過於拉垮了 :( ) 
好多人對於劍橋學生都有很多刻板印象。實際上大多數人並不是書獃子,都很信仰work hard play hard這個原則;大家的智商確實都很在線而且有些人是對自己的學科真的很passionate,估計以後在這個比學校複雜很多的社會中會很難再見到這種純粹的熱愛吧。
我之前也有聽過劍橋生源不如美國一些大學的說法。但是其實我覺得劍橋的招生制度真的比起美國很多學校相對來說還算公平了,基本上就是有學術能力教授欣賞就進,雖然近年來招生上也在搞一些BAME students和state school students相關的政治正確
,但我覺得程度真的比美國弱多了,至少目前還不會明目張胆地搞quota,而且就算你符合政治正確的條件你的Alevel也是要達到基本條件的,面試也要表現不錯才行,劍橋會把你所有的circumstance take into account,但絕對不會只因為這些因素給你敞開大門。有些學院真的不會刻意去營造diversity,只會關注學術能力。這也是劍橋比很多美國同等級的學校招的中國人相對更多的原因之一。不過同時有人也可以argue美國大學學生的背景更well-rounded之類的,只能說這個看你側重哪一方面了,每個人適合不同的學習環境和錄取標準,我個人覺得捧一踩一真的很沒有意義,找到適合自己的學校努力去thrive就好啦。
生活:
估計劍橋的美是有目共睹的了吧,也有很多人因為它本身的景色拚命地去romanticise它;不過很遺憾,如果你是來這上學的基本上已經沒心思去欣賞它的美景了hhh,大多數時候都是你在吭哧吭哧往lecture hall走/騎車的時候順便看看景色,心裡還充滿了 「我為啥還沒寫完essay」 的怨念。
實話說我確實屬於在國內被慣壞的那種,享盡了大城市的便利。來這之後我的觀感真的就是除了美和安靜之外不方便的地方真的好多…公交車要等好長時間還經常送不到地,你最後自己還是要走一大段;騎自行車和公交還有其他機動車共享一條道,只要有輪子的都歸為一類;好多門店下午四五點就關門了剩下的時間只能自己一邊趕作業一邊Emo;啥啥都好貴,讓一個可憐留學生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飯真的難吃到一言難盡的程度,我至今都在想為啥英國的米飯都有一股橡皮泥味。
抱怨歸抱怨,這個地方真的很適合學習/reflect,因為也沒啥別的可干。有這種在和自己家差別很大的地方生活的經歷也真的是比較難得的,畢竟不能永遠在一個comfort zone裡面待著。這個世界這麼大,有條件和機會就趕緊抓住出去看看吧,估計過幾年我還可能會在世界的某個角落開始無敵懷念這段日子(不是
有一說一,劍橋是真的好好看(顏控表示願意在好看的地方遭罪哈哈哈哈哈哈):












(找關係被帶進了King『s Chapel看Christmas service哈哈哈)
希望這篇隨手寫的小回答會成為記錄自己在劍橋就讀經歷的一個碎碎念
其實上學之餘還是有一些感想,國內整個教育大環境是真的過於注重學校的名氣了。對於我這樣的普通人其實真正接觸到名校了體驗有的時侯也無非就是比別人多了一點掙扎和眼淚。希望自己還能在掙扎中找到對學科本身的興趣,而不是單純衝著這個title去學習(畢竟這種學習強度沒點興趣誰撐得住:/)
最後祝大家事事順意,趕due順利,考的全會,蒙的全對!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4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