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85篇帖子。
(轉載知乎)如何看待港科广官网称「筹建中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不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分校(校区)或南沙(广州)校园」?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5 19:38
某匿名用户:


hkust msc在读,别问我IP为啥不在香港,因为我们这学期都网课,所以我润了。
去年刚入校的时候,学校就一直在宣传港科广的事儿,因为当时有想读PhD的打算,所以我就了解了一番,还参加了学校的宣讲会。关于毕业证上署名的问题是大家特别在乎的问题,毕竟学校的title能为之后就业带来最直观的影响。
但我记得我问的那个老师,仅针对那一位老师,他告诉我的是毕业证和清水湾校园的是一样的,广州校区只是hkust在广州的一个校区,是属于一个学校的。不只是我,我身边的几位同学得到了也是一样的消息。
所以我们当时讨论了一下,一致觉得那去广州校区读书也太香了吧。奖学金的量和清水湾的一样,南沙区的生活成本比香港不知道低了多少,而且在大陆无论是生活上,还是找实习方面的都要方便很多。身边甚至还有同学去咨询老师bar大概怎样,老师回复说,你们msc没有太多研究经历,直接去申请PhD可能比较难,申请Mphil希望大一点,所以我一直觉得去这所学校上学很难,甚至我都没敢套词和申请。后来身边有同学晒了广州校区的PhDoffer,我内心还酸的要死,觉得他们好强啊。
结果到今年初的时候,在知乎上陆续有关于广州校区的负面消息,说广州校区的师资力量远不及清水湾,甚至有二本的老师,还录取的有二本的学生。我想,可能建校初期吧,师生水平参差不齐也正常,毕竟无法保证这所学校以后一定就很好,但我想,既然是依托于本校,那肯定以后发展不会太糟。但是心里面对于广州校区的那种崇拜和羡慕确实淡了很多。
结果呢,近日官网正式发布消息,说广州校区和清水湾校区是两个学校。我一开始确实不太相信,因为和去年我所听到的学校的宣传有所出入,当然也可能是我记错了,或者误解了老师的意思,或者我问的那老师他当时自己也没很清楚,就一个劲儿的想招生了。
怎么说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应该承担利益所带来的一些风险。对于信息的分辨还是小心和谨慎为好。我不敢说我的学校怎么样,但是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说,在做出我们人生中的重要选择前,还是应该思虑周全,消息当以官方为准。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5 19:38
作者:蒜头考拉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476150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利益相关,写毕设写大论文写的头疼,换换脑子来回答一下。
前两天刚刚拿到GZ的推研,(甚至还没有拿到正式offer),吃了一天的瓜,也来写写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今天从10点开始的校长答疑,全程听完,包括胡同学一开始和校长的辩论,以及后面同学与校长的讨论,也关注了群里发生的事情。
首先,我们明确一下GZ的offer holder是哪些人:


前期听到了GZ的宣传,确实认为GZ与HKUST的关系如果UC各个分校的关系,利用大陆的防疫政策以及大湾区的经济工业优势能够对自身的发展更有帮助从而选择GZ的学生;
够不上港前三的MPhil/PhD,实力只能在港前三的MSc左右(指硕士),又因想做科研而退而求其次选择GZ的学生;
拿了其他offer并有退路的学生;
拿了其他offer但是all in GZ的学生。 今天开会,影响最大的是第一类和第四类的学生,因为他们可能确实听信了GZ前期类似于一校两园的论调,认为自己上的就是香港科技大学。
今天校长的答疑很明确了一个点,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和香港科技大学是两所不同的学校。
这就是说,上述这一点的存在导致学位证、毕业证大概率是不同的。也正如校长所说,类比于宁波诺丁汉,学位证可能只有诺丁汉而没有宁波,也可能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有深圳的名字。一切的一切,取决于去筹转正后教育部的决定,以及GZ与清水湾的谈判情况。因此,此时向校长逼问学位证的具体细节是不现实的,也是这个原因,校长不会给出答复。
目前来说,最好的情况如下:


学位证与香港科技大学一样,并无广州字样。
可以实现学分互换,可以去清水湾上课满180天获得留学生资格。 但是,上述的最好情况绝对不会改变以下事实:
当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转正,你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学生,不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学生,在中国大陆的教育体系中,你是属于中外合办的学生。考公、选调,你不会享受到香港科技大学在世界上的QS排名优势,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属于和双非学校一样的第四类院校。
因此,如果后续打算进体制内,请直接选择其他offer或者gap一年,GZ的学历会对你的门槛造成很大的影响。
胡同学今天提到了企业的Target School的问题,我认为这件事GZ是没有办法的。GZ没有办法决定你是不是在名单里,而且从我个人的实习经验来看,这一点几乎没有影响。就拿微软举例子,我实习的同事不乏很多中外合办学校的学生,例如西交利物浦。对于MPhil和PhD的学生,如果进入工业界,更看重的是你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你只是为了香港科技大学的名头,认为能够在企业的简历筛选中加分,请立即绕道去港三所的MSc。
不论你出于何种原因选择了GZ,那就请你信任你选择的这所学校,就像校长说的,港科大办了30年,肯定会尽全力把GZ办的最好,现在的阻力更多是教育部或者政策,而不是学校本身。另外,请永远记住你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学生,给你发工资的是广州政府,给你提供住宿学习场所的是广州校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抹去广州的字样,认为自己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学生。
我个人很佩服胡同学,他的语言能力、组织能力和担当绝对不是高赞的匿名小人可以匹敌的。我称匿名小人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胡同学只是情绪管理仍有欠缺,相信今天也是他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课,有这样的担当,他一定会在属于他的角落继续熠熠发光。但是我并不赞同他和校长辩论的做法,今天主要的目的是讨论,我们应该做的是表达我们自己的想法,让学校知道我们的心声,也给学校一个给我们坦诚信息的平台。今天的会议目的还是达到的,也感谢后续同学心平气和与校长的坦诚相待,我认为校长在最后理解了我们GZ学生的诉求。
最后说一句,选择了GZ,成为了一名合格的MPhil/PhD学生,就更多的去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自己的独立思想。相信GZ会给她的第一届学生合理的回应。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5 19:39
作者:Sealock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501687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大家冷静了很多,港科广州mphil offer holder来回答一波,没什么不敢见人的就不匿名了
有些人截图挂别人名字头像不打马赛克自己还匿名的真的loser,有什么好躲的,虽然你没挂我,我没啥关系,但是站在被挂人未来同学的角度你这种人真的挺不知廉耻的,祝你以后永远是个loser(主动诚恳道歉我也可以收回这句话)。
我不评论可能同学们比较激进的观点,我也没资格哈,我就说说我自己对学校现在的态度。
先说我的背景吧,我本科是做机器人竞赛的,拿到过比较优秀的成绩(具体就不说了反正不是水的),但是也因为太多的经历用在了这上面导致自己学业成绩不是很好,最后和保研失之交臂,而且因为队伍需要也没有准备应届考研,家里又态度坚决必须硕士学历,所以我确实差一点点就直接准备二战了。然后机器人圈内人推荐我去港科广州,去年8月我从山东赛场回来之后因为身体和精神的原因休息了一段时间,接着就开始准备雅思考试和申请材料,当时基本所有读研的希望就是压在本部和广州,背着家人也联系了很多公司保底,接受了很多次一面二面。很幸运的是,我有一帮很耐心的学长鼓励我帮我度过难关,雅思也考一次就达分了(这里吹一波在新东方上的三周半的课),申请过程中虽有一些波折但是也收到了港科广州的面试通知,最后12月31日收到了offer。其实在这之前我是无限接近于签公司了,因为以我的背景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很容易,而且我的竞赛经历让我更加重视能力的提升,工作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我并不想为了一张文凭就浪费一年甚至两年的时间去考研、申请,不过家里面态度非常坚决不允许我本科毕业工作所以我没有放弃申请。从我的角度来看,如果我没有被港科广州录取,我可能还会经历一段很黑暗很压抑的时间,和家里的矛盾也会愈发严重,港科广州把我拉了回来并且有着很丰厚的待遇,所以我是很珍惜这个机会的。
再说说我对学校的一个需求,我要的就三个:1.能力的提升:前面已经说了我更重视能力因为多次工作面试的经历让我明白在公司里,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是第一位的,而对于港科广州这一点毋庸置疑,没有一个学校会对自己的学生培养摆烂,只要学生努力就行,况且这种全新的培养模式且不说能实现多少,至少和我本科的学习方式很像,完全是契合的 2.硕士文凭方便我未来应聘工作:本人是做机器人视觉的,本科找工作被卡了学历,很多公司算法工程师要硕士(孩子也很不甘),家里对我的要求也就是硕士学历,所以我不在意我的学位证和本部是不是一样,我在意的是我是不是硕士,以后工作不会再被卡,家里也满意就行,所以这点会和很多同学不一样,我其实对学位证啥样这件事无感 3.待遇给的好:不用给学费还给额外的钱,惭愧的说答主家里不富裕,我不想让家里还要努力工作来承担我未来的高学费和生活费,不交学费读硕士都已经很满足了,但是学校居然还把我的生活费包了,所以我也相当满意
上面观点说完那我肯定不会港科广州有不满,所以我已经有我个人的滤镜了不是中立的,就不评价其他同学的观点说法了,我只是觉得很多同学既然来了,既然选择港科广州了,就好好做下去不要分心太多,觉得不满的同学你可以发声质疑但是不要抹黑学校。我是红鸟一期的学生,我们的表现和成果是学校未来被评价的依据,内部的质疑讨论是很好的,说明我们有着独立而且坚定的思想价值观。但是恶意解读断章取义,对学校不好,对我们自己也不好。我希望有些人能收敛一点不能太过分,你真的很优秀你也有着自己的骄傲,我没有权利限制你的发言我只能在这里劝说你。
最后就说大家说的宣传问题,确实有点问题,其实我也误解了吴校长的意思,不过我看的很开哈哈哈。该是我的就是我的,不该是我的我也不强求,要是有就是惊喜,做好自己的事最重要。
一切结果等到“筹”去掉之后自然就尘埃落定了,我还是很期待未来8月大家相见的。
第一次发长文回答问题,看的不满意的多多包涵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5 19:39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7013765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3年7月更新:
放弃入学gap一年后,已经在23 Fall拿到北美某Top20 PhD录取。
就最近一年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去年的四点看法都基本正确。希望各位同学都能准确评估自己的偏好,对所有上位者画的大饼保持警惕,做一个理智清醒的人。
也祝港科广越来越好,虽然我个人不太认可RBM的办学理念,但我永远敬佩以吴校长为首的校方“敢为天下先”的情怀,探索者永远是少数,希望他们能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开创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新道路。
———————————
利益相关:港科大(广州)2022 Fall MPhil Offer Holder,在之前的回答中被挂的当事人之一,内部答疑会上的提问者,因一系列个人原因,已放弃入学。
首先,我为个人的情绪管理问题和答疑会上的冲动冒失向各位港科大(广州)的老师、同学尤其是吴校长致以歉意。我并非由全体同学选出来作为发言的代表,由于答疑会较为临时仓促,前一天晚上深夜十一点,我们十多位同学共同提议列出一个提纲,收集了一些同学们关心的问题(约20个)准备在第二天一早向吴校长提问,由我进行发言。由于准备时间和个人能力都有限,我没有能够逻辑清晰地反映问题,就此向推举我的同学表示歉意。我的行为和发言仅代表个人,希望不会影响到各位对于港科大(广州)的看法。
其次,我对本问题下某位同学匿名挂人且不打码的行为表示谴责。这位同学将Offer Holder群内部的聊天记录,尤其是一些开玩笑的话语,进行选择性截图、断章取义地上传至知乎等公众空间,对我和另外一位当事人同学都造成了一定困扰。港科大(广州)群里认识我的同学都清楚,我是个比较喜欢开玩笑的人,许多玩笑话语里会带上“狗头”等表情,但是由于认知不一致的原因,可能给部分同学造成困扰。我对此也同样致歉。
接下来,我谈一谈自己对于港科大(广州)的看法:
(1)我认为港科大(广州)是一个很好的、有着光明前景的学校,从始至终看好港科大(广州)的发展。我个人由于不少熟悉的老师和朋友都是从港科大毕业,也有嫡系的学长学姐走了前几届的先导计划,自己从一年之前便开始关注港科大(广州)。在几位老师前来我校宣讲时,我个人也协助进行了宣传工作,在第二批次拿到录取,并拒绝了手中其它全部offer,选择了all in gz。就我个人而言,看好港科大(广州)的以下几点:①立足大湾区,地理位置优越;②师资力量雄厚,就我个人方向而言,不输华五;③奖学金丰厚,人均资源多;④可以作为过渡,在这大变局里稍加观望以作出符合长远利益的选择;⑤最重要的一点,我欣赏港科大(广州)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无论是全新的设置,还是学校奇高的工作效率,我想在内地待久的学生都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此向吴校长等一众致敬)。
(2)就我个人而言,并不在意学位证书是否一致,并不在意是否有广州,并不在意是否有海外认证,这些问题只是我代表关心的同学而提出。我个人的规划是以这个项目作为短期跳板前往北美,如果是熟悉我的同学应该清楚,对于我和我打算申请的PhD项目来说,有没有清水湾的学位证并不重要,我从始至终,都只相信,只有自己出色的工作才是立身之本,而不是靠着学校学历的加持。但是,我个人比较反感的是,校方在招生时给予的一系列承诺,吴校长在答疑会上几乎没有正面回答任何一个,而是以去筹转正为理由,表示所有问题都无法答复,更是将之前在官方Offer Holder群里的承诺给予否认,并说作出该答复的老师“没有领会校方的意图”(和内地的“临时工”有异曲同工之妙)。个人选择港科大(广州)的一个原因是对内地大学类似的行为深恶痛绝,所以个人主观上无法接受这种行为,吴校长更是公然批评我“歪曲校方意思”“胡乱解读”“脑子里一团糨糊”,我对这种自己背弃自己承诺、还将责任归结为学生“胡乱解读”的行为表示遗憾。
(3)我认可一部分回答中关于该项目的说法,主要包括:
① MPhil项目不同于任何一个传统的研究型/授课型硕士,不推荐想要读PhD/做研究的同学读MPhil项目;与之相比,PhD项目的质量非常值得期待,对于一心创业或者只是想读个硕士然后留在大湾区工作的同学来说,MPhil项目也非常合适。如果想要借助MPhil项目作为跳板申请到北美或欧洲顶级的PhD项目,希望很小,除非老师非常能带学生或者connection够强,不然慎重考虑。
② 项目的不确定性很大,迄今为止,校方所画的大饼许多都予以了否认,21cohort也有被强制换导师的离谱操作,后续的学位问题、funding问题、认证问题、海外交流问题等等都存在诸多未知,吴校长在本问题下的回答,也并没有说明任何问题,风险厌恶型的同学、看重HKUST学位和留学认证的同学不推荐MPhil项目。
③ 关于生源问题,据我的有限样本观察,MPhil的生源质量总体上大幅度低于本部的MPhil项目,可能略低于清水湾一部分比较卷的授课硕士项目(比如MEcon和MFin),高于本部的大部分授课硕士项目;但是,存在较为明显的专业异质性,不同专业不能一概而论(我个人本科是理工科+经济学双重背景,因此观察仅限于我了解的一部分理工科专业和SOSC,可能有偏)。以上观点均只适用于MPhil项目,而非PhD项目,但根据个人的有限样本观察,总体上,PhD项目的bar还是低于清水湾同类型项目的(个人观点)。另外,我个人非常疑惑的一个点是,Society Hub的几个专业,招进来一批本科背景十分薄弱、毫无研究经验、对社会科学研究几乎是0认知的同学,反而是一些背景良好、真正有研究能力的申请者被拒之门外,这和香港的传统MPhil项目完全不同,所以想做研究的同学务必谨慎考虑。
④ 和港中深相比区别在哪里?个人认为,如果没有大的意外,港科大(广州)和港中深在最终的定位上可能是一致的,当然不排除在吴校长等人的不懈努力下,港科大(广州)和港科大(清水湾)可以最终实现两校一体,完成这一中国大陆历史性的操作。从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来看,相比港中深,港科大(广州)比较缺少足够有含金量的大佬坐镇,大多是兼职。另外,广州的经济基础相比深圳,可能还是有所差距,再加上广州另有中大、华理、暨大等一系列当地原有顶级学校的竞争,其后续的funding支持和长期发展,可能难以像深圳对港中深的支持那般有力。
(4)关于个人最终quit的原因:①由于今年一系列不可明说的事情,个人的一些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因此有所动摇;②对港科大(广州)校方一些不守承诺、推卸责任、不尊重学生的行为产生失望;③据我个人了解,港科大(广州)所能提供的课程十分有限,一些社会科学PhD项目申请时必修的Graduate Course几乎都无法开设;④一些其它的个人因素。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再一次感谢HKUST(GZ)给予的offer!也祝港科大(广州)越办越好!

15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5 19:39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745492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谢大家关注!私信就不一一回了,有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另外我是姐妹
利申:22fall phd offer holder
首先两校合作非常紧密,这个不完全是饼,是有一些事实依据的:
1.目前有些gz的老师已经入职,他们开设的课程,cwb的学生也是可以选修的。前几届gz先导计划的学生也可以选修cwb老师的课程了。
2.认识一些cwb的老师,他们一直认为gz就是ust2.0,当然他们可能不太了解内地办学的一些政策,不知道学位证之类的问题,但可以想见他们也是非常支持两校深度合作的。而且现在cwb的很多老师都希望在广东开展项目,他们也是很需要ustgz这样一个平台的。
3.跟一些gz的老师聊过,对于老师的tenure考核方面,由于两校共享学术委员会,因此对老师的考核也是参考cwb的标准的。
在两校合作紧密的情况下,官方发布的声明公告我想是因为受到了一些政策上的约束,并不是说cwb想和gz断了关系,因为这样做没有好处。
有的人执意要拿港科广和港中深比,我想说,港中深的本科项目和部分硕士项目质量非常高,社会认可度也很高,至于phd,你们也可以看到知乎上对于ta任务重等等的评价。而港科广是现阶段是all in硕博的。所以不支持踩一捧一,应该看到两校模式的区别。
最后再说一下本人选择ustgz的原因:
1.本人拿到了内地部分c9高校的offer和港三中某一所的offer,但不是很喜欢体制内的学校,而且ustgz导师的connection很强,老师本人也很友善(我在入学前已经跟他合作了一段时间)。
2.不想再向家里要钱。并且对生活条件要求比较高。
3.广州回家方便
4.本人学工科,广东比香港更方便实习。
5.喜欢交叉学科的模式,对目前的方向有很大的兴趣。即使学术上没能有太大的成就,这个方向进工业界也很合适。


16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5 19:40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407444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补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起码21的phd,过的爽爽的,毕业证也是海外的。22级博士,攒够180天,努力尝试一下。
不过反正导师给力,工资够高,毕业年限够短。反正博士也不去选调,选调去985不香嘛。
博士的话,就我现在看来,起码香港呆一年,那剩下的毕业证签字我不care,并且这种新体制的大学早晚要做博后的。
你要申请到美博也不来这边对吧,或者不想去美国卷把,美博要5年,我是硕士读博,香港3年就行,慢点3.5年也差不多,加个2年的博后,仍然算海龟。所以还是靠论文产出。
来这的一般是港三够不到,港城港理工和港科广来回纠结。或者因为导师厉害。
第一种人,何苦呢,博士本身就是学术界。反正除了某个别专业,港城港理也不很给把,美博好一些的你也很难受,进不去,对吧。或者受不了那种累
第二种,更没差了,导师厉害,代表了你的上限高,你自己的水平代表了你的下限。如果是学术青椒,那你选他,一定他很厉害,起码是top10出身的吧,发过顶刊甚至还有正刊这样的吧。你亏啥,带着你来一篇大子刊,天大地大你哪也能去。
对了,不想喷,有人感觉港科广师资垃圾。因为某些教师是双非出身,那为什么不看论文,不看人家博后的学校呢。入职,不看第一学历,这种挺好。说句不好听的,高考本身一部分就因为地域家庭等等问题造成,高考结束后逆天改命咋就不行了。
贴一下,里面有麻省耶鲁哈佛的博士或博后,也有香港本土的博士博后,还有土博但是出去海外名校的博后,后者能来自然有人家的水平,何必看不起。工资那么高,谁不想在国内拿着高薪?非要去大陆以外卷。
没说高考不重要,但是都博士毕业了, 起码要过脑子,本科只能证明你初中+高考6年厉害
硕博博后的10年,甚至很多单纯博后5年以上了,凭啥比不过呢。
补上这一年申博经历
论文>最终学历or博后经历>出身
17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5 19:40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7479747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BAR只能够到港科广的同学请忽略我这个回答
个人觉得如果你只能够到港科广,那港科广当然是第一选择!


以下内容给:海外境外高校PhD/Mphil Offer持有者,产业强区对应Msc Offer持有者(香港新加坡金融,美国计算机这类),却义无反顾的选择港科广洲的傻狍子们,我来喷你们了。
个人决策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是没错的,但切记不要自己给自己画饼。
什么大牛导师带我飞,什么Mphil出路比港三Msc好,诸如此类的自我脑补还是少一点比较好。
现实是:学校决定你的下限,老板决定你的上限,地域决定了你的发展空间。
地域:举个例子,如果你有志向做金融/量化,港三的Msc一定比港科广金融经济CS的Mphil香,广州毕业的能去香港实习吗?摆脱,香港人均GDP4.8w美元的地方,如果你能留下发展比内地好太多了。如果你要做计算机,你读清华CS就一定比你在美国读个UCI硕士前途光明了?醒醒,越南35优化的时候美国码农已经买得起1.5M的房子了。
学校:别的回答中讲的选调人才计划已经说的很多,这里说另一个点,校友关系。港中深最为离谱的一个点就是CU和CUSZ的同学互喷(本科生比较严重,博士生只能说是划清界限),导致CU和CUSZ的校友关系割裂。GZ目前没有这种迹象,是个非常好的事情,但也要注意,非CWB的你,有多少资源可以从CWB 的前辈/同辈中获得呢?我和我身边同学有时候会聊这个话题,大家一直都觉得广州Bar低,这种隐形“歧视”是客观存在的。
老板:老板决定了你的上限不假,但前提你真的能够的到。绝大多数博士硕士都是普通人,水文章也不就是混口饭吃。大牛老板功名成就了,你的死活与他何干,他在这里的新发展新机遇你能落到好处?新AP也就是国内体制内拿不到tenure或者境外高校拿不到位置,难不成不去CWB去学术自由言论自由生活自由的HK跑去GZ?如果你硬是要洗脑你老板来广州是为了事业第二春同时也能带你飞,“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一句勃勃的名言送给大家: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失败的普通人。

18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5 19:40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6549897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家好,我是一名科广2022
的mphil新生,来简单说说情况,也总结一下我了解到的信息。抱歉选择了匿名的方式,因为不想被翻主页看到隐私内容……
去筹关键时期,学生们愿意全力支持工作。希望校方在去筹完成后,可以认真考虑学生的有关诉求,尤其是曾经宣讲会提到的部分。因为确实有部分学生,为了该部分的承诺而放弃了更优的选择。这部分学生是相当优秀的。尽管当时的承诺并非书面,但也应该给予重视。
1.提到的“我们是一个科大”
这句话有前后语境,想强调的是如下几点
1.一致的学术标准,师资标准
2.两校资源共享
3.两校一致的大学品牌和发展策略
4.两校学生可跨校修读课程
5.共同的联合学术协商机制等学校的决心是非常大的,本部的史校长已连续两年试图推动适合两校学生跨境访学的特殊学生签,但涉及复杂的问题,目前没有结果。但两校之间的交流是非常紧密的,诸如跨校区修读课程是允许的,导师也可以选择本部老师。当然,具体的措施还没有落实下来,原因很简单,第一,去筹转正
还没完成,科广学校主体还不存在,不能对外乱发布信息; 第二,两校独立财政,双校选课涉及跨境,学费交什么币种,交给谁,怎么交等细节有待讨论。类似的问题有很多,所以虽然新生们异常关切,学校也真实没办法给出官方的书面承诺。但我个人是信赖学校的,如吴校所说,学校以学生为中心,不会刻意刁难自己的学生。而且科广的人性化,高效率,从申请上就能看出来。3.29面试,4.2就出面试结果表示通过了,学校是真心希望学生放心的,不摆架子不掉胃口。相比港三
其他学校,申请中的磨蹭真让人内心崩溃……
2.能否以港科大
身份参加有target school限制的企业招聘活动?以后简历中能否不带“广州”字样?
企业招聘属于企业的行为,用人的标准制定在于企业自己。企业是依据实际的生源质量来衡量学校的,而目前科广还未去筹,企业不了解是很正常的。这种情况需要学生主动沟通,相信未来有了就业数据后会方便许多。简历中带不带“广州”是个人行为,但学校倡导诚信。总不能在广州读了2年,享受了那么优质的奖学金和师资,毕业后却谎称在本部就读吧?
3.去筹2022年能顺利吗?
这个问题问学校没有用,因为是教育部做决定。包括很多同学们有疑问的政策细节,学校其实已经有草案了,但是草案目前在教育部那里审核,所以不能提早公布。但大概率是能的,因为港科广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项目,地方投入了大量的钱,而且5年前就已经计划好2022年启动第一批新生计划了,目前(2022.04
)也是按照计划在走。工程上,前个月我还去了工地看,相当繁忙,两班倒,真的要感谢施工人员,这个校园工程也可以说是中国速度了。入学流程上,我是3.29面试,4.2就出了面试结果,让同学们放心,貌似4.5左右校长就和我们开了会介绍情况了,这个速度和效率,香港应该没有学校能模仿。后期的入学材料认证,审核速度也相当快,完全是学校催着我们一起来施工的节奏……
4.若2022去筹未成功,2022的offer holder何去何从?
目前科广还不是正式学校,去筹未完成,所以录取是本部发放的,项目是本部的iip项目。所以若去筹意外未完成,2022的录取学生会模仿前几届入读先导计划,而不是红鸟
一期。


5.Mphil 入学不分方向,有没可能后期选不到想要的导师/方向,导致意外拿到不想要的学位?这届MPhil这么多,有没可能某些火热方向的老师不够用?或者某些课程无法开设?
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学校的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已经草拟好了,哪个老师上课,有没有候选老师替补上课等都已经准备好了,目前文件已经提交教育部,所以细节暂时还不能公开。关于选方向的问题,吴校
的答复是,老师的数量是充足的,而且若学校要求老师培养Mphil,老师不得拒绝(义务)。若学生实在联系不到,学校也会尽量帮你解决,学校没有理由在这方面刁难学生,让学生强行去不相干的方向做研究。


最后
我对象调侃我,“别人买到的是期房,你拿到的是期offer”。人录取了,学校还没建好……


关于现存的争议,在去筹以前也没办法得到书面的正式承诺。我个人是抱着学好知识,造福社会的心态入学的,科大两校资源共享,学科互补,第一届还能享受最大的人均资源,我是非常满意的。我也尊重不同学生的不同诉求,并欣赏大家用开放心态来参与讨论,向校方表达。
上个月在科广现场,我看到了一个工人在正午12点瘫坐在泥路上,赤裸黝黑的上身,任凭烈日灼烧。而5个月后,会有一群皮肤白皙的学生们踏上这片土地,拥有崭新美丽的校园,拿着每个月1/1.5w的奖学金,坐等几年后名利双收。科广的Mphil三个方向是怎么划分的,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001是人类未来健康,002是可持续生活,003是智能工业化,每一项都是与人类社会发展与福祉息息相关的。我个人是觉得有愧于社会的,希望能在科大的培养计划下努力学习与研究,真正为社会,为弱势群体做出一点贡献吧。


一些补充: 作为港科广
校园的第一届学生,确实承担了一定的风险。不过我觉得整个过程还是相当有意思的,学生们已经开始参与讨论校园的设施建设了,甚至有的自愿参与了诸如会议室的装修设计,有的同学想在校园外开bar。比起其他项目,科广第一届的学生更有主人翁意识,校方也把学生们当成是“合伙人”,鼓励大家以主人翁的身份建设这个新的校园。吴校也不摆架子,一有问题就会发起腾讯会议内部答疑。
19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5 19:40
谢邀。为了行文方便,把香港科技大学的香港本部称为“香港科大”,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则称呼为广州科大。下面说正题。
随着广州科大的开学,在网上引发了一阵讨论。我觉得,有些讨论是没有意义的。一开始的定位,就是香港科大和广州科大区分为两个独立法人,有两套管治班子。两个班子并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平行的关系。
当然,你说广州科大的校长地位上不如香港科大,也存在这个可能。但是,也许若干年过去,会出现香港科大的校长在退休后,去广州科大接着当校长;又或者广州科大的校长因为表现好,交流去香港当校长。所以,当下这个时候,不必去介意或者刻意矮化广州科大。有机会就申请,申上了就好好读就是了。
最后,祝广东的各所新办大学越办越好!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7016354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5 19:41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0494701/answer/247038539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是UC Berkeley的diploma
这是UC Riverside的diploma
都是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degree...只是注明的地点和对应的校区校长签名不一样,你们觉得两个学校的学位含金量一样吗?
对应的还有共用University of Michigan/Indiana University/Purdue University degree的各个校区。但是除了安娜堡、布卢明顿和西拉法叶...其他校区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乐观的讲,抛开政策的不确定性,HKUST (Guangzhou)需要打出自己的名声至少还需要20年吧。当然也有些强人,不需要学位加持依然很强,但是他们无论去哪都是强人。大部分人还是需要一个好的学位证明自己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4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