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69篇帖子。
(轉載知乎)韓國人那麼內卷為什麼不來中國發展而選擇躺平呢?
11楼 JosephHeinrich 2024-4-6 18:04
在娛樂圈領域這樣的人還是有的。畢竟近些年韓國娛樂圈除了內卷之外,各種醜聞也是層出不窮:
金基德被爆性醜聞,日本也開始關注強要拍攝,還有多少被迫沉默的女孩?_嗶哩嗶哩_bilibili​
www.bilibili.com/video/BV17W411W7B8/有人可能要說了,克拉拉和鄭秀妍打的是國籍擦邊球,名義上並不是以韓國人身份來中國發展的。
但最近馬上要參加《浪姐》的秋瓷炫總是真的韓國人了吧。
而且根據規律,她肯定也不是最後一個參加節目的韓國人了。


作者:李毅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4157014/answer/297369468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2楼 JosephHeinrich 2024-4-6 18:04
天空:


水往高處流,人往低處走。
恭喜你顛覆了物理學和經濟學兩大學科,諾貝爾獎不給你一個說不過去。

13楼 JosephHeinrich 2024-4-6 18:04
翼復:


中國的韓國人已經很多了,北京青島都有韓國人聚居區,中國也沒有那麼多空間 ,容納外國人

14楼 JosephHeinrich 2024-4-6 18:05
嗷嗷嗷:


4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3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48.7小時。
拿這數據去打移民廣告,應該能吸引到很多活在網路視頻的水深火熱的韓國人。

15楼 JosephHeinrich 2024-4-6 18:05
某知乎用戶:


那你覺得中國內卷你會去越南發展嗎?
在韓國人眼裡,中國比朝鮮還落後呢。

16楼 JosephHeinrich 2024-4-6 18:05
張HT:


韓國人移民第一目的國是美國,第三就是中國。

17楼 JosephHeinrich 2024-4-6 18:06
剪春風的刀​:


韓國的人均GDP3.5萬美元,中國是1.2813萬美元。
人家是有多想不開來中國拿更低的工資?
我認識一個韓國歐巴,中文說得還可以,是我們的上游公司的產品開發經理。嘴裡說喜歡中國,實際上公司因為中國同行的競爭而倒閉,他失業了兩年,都沒想過要利用語言和技術專長來中國發展。
我還認識一個駐泰國公司的中國人,泰國人均gdp7066美元,她的月工資是4萬泰銖,年收入相當於14230美元,隨便都秒殺那些收入低的泰國人。但她一結婚就回國了,死活不樂意繼續駐泰。因為扣掉機票線,她其實收入跟國內差不多,還不如在國內找一份工作,不用忍受兩地分居的痛苦。
還認識一個家境優越的妹子,爸媽送她去澳洲鍍金,她寧願讀個tafe diploma、畢業後去幹個藍領工作,也要留下來,哪怕她是獨生女,國內爸媽能給她工作、房子、車子、結婚、生孩子、坐月子、帶孩子免費一條龍服務,她都不要。為什麼?因為澳洲的人均gdp6萬多美元,她作為一個大學生寒假不休息每天去7-11打工,就能賺夠暑假去韓國日本泰國玩的錢。對比下國內的大學生,在校門口的餐館端盤子,一小時也才幾塊錢。
還有,國內學生007、職場996,妹子可沒傻到放棄澳洲的雙休+5點下班,回國來卷。韓國人是多想不開,才會從一個極度困難模式,跳入另一個極度困難模式?
你說不是這樣的?行,你說的都對。

18楼 JosephHeinrich 2024-4-6 18:06
zqsm:


能來的,就像中國可以去美國,歐洲,日本移民的,人數也不算少了吧!
不是不能來,而是有能力來的已經來了,剩下的都是沒法子來的,就跟咱一樣,只有內卷。

19楼 JosephHeinrich 2024-4-6 18:06
來中國圖啥?
韓國年輕人卷首爾,來中國肯定去一二線城市,北上廣深,杭州成都等城市房價也不低。很多比首爾還高。
普通人來找工作,語言問題是個大難題,好企業加班嚴重,勞動法也很難遵守,在中國創業開個韓餐店,算是比較好的出路。
最好的工作是外派到中國的企業高管,被挖來的晶片//chip專家,高校的韓國老師(但這些工作普通人很難找到)。
韓國護照含金量比中國高,要去美國,日本等國家打工比中國要好。
影視行業是和政治相關的,現在中美關係不好,韓籍的人員來不了。
至於娛樂圈從業者,韓國idol退役的,確實可以來中國開舞蹈室(面向年輕的kpop群體)。有名氣的演員可以直播帶貨,帶貨行業中國內部明星都競爭激烈,現在影視寒冬,國內科班演員都沒有資源,韓國演員競爭不過的(語言台詞就不行)。


作者:匿名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4157014/answer/297262316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0楼 JosephHeinrich 2024-4-6 18:07
王大亮:


其實應該是有挺多的。
以前上學的時候碰到一個韓國姑娘,她們家兩個孩子一個送中國一個送美國,分散投資。聽她說韓國有條件的家庭很多都這麼干,有多大比例不清楚,但她能這麼說應該見過不少吧。
不過我覺得估計不是題主講的這種心態,真要覺得是降維打擊可能也不會來中國。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