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盧悅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14797/answer/81203775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來幾組反面教材
來分析一下:
第一組發脾氣CP:寶哥哥與林妹妹
女人的臉像四月的天,說變就變,一會兒陽光般美麗,一會兒烏雲般陰鬱。或許是因為寶哥哥惹林妹妹不爽了,反正氣嘟嘟地坐一旁。
林妹妹:我等了你許久,你為什麼現在才來?
寶哥哥:在寶姐姐家來著,湘雲妹妹來了。
林妹妹(冷笑):我說呢,虧在那裡絆住,不然早就飛來了。
其實,林妹妹真實的感受是,你陪湘雲
妹妹玩,我失落了,我感傷了。
但她偏要挖苦諷刺湘雲,千方百計跟寶玉套近乎,還挖苦寶玉,太在意史湘雲
。寶哥哥:只許同你玩,替你解悶兒?不過偶然去她那裡一趟,就說這話。
林妹妹:好沒意思的話!去不去管我什麼事,我又沒叫你替我解悶兒,可許你從此不理我呢!
說完賭氣到了另一處樹蔭下。
寶玉忙跟了來:好好的又生氣了,就是我說錯了,你也沒必要自己生悶氣。
林妹妹:你管我呢!
依然在作,依然不領情。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effd36f6335a25c276f94b1f880772ef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72" data-rawheight="440" data-original-token="v2-d57786efea22bf1bd7c0524e9e56e907"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x.zhimg.com/50/v2-1c6a65712ff834112655f6d3de03bd43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2" data-original="https://pica.zhimg.com/v2-effd36f6335a25c276f94b1f880772ef_r.jpg?source=1def8aca"/>

寶哥哥:我自然不敢管你,但你也別自己作踐身子呢。
林妹妹:我作踐壞了身子,我死,與你何干!
林黛玉繼續任性,繼續不講理。寶玉你不是心疼我作踐身子嗎?我偏偏作踐,使勁兒作踐。
寶玉:要只管這樣鬧,我還怕死呢?倒不如死了乾淨。
黛玉:正是了,要是這樣鬧,不如死了乾淨。寶玉的意思是說,他自己死了乾淨,黛玉卻急忙接上話荏,實際是誣賴寶玉說讓她死了乾淨。
寶玉不得不分辨了,說:「我說我自己死了乾淨,別聽錯了話賴人。」
黛玉一而再、再而三地使性子鬧脾氣,而寶玉則像幼兒園阿姨
哄小朋友,不斷地接招,費盡唇舌化解。
這是情侶吵架中的常見模式:一方胡攪蠻纏,隱藏和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不斷地生悶氣,說刻薄話,用傷害自己的方式讓另一方心疼,以確定他對她的愛。
小作怡情,大作傷身。幸好寶哥哥與林妹妹在猜疑和試探中心意相通了,換作普通情侶,不出一年就分手給你看!
真正有效的表達方式,是不指責、不抱怨、不評價,採用建設性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願望。因為建設性的表達方式,即使是表達憤怒,也不會破壞關係,反而會拉近彼此的關係。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8fca92aec171635b9e6dd32fb7950ec1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96" data-rawheight="2858" data-original-token="v2-bc6dc61c24e8036b0866803fcda33d85"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a.zhimg.com/50/v2-e1504a80741bcfd43900af38ee43d050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096"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v2-8fca92aec171635b9e6dd32fb7950ec1_r.jpg?source=1def8aca"/>

第二組發脾氣CP:虎媽貓爸
,事情皆因孩子而起
虎媽:你怎麼這個蠢樣子,我抱著孩子,走的時候,還吩咐你拿寶寶的水壺,都裝好了,你咋不提?
貓爸:哎呀,我就是忘記了……
虎媽:足見你不愛你女兒,你若愛你女兒,這麼重要的事情,你怎麼可能會忘了。你看這天熱的,不讓她喝水,我真的是無語了。
貓爸:哎呀,我有不讓她喝水嗎?我現在去買水。
虎媽:那是涼水,能喝嗎?
貓爸不管她,徑直走了,估計是去買水了。一旁的孩子在哇哇大哭。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823e1ea8eae04c6e7599eaeaed5ef9e4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small" data-rawwidth="224" data-rawheight="237" data-original-token="v2-4cff8031a7cdd08a81718522fdab852e"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zhimg.com/50/v2-f8c8dab00ce9a3a3fa2a512a53a9412b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4"/>

虎媽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孩子身上。
虎媽:你哭什麼?有什麼好哭的。
孩子:媽媽,我口渴。
虎媽:渴什麼啦,很快就回家了,就不能忍一會嗎?忍耐力這麼差!一點也不知道延遲滿足!貓爸買來水之後,這家子為了要不要讓孩子喝涼礦泉水,又吵鬧開了。
這兩組CP活脫脫演繹了很多人的童年、少年和青中年。
兒童時期,我娘教我要堅強,要獨立,要鐵骨錚錚,所以我學會了報喜不報憂,可再到後來,覺得喜也沒啥好說的了。於是乎,我從未在父母面前表達過真實的自己。
少年時期,我總是憂慮,總是惆悵,總是淚流滿面。初戀或許也有不成熟的地方,但那時的我,更是林妹妹的翻版,任性,耍小性子,常找喜歡的人吵架。
青中年時期,有了孩子,我忽然變成了我媽那樣,嘮叨,抱怨。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表達感受、展示脆弱於我,成了一件羞恥的事情。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8c37a14b09807c0806209fef003734c0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871" data-original-token="v2-d21a2047f9428c14f5fb21f792c0b4e3"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zhimg.com/50/v2-452445dcd00ada9111ce18ad912be3ed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c37a14b09807c0806209fef003734c0_r.jpg?source=1def8aca"/>

直到發現孩子偷偷躲被子流淚後,才忽然領悟到:我正在用父母壓抑我表達感受的方式對待孩子。多麼可怕的領悟——
忽略:孩子明明口渴,父母對他的感受卻置之不理,不反饋,沒有感受
歪曲:父母歪曲,說他不渴,可是明明他就口渴想喝水,讓孩子混淆,不能明辨事理,不知道誰對誰錯。
打擊:口渴了怪孩子忍耐力差,讓孩子感受是自己的錯
轉移:缺少共情,孩子說的是這回事,但是爸爸媽媽說的是另外一回事一個人不能表達感受,往往是因為從小到大表達感受的時候,經歷了許多以上這些逆向行為
。漸漸地,我們失去了對自己感受的覺察,陷入疑惑,不知道感受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甚至有人會為自己的感受而感到羞恥。
如何才能高情商的表達憤怒,提高表達感受的能力?
一:掌握並靈活應用表達感受的詞
在中國,表達感受成為攻擊他人的方式。要麼不表達,傷害自己;要麼表達,傷害他人。
所以,在中國家庭中,充斥著怒氣和怨氣,男女版祥林嫂
不計其數。
女人說:我嫁到這個家,每天累死累活,天天當牛做馬,給你干這個干那個,一輩子都不快樂。你根本就想不起我來,天天就上你那份班,照顧不到我。
男人說: 我掙錢養家,在外辛苦奔波,回來也沒有好臉色給我看。他們所不知道的是,有許多表達感受的詞,能恰如其分地表達出我們內心的脆弱,比如:
我覺得很憤怒的
我覺得挺孤獨的
我覺得挺失落的
我覺得挺無助的
我覺得挺傷心的這些才叫表達感受,用準確的詞語說出來,能表達自己,又不破壞彼此的情感,這是更高的情商。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478767d49ea3f2aae5c13c19a9d9edd2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49" data-original-token="v2-4538b8d8b5dbfc96bc734e9cf40a002a"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x.zhimg.com/50/v2-86e8b6f88ab1e6a9cdd9c7c079401bdb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v2-478767d49ea3f2aae5c13c19a9d9edd2_r.jpg?source=1def8aca"/>

當我們拿出勇氣,用表達脆弱的方式,表達內心的脆弱和受傷,表達感受和願望,往往更容易得到對方的支持和同情。
同時,表達感受的時候,我們需要顧及對方的狀況,身體,感情,時間,場景,需要考慮到對方的狀態和心情。
如果在不合適的時間和地點表達自己,得到的回應可能不是關愛,反而是指責、攻擊、評價,抱怨,這對我們反而是二次創傷。
二:掃描對方的情商
從童年到現在,從外到內,慢慢地,像CT掃描儀一樣,掃描對方身體的、心理的每個部位,洞察對方,判斷對方的感受。
口欲期的世界觀:必須餵養我
肛欲期的世界觀:必須按照社會規則來行動
俄狄浦斯期
的世界觀:我不知道滿足自己,還是滿足別人這三種模式充滿局限性,跟這種世界觀的人交流,需要超越這三種模式,對症下藥,否則自己情商就不會太高。比如:
口欲期的人,會覺得自己委屈,覺得別人對她不夠好,需要對方更溫柔的對她。
肛欲期的人:覺得別人做的總不對,他為什麼不按照理想中的規則去做,需要緩解他的強迫症。
俄狄浦斯期:總是困惑,我把別人伺候得好好的,可我自己在哪裡?需要給他解惑。
三:療愈自己
素黑說,治療的核心不是假求外醫,而是自療
,那才是最徹底和激進的自愛態度。
安娜小時候被抱養過,她的媽媽曾經將她送至姨媽家,雖然不到半年,媽媽又將她要了回來。但成年後的安娜對於此事,一直耿耿於懷,對人也不信任。
後來,談了幾段戀愛,每每表現得像只刺蝟,折磨對方,逼迫對方放棄。後來,她漸漸覺察到童年時代烙在她身上的陰影,她想去改變,卻總是無能為力。因為說話沖,發脾氣,已經變成一種情不自禁。對此,她感到深深的恐懼。後來機緣巧合,她遇到一位心理治療師
,他告訴她:比覺察、承認、接受自己的感情,更重要的是療愈。
療愈自己的恐懼,和自己的核心信念、核心情緒說話。比如,我害怕變成媽媽那樣,我害怕變成被人拋棄的可憐蟲,如果這是核心恐懼,它就會控制我。怎麼辦?療愈。
治療師讓安娜積極地把這部分情緒表達出來,去和自己的媽媽說,去解開心結,獲得理解,被人接納,如此以往才能承受這部分恐懼,然後更愛自己。
後來的安娜,不但成功療愈了自己,也擁有了療愈別人的能力。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8a900596027a854bd5ab0adc40b1e265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57" data-rawheight="571" data-original-token="v2-3c393e7c055bd21019ff36e32baffdfb"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x.zhimg.com/50/v2-3249e328b27b0d7b96f816bf586c208a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7"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v2-8a900596027a854bd5ab0adc40b1e265_r.jpg?source=1def8aca"/>

四:培養容納情緒的幾種能力
講真,我曾經非常羨慕那些會說話、會表達的、高情商之人。
學生時代,我常常因為無法理解70後北京「大老爺們兒」的評價體系,而感到跟他們格格不入。
後來,我學了心理學,成了時薪3000元的心理諮詢師,就輪到他們來融入我了。
上面這句是開玩笑,事實是,我的情緒容器擴充了,他們都成了我的真子集
了。
那麼,情商高的人,對情緒有哪幾種掌控能力呢?
1.承載能力
比如,當一個女人向男人哭訴內心的痛苦,指責對方的忽視時,如果這個男人能消化掉(而非壓抑和忍耐)女人的有毒情緒,就說明他的情緒承載力強。
2.情感的深度,在情緒的深度上有更深的覺察力。
比如,妻子說丈夫頭髮少,丈夫發怒。
很多時候,人們用表層情緒,覆蓋了深層情緒。
其實,丈夫發怒情感的背後,是因為他的自戀受傷,他惱羞成怒,他害怕衰老,怕容顏不夠。只有意識到這些深層情緒,才能化解情緒。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422d5f7d1e869c8d175e5ec6e0067da8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96" data-rawheight="2730" data-original-token="v2-1d203df1f8b37e909e8351cff05d89d3"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x.zhimg.com/50/v2-a99f779a0d432a71f938d71887ea0c2d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096"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v2-422d5f7d1e869c8d175e5ec6e0067da8_r.jpg?source=1def8aca"/>

3.情緒的轉移和調動能力
比如,善於調動情緒的人在表達的時候,會把情緒弄得恰到好處,自然的發揮,該開心的時候開心,該傷心的時候傷心,擁有豐富的語音表情調動別人。
一個優秀的演講家,從一個情緒調動到另一個情緒,可以將語言賦予一種濾鏡似的情感。
4.調動情緒的策略能力
調動情緒是有目的的,見人說人話,對待愣頭青,不能硬碰硬,因為他比你還混,需要讓他情緒降低,等你情緒穩定後,我再秋後算賬。
而對一個色厲內斂的人,可以敲山震虎。
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審時度勢,這就是策略能力。
5.情緒的彈性
這是一種自我加工、加工對方以及綜合整理很多情緒的能力。這種人的世界觀不僵化,能把之前四種能力綜合利用,就像橡皮泥,可以將情緒捏成各種形狀。
而情緒僵化的人,就會用同樣的方法,一遍遍的試錯,撞了南牆也不回頭。頭破血流了?那一定是我撞得還不夠!大力出奇蹟,我一定能行!
知道情緒的這五個發展方向,可以自我診斷,知道自己在哪個方面需要發展,以一定的強度訓練自己這方面的能力,比如,訓練自己的覺察能力,能覺察就承認,而不是否認。
這是一個感受的時代。
表達自己的感受,接受自己的感受,用心去體會別人。兩個人,兩個世界,就會多一片天空,多一縷清風。
怎麼做?
如何提高對自己情緒的控制力?180 贊同 · 20 評論回答如何能變得幽默,接得住別人開玩笑的話,不至於尷尬?290 贊同 · 2 評論回答

有哪些簡潔的人際交往原則?97 贊同 · 5 評論回答

心理諮詢師盧悅:道理我都懂,情商還是低?這個方法適用於99%的情境!23 贊同 · 1 評論文章

——心有助,不孤獨
——
心之助專註於親密關係和提升自我領域,這裡有專業的諮詢師免費為你答疑解惑,添加微信luyuexinzhizhu,幫你預約免費諮詢!婚姻情感問題也歡迎給我私信!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心之助原創文字,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