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40篇帖子。
(轉載知乎)情商高的人都怎樣發脾氣?
11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6 22:58
作者:KnowYourself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14797/answer/71316584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同樣是發脾氣,普通人發脾氣一般是破壞性憤怒(destructive anger),常常會給自己或身邊人帶來傷害;而情商高的人發脾氣就高級了,那叫建設型憤怒
(constructive anger)。
先來看看普通人的「破壞性憤怒
」是怎樣的:
1. 攻擊性肢體行為

當我們感受到憤怒時,最直觀的發泄方式就是通過身體。踢桌子、撕卷子、扔手機、砸電視、扇耳光、動手打人……這些行為都是普遍的生理反應。還有一種攻擊行為
是言語上的辱罵,比如罵髒話、大聲吼人、人身攻擊
等。
2. 指責別人
言語上的指責是指找茬、挑刺,表達對他人的不滿和意見,把憤怒的根源歸結到別人身上。言語指責和上文的言語攻擊區別在於,言語攻擊
往往是直接強烈、高音量、十分明顯地表達惡意,而言語指責有時是微妙、難以察覺的。有些人會面帶微笑、態度十分友好地對你提出一大堆所謂的「意見」,最後來上一句:「說了這麼多,我都是為了你好。」還有些人會用譏諷或開玩笑的語氣說一些傷人的話,戳別人痛處來達到自我宣洩的目的。
3. 報復行為
「我不會放過你的,你給我等著
。」面對傷害或背叛時難免會產生報復心理。但很多時候覆仇行為並不能改善心情,只會加重我們的憤怒情緒和痛苦感受,道理很簡單:如果我們選擇以報復的方式表達憤怒,那麼在實施報復的過程中當初的痛苦經歷會在腦內反覆重播,導致負面情緒不斷地堆砌、加劇,儘管報複本身能夠帶來短時間的快感,但我們自身所經歷的痛苦也變得更根深蒂固、難以磨滅了。
4. 冷暴力

情侶夫妻吵架,最常見的一個後果就是冷戰——互相不說話,誰也不理誰,彷彿兩座大冰山。這種迴避問題的抽離行為只能帶來短暫的平靜,但長時間的疏遠和無溝通只會讓問題不斷發酵,最終演變成更大的一次情緒爆發。 
反思自己平時發飆的狀態,是不是符合上面四種描述呢?
和常人一樣,高情商的人也會發脾氣,但不同的是,高情商的人表達憤怒的方式叫做建設型憤怒,這種形式能夠有效地向他人傳達自己的處境,表達自己負面情緒的同時不傷害自己或身邊人的情感。 
先說說情商這個概念,指的是一種正確感知自我和他人
情緒、利用收集到的情感信息指導思考和行為,從而有效管理自我情緒以適應環境的能力。利用對情緒的察覺、掌控力,高情商的人擅長做的,其實就是用以下4個步驟把破壞性憤怒轉化成建設型憤怒,通過正確地處理憤怒情緒,達到緩解負能量、改善惡性關係的效果。
Step 1:讓自己冷靜下來
,不要被憤怒沖昏了頭腦
一個人在瞬間、強烈的情感衝擊下,無論是喜悅、悲傷還是憤怒,都很難做出最理智正確的選擇
。高情商的人往往有更強的自我察覺力,能更快地通過生理、心理信號,比如心跳加快、頭暈、注意力下降、情緒低落、負罪感等,識別出自己正在滋生憤怒情緒。深呼吸、換個場景、看會兒綜藝、運動一下,主動地把注意力分散到其他事情上,給自己一些時間消化這件事,然後再直面憤怒情緒。
Step 2:理解自己的情緒
思考是什麼人或事使自己產生了憤怒的情緒。有些情況下,我們會下意識地對某件事表現出憤怒的行為或情緒,但其實本質上我們感受到的並不是憤怒,而是悲傷、痛苦、愧疚等其他負面情緒。舉個例子,媽媽對你隱瞞了自己的病情,直到嚴重到住院了才告訴你。你得知消息後憤怒地指責她,對她和爸爸生氣地大喊「為什麼不早點告訴我」,但其實你內心深處的感情是傷心、難過,是對媽媽的擔憂,是對自己沒有多關心媽媽、沒有多打幾個電話的自責。高情商的人有更好的情緒管理能力,面對這類負面信息能夠更快速地調節情緒並適應環境,不被環境所左右。
Step 3:明確自己的需求、底線並清晰地傳達給身邊人
如上文所說,發脾氣其實是在向外界傳達一種信息。當我們感到被他人的行為、話語所傷害或侵犯時,我們通過生氣的方式傳達出對他人的不認可。但批評、打罵、冷嘲熱諷、報復這些攻擊型方式除了讓對方也產生憤怒情緒外,並不能有效地傳達我們想讓對方知道的信息。試著思考如下幾個問題:
- 你覺得自己有什麼做得不對的地方?對方又有什麼地方處理不妥?
- 關於這件事,你覺得對方還不夠了解你的哪些觀點/背景/想法/底線,導致了現在的局面?你對對方又有哪些方面是有誤解或不夠了解的?
- 通過怎樣的方式和媒介,你可以把自己的這些想法友善地傳達給對方?
- 如果你的這個嘗試不成功,你有其他備案嗎?
- 你怎樣能夠把憤怒轉化為積極正面的能量?比如把對對方的不滿轉化為工作的動力爭取在業績上超過對方?
- 高情商的人有更強的共情能力
,善於換位思考,因此對於以上幾個問題,當普通人還停留在自我刨析階段,他們已經能夠快速地分析出對方的立場,及時化解矛盾,避免憤怒情緒的蔓延。
Step 4:提防認知過程
中的「甩鍋」心理
遇事不順時,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怪別人,把怒氣發到別人身上,而不是先從自己身上找問題。這樣的後果就是,我們既傷害了一個無辜的人,破壞了一段關係,又沒有實質性地解決任何問題。高情商的人有更強的社會能力和擔當,在面對危機和衝突時團隊合作意識較強,會更傾向於先從團隊整體和個人自身角度找尋問題根源,其次才會考慮追究到他人身上。
其實情商和顏值一樣,除了一定的生理影響因素之外,也是可以靠主觀努力顯著提升的哦~如果你現在還處在「破壞性憤怒」的發脾氣模式,完全不代表你是個低情商的人,只能說你現在對於情緒的感知、處理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在下次遇到煩心事時,試著先過一遍以上4個步驟,慢慢學習把破壞性憤怒轉化為建設型憤怒,培養自己對憤怒情緒的掌控力。總有一天你能做到優雅溫柔地發脾氣~ 
以上。
References
Firestone, R.W. (2014). The Simple Truth about Anger. Psychology today.
Seppälä, E.M. (2017). 6 Ways the Most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People Handle Anger. Psychology today. 
Shaffer, G. (2019). Are You Expressing Your Anger Constructively or Destructively? CBN.

【點擊查看過往高贊回答】
哪本書是你只要有機會就會強烈推薦的?為什麼?
什麼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數人卻沒有?
一個缺愛的家庭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af09681dc66d491cf5b9ddfa20dae1a8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00" data-original-token="v2-af09681dc66d491cf5b9ddfa20dae1a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v2-af09681dc66d491cf5b9ddfa20dae1a8_r.jpg?source=1def8aca"/>
12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6 22:58
作者:知乎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14797/answer/66283608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前兩天我兒子調皮,老婆伸手就打了一下。
我說你不該打。
她說你也打過呀。


我說,我打他的時候,我沒有真的生氣。
而你打他的時候,是在發泄你的情緒。
我是看到他爬到高處太危險了,而他才三歲,我必須通過這種方式嚇阻他。
而你是因為孩子打擾了你讓你心情煩躁,你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沒經過大腦,伸手便打。
你們明白這其中的區別嗎?


情商高的人,發脾氣的時候確實少一些,因為高情商的人,更容易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來源,減少無謂的爭執。但是在有必要的時候,比如面對一些欺軟怕硬的人,沒辦法好好講道理的人,或者有一些只能通過情緒才能傳達足夠信息的人(比如我三歲的兒子),就應該發脾氣,而且應該狠狠的發脾氣。


上次在4s店修車,售後表示可能需要四輪定位
。我馬上就開始發脾氣了,我說原因都還沒有檢查出來,你就打算開這種收費項目?你是不是想讓我給寶馬中國打投訴電話?
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我要通過發脾氣,傳達一個信息:我不是那種容易被坑的車主。
後來車修好了,他們也從始至終,都沒有提到費用問題。


你們一定要注意的是,生活中,你會遇到很多人,他們接受信息的方式,不是語言上表達得多清楚完善,而是情緒是否足夠強烈。
面對這些人,你多發發脾氣,說話的時候多飽含一些情緒,你傳達的信息才更加完整。
13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6 22:59
作者:簡單心理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14797/answer/81176731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首先定義一下什麼是高情商。
目前對情商比較流行的定義是由美國心理學家Daniel Goldman提出,是指:對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有深度的認知,並且能夠比較準確地去辨析跟表達情感,然後通過對情感的認知去指導自己的行為。
高情商的人應該具備四個方面的能力:情緒認知、情緒管理
、同理心和社交技能。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的心理狀況出現了問題,都是源自於我們不知道怎麼去處理自己的情緒,怎麼去管理自己的情緒。
題主說的發脾氣,是對憤怒這種情緒的表達。那我們今天主要來講一下憤怒。
Terry 今年四十好幾歲了。用她女兒的話說,她「曾是這世界上最和善、溫柔、甜美的女人」——是的,「曾是」。
在丈夫 Gary 忽而一夜消失不見之後,她確信自己和四個女兒被拋棄了。於是,這個曾經最溫柔的女人內心的憤怒像火山一樣爆發。她開始酗酒、亂髮脾氣、戾氣十足。
這部電影的英文名叫做 The Upside of Anger,或許可以翻譯成「憤怒的好處
」。電影中,憤怒就是一把利刃,戳破 Terry 看似四平八穩、實則被空虛和不安全感充滿的生活。想來,Terry 可能從來就不是那麼和善、沒脾氣的一個人,而是一直在掩蓋自己的「陰暗」情緒,直到憤怒的導火索將她陳舊的心理模式和生活方式捅破。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e809bc771403709d86df2374844b7fb4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57" data-original-token="v2-e809bc771403709d86df2374844b7fb4"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x.zhimg.com/50/v2-d8090dd771268e1c9bf931d95534864b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a.zhimg.com/v2-e809bc771403709d86df2374844b7fb4_r.jpg?source=1def8aca"/>儘管影片中的 Terry 並沒發生太多成長,但「憤怒的好處」絕對是確實存在的。
在大多數人眼裡,憤怒是種從根本上就很消極的情緒,甚至還帶著讓人羞愧、恥辱的餘味。悲傷、焦慮尚且有人湊過來,理解、陪伴,給予安慰和同情;還因為它天生具有攻擊性,給予安慰和同情;但憤怒之下,必然只剩你一人站在怒火之中。
但是,真的一定要如此麼?
壓抑憤怒,是一種受傷害的開始如果我告訴你
,嬰孩時期,我們的大哭便是一種憤怒的方式,來表達需求未被滿足或被剝奪的痛苦。那麼,你就會相信,憤怒是一種原始的情緒。只是,隨著成長,人們漸漸意識到,在社會文化中,我們需要壓制憤怒,因為它太不討喜——不僅因為消極,還因為它天生具有攻擊性,往往會嚇跑身邊的所有人,無法招致好意。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1759933a316beef777050cf5769cff7f_720w.gif?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42" data-original-token="v2-1759933a316beef777050cf5769cff7f" data-thumbnail="https://pica.zhimg.com/50/v2-1759933a316beef777050cf5769cff7f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v2-1759933a316beef777050cf5769cff7f_r.jpg?source=1def8aca"/>
憤怒的「電光火石」,隨處皆是。小火苗一旦燃起,被它傷害的「初始」模式,就是壓抑憤怒,將其埋在心裡。尤其,對於向影片女主角 Terry 這般,有著諸多「附屬身份」的女性而言,發怒似乎意味著粗魯、自私,更不被接受,因而也更傾向被抑制。
未被熄滅的憤怒會轉化為兩種情緒:自責、自我懷疑,與焦慮。心理學家凱倫·霍妮
曾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孩子對於父母的敵意如果受到了壓抑,將會逐漸導致這種敵意被轉化為焦慮,並且蔓延到孩子對整個世界的觀感中去。即,如果長期壓抑自己的敵意,那麼這種敵意就會從有明確對象的「憤怒」,轉化為失去明確對象的,泛化的焦慮。
長此以往控制情緒,可能會愈發喪失覺察與滿足自我需要的能力,甚至無法體驗、表達憤怒,而這本身,已會讓人們產生無力感。
「合理」面對自己的憤怒不同的情緒會激活大腦不同的部分。例如,焦慮和恐懼會激活大腦中與「逃避」有關的區域,而憤怒則與趨向行為有關。在生氣的時候,我們相信自己可以改變結果,使之有所不同。所以,我們會趨向行動、改變,而非逃避。因此,從本質上講,憤怒的情緒帶有「命題驗證
」的色彩,驅使人們去尋求能夠證明自己想法的證據。
那,憤怒的人一定會更熱衷尋找與先前想法結論一致的證據啦?——你的直覺這樣告訴你,畢竟,像十五歲的我一樣,他們看起來那麼自以為是。
然而,研究者得出的結論恰恰相反。憤怒狀態下的人反而會更多地採集駁斥自己的信息,想法更開放,結果也更有可能改變先前的認識,而非陷在其中。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a3a81b16928e05af7fca8e95eb9730aa_720w.gif?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55" data-original-token="v2-a3a81b16928e05af7fca8e95eb9730aa" data-thumbnail="https://pic1.zhimg.com/50/v2-a3a81b16928e05af7fca8e95eb9730aa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v2-a3a81b16928e05af7fca8e95eb9730aa_r.jpg?source=1def8aca"/>
相比僅僅只是感到「悲傷」,憤怒下的行動傾向有助於減弱「證實偏差
」,即一種搜索、解釋新信息,將其統統解讀為對原有認識的強化和支持的偏差。
這種狀態下,如果運用得好,別說是和語文老師的戰爭了,即使是社會中根深蒂固的衝突,甚至也能以憤怒化解。
在巴以衝突的背景下,曾有研究者請以色列的被試者們閱讀一份煽動性很強的內容,以此激發他們憤怒的情緒,然後衡量這種情緒會讓他們更激進,還是更緩和。結果是:說不准,更高漲的憤怒使一些人的仇恨加深,但同時會令另一些人的仇恨得到妥協和緩解。
這聽起來很奇怪:為什麼同樣的刺激會使人們向兩個不同方向驅使?
原因要歸結於一個社會心理學概念:「基本歸因謬誤
」。對方做出惹惱你的行為,究竟因為他這個人就是壞,還是當時情況所導致的呢?如果我們相信令我們憤怒的、不受歡迎的行為來自對方的內在特點,例如人格,或是一個組織的道德風氣時,我們便會以破壞性的、激進的方式行動;而如果認為不滿意的結果只是由當時的情境因素造成,那麼人們則會以更緩和、更和平的方式趨近。
所以,如果當時語文課戰場上的雙方都能意識到自己在火上澆油,講台上的人未必天生氣急敗壞愛攻擊,講台下的人也不全然無藥可救、目中無人
,那麼,可能……可能會少很多有趣的回憶吧。
高情商之間的對決乍看之下,「情商高」的人似乎會選擇把怒氣及一切消極情緒都拋到一邊,但心理學家 Dan Moshavi 指出,越來越多的證據說明,真正情商高的人會選擇擁抱憤怒——只要這種情緒在當時情況下,可以幫助他們實現某個目標。
毫無疑問,「會哭的孩子」能夠得到更多的注意力,憤怒的表達甚至可以讓對方感受到某種真實可信感。相比那些從不發怒的夥伴,懂得憤怒的人們居然能得到更大的尊重,也更受歡迎。
如此說來,高情商者們一定意識到,如何解讀憤怒也是門藝術。這種能力被稱作「認知動機」:認知動機高的人,會試圖尋找憤怒表達背後的意義,而認知動機
低的人則會關注與憤怒本身。
可能,這也正是為什麼有些人會寧願選擇脾氣不好的老闆的原因:當你以高認知動機對待上司的憤怒時,看到的是引發憤怒的根本原因,例如自己工作上的不足,或是溝通上的失誤,進而可以得到自我的進步和提升。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7eecbb78631f7017a0a1190ba174c1ce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373" data-original-token="v2-7eecbb78631f7017a0a1190ba174c1ce"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x.zhimg.com/50/v2-dc39fe76fc51941dde9fb5f203f6e286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eecbb78631f7017a0a1190ba174c1ce_r.jpg?source=1def8aca"/>正如亞里士多德
所說:「每個人都會發怒,這很簡單。但向恰當的人,在恰當的時間,以恰當的動機、恰當的方法,表達恰當程度的憤怒,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易事。」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cd521f0b94a2bd94a9c40ae07a5c3df4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00" data-original-token="v2-cd521f0b94a2bd94a9c40ae07a5c3df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a.zhimg.com/v2-cd521f0b94a2bd94a9c40ae07a5c3df4_r.jpg?source=1def8aca"/>我們是簡單心理諮詢預約平台,擁有800+位海內外心理諮詢師
,只有約10%的申請諮詢師能夠通過面試考核;目前為止簡單心理
已為40萬+人次提供了高質量心理諮詢服務。

尋找屬於自己的心理諮詢師,歡迎來簡單心理諮詢預約平台體驗哦,戳這裡→「http://jdxinli.cn/9u3zkg」
14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6 22:59
盧天亮:


比如說,由於合作方的工作失誤,我現在怒氣值積攢到了十分。


如果目前的局勢需要我發飆,我會讓對方感受到一百分的怒火。
如果目前的局勢不允許我發飆,我會讓對方覺得如沐春風,彷彿我才是背鍋的。


情商不是一味委曲求全,而是因地制宜,為目的服務。

15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6 22:59
作者:言word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14797/answer/180678117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一、拒絕,不搭理---最好的脾氣就是無聲無息 :情商高的人,會對現狀做詳細入微的分析,當他們知道事情的真相後,就會通過直接拒絕不搭理的行為來表示自己的態度,其實也就是正常人常做的發脾氣。在表明自己態度的同時,還會給對方留下捫心自問的思考時間,這有利於他們對自己的錯誤行為進行自我剖析,這不比跟對方吵一架來證明自己的態度要強的多嗎?所以,發脾氣並不一定就是動怒,而是有技巧性的行為。
你像我,會雙擊螢幕
還會吃東西,吃這個花生酥,就像吃骨頭一樣,酥酥脆脆,嘿嘿嘿
二、忍受,找機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當情商高的人受到外界的不公平的對待時,他們不會因此暴跳如雷,心急如焚,會默默的忍受著,觀察著,一旦遇到合適的機會,就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種發脾氣無疑是一種高明的做法,讓對方吃盡了苦頭,不能再次對你作出反抗。
三、轉移,巧脫身---把矛盾的焦點推向自身外:當不好的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情商高的人會通過轉移的方法,讓別人聚焦的點從自己身上轉移到別人身上,這也是自己發脾氣的小行為。比如當對方對你不依不饒地質問時,你可以把自己的領導和頂頭上司搬出來,讓他們啞口無言。
情商高的人發脾氣,其實是在維護自己的情緒不受干擾,這就是他們比一般人情商高的原因。因為他們深知跟對方直接產生情緒衝突,會影響自己的時間和情緒,從長遠來看,這無疑是不利於自己工作發展的,所以他們會通過另外的方式。
16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6 23:00
作者:賀嘉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14797/answer/81349139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你以為高情商的人,都不發脾氣嗎?
不是這樣的。


高情商的人,從來不會過度地剋制自己的脾氣。
看他們發脾氣,你就會意識到人和人之間的差距。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9fda85ce1d81f534476278343ca06e35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1" data-original-token="v2-9fda85ce1d81f534476278343ca06e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9fda85ce1d81f534476278343ca06e35_r.jpg?source=1def8aca"/>
01
我們先來看看低情商的人,是怎麼樣發脾氣的。
低情商的人,發脾氣只會辱罵別人。
一旦遇到了讓自己不滿的事,或者感覺到自己被冒犯了,他們不會去關注事情本身,而是條件反射般的,先罵上幾句髒話解氣,甚至是用拳頭來宣洩情緒。
比如說,典型的低情商代表——蘇明成

在電視劇《都挺好》中,因為明玉
在媽媽葬禮上接了電話,蘇明成就很生氣。他是怎麼發脾氣的呢?
「把電話掛了!」
「你出點臭錢能怎麼了!」
語言攻擊沒能泄憤,就再用上拳頭。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feeec6bcc096d97192297105ba6e153a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78" data-rawheight="529" data-original-token="v2-e3d2369215479640ad8aa66de14f37ec"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x.zhimg.com/50/v2-ec91882a4b7071f4bbf5b6736ab49676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8"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v2-feeec6bcc096d97192297105ba6e153a_r.jpg?source=1def8aca"/>後來,在得知自己的老婆被停職之後,蘇明成不是先去了解發生了什麼,
不是想著該如何解決,而是立馬衝到蘇明玉的家裡,把蘇明玉
打了一頓。
可是,這樣的發脾氣,除了發泄了自己的情緒,逞一時之勇,完全沒有任何實質性的作用。
不僅沒能解決老婆的工作問題,還把自己弄進了監獄裡。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abcfb6c313b27311bd611d9b74544c87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608" data-original-token="v2-3120173cab73e3070deec09f0cc340d5"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zhimg.com/50/v2-6ad8970a7af31f2426e0622095031fff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abcfb6c313b27311bd611d9b74544c87_r.jpg?source=1def8aca"/>情商低的人,發脾氣的時候還喜歡歸責任。
當然,他們不會反思自己哪裡做得不好,而是喜歡把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都是你的錯!」「都怪你!」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243015b1562fbd8bd479688e8a809dbe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725" data-original-token="v2-6fe0513aeb3eac57cff2897a604e8585"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x.zhimg.com/50/v2-a78c59c90a2eeda5c2d9f0db3a795b88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v2-243015b1562fbd8bd479688e8a809dbe_r.jpg?source=1def8aca"/>情商低的人,發脾氣的時候,還喜歡使用冷暴力。
就是說,當感到不滿意,生氣了的時候,不會直接跟對方說自己的感受,而是用沉默的方式來應對。
不管對方說什麼做什麼,都不搭理。
在親密關係中,尤其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
久而久之,雙方都會失去耐心。
這個脾氣發的,就絲毫沒有價值。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9fda85ce1d81f534476278343ca06e35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1" data-original-token="v2-9fda85ce1d81f534476278343ca06e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v2-9fda85ce1d81f534476278343ca06e35_r.jpg?source=1def8aca"/>
02
高情商的人,是怎麼樣發脾氣的呢?
他們能夠讓對方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同時還能給對方留住面子。
有一檔綜藝節目叫《演員的誕生
》,就是一些年輕的演員來PK演技。第一期的參賽選手有鄭爽。
然而,在比賽準備階段,鄭爽一直都很不在狀態,搖頭晃腦的,注意力總是不在劇本上面。以至於她的搭檔,對於接下來的表演都完全不抱有期待。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d8e7d1fe194fa8d85f05f04bda211588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608" data-original-token="v2-0ef6177f9db327fb105dd7fde3ca3ce4"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zhimg.com/50/v2-3d99cf8ce6fb00d41c30e5aeefb05fe7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8e7d1fe194fa8d85f05f04bda211588_r.jpg?source=1def8aca"/>在即興表演的環節中,鄭爽還多次笑場了。
<img src="https://pica.zhimg.com/50/v2-04c695cf6f821094bfe54cf5bab32b06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608" data-original-token="v2-7ce962fa0fe40160ac3cd8bc426a14c3"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x.zhimg.com/50/v2-c50c398725b2bfb4efbf6f9fa89b0655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a.zhimg.com/v2-04c695cf6f821094bfe54cf5bab32b06_r.jpg?source=1def8aca"/>在表演生氣的片段時,鄭爽也是直接垮掉,不知道該怎麼演生氣。
作為專業院校畢業、出道十年、出演過多部偶像劇女主的「實戰派」,在這次表演中,既看不出專業的演技,也感受不到她認真的態度。評委之一的章子怡,在觀看她的表演的時候,全程黑臉。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56b5c81fd8c7b36b36c75945c6a0cfe7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608" data-original-token="v2-fb14d00211215b8e212fe96666c0512c"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x.zhimg.com/50/v2-1ad643792b33c444a7fa1987c3bbf2a7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56b5c81fd8c7b36b36c75945c6a0cfe7_r.jpg?source=1def8aca"/>章子怡會怎麼樣發脾氣呢?
直接批評的話,鄭爽畢竟是有經驗、有名氣的演員,站在台上會很尷尬;話說重了,還有可能會被鄭爽的粉絲罵。
如果忍著不說的話,又對不起自己的評委職責。那她是怎麼做的呢?在鄭爽表演結束後,主持人先問另一位評委劉燁
是否滿意。
劉燁說:「滿意。」
這時候,章子怡馬上就提出了質疑:
「你滿意什麼?」「他們一點信念感都沒有,你滿意什麼?」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cccc5020bf589e77e72d9786266adf1f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78" data-rawheight="525" data-original-token="v2-f7e6ff065b22ead2f279c8313133f9f1"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x.zhimg.com/50/v2-f31ead7a8786f97dce355f0d43fb9fba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ccc5020bf589e77e72d9786266adf1f_r.jpg?source=1def8aca"/>這麼一番話,已經讓鄭爽意識到了:
自己在舞台上演戲並不認真,即興表演是學校里訓練過的,應該認真對待。
章子怡也展示出了自己作為評委的嚴格。
接下來,劉燁和章子怡,兩人就配合著,假裝因此而爭吵了起來。
正在鄭爽在舞台上擔心又自責的時候,劉燁和章子怡又戛然而止,告訴台上的鄭爽,吵架其實應該像我們這樣來表演: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6a6bad119e50312e90ca158641569323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499" data-original-token="v2-370dfb4ab501318e0fd9787991be4006"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x.zhimg.com/50/v2-55163e722ac71e6df1707a67013308d1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a.zhimg.com/v2-6a6bad119e50312e90ca158641569323_r.jpg?source=1def8aca"/>這樣的發脾氣方式,既讓鄭爽意識到了自己演技的不足,又給了鄭爽台階下,不至於讓她太尷尬,還能體現出評委的專業。
一舉三得。
通過發脾氣,能夠讓對方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還不至於尷尬。這就是高情商的發脾氣。
第二、高情商的人,發脾氣的時候,能夠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需求;
有時候,你發了脾氣,對方只會意識到自己做的不好,但是不知道該怎麼去做。
高情商的人,就會在發脾氣的時候,明確地說出自己的需求,自己希望對方怎麼做。
這樣的發脾氣,就既能表達出自己的不滿,還能夠讓對方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我有一個80後的朋友,他的團隊成員都是95後,他卻把他們都管理的很好。他的訣竅就在於,員工做事做的不對,千萬不要忍著不說。
及時地「發脾氣」,告訴員工他錯在了哪裡,自己希望他怎麼樣去做,反而是一個很好的管理方法。
那些看似不會跟你發脾氣的領導,總是指望著員工自己去領悟、去猜測他的想法,一招不慎就暗地裡打壓你,其實相處起來特別累。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9fda85ce1d81f534476278343ca06e35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1" data-original-token="v2-9fda85ce1d81f534476278343ca06e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9fda85ce1d81f534476278343ca06e35_r.jpg?source=1def8aca"/>
03如何像那些高情商的人一樣發脾氣呢?
第一、當你想要爆發的時候,想要罵人的時候,先讓自己冷靜12秒。
美國情緒管理專家羅納德博士曾經說過:「暴風雨般的憤怒,持續時間往往不超過12秒鐘。爆發時摧毀一切,但過後卻風平浪靜,控制好這12秒,就能排解負面情緒。」
第二、你要去理解發生了什麼?
你感到憤怒,一定是有原因的。
那麼,當前,究竟是發生了什麼讓你感到不愉快?
記住,分析緣由的時候,要對人不對事。
第三、不要急於歸咎責任。
在《關鍵對話
》中,作者提到了一點,就是說,當你感到不滿的時候,不要急於歸咎責任。
花時間去爭論誰的責任更大一點,是沒有意義的行為。這會讓對方覺得,你是在攻擊他,那對方就會自覺地進入防禦狀態,以至於你的發脾氣,會帶來更多爭吵。
與其歸咎責任
,不如先問一下自己,想要怎麼樣的解決結果?
先把問題解決了之後,再慢慢坐下來複盤一下,以後可以怎麼樣避免這種情況。
第四、說出自己的感受,表達自己的訴求。
「從我的角度,我看到了xxxxx;這讓我覺得很xxxx。我希望xxxxxx。」你說的越具體,別人越能清楚地理解到你的點。你什麼都不說,對方自己摸索,大機率讓你更生氣。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a06ccd69b7a215e6df6fe442768c8ac7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452" data-original-token="v2-8930365892ad247e20b0c3d35905f0af"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x.zhimg.com/50/v2-62c57fa5c6e21bce58d92f88e5dbcbf4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a.zhimg.com/v2-a06ccd69b7a215e6df6fe442768c8ac7_r.jpg?source=1def8aca"/>不發脾氣的人,只是一味的「老好人」;
會發脾氣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情商。
送你一本99頁演講電子書

搜索+關注公號:kuajie123 (賀嘉老師),回復「演講」領取..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d0495c757e0746fdee0f3f5dc413bb31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68" data-original-token="v2-d0495c757e0746fdee0f3f5dc413bb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v2-d0495c757e0746fdee0f3f5dc413bb31_r.jpg?source=1def8aca"/>
17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6 23:01
作者:CRYSTAL0729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14797/answer/179040990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一、拒絕,不搭理---最好的脾氣就是無聲無息 :情商高的人,會對現狀做詳細入微的分析,當他們知道事情的真相後,就會通過直接拒絕不搭理的行為來表示自己的態度,其實也就是正常人常做的發脾氣。在表明自己態度的同時,還會給對方留下捫心自問的思考時間,這有利於他們對自己的錯誤行為進行自我剖析,這不比跟對方吵一架來證明自己的態度要強的多嗎?所以,發脾氣並不一定就是動怒,而是有技巧性的行為。
二、忍受,找機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當情商高的人受到外界的不公平的對待時,他們不會因此暴跳如雷,心急如焚,會默默的忍受著,觀察著,一旦遇到合適的機會,就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種發脾氣無疑是一種高明的做法,讓對方吃盡了苦頭,不能再次對你作出反抗。從來都不停留在過嘴癮上,要解決問題就直接從根本上找方法,但是這需要你等待,可不要急於求成,那樣會讓你失去理智。
三、轉移,巧脫身---把矛盾的焦點推向自身外:當不好的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情商高的人會通過轉移的方法,讓別人聚焦的點從自己身上轉移到別人身上,這也是自己發脾氣的小行為。比如當對方對你不依不饒地質問時,你可以把自己的領導和頂頭上司搬出來,讓他們啞口無言。但是前提是你一定要先跟自己的領導和上司溝通好,否則自己就是自找沒趣
,到時候你在發什麼脾氣,就不會起到什麼更大的作用。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4896b8fc33063e31b4d7e987e129742e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77" data-original-token="v2-4a6c087e56a2d47dd572dec002e9692a"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x.zhimg.com/50/v2-208af3cfb4478e51f6e1edd9bc34a212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v2-4896b8fc33063e31b4d7e987e129742e_r.jpg?source=1def8aca"/>
18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6 23:03
打架,摔東西,把人腦袋按在牆上砸。
什麼?和你印象中情商高的人發脾氣不一樣?正常。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的發脾氣過。
在情商高的人的眼裡,發脾氣只是一種工具,可以用在各種位置,得到不同的效果。比如同事給穿小鞋,他們會權衡各種行為的利弊,後續影響,達到效果。然後在諸多選項(如送小禮物,向上司打小報告,籠絡他人孤立同事,發脾氣)中選擇一個自認為最好的。往往他們的判斷還很準確,發完脾氣後事情也得到了解決。當然,他們發脾氣也只是裝的而已,情商高的人一般演技都不會太差。
那你問他們怎樣發脾氣,按我理解是你想知道他們發脾氣的形式。這個形式多種多樣,不過一般會1、點明是哪一點惹得自己不舒服(為了讓惹到自己的人明白)。2、用一套觀點(如公司規章制度,人情往來,大家習慣)來說他認為誰做的不正確(為了讓周圍的人認同他是正確的)。
最後一般會喂點雞湯,說些「來這裡做事大家也最重要的是開心,我們也是好姐妹好兄弟,以後有很長的劇要一起走,不要隨便壞了和氣。」這樣的話。完成一篇能解決問題,帶來的後續影響小的好的發脾氣演講稿。


作者:甲魚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14797/answer/14888718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9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6 23:06
作者:盧悅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14797/answer/81203775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來幾組反面教材
來分析一下:
第一組發脾氣CP:寶哥哥與林妹妹
女人的臉像四月的天,說變就變,一會兒陽光般美麗,一會兒烏雲般陰鬱。或許是因為寶哥哥惹林妹妹不爽了,反正氣嘟嘟地坐一旁。
林妹妹:我等了你許久,你為什麼現在才來?
寶哥哥:在寶姐姐家來著,湘雲妹妹來了。
林妹妹(冷笑):我說呢,虧在那裡絆住,不然早就飛來了。
其實,林妹妹真實的感受是,你陪湘雲
妹妹玩,我失落了,我感傷了。

但她偏要挖苦諷刺湘雲,千方百計跟寶玉套近乎,還挖苦寶玉,太在意史湘雲
。寶哥哥:只許同你玩,替你解悶兒?不過偶然去她那裡一趟,就說這話。
林妹妹:好沒意思的話!去不去管我什麼事,我又沒叫你替我解悶兒,可許你從此不理我呢!
說完賭氣到了另一處樹蔭下。
寶玉忙跟了來:好好的又生氣了,就是我說錯了,你也沒必要自己生悶氣。
林妹妹:你管我呢!
依然在作,依然不領情。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effd36f6335a25c276f94b1f880772ef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72" data-rawheight="440" data-original-token="v2-d57786efea22bf1bd7c0524e9e56e907"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x.zhimg.com/50/v2-1c6a65712ff834112655f6d3de03bd43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2" data-original="https://pica.zhimg.com/v2-effd36f6335a25c276f94b1f880772ef_r.jpg?source=1def8aca"/>寶哥哥:我自然不敢管你,但你也別自己作踐身子呢。
林妹妹:我作踐壞了身子,我死,與你何干!
林黛玉繼續任性,繼續不講理。寶玉你不是心疼我作踐身子嗎?我偏偏作踐,使勁兒作踐。
寶玉:要只管這樣鬧,我還怕死呢?倒不如死了乾淨。

黛玉:正是了,要是這樣鬧,不如死了乾淨。寶玉的意思是說,他自己死了乾淨,黛玉卻急忙接上話荏,實際是誣賴寶玉說讓她死了乾淨。
寶玉不得不分辨了,說:「我說我自己死了乾淨,別聽錯了話賴人。」
黛玉一而再、再而三地使性子鬧脾氣,而寶玉則像幼兒園阿姨
哄小朋友,不斷地接招,費盡唇舌化解。
這是情侶吵架中的常見模式:一方胡攪蠻纏,隱藏和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不斷地生悶氣,說刻薄話,用傷害自己的方式讓另一方心疼,以確定他對她的愛。
小作怡情,大作傷身。幸好寶哥哥與林妹妹在猜疑和試探中心意相通了,換作普通情侶,不出一年就分手給你看!
真正有效的表達方式,是不指責、不抱怨、不評價,採用建設性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願望。因為建設性的表達方式,即使是表達憤怒,也不會破壞關係,反而會拉近彼此的關係。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8fca92aec171635b9e6dd32fb7950ec1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96" data-rawheight="2858" data-original-token="v2-bc6dc61c24e8036b0866803fcda33d85"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a.zhimg.com/50/v2-e1504a80741bcfd43900af38ee43d050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096"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v2-8fca92aec171635b9e6dd32fb7950ec1_r.jpg?source=1def8aca"/>

第二組發脾氣CP:虎媽貓爸
,事情皆因孩子而起

虎媽:你怎麼這個蠢樣子,我抱著孩子,走的時候,還吩咐你拿寶寶的水壺,都裝好了,你咋不提?
貓爸:哎呀,我就是忘記了……
虎媽:足見你不愛你女兒,你若愛你女兒,這麼重要的事情,你怎麼可能會忘了。你看這天熱的,不讓她喝水,我真的是無語了。
貓爸:哎呀,我有不讓她喝水嗎?我現在去買水。
虎媽:那是涼水,能喝嗎?
貓爸不管她,徑直走了,估計是去買水了。一旁的孩子在哇哇大哭。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823e1ea8eae04c6e7599eaeaed5ef9e4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small" data-rawwidth="224" data-rawheight="237" data-original-token="v2-4cff8031a7cdd08a81718522fdab852e"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zhimg.com/50/v2-f8c8dab00ce9a3a3fa2a512a53a9412b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4"/>

虎媽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孩子身上。
虎媽:你哭什麼?有什麼好哭的。

孩子:媽媽,我口渴。

虎媽:渴什麼啦,很快就回家了,就不能忍一會嗎?忍耐力這麼差!一點也不知道延遲滿足!貓爸買來水之後,這家子為了要不要讓孩子喝涼礦泉水,又吵鬧開了。
這兩組CP活脫脫演繹了很多人的童年、少年和青中年。


兒童時期,我娘教我要堅強,要獨立,要鐵骨錚錚,所以我學會了報喜不報憂,可再到後來,覺得喜也沒啥好說的了。於是乎,我從未在父母面前表達過真實的自己。
少年時期,我總是憂慮,總是惆悵,總是淚流滿面。初戀或許也有不成熟的地方,但那時的我,更是林妹妹的翻版,任性,耍小性子,常找喜歡的人吵架。
青中年時期,有了孩子,我忽然變成了我媽那樣,嘮叨,抱怨。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表達感受、展示脆弱於我,成了一件羞恥的事情。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8c37a14b09807c0806209fef003734c0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871" data-original-token="v2-d21a2047f9428c14f5fb21f792c0b4e3"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zhimg.com/50/v2-452445dcd00ada9111ce18ad912be3ed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c37a14b09807c0806209fef003734c0_r.jpg?source=1def8aca"/>直到發現孩子偷偷躲被子流淚後,才忽然領悟到:我正在用父母壓抑我表達感受的方式對待孩子。多麼可怕的領悟——


忽略:孩子明明口渴,父母對他的感受卻置之不理,不反饋,沒有感受
歪曲:父母歪曲,說他不渴,可是明明他就口渴想喝水,讓孩子混淆,不能明辨事理,不知道誰對誰錯。
打擊:口渴了怪孩子忍耐力差,讓孩子感受是自己的錯
轉移:缺少共情,孩子說的是這回事,但是爸爸媽媽說的是另外一回事一個人不能表達感受,往往是因為從小到大表達感受的時候,經歷了許多以上這些逆向行為
。漸漸地,我們失去了對自己感受的覺察,陷入疑惑,不知道感受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甚至有人會為自己的感受而感到羞恥。


如何才能高情商的表達憤怒,提高表達感受的能力?


一:掌握並靈活應用表達感受的詞
在中國,表達感受成為攻擊他人的方式。要麼不表達,傷害自己;要麼表達,傷害他人。
所以,在中國家庭中,充斥著怒氣和怨氣,男女版祥林嫂
不計其數。


女人說:我嫁到這個家,每天累死累活,天天當牛做馬,給你干這個干那個,一輩子都不快樂。你根本就想不起我來,天天就上你那份班,照顧不到我。
男人說: 我掙錢養家,在外辛苦奔波,回來也沒有好臉色給我看。他們所不知道的是,有許多表達感受的詞,能恰如其分地表達出我們內心的脆弱,比如:
我覺得很憤怒的
我覺得挺孤獨的
我覺得挺失落的
我覺得挺無助的
我覺得挺傷心的這些才叫表達感受,用準確的詞語說出來,能表達自己,又不破壞彼此的情感,這是更高的情商。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478767d49ea3f2aae5c13c19a9d9edd2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49" data-original-token="v2-4538b8d8b5dbfc96bc734e9cf40a002a"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x.zhimg.com/50/v2-86e8b6f88ab1e6a9cdd9c7c079401bdb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v2-478767d49ea3f2aae5c13c19a9d9edd2_r.jpg?source=1def8aca"/>

當我們拿出勇氣,用表達脆弱的方式,表達內心的脆弱和受傷,表達感受和願望,往往更容易得到對方的支持和同情。
同時,表達感受的時候,我們需要顧及對方的狀況,身體,感情,時間,場景,需要考慮到對方的狀態和心情。
如果在不合適的時間和地點表達自己,得到的回應可能不是關愛,反而是指責、攻擊、評價,抱怨,這對我們反而是二次創傷。
二:掃描對方的情商
從童年到現在,從外到內,慢慢地,像CT掃描儀一樣,掃描對方身體的、心理的每個部位,洞察對方,判斷對方的感受。


口欲期的世界觀:必須餵養我
肛欲期的世界觀:必須按照社會規則來行動
俄狄浦斯期
的世界觀:我不知道滿足自己,還是滿足別人這三種模式充滿局限性,跟這種世界觀的人交流,需要超越這三種模式,對症下藥,否則自己情商就不會太高。比如:
口欲期的人,會覺得自己委屈,覺得別人對她不夠好,需要對方更溫柔的對她。
肛欲期的人:覺得別人做的總不對,他為什麼不按照理想中的規則去做,需要緩解他的強迫症。
俄狄浦斯期:總是困惑,我把別人伺候得好好的,可我自己在哪裡?需要給他解惑。

三:療愈自己
素黑說,治療的核心不是假求外醫,而是自療
,那才是最徹底和激進的自愛態度。
安娜小時候被抱養過,她的媽媽曾經將她送至姨媽家,雖然不到半年,媽媽又將她要了回來。但成年後的安娜對於此事,一直耿耿於懷,對人也不信任。

後來,談了幾段戀愛,每每表現得像只刺蝟,折磨對方,逼迫對方放棄。後來,她漸漸覺察到童年時代烙在她身上的陰影,她想去改變,卻總是無能為力。因為說話沖,發脾氣,已經變成一種情不自禁。對此,她感到深深的恐懼。後來機緣巧合,她遇到一位心理治療師
,他告訴她:比覺察、承認、接受自己的感情,更重要的是療愈。
療愈自己的恐懼,和自己的核心信念、核心情緒說話。比如,我害怕變成媽媽那樣,我害怕變成被人拋棄的可憐蟲,如果這是核心恐懼,它就會控制我。怎麼辦?療愈。
治療師讓安娜積極地把這部分情緒表達出來,去和自己的媽媽說,去解開心結,獲得理解,被人接納,如此以往才能承受這部分恐懼,然後更愛自己。
後來的安娜,不但成功療愈了自己,也擁有了療愈別人的能力。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8a900596027a854bd5ab0adc40b1e265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57" data-rawheight="571" data-original-token="v2-3c393e7c055bd21019ff36e32baffdfb"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x.zhimg.com/50/v2-3249e328b27b0d7b96f816bf586c208a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7"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v2-8a900596027a854bd5ab0adc40b1e265_r.jpg?source=1def8aca"/>



四:培養容納情緒的幾種能力
講真,我曾經非常羨慕那些會說話、會表達的、高情商之人。
學生時代,我常常因為無法理解70後北京「大老爺們兒」的評價體系,而感到跟他們格格不入。
後來,我學了心理學,成了時薪3000元的心理諮詢師,就輪到他們來融入我了。
上面這句是開玩笑,事實是,我的情緒容器擴充了,他們都成了我的真子集
了。
那麼,情商高的人,對情緒有哪幾種掌控能力呢?
1.承載能力
比如,當一個女人向男人哭訴內心的痛苦,指責對方的忽視時,如果這個男人能消化掉(而非壓抑和忍耐)女人的有毒情緒,就說明他的情緒承載力強。
2.情感的深度,在情緒的深度上有更深的覺察力。
比如,妻子說丈夫頭髮少,丈夫發怒。
很多時候,人們用表層情緒,覆蓋了深層情緒。
其實,丈夫發怒情感的背後,是因為他的自戀受傷,他惱羞成怒,他害怕衰老,怕容顏不夠。只有意識到這些深層情緒,才能化解情緒。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422d5f7d1e869c8d175e5ec6e0067da8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96" data-rawheight="2730" data-original-token="v2-1d203df1f8b37e909e8351cff05d89d3"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x.zhimg.com/50/v2-a99f779a0d432a71f938d71887ea0c2d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096"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v2-422d5f7d1e869c8d175e5ec6e0067da8_r.jpg?source=1def8aca"/>

3.情緒的轉移和調動能力
比如,善於調動情緒的人在表達的時候,會把情緒弄得恰到好處,自然的發揮,該開心的時候開心,該傷心的時候傷心,擁有豐富的語音表情調動別人。
一個優秀的演講家,從一個情緒調動到另一個情緒,可以將語言賦予一種濾鏡似的情感。
4.調動情緒的策略能力
調動情緒是有目的的,見人說人話,對待愣頭青,不能硬碰硬,因為他比你還混,需要讓他情緒降低,等你情緒穩定後,我再秋後算賬。
而對一個色厲內斂的人,可以敲山震虎。
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審時度勢,這就是策略能力。
5.情緒的彈性
這是一種自我加工、加工對方以及綜合整理很多情緒的能力。這種人的世界觀不僵化,能把之前四種能力綜合利用,就像橡皮泥,可以將情緒捏成各種形狀。
而情緒僵化的人,就會用同樣的方法,一遍遍的試錯,撞了南牆也不回頭。頭破血流了?那一定是我撞得還不夠!大力出奇蹟,我一定能行!


知道情緒的這五個發展方向,可以自我診斷,知道自己在哪個方面需要發展,以一定的強度訓練自己這方面的能力,比如,訓練自己的覺察能力,能覺察就承認,而不是否認。
這是一個感受的時代。
表達自己的感受,接受自己的感受,用心去體會別人。兩個人,兩個世界,就會多一片天空,多一縷清風。


怎麼做?
如何提高對自己情緒的控制力?180 贊同 · 20 評論回答如何能變得幽默,接得住別人開玩笑的話,不至於尷尬?290 贊同 · 2 評論回答有哪些簡潔的人際交往原則?97 贊同 · 5 評論回答心理諮詢師盧悅:道理我都懂,情商還是低?這個方法適用於99%的情境!23 贊同 · 1 評論文章——心有助,不孤獨
——
心之助專註於親密關係和提升自我領域,這裡有專業的諮詢師免費為你答疑解惑,添加微信luyuexinzhizhu,幫你預約免費諮詢!婚姻情感問題也歡迎給我私信!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心之助原創文字,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20楼 JosephHeinrich 2024-3-26 23:06
作者:氣吞萬里如虎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14797/answer/296002688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越是底層的人,處理人際關係
 的能力就越差,以為只要事情做好了,就能彌補人際關係的不足,但是你越往上
走,你會發現你以為人家天天在研究事情,而他們往往在研究人性、人性、人情,要知道人是決定一切的根本,只要
抓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事情都能迎刃而解

2、人性的一大弱點,就是欺軟怕硬 ,你越是不會發脾氣、越是當老好人 ,別人越是不把你當回事、把你當病貓 ,
要知道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慣的,所以主動發脾氣不是情緒失控,而是幫助自己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3、你提醒傻子不要被騙,可是傻子會認為你在侮辱他的智商,同時呢,你還得罪了騙子,害他利益受損,他們會聯合
起來整你。
4、知道你底牌的人,翻臉必須先拿到他的底牌,不要和找不出弱點的人做朋友,你不是他
的對手,你越接近成功之
時,接觸的人將會越來越奸詐。
5、原生家庭
對於孩子的影響要遠遠超過老師。
6、別人對你的根本態度,並不取決於你做了什麼,更重要的是你是誰,一場實力不對等的人際交往
中,弱小的一方總是幻想
對方能為自己付出情感。
7、動上層的利益如同奪他們的生命。改底層的觀念如同掘他們的祖墳。底層觀念正是上層利益的來源。試圖說透這一
切的人,是雙方共同的敵人。
8、忘掉人脈二字,社交的本質是資源整合、價值互換,你沒資源、沒能力跟人換,人脈就是個笑話。
9、如果你沒有背景,還要選擇做一個「老好人」,哪怕你才華橫溢,哪怕你有真知灼見,社會篩子依舊會很容易把你
篩落掉。越是循規蹈矩
、剛正不阿、天性善良的人,很多時候越容易被淘汰,你所有的優點會成為競爭中的劣勢。
10、永遠不要標榜自己是個好人,不好給自己強加這個人設,你會因此變得非常非常痛苦。人設崩塌也只是時間問
題。崩塌後,人們有多喜歡你,就會有多恨你。
11、你知道什麼叫勤勞致富 嗎?那就是大多數人的勤奮和努力,成就少數人的財富和自由。富人最大的資源是什
麼?就是窮人,窮人越努力,富人就越有錢。
12、這個社會,講的其實只有兩樣東西,一是實力,二是利益,沒有這兩者,其他一切意義都不大。如果你有足夠的
實力,你可以一力降十會,根本不用投機取巧;如果你能提供足夠的利益,不用任何花言巧語
 ,也會讓人對你服服貼
貼。
13、90%勤奮努力的人養活了10%不勞而獲的人。而這90%的人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另外10%的人活得更好。
然後這10%的人絞盡腦汁
,不斷的去設計各種規則來限制、控制90%的人。
富人的財富都來自於窮人的勞動,窮人越努力,富人就越富有,這才是所謂的勤勞致富。
喜刨析社會、解讀人性。研究灰色文化,講人情世故
、社會經驗。如果你想學習社會潛規則、人情世故乾貨,歡迎關注我的私人號:1577-6829-17(純數字),分享給你《人性潛規則72卷》《職場升遷秘籍》《人情世故絕學108招

喜歡就點個贊吧,感謝大家支持!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