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小姐和丈夫在中国中部的河南省供养两个孩子和四位老人,她给自己的家庭算了笔帐:孩子的教育和医疗,一个需要65万,就算打个折扣按40万算,两个也需要80万。 四位老人没有退休工资,假如从60岁开始给每人每月给500元,到85岁就需要60万,还不包括生病等突发状况。 而整个家庭还至少要购买一套房,一辆车,共需100万。 她甚至还想到了两个儿子未来娶媳妇的钱,最低每人需要给100万。 还有她和丈夫的养老问题等等。 这样算下来,陈小姐认为,“500万元只能说勉强活着,800万就要更多的选择权,1000万才能生活的还不错”。这个数字着实让她吓了一跳。
|
|
图像来源,PROVIDED BY MS CHEN 陈小姐一家
|
|
陈小姐做美容生意,近几年来不仅客量减少,很多熟客也在缩减自己的开支。 “要么不再购买,要么原来在这进行高消费的(老顾客),变成了基本需求消费,所以对于我们的收入来说,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今年,她又怀上了三胎,“存钱的意愿比往年更强烈了。” 许多像陈小姐一样的人在“存钱搭子”群组里分享各种各样的省钱技巧。有的提倡断舍离,善于利用二手平台转让物品。 有的呼吁极简生活,拒绝在网络促销时大规模囤货,生活必需品用完再买。 也有人分享兼职渠道,表示能赚一点是一点。 而陈小姐自己却选择效仿上一辈人的理财方式——把现金存在家里。 她凖备了橡皮筋和盒子,每个月工资入帐后,就到银行把大头的钱取出来,放在家里。等存够了一定金额,比如5万,再到银行存成定期。 “看着踏实。” 她说,每个月看着盒子里的钞票一点点厚起来,特别有满足感。 她在小红书上记录自己的存钱日记,自我监督进行强制储蓄。
|
|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陈小姐收到工资会先把钱取出来一部分存在家里,用这种方式督促自己储钱。
|
|
陆曦助理教授说,“向社会投资的系统性风险过大,而带来的实际回报率非常低,对于老百姓来说,就觉得已经没有现金存款更合适的了。” 不仅用现金存款,还用现金消费。在如今高度数字化的中国,连在市场买菜都是扫描二维码进行电子支付,极少有商户还保存零钱找给客户,用现金买单的行为非常罕见。然而的确有不少年轻人反其道而行之。 许多人表示,存现金能给自己的消费行为制造障碍,限制购买欲望。 “怎么不方便怎么来”,陈小姐说,“消费的时候会更加受到限制,也是想通过这样强制性的措施来迫使自己产生危机意识,延迟满足。” 她还说,如果是购买较贵的物品,需要等银行卡里积攒到足够的钱后再去消费。“在想买东西的时候打一个时间差,借助这个时间差来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件东西。” “算是强制促使自己储蓄的一个手段吧”,她说。
|
|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在步入无现金支付时代的中国,却有不少年轻人反其道而行之,用现金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