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74篇帖子。
(轉載知乎)做博士後比讀博還累嗎?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8:15
作者:寧博士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5785255/answer/260078839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調侃一下博士後。別總落在後面,咱也往前趕趕啊,哈哈!
首先,博士後是一個臨時工作,主要目的是獨立進行科研之前的一個過渡階段,通過博士後階段的訓練達到能夠獨立從事科研的目的。
下面來回答問題,我的答案是「博士後應該不會比讀博更累」,至少對於我來說是這樣的。下面簡單分析一下區別
博士是拿學位,相當於要拿到敲門磚;博士後,是短期工作,已經拿到了敲門磚了,就沒有那麼擔心了。
博士的待遇低,博士後待遇高很多,現在博士後待遇比講師還高。在發達地區,可以給到幾十萬,還會有補貼。
博士沒有什麼自由度,基本上都要聽博導的安排,幾年畢業導師說了算;博士後,自由度相對大了很多,可以選擇做還是不做,隨時可以終止合同。
博士期間的課題大都是博導給安排的,就是完成博導申請的課題;博士後的課題,應該是和博士後導師共同商討的,自由度相對大了一些。
博士期間,一般不能申請研究經費;博士後,可以自由申請一些科研經費了,比如博士後基金,國自然青年基金,博士後特別資助,雖然不像編製內不受任何限制,但相比博士期間,還是改善了很多。
博士期間,一般都是住宿舍,好的學校能給個單間,差一點的還要分享宿舍;博士後,學校都可以低價提供住宿,有家室的分配多居室,單身的也會給一個單間。
博士,是集體戶口,不代表落戶當地;博士後,雖然是臨時戶口,但是真正的戶口了。在一些大城市還是有用的,比如上海,北京。
當然,不好的地方當然也有。博士後,只是個臨時工作,2-3年以後,仍然要找工作發愁,心總是懸著的。不過,這也是好事,就因為不穩定,年輕人才願意奮鬥,才會快速成長成為獨立的科研人員。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8:15
做博士後當然比讀博更累的。給你這麼多錢就要干這麼多活兒,要不然雇你過來幹啥。博士後現在說白了就是給老闆打工的,有大工程學生不夠做了,那就招個博後做吧。項目還差一些文章結題,那就招個博後給寫文章吧。基本上你就是個螺絲釘,哪裡需要擰哪裡,至少國內大多都這樣,有的搞不好一年讓你換八個方向的。
國外的博後除了美國日本新加坡基本上沒那麼累的,歐洲博後相對輕鬆,但是想多攢點文章回國找教職現在也不容易。因為很多國外老闆雇博後是要你給博士排雷的,讓你去做個新領域,好,做不出來你啥都沒有,做出來了就讓你再做個新的,從前的讓他博士生接著做。很多都是這樣的。當然也有能學到不少新東西回來的,看運氣。
若博士畢業就能拿教職,建議還是別做博後了。實在要做出國做吧,攢兩年海外經歷回來還能申一些科技項目,多好的。


作者:貂絲女嬸教授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5785255/answer/112530472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8:16
我認為覺得科研累的人大機率是不太喜歡科研的。因此,如果單純把科研當做工作,博士後到底是否比博士累分兩種情況:
大陸:博士後不見得比博士輕鬆。
海外:博士後比博士輕鬆,沒有出站這一說,也沒有硬性指標。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8:16
回復13樓 @JosephHeinrich 的內容:
我認為覺得科研累的人大機率是不太喜歡科研的。因此,如果單純把科研當做工作,博士後到底是否比博士累分兩種情況:
大陸:博士後不見得比博士輕鬆。
海外:博士後比博士輕鬆,沒有出站這一說,也沒有...
原作者:科研學術Prof.鎏​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5785255/answer/2239696693
15樓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8:16
作者:熊貓桑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5785255/answer/171695762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讀博的時候,高強度打真三,星際1,每天練人車雙控,人正補車反補,穩定25分鐘大三件,人族SKT1開局4分半出門,矩陣
埋雷。
讀博士後的時候,高強度打暗黑3,星際2,風暴英雄
。多線空投甩槍兵,拉陣型的巔峰apm能上350-400。風暴擅長adc,源氏澤拉圖
伊利丹都是一把好手。
上分難度的話,因為博後打的是韓服,確實要更累一些。
在多個競技遊戲中均達到國服韓服大師級水準,少數能達到伺服器前列。全程單排。








現在合作模式養老,划水佛系玩家。
16樓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8:17
人生中每個階段奮鬥目標,面臨的壓力,閱歷以及內心世界承受能力都不一樣,我覺得很難比較哪個更累。
如果非要選擇,可能博士時候比較被動,無法更換導師,無法更換課題,必須在固定的年限畢業,備選的選項有點少,會更加感到壓力大。
但是要論實實在在的壓力來說,我個人來說博後階段,大很多很多,因為博士時候自己做好自己的課題就夠了,雖然實驗設計,方法上有很多探索但是基本大方向是定了的,有什麼問題老闆會幫忙。博士後,尤其是後期自己獨立後,發文章只是一部分,考慮什麼課題能夠找到經費,怎麼和別人合作共贏,怎麼在network和做科研之間找到平衡,以及在此期間保證持續的產出,壓力確實比博士期間大。但是由於這總壓力是自己選擇的,也可以不選,找個地方養老,所以顯得有博士時候累。
總結一句話就是,累不累,主要看心累不累,是不是自願選擇的手累,如果沒有被迫,完全自願的去做博士或者博後,那麼必然是相信那麼做會對自己更好,那種累其實是暫時的,過去以後回憶起來往往沒那麼累。怕只怕,被迫受累,限制在一個角落裡,看不到前面的光,那不用多久就會崩潰的。


作者:數據科學那些事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5785255/answer/147666778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7樓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8:17
作者:Exxcho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5785255/answer/266220477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感覺這個問題下面的回答都是國內的博後寫的,看了一圈看得我十分迷惑。本人美國在讀博士,感覺大部分回答說的工作量跟我現在的工作量差不多,這麼一看美國的博士真的是廉價勞動力
,莫名覺得虧了……
說一下我目前的工作量:
1.教學 每學期(包括暑假)給本科生上一門課,我這學期的教的課就有85個學生,一學期考三次試,還有布置的一些論文和作業,全都要我自己改。每周一小時的office hour要給學生答疑,學生經常周末和晚上發郵件問我問題我都秒回。最離譜的是有一回作業截止時間晚上十二點,有個學生晚上十一點半問我能不能給他延期因為他經濟上有問題什麼的,我也只能立馬給他延期了……
2.實驗室非科研的任務 博士生會定期一起開會討論實驗室相關事宜,比如我們最近要恢複線下實驗,就要討論實驗室需要採購的東西,實驗室的設置,RA的安排和培訓,我們各自的時間安排等等
3.指導本科生 我們實驗室一般一學期收10個RA,這學期比較特殊,有三個畢業了的轉線上,所以現在有13個RA。每個博士生會在onenote
更新自己所有的項目,每周組會都會報告進展,所有的RA根據這些信息需要選擇至少一個項目參加,他們也可以自己創立自己的研究項目,然後由博士生指導。我目前帶的一個本科生就自己想了個很有趣的研究idea,設立自己的項目,然後我會從頭到尾帶著她走做科研的流程。
4.自己的科研項目 看到有人說博士可以單線運行在一段時間內只專註於自己的一個研究,我目前在美國認識的博士生沒人能這樣的………大家都是多個項目和任務同時進行多線操作。像我有好幾個項目同時在運行,我永遠都是同時在想新的研究idea、設計新的實驗、收集數據、分析數據、寫論文。
5.上課 前兩年每學期要上三門課,上課佔據了大量時間。第三年開始每學期要上一到兩門課,好了很多。一門課上課時間加各種作業和準備考試的時間每星期要佔據一天左右。
6.唯一跟其他回答提到的差別應該就是我不需要寫很多本子。但是美國有很多專門提供給博士生的funding
,而且只要有綠卡或者國籍非常容易申請到,如果申請到經費就可以不需要教課可以專註科研了。我們系有提供grant writing的課,專門教人怎麼寫grant
。說起這門課我就氣,我上學期上了這門課,每星期必熬一次大夜寫NIH專門提供給博士生的grant,期末review的環節我跟我實驗室另一個兄弟拿了全班最好的分數,想著我應該可以去試試看,畢竟我們系每年都好幾個人申請到,成功率挺高的,結果仔細一看需要有美國綠卡和國籍才能申請…………真的羨慕美國給自己國家博士生的支持了。不過我老闆說有很多沒有綠卡和國籍要求的grant,我之後有空多去找找然後去申請看看。
然後我日常是996的,有時候9127。我能接受這個工作強度一是要感謝現在全球文娛業的拉胯,我覺得現在的電視電影小說全都極其無聊,還不如看論文寫論文做科研有意思……於是我把做科研當中我人生最大的樂趣,現在除了吃喝拉撒、偶爾摸魚和一些工作任務,我基本上從早到晚都在做科研。周末最少有一天也是在工作的,工作多的時候兩天都在工作;二是我是想留學術界的,現在學術界捲成這樣,美國的博士生除了科研還有這麼多任務,不996感覺都沒時間產出足夠數量的論文,根本沒法找教職
不過我看這個回答本來是好奇博後的工作內容和強度的……不知道有沒有在歐美做博後的人分享一下經驗啊?我感覺美國的千老好像還過的挺舒服的?美國的博後沒有進站出站的說法,也沒有硬性指標要求,全看自己,當教授要累的多。我們系有個教授跟我們講他剛當professor
的時候覺得實在太累了就辭職回去當博後去了………不過美國做博後的基本也是想進學術界甚至想去R1的,除了躺平的千老應該也都很拼。
18樓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8:17
程序猿老甘:


我的體會是,博後累身不累心,整體比博士舒服多了。
可能是我選對了組,跟對了人。我做博後整三年,從沒被push過,沒幹過雜活,甚至沒帶過學生。基本就是全身心做研究,發論文。要說累也挺累,沒什麼休息時間,幾乎沒用過年假。要說輕鬆也輕鬆,省心。

19樓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8:18
程序猿老甘:


我的體會是,博後累身不累心,整體比博士舒服多了。
可能是我選對了組,跟對了人。我做博後整三年,從沒被push過,沒幹過雜活,甚至沒帶過學生。基本就是全身心做研究,發論文。要說累也挺累,沒什麼休息時間,幾乎沒用過年假。要說輕鬆也輕鬆,省心。

20樓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8:18
作者:Tao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5785255/answer/104801543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做博後比讀博累。
博士是研究生教育的一部分,博士後不是。博士後是一個臨時性的工作,也就是說,和你一起畢業的同學,有的人去了企業研發部門,有點人去了政府部門做公務員,有的人去了高中當老師,有的人去了高校做非升即走的副研究員。而你是在做博士後。
這麼一看是不是壓力大了?
讀博士的時候,你和導師是師生關係,導師是你的師傅;做博士後的時候,你和導師是同事關係,導師更像是項目經理負責管理你的。所以讀博士的時候導師是有義務培養輔導你的,做博士後的時候導師就是希望你能儘可能的即插即用,和你去公司應聘的是類似的。所以博士的時候你還有導師可以依賴(一定程度上),博士後就只有靠自己了。
一個相關的問題是,為什麼要做博士後。這個和學術界職位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少有關係。國內這幾十年的變化,其實就是世界上其他國家近一百年的一個縮影。80年代的時候本科生就能留校當老師,2000年的時候碩士留校當老師,現在博士都不好使了。2000年初上傑青的科研成果,放現在連優青都上不了會。要求高了,在短短几年博士學習能達到要求的人也少。而且博士畢竟有導師可以依靠,有些博士就是導師手把手帶出來了,離了導師的團隊就抓瞎了。所以幾方面的需求,讓博士後這個職位出現,讓新畢業的,有志於在學術界找到職位的博士,可以在博士後這個蓄水池裡面再鍛煉一下。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