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xxcho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5785255/answer/2662204776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感觉这个问题下面的回答都是国内的博后写的,看了一圈看得我十分迷惑。本人美国在读博士,感觉大部分回答说的工作量跟我现在的工作量差不多,这么一看美国的博士真的是廉价劳动力
,莫名觉得亏了……
说一下我目前的工作量:
1.教学 每学期(包括暑假)给本科生上一门课,我这学期的教的课就有85个学生,一学期考三次试,还有布置的一些论文和作业,全都要我自己改。每周一小时的office hour要给学生答疑,学生经常周末和晚上发邮件问我问题我都秒回。最离谱的是有一回作业截止时间晚上十二点,有个学生晚上十一点半问我能不能给他延期因为他经济上有问题什么的,我也只能立马给他延期了……
2.实验室非科研的任务 博士生会定期一起开会讨论实验室相关事宜,比如我们最近要恢复线下实验,就要讨论实验室需要采购的东西,实验室的设置,RA的安排和培训,我们各自的时间安排等等
3.指导本科生 我们实验室一般一学期收10个RA,这学期比较特殊,有三个毕业了的转线上,所以现在有13个RA。每个博士生会在onenote
更新自己所有的项目,每周组会都会报告进展,所有的RA根据这些信息需要选择至少一个项目参加,他们也可以自己创立自己的研究项目,然后由博士生指导。我目前带的一个本科生就自己想了个很有趣的研究idea,设立自己的项目,然后我会从头到尾带着她走做科研的流程。
4.自己的科研项目 看到有人说博士可以单线运行在一段时间内只专注于自己的一个研究,我目前在美国认识的博士生没人能这样的………大家都是多个项目和任务同时进行多线操作。像我有好几个项目同时在运行,我永远都是同时在想新的研究idea、设计新的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写论文。
5.上课 前两年每学期要上三门课,上课占据了大量时间。第三年开始每学期要上一到两门课,好了很多。一门课上课时间加各种作业和准备考试的时间每星期要占据一天左右。
6.唯一跟其他回答提到的差别应该就是我不需要写很多本子。但是美国有很多专门提供给博士生的funding
,而且只要有绿卡或者国籍非常容易申请到,如果申请到经费就可以不需要教课可以专注科研了。我们系有提供grant writing的课,专门教人怎么写grant
。说起这门课我就气,我上学期上了这门课,每星期必熬一次大夜写NIH专门提供给博士生的grant,期末review的环节我跟我实验室另一个兄弟拿了全班最好的分数,想着我应该可以去试试看,毕竟我们系每年都好几个人申请到,成功率挺高的,结果仔细一看需要有美国绿卡和国籍才能申请…………真的羡慕美国给自己国家博士生的支持了。不过我老板说有很多没有绿卡和国籍要求的grant,我之后有空多去找找然后去申请看看。
然后我日常是996的,有时候9127。我能接受这个工作强度一是要感谢现在全球文娱业的拉胯,我觉得现在的电视电影小说全都极其无聊,还不如看论文写论文做科研有意思……于是我把做科研当中我人生最大的乐趣,现在除了吃喝拉撒、偶尔摸鱼和一些工作任务,我基本上从早到晚都在做科研。周末最少有一天也是在工作的,工作多的时候两天都在工作;二是我是想留学术界的,现在学术界卷成这样,美国的博士生除了科研还有这么多任务,不996感觉都没时间产出足够数量的论文,根本没法找教职
不过我看这个回答本来是好奇博后的工作内容和强度的……不知道有没有在欧美做博后的人分享一下经验啊?我感觉美国的千老好像还过的挺舒服的?美国的博后没有进站出站的说法,也没有硬性指标要求,全看自己,当教授要累的多。我们系有个教授跟我们讲他刚当professor
的时候觉得实在太累了就辞职回去当博后去了………不过美国做博后的基本也是想进学术界甚至想去R1的,除了躺平的千老应该也都很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