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61篇帖子。
(轉載知乎)博士後是一條什麼樣的道路?
11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2
「生活給他們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這群人年輕時候只是些普通人家勤奮好學的孩子,沒有壞心眼兒,一心只想著讀書上學,能做一份穩定有保障有理想有追求的工作,好好過安穩日子。命運卻讓他們成了科研吉普賽人,一生在歐洲、日本、澳洲、新加坡、加拿大、美國來回倒騰。常常換實驗室,開著那輛二手卡羅拉,離開東海岸灰色陰鬱的海水,路過五大湖的湛藍平靜的湖面和中部平原一望無際的金色玉米地,穿過落基山脈壯麗的大雪山,見到夕陽下太平洋熱情的波浪。他們見過了小時候的玩伴一生都無法想像的風景,卻一生都在顛沛流離。」
—— @沙粒與飛鳥,侵刪。


作者:Dipole Wang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8212093/answer/250700450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2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2
作者:DIY飛躍計劃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8212093/answer/167764600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在大家的認知里,大眾普遍認為博士後基本無壓力,已經取得了博士學位,部(si)分(da)學(tian)科(keng)專業做博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找教職工作而已。
學術界的大部分人都知道博士後是一種工作,並不是一種學歷。但是不得不說,博士後這個起源於國外的職業在國內被搞得越來越像一種學歷。
國內的博士後,可能是為了體現對博士後的重視,抑或因為經費來源的問題, 博士後進站後會規定兩到三年的在站時間,就像博士三年的學制,除了要完成合同中已經規定好的難度係數相當大的科研任務,絕大多數時間還要聽從學院的工作安排,被課題組的大boss安排得滿滿當當。
中後期考核不過可能直接把你辭退,名曰退站,還不給你發博士後證書。而且這個退站馬上會變成你的職業污點之一,讓別人覺得你難以勝任這個職業。明明做了幾年的博士後,如果被退站,還沒辦法證明,因為沒有博士後證書。
有這個退站的威脅在,讓一些博後即使進站後發現不合適,也是咬著牙堅持兩三年下來。 
雖然國外也沒有博士後證書 ,但是國內如果大家做了博士後都有證書,而你做了博士後沒有證書,你的下一個應聘的單位很可能就會認為你沒有相應的工作能力,這樣的制度把一個工作硬生生的整成了像在讀一個學位。
博士後是一個不穩定的崗位,出站或留任都面臨著巨大的考核壓力,但最難的還屬留校。
首先,博士後出站留高校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容易受到政策變動的影響。有的大學博士後合同里,只寫了考核合格方可出站。
但是當今的科研圈發展太快了,國內的科技論文發表的數量和質量這幾年上升的也很快。導致有些地方出現了博士後進去之前說一個標準,進去一年之後又是另一個標準,朝令夕改,讓有些博士後騎虎難下。
其次,留校標準不明確或無法量化。
進來之前,說是發一篇多少分的文章就能留下來當講師。
進去之後,人事處說想評講師還得至少有個省部級項目,好不容易申請到了;標準又變成國家級課題
了,又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拿到了一個國家級項目。
最後好不容易翻過山,越過河,走過崎嶇坎坷,按照規定的標準發了文章,拿了項目,終於要出站了。忽然被通知,崗位有限、博後太多,教職崗位需要競聘。而高手如雲的競爭和有些大佬門徒的存在,讓你競聘成功的希望變得非常渺茫。雖然總有人競聘成功,順利走上學術道路,但是那個機率低的真的可憐。
13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2
看你要什麼以及能做出什麼。 比如去北京高校做博後的,很多是為了戶口去的,那麼混出站,拿到戶口,就完事。如果是為學術,那肯定是一條有風險之路,你必須出站後有絕對文章,才能繼續留在科研界混,否則就是被淘汰。如果只是暫時找不到工作,也能先進站,邊做邊找,還能拿點收入。如果為學術,當你進入博後那天,你就得加油了,命運已經開始給你倒計時,你必須在幾年時間內做出相當成績,才有可能出站後,拿到教職。


作者:知乎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8212093/answer/92587611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4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3

某知乎用戶:


社科類 跨學科 博士後 坐標加拿大
拓展科研路子,拓寬科研人脈,積累科研成果的路子。
懷疑自己,收入不高,糾結要不要改行的道路。
15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3
瓊瓊醬啊:


不孕不育之路

16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3
Leoliao1086:


是進入科研界的必經之路。也等於給你自己一個緩衝期,看看自己是否適合科研

17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3
永遠的我們:


不歸路。
國外博後,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拿到tenure,才能上岸。上岸的有10%已經不錯了。
國內博後,大多學校的博後政策不明朗,做完一兩期並不能保證留下來。所以,也是流動崗。工資可能比青年教師高,但是壓力也大。

18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4
作者:匿名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8212093/answer/93863685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理科博士,目前在某高校做博後。
請務必謹慎選擇!能出國就出國,能去好的組就去好的組,千萬不要去學術氛圍不濃厚的學校,不要去新建的組!博後一般兩年,很多學校出站要基金要文章。層次高點的學校還好,現在很多學術氛圍不咋地的也開始要基金了。某些學校官僚加管理混亂根本不適合搞科研,有儀器晚上空著也不讓你用。給再多錢也不要去,坑早就給你挖好了,達不到出站要求遲早吐出來,白乾兩年還得倒貼錢。這裡就是個被坑的倒霉蛋。每天現在白天幹活擔憂賠錢晚上做夢賠錢,網上搜退站除了被吃了骨頭都沒吐的血淚經歷,目前沒找到怎麼應對學校怎麼損失小點的心得。
再次勸告:不要以為一般的大學比較好進,讀個博後大機率能留校。有些學校是沒有一流大學的水平但要求一點也不遜色於一流大學。如果學校要求文章,最好能自帶idea或者文章,兩年可能幹不了什麼。有能力留下來的幸運兒兼學霸也不要看待遇要看編製,別被沒編的青年教授等稱號忽悠瘸了。合同看著不對趕緊走人或者停辦手續,別猶豫,將來一定會慶幸自己的果斷。
2021
文章發夠,成功走人。幸好沒嚴格按照合同執行(又要文章又要基金),不然做博後期間等於一分沒掙還要賠七八萬(算上生活費)。當年真是選了個hard模式(被坑慘了),後來看了一些其他學校和機構的博後合同,就沒有比我這更坑的。總之各位小心吧。如果能自帶成果挑個薪資條件豐厚的掙兩年快錢還可以,但是大部分做博後說白了還是幻想能混到教職,總得來說沒有靠譜的大腿,博後不是個好選擇。
兩年合同,到期後沒有工資,延了大半年。導師更在乎成果。你想降級投稿快點見刊走人(完全留不下),導師一個勁地說服你往高了投。沒工資這事絕口不提,只能自己貼。能力不行,認了。幸好一切結束了。做博後算是人生中失敗的一段經歷,但經歷過後對於社會的殘酷和「必須有個時刻調整的清醒目標」這一點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希望大家在讀博期間能想清楚以後的路,儘早接觸各種信息。以前覺得人生還很長,還有時間放肆和追求理想,大不了老驥伏櫪;現在,沒有比此刻更焦慮時間的流逝,深刻感嘆追不上時間,一步慢步步慢,再糊塗過下去當王八炖湯都沒人要。現在雖然走出來了,但是也很艱難,不過會努力生活,爭取早日穩定。這段經歷寫下來,也是希望其他人以我為教訓,盡量避免踩坑。
19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4
Lkmu:


進不了理想城市或找不到理想工作時的唯一選擇

20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5
執大象:


即將要走的一條路,這個月就要去面試了。
雖然還沒去,但是就導師給我的任務來說,博士後就是為合作導師,為學校,為自己出成果的一條路。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