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眾吐槽 「這些年大家收入沒增加,漲價都不好意思說出口」 物價保持低位,多年沒有大漲,對我們這些生活在大陸一線城市的人們來說,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好事」。可是,台灣同胞對此卻很糾結。 「真的哦!台灣物價好像很少變化」,我的朋友、台灣法藍瓷公司駐廣州代表吳若林回台北開會時,與我聊起台灣物價,有感而發,「很多小吃店,街邊小攤賣的食物,是伴隨著我長大的,印象中價格從來沒有大漲過」。 「台灣的物價,10多年沒怎麼動了!」另一朋友、廈門一家台資企業管理人員高千惠如是說,「不過,作為台灣人,我真不知道這是光榮還是悲哀!」 高千惠說,台灣近年來經濟景氣度不佳,民眾收入沒有增長,這是業者不太敢漲價的原因。
|
|
小吃店主: 二十年只漲過三次價 只因消費者收入多年未漲 「每次要漲價心裡都很不好受,感覺不太好意思說出口。」在台北市承德路廖家羊肉焿店,老闆娘廖太太對我說。 這家店開業20年了,只漲過3次價。最近一次是兩年多以前,一碗羊肉焿的價格,從50新台幣上漲到55新台幣。「實際上按照成本的增加,是應該漲10元的,但是感覺到那樣很過意不去,就只漲了5元。」廖太太說。 很多跟我聊過的小吃店經營者都說,這些年大家收入都沒增加,使得他們不敢漲價,覺得十分過意不去;再者,消費者腰包不鼓,漲價怕人家不來了。因此,只要經營得下去,他們會盡量避免漲價。
|
|
資深媒體人: 經濟長期不景氣 台當局怕漲價引發民怨 事實上,覺得漲價「不好意思」的,豈止是飯店老闆?最「不好意思」談漲價的,恰恰是台灣當局。 台灣資深媒體人、電視廣播節目主持人蔡玉真和我談起台灣物價問題時認為,根本問題在於台灣經濟長期不景氣,「現在台灣的人均收入,基本上和16年前差不多」,蔡玉真說,在這種情況下,物價波動,就成了十分敏感的話題。蔡舉例,今年4月,台當局在10天內,先宣布油價上調9.08%,隨後將電價提高一成,雖然當局稱,這是在國際能源市場價格波動,漲價壓力十分沉重下,不得已做出的決定,但還是帶來十分負面的反響。「馬英九民調支持率應聲跌到13%。」蔡稱這個支持率,基本已與2006年深陷貪腐醜聞的陳水扁持平。 當然,單純將物價漲跌作為評價當局領導人優劣的標準,值得商榷。在一次「嗆馬」遊行中,一個年輕女生高喊:「珍珠奶茶漲了5塊錢,馬英九該下台!」台灣名作家朱天心認為,這不是一種健康的公民心態。 話雖這麼說,但在台灣政治生態下,當局對物價問題必然高度謹慎,以免進一步引發民怨。「現在台灣年輕人剛進入社會的月收入大致是22K(即新台幣2.2萬元),這個水平比20多年前我大學畢業時還低,並且還有約兩成畢業生月收入在2萬新台幣以下。」蔡玉真說。在這種情況下,當局害怕物價波動激怒民眾,業者害怕價格上漲嚇走顧客,台灣物價低位平穩運行,還將保持相當長一段時間。(馬驥遠)
|
|
(註:記者半個月前抵台時的貨幣兌換價為:1元人民幣約合4.9元新台幣。)
|
|
|
|
話說回來,深圳物價水準好像比香港還高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