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river:
資源多人少,分配合理,天朝上國如果分配好一點,減少食利階層,很多人都可以活的很舒服了,現在生產力過剩了,啥都不缺生產,只不過太多人沒有錢消費罷了,有很多人錢太多,一個人也消費不動,減少內卷,做好二次分配,天朝也能到發達國家門檻子外邊,就差臨門一腳了
碩鼠:
高稅收,不一定不聊生。只要有自下而上的管理,哪怕是充軍之地,在取之於鬼佬之後,必有用之於鬼佬。
呵呵呵:
不管是人少資源多,還是人多資源少,還是祖上殖民別人,還是祖上被殖民過,或者人種問題,是否有出海口問題……。
發達國家中都能找到否定的案例,說明這些原因都不是最核心原因。
恰恰制度不錯,是所有發達國家的共性。
大黃羅哥道歉了嗎:
因為這些都不是重點,你讓澳洲擁有我們的人口,先不提他們的資源還夠不夠豐富,美國人就會擔心過上好日子的澳洲人拉低他們的生活水平了。
ok獻仔:
因為人類社會發展,是採取扣分制。
而不是很多4th認為的加分制:發展了5個工廠加十分,煉鐵5t 加兩分,達到60分biu成為發達國家。
發展邏輯都沒弄明白,所以問出這個。
哥哥愛:
如果是中國移民到美洲,澳洲和紐西蘭
是會成為西中國,南中國,新小中國呢
還是成為澳洲,紐西蘭和美利堅?
人類社會默認的就是發達,就是你啥都不管,任其自由發展,最次就是成為發達國家。
但這種自由發展通常會被阻礙,成為發達國家的過程就是戰勝這股阻力的過程。被阻力戰勝就會落後。
但凡沒有這股阻力存在,任何國家都可以很輕易的發達起來。
所以你看到很多小國,不僅偏遠,還苦寒,人也少,但它卻是發達國家,因為他們沒有那股阻力。
這股阻力有很多名字,當然他們更會保護自己。比如將實現發達的國家說成是靠掠奪而實現的,這種論點能成立的前提是給全苠降智。
因而他們看不到那些一片廢墟(比如戰後日本)偏遠苦寒(比如芬蘭)也沒掠奪甚至還背掠奪過(比如新加坡)卻迅速發達起來的國家。這就是這個問題出現的原因。
作者:諸葛神百連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11603040759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奧地利:孩子們我不是美國的狗
芬蘭:孩子們我沒侵略
丹麥:孩子們我殖民地早丟完或者賣完了
愛爾蘭:孩子們我就是殖民地
韓國:孩子們我是黃種人
日本:孩子們我二戰結束之後比緬甸還窮
葡萄牙:孩子們我也是社會主義國家
瑞士:孩子們我沒礦賣
斯洛文尼亞:孩子們1991以前還沒有斯洛文尼亞這個東西
G.Rochez:
發達不發達跟位置偏遠有很大關係嗎?
人家在大英的制度下活了上百年
發達不是應該的嗎?
諾貝爾經濟學獎已經揭示了,制度才是決定社會發展的第一因素
作為對比,當年蘇聯在農業擁有烏克蘭大平原,在礦產擁有西伯利亞,不照樣解體了?
偏遠是個很大優勢,五眼聯盟的特點就是孤立和偏遠。盎撒人的海權謀略充分體現出來,利用相對遠和孤立的條件,不斷使大陸勢力分裂爭鬥,從而獲取利益,然而真正的麻煩和戰火確不會傷到自己。
這套幾百年的謀略已經玩的爐火純青,澳新是盎撒鏈條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一起攻略其他大陸國家,並分享成果。
他們以國家名義出現就是個假象,有時候還會有爭吵和矛盾,但在收割全球利益的時候完全是一個整體。這樣帶來的超額利潤讓澳新成為發達地方綽綽有餘。
作者:考拉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117381174545
內容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