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對方正在輸入...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4717076905259499/answer/195629277522294032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先不說日本有沒有未來,那些公認日本未來等同於泰國,甚至不如泰國的,還整天吹捧印度越南必全面碾壓日本的,請回答我一個問題?
日本近兩年研發出了256bit超導量子計算機,光子計數CT,OLEDos螢幕,HBF高頻寬閃存,自旋神經形態憶阻器/自旋光電探測器,ADC靶向抗癌藥,廉價大火箭/可復用火箭,訓練級/推理級ai加速器晶片,ADAS智駕SoC晶片,可控核聚變超導托卡馬克試驗堆,文生視頻大模型,自動駕駛模型,LLM大模型,多模態MoE混合模型,圖神經網絡加速器,可重構神經處理引擎,GPU雲計算平台,高功率6G太赫茲器件量產,隱身護衛艦,隱身無人機,開源FPGA可程式門陣列晶片設計框架,二維材料原位轉角調控平台,PCSEL光子晶體表面發射激光器/DFB分佈式反饋激光器,wt1-DC抗癌疫苗/溶瘤病毒抗癌疫苗,Micro CTC癌前檢測,電信級LiNbO3高速光調製器晶片,iPS幹細胞量產線,mRNA疫苗量產線,全固態硫化鋰電池量產線,小型噴氣式公務客機量產,金屬球形齒輪量產線,大規模視覺AI高端MPU微處理器晶片,XBAR高頻濾波器模擬晶片,6G衛星通信時分MIMO晶片,浸沒式ArF duv前端光刻機/大尺寸FOPLP後端光刻機/納米壓印NIL前端光刻機,商用鍶原子光晶格鍾,商用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L4級全棧自動駕駛系統軟件,BBCube 2.5D/3D堆疊集成計算架構,LiDAR深度傳感器(核心為SPAD圖像傳感器),無線輸電,2nmHigh NA光掩膜版,RISC-V cpu處理器IP核,自主複雜攀爬四足機器狗,蒸汽相變晶片微流控冷卻系統,1000㎞隱身巡航導彈/900㎞高超音速滑翔彈,電磁軌道炮,空天客機的旋轉爆震發動機,Ga2O3氧化鎵晶圓量產,准天頂區域衛星導航系統等等
你的意思是近兩年泰國也研發出了這些高科技?
你不會想說高科技不值錢吧?
那泰國現在有什麼科技產業嗎?
施一公顏寧師徒做蛋白質結構分析的冷凍透射電鏡,就是進口日本JOEL的,日立也有。
世界最高熱循環效率的重型天然氣發電用燃氣輪機,就是三菱的M701J,市佔率也是三菱遙遙領先於西門子和GE。
連央視都需要進口索尼的8K+5G廣播級編採攝錄一體轉播車和MicroLED巨幅螢幕。
PD-1單抗就是日本科學家本庶佑的諾獎發明,世界第一個PD-1單抗上市藥物也是日本小野製藥聯合美國百時樂施貴寶開發的納武利尤單抗,雖然輸給了後來居上的世界第一銷量寶座的默沙東帕博利珠單抗,但依然銷量在全球藥物世界前十。去年日本衛材還聯合美國勃健開發出世界第一款治療性的老年痴呆症藥物,侖卡奈單抗,在國內都賣了一年了。
日本Rapidus公司的2nm邏輯晶圓代工工藝2HP都試產流片了,邏輯密度比台積電N2工藝還高。






















































普通人民眼裡有沒有先進感,主要看兩個方面。
第一,大國重器是否先進,比如大眾最熟知的航空航天。這一塊日本確實不如中國很多,所以被普羅大眾看扁,但實際上日本航空僅次於五常,航天僅次於中美俄。全世界研發出H2A,H3這種大型運載火箭和C2這種150噸級運輸機的國家屈指可數。
還有光刻機,很多人都知道荷蘭euv光刻機,但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用於5-28nm邏輯晶片光刻系統處理的先進度僅次於euv光刻機,中國仍在大力攻關的已經商用化的浸沒式ArF duv光刻機,全球只有荷蘭阿斯麥和日本尼康這兩家擁有,且尼康NSR-S636E光刻機的國產化率遠超荷蘭阿斯麥,光刻系統和自動化單工件校準台是尼康自己研製的,反射式物鏡系統是日本JETM的,ArF準分子激光器光源是日本gigaphoton的,gigaphoton這家公司甚至還是全球唯二研發出商用化的lpp euv錫滴發生器極紫外光源的公司之一。還有最近的200kV加速電壓EBL直寫電子束光刻機——日本JEOL JBX-8100 G3,全球第一二台已交付英國南安普敦大學,解像度達 5 納米以下。
第二,與老百姓日常生活高度相關的終端消費品是否有競爭力,比如手機,電腦,電視,民用無人機,機器狗這些,日本就是在這一塊輸得太慘了,所以把先進感丟完了,給了很多人日本科技綜合實力不如韓國的錯覺。
這一塊日本只剩汽車,數碼/單反相機,遊戲主機,中央空調有競爭力了,其中數碼單反大多數家庭不搞專業攝影都不會買,遊戲主機太貴且功能單一,中央空調的客戶更是大型寫字樓。只有汽車還是大多數家庭都會消費的,導致很多人對日本企業的印象只剩汽車了,而且因為日本氫能源投入程度在國內作為攻擊日本的靶子被誇大和妖魔化,對日本混動汽車的歧視,國產純電和混動的快速崛起,且日本車企在電動化這一塊因為全固態電池尚未量產所以較為保守,導致很多人認為日本汽車也快完了。
但實際上日本新興科技產業強的地方很多,比如BiCS 3D QLC NAND FLASH存儲顆粒,ADC靶向抗癌藥,PD-1單抗,重型燃氣輪機,輕型噴氣式公務飛機,各種VR/AR/MR/XR設備(以及配套的Micro OLED微面板,光學引擎,空間計算晶片,6DoF單目攝像頭模塊),ROS機械人數控系統,邊緣AI MPU微處理器晶片,冷凍電鏡,多層寬體CT,光電融合硅光模塊調製器,量產高壓β-Ga2O3氧化鎵晶圓,遠程手術機械人系統,SMR小型模塊化核反應堆,SLM激光熔覆/CNC減材製造3D打印機,量子模擬器軟件和量子化學計算軟件,LiDAR深度傳感模塊(以及核心技術SPAD圖像傳感器),這些領域都是日本近幾年競爭力不但穩如磐石,還飛速躍升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