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化肥不会挥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0810406/answer/6182323826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因为GDP增量不是影响失业率的唯一因素,甚至是众多因素里不那么重要的一个:
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即便GDP增量较高,技术进步可能导致自动化或机器替代人工工作,某些产业可能不需要大量劳动力。比如,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可能导致一些职位的消失或劳动力市场的不匹配。
就业质量与增长结构:GDP增量可能来源于某些低生产率的行业(如服务业、低附加值的制造业等),这些行业的增长可能无法有效吸纳高质量的就业。与此相反,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行业往往需要较高技能的劳动力,而在短期内,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结构可能不能及时调整。
劳动力参与率:经济增长可能会提高劳动力参与率,尤其是在女性或老年人劳动力参与度较低的情况下。因此,单纯的GDP增量并不一定会直接推动失业率的下降,反而可能因劳动供给的增加而影响失业率。
影响失业率最重要的因素是基尼系数(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衡量收入或财富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较高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社会经济不平等与失业结构:高基尼系数通常反映社会的经济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会导致一些群体(如低收入家庭、教育水平较低的人群等)更容易遭遇失业。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会限制某些群体的经济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失业风险。
经济不平等加剧社会紧张:高收入不平等可能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贫富差距加大可能导致社会阶层的分化,从而影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和失业率。例如,收入分配不公可能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平等,进一步导致低技能劳动力的供给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进而提高失业率。
失业与收入分配的反馈效应:高失业率本身也是收入不平等的重要来源。失业群体往往收入较低,而这些失业群体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导致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形成恶性循环。
GDP增量只是影响失业率的一个方面,它并不总能直接反映劳动力市场的全面情况,而基尼系数则能够在更深层次上揭示收入不平等如何影响失业的结构和程度。失业率的变化不仅仅受经济增长的影响,还深受社会结构、收入分配、教育差异等因素的制约。日本在控制基尼系数,调节收入分配等方面比美国做得还好,哪来的自信和日本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