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52篇帖子。
(轉載知乎)國外生活那麼無聊,為什麼還要出國?
141楼 JosephHeinrich 2024-12-27 21:06

momo:


日本是沒那麼無聊,亂七八糟的活動和節日有很多可以去,感覺日本人就是很愛過節

無論大小,只要願意找的話天天都能過上點什麼節……

142楼 JosephHeinrich 2024-12-27 21:07


殖人研究所:


因為我能拿到簽證,讀書工作學習,然後靠著匯率差一年攢個萬把塊錢回國了逍遙自在用, 然後在國外看國內網際網路上某個群體跑我這裡來團建、破防......

說真的,雖然賺得也不多吧,日子也普普通通,但看著國內某個群體狂吠不止的時候

說實話,滿受用的。

143楼 JosephHeinrich 2024-12-27 21:07

不會無聊啊。

到掃雪季了。

每天睜眼第一件事看看外面雪多厚。

半小時掃雪有氧搞起來。

夏天要鋤草澆水。

大house住著爽,搞衛生也很爽的。

每周一次洗地毯機搞起來。(有輕微潔癖)

每周一次大掃除搞起來。

每天去健身房1-2小時。

每天上課4-6小時。

每天照顧小孩2小時左右。

每天家務1-2小時。

每天寫知乎+做視頻1-2小時。


被迫和無聊的人在一起才無聊。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無聊。



作者:郭老師在加拿大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8023009/answer/5711104700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44楼 JosephHeinrich 2024-12-27 21:07

yanrenzhang:


無聊是因為大多數中國人從小刷題,長大當牛馬,沒有空閒和金錢去發展自己的特長和興趣,就不會玩。日常滿足停留在吃飯喝酒吹牛逛街打牌這樣的低端娛樂上

145楼 JosephHeinrich 2024-12-27 21:07
作者:黑之契約者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8023009/answer/5702964554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住宅。前幾年很多人都愛誇中國高樓林立,已開發國家房屋低矮,像是大農村。新小區一般都是高層+地下車庫,我個人對高層是沒啥好感,一旦出事,跑也跑不了,消防也救不了,再加上現在中國大量推電車,普通消防手段很難應付鋰電池。

深圳一均價18萬元/㎡豪宅小區發生燃氣爆炸 更多細節曝光​

www.163.com/dy/article/JJ6QIPSK05566SFY.html


前幾天深圳豪宅剛出事,18萬/平方米,幾千萬的豪宅都這樣,普通的更難說。

雪梨海邊的帶泳池的豪華別墅也就幾百萬澳幣,下面這些圖是domain搜的,地也是你自己的,以後想改建也是可以,比國內一線城市的房子性價比高多了(雪梨房價比二三線肯定還是貴)。

2. 比較清晰的法律尺度,我可以不在意你那些意識形態上的問題,但你得明白告訴我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21世紀了,還玩「刑不可知,威不可測,則民畏上也」這一套不合適。

3. 沒有戶籍制度,想到哪個州工作學習生活都可以。

4. 關於娛樂,考慮到本人比較宅,唱K擼串逛街我都不熱衷,所以區別不會那麼大。不過澳洲這邊萬代賣的太貴了,於是就不拼了。

146楼 JosephHeinrich 2024-12-27 21:08


大王來巡山:


147楼 JosephHeinrich 2024-12-27 21:08

作者:溫熱奶茶三分糖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8023009/answer/5702324591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覺得國外生活無聊,可能是因為在國內本身條件太好了。

反思過為什麼不喜歡國外的生活,最後的結論是我喜歡的生活是靠大量廉價勞動力支撐的……我是個很懶惰的人,我爸媽以送車為誘惑也不能讓我考駕照;步行十分鐘路程的奶茶我要點外賣;食堂就在樓下但我要點外賣;在國內二十幾年就做過三次飯,做著玩的,但做完我自己也不洗碗。

對我來說這是生活很基本的東西,沒有這些就太噩夢了。我自己不賺錢,花家裡的錢,所以不存在「賺美金花美金」,對我來說賺人民幣花美金很不划算。

不喜歡吃牛肉,不喜歡吃海鮮。喜歡吃各種各樣的蔬菜,在紐約半顆白菜要5刀多。

至於旅遊,我在國內也可以去旅遊,自從保研之後就實現了時間自由。(關於為什麼我不用學習:因為我平時生活很懶惰,所有精力都用來做學術,所以我的效率相對比較高,也確實相對比較有天賦,第二周有due也不耽誤我周末去一次日本。)

歐洲、美國,也都去過,只是飛機久一點而已。

在上海我花100人民幣就可以坐在安靜的清吧里待到凌晨兩點,在安靜安全的街上散步,花40人民幣打車回家,在美國的冬令時,五點鐘出門天就全黑了,走出門就有被吸多了的homeless貼臉跳舞的風險。

不喜歡社交,尤其討厭和人類一起出門。愛好是看書,寫文章,畫畫,散步。每一項我在上海都能做,但最後一項,獨自出門在美國不安全,尤其是晚上。

148楼 JosephHeinrich 2025-1-7 18:15

作者:公嗨課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8023009/answer/6834828785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出國,只是多了見識,多了選項,也許這就是意義本身 。

01 

隨著留學市場化和物質化,加上國內留學生的低齡化和土豪化,「留學」這個本該象徵著學術,名校,自由,遠方等等美好畫面環繞的詞彙,已被拉下神壇, Low為凡物。

有人依然堅信留學是個開闊眼界、增強學術、提升逼格的高地;也有人調侃留學只是混個文憑、燒些人民幣的遊戲。

很多留學生都會被問出國這些年到底學到了什麼,收穫了什麼,英語?文憑?

出國學到的就兩樣東西:

一種被放到任何國家任何人都不認識的地方都能生存下去的能力;

一種名車豪宅已動搖不了願意每天坐公車去追求簡單夢想的平淡心態。這兩樣足以讓一個人受益終身。

留過學,你便彷彿獲得了感嘆「不過如此」的資格。你知道了,有人自始至終不知道。你見到了,有很多人卻終其一生見不到。

難道在國內就不需要學會如何租房、組裝傢具、做飯、處理銀行水電煤氣網路賬單,學駕車、結婚生子,到處和朋友遊玩照相了?

不出國就不能學東西,變勤勞了嗎?能有什麼事是只能在國外做的呢?

留學生隔江踏海,翻山而來,節日與家人相隔,自我放逐到千里之外,耗費了不少的金錢,到底為了什麼?

就像電影《霍比特人》里 Gandalf 對 Bilbo Baggins 所說:The world is not in your maps and books ……When you come back, you will not be the same.

世界並不在你的地圖與筆記里……當你回來時,你從此與眾不同。

這是一段,任何時候回想起來,都會笑容滿面的求學經歷。


02 

留學最吸引人的,是無限種可能,你不知道若干天若干年後自己將會在哪裡,還有就是能明白什麼叫真正的強大和平靜。

為什麼明明全世界最愛我們的兩個人都在身,我們卻還要離開他們。父母在,不遠遊。

內心當然不想因為該死的時差讓他們總是在電腦前坐幾個小時等著我們上線大家才說幾句話。

不想每次見面時候心驚地發現他們多了些白髮和愈發深陷的皺紋,發現一直以來遮風擋雨的溫暖老屋變得空落落。

所有漂泊的人都是為了有一天能夠不再漂泊,能夠保護起家人。

只有經過這樣的折騰,這樣看起來的一種徒勞無功,才能明白原點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

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你不可能經歷所有的精彩,學習和經曆本身正是幫助你梳理你未曾經歷過的精彩。

有一個同學這麼說:出國就像出櫃

,不出憋屈,出了後悔;但是不遠離家,你並不知道家的好處。

想起那個叫人非常澎湃的老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出國念書不僅是上課念書。

國外的教育,對於沒有接觸過的人而言,能大大開拓視野,學會隨時作一個頭腦風暴,作出有建設性的質疑。

現在國內大學也開始鼓勵質疑了,但很多學生都是為質疑而質疑,提出的問題自己都並不懷疑,這不過是另一種服從,「服從要你質疑的要求」。

但同時,很重要的是,拒絕價值觀和道德綁架,拒絕不尊重事實和科學研究。

對於任何事情都非常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可能錯了的那個機率,永遠不把自己認為是「絕對正確」的。

這是國外大學學術訓練的結果,也是經歷的結果。

少一點輕狂,凡事要做得漂亮,要相信專業的力量,大家各司其職,門外漢成事的機率其實很小,不斷妄斷,魯莽行事。

你終究不會比律師更懂法律,也不會比警察更懂得如何抓壞人。

要尊重那些思想家,藝術家,實業家,各種崗位上的人,及他們努力後的結果,不論成敗。

149楼 JosephHeinrich 2025-1-11 19:43

南楓子:


首先,我是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立場,唯物主義人民史觀。

我去過的國家不多,就只是歐盟全打卡、俄羅斯,亞洲就去過泰國。

據我觀察下來,老外的生活一點都不無聊。黃賭毒這種頂刺激的就不提了,咱們就說說正能量的,放在我們國家也不犯法的娛樂活動。

外國人少,耕地少,所以各種森林地質公園、海濱浴場不用費心打理,搞增值服務,就很宏偉壯麗。

周末去爬山滑雪,帶著孩子摘野花摘野果釣魚燒烤,真的挺開心的。

人家有個稱手的樂器,就能唱唱跳跳,也沒偶像包袱。

文娛演出、小型劇場脫口秀跟他們的工資比起來,也不是很貴。

最主要的是,人家休假時間多,休息就是休息,沒有領導假期問你事情,要你立刻回復消息填表發文件。

度假享受自然,鍛煉身體,真的挺快樂的,不像咱們帶薪年假就跟移動辦公似的。

但是,國外那些苦活累活又是誰幹的呢?

為什麼他們的農民不用自己種地?因為可以雇不用交保險的黑戶幹活。

為什麼他們的大學生畢業就可以做管理、研發、設計?因為他們有先發優勢,規則是他們定的,他們前期端的崗位多。

前些年,我們國家地產如日中天的時候,外籍27歲的建築師竟然可以擔任造價十幾億項目的主案。而27歲擁有研究生學歷的我,才剛剛有資格去評中級職稱,還只能當助理設計師呢。

他們的糧食誰種的?他們的生活日用品誰生產的?

這就是典型的西方金融資本霸權及其走狗的歲月靜好,發展中國家老百姓的負重前行。

憑人類社會現在的生產力和組織力,大約只夠10億人左右過得還不錯,剩下的60億過得苦哈哈。已開發國家人口和我們國家富裕階層人口,好像真差不多十億。

理想狀態下,我們國家全部產業卷到世界第一,也就是只有十億人能過上富裕階層的生活。因此就算陪著自己的祖國艱苦奮鬥,也不一定能享受勝利果實,畢竟16-10=6,還有6億人,也就那樣。但我仍然願意!

以前我覺得潤人都是漢奸走狗,對他們非常看不起。

現在覺得潤人也只是日子人,只要你不是逃出去的貪官奸商,也不與中國人民為敵,對你曾經的故鄉抱有善意,就算你們不願意和祖國人民一起艱苦奮鬥,我對你們仍然有樸素的階級感情。要是國外有機會,那就出去唄。能潤則潤,應潤盡潤。

從發展的眼光來看,潤人其實也有好處,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利益,不願意陪著自己的祖國和人民艱苦奮鬥。

所以他們才不會把潤國當祖國,不會把那裡的人民當同胞,僅發揮自私自利的特性,就能有效增加西方資本主義的社會治理成本,這其實對社會主義的發展壯大是大大有利的。

去薅資本主義羊毛吧,去瓦解資本主義吧,將來紅旗插遍世界,真有你們一份功勞,衷心祝你們求仁得仁,幸福美滿。

150楼 JosephHeinrich 2025-4-30 17:19

米丫Mia:


人在加拿大多倫多,國外生活根本不無聊好不好!

國外好山好水好寂寞絕對是刻板印象,覺得國外生活無聊只有四個原因:

沒金錢,沒親友,沒圈子,沒追求。

如果你有錢,在國外怎麼可能無聊。

賭場脫衣,秀場舞會,看賽出海,豪車美女,美食爬梯,名酒雪茄,奢侈大牌,紙醉金迷。

我的老白男中產洋夫君,不抽煙不喝酒不打遊戲不養寵物,唯一愛好是車和車模。

不是汽車模特,是汽車模型。

夏天周末他常提議,咱們去中國城吃飯吧!

不是因為老外痴迷中餐,而是因為中國留學生聚集地是豪車曬車場。

夫君看著豪車,一邊流哈喇子一邊迷惑:中國人怎麼這麼有錢啊,沒工作的學生就能開頂級豪車!中國父母怎麼這麼捨得啊,給還沒工作的孩子買頂級豪車!

我只能說:我家八輩貧農,我不知道。

華人愛開奔馳寶馬奧迪已經是刻板印象之一,普通華人中產都能開,不稀奇。

但中國留學生開的是勞斯萊斯

Rolls-Royce、賓利Bentley、法拉利

Ferrari、蘭博基尼Lamborghini、邁凱倫

McLaren、保時捷Porsche、布加迪

Bugatti、帕加尼

Pagani、阿斯頓馬丁

Aston Martin 啊!

這樣的生活如果無聊,夫君和他的車友們巴不得一輩子無聊。

如果你有親友,在國外怎麼可能無聊。

我曾經被華人朋友拉去中國城唱歌,唱到半夜他們繼續泡吧,我倒頭睡得人事不省。

我曾經被韓國朋友拉去韓國城唱歌,歐巴江南style,狂灌韓國燒酒。

我曾經被白人朋友拉去過萬聖節聖誕節爬梯,喝到斷片我從此戒酒。

我曾經被印度朋友請去參加豪華婚禮,流程就是吃完跳舞,跳完再吃,吃完再跳,通宵。

我的華人朋友夏天垂釣小龍蝦,我的白人朋友冬天冰釣三文魚。

Friends老友記,其實很寫實。

國外朋友處久了,都是伐木累。

如果你有圈子,在國外怎麼可能無聊。

教會圈,漢服圈,合唱圈,廣場舞圈,高爾夫球圈,總有一個適合你。


如果你有追求,國外怎麼可能無聊。

學本地語言,融入主流文化,不要太充實哦!

如果融不入,就乾脆回國唄!

不想回去,就只混華人圈唄!

國外義工機會大把多,一定要試試。

我做過,忙得沒時間無聊,累得沒精力寂寞。

精神強者,甚至會享受獨處,不覺得無聊。

精神巨嬰,到哪都會無聊,國外可不背鍋。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