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游千界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5212060/answer/7560027408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西班牙語是世界使用人口第二多語言,聯合國六大工作語言,20多國官方語言。。。所以我就不說這些乾貨了,就從我在歐洲和美國的實際生活經歷來隨便說說吧:
西班牙,位於歐洲西南部,橫跨伊比利亞半島,面積50.6萬平方公里,人口大概4760萬,而首都——馬德里。

說到西班牙,你一定會想:「哇塞,這個地方肯定一片富饒。」
其實,西班牙並不算歐洲最富的國家,GDP也不是差的——1.42萬億美元,人均GDP大約是3萬美元,在歐洲的經濟大國中排第五。
西班牙的經濟,講白了就是旅遊業、農業和工業的「鐵三角」支撐着。
要說這鐵三角的每一根「支柱」都不一般,先來看看旅遊業。西班牙是全球三大旅遊大國之一。
2019年西班牙接待了超過8000萬遊客——是的,超過8000萬!這麼多的遊客,哪怕每個遊客都只消費一點點,西班牙的旅遊收入依然足夠支撐起一個小小的國家經濟。

農業:
再說到西班牙的農業,這可真是讓人佩服。西班牙是世界最大橄欖油生產國,西班牙的葡萄種植面積也是世界上最廣的之一,紅酒聞名遐邇。
你要是到西班牙旅遊,餐桌上能見到的橄欖油和紅酒幾乎是必備,吃什麼菜都要來一點,就是西班牙餐桌上的「標配」。
西班牙的牛羊肉也很有名,別看只是一個歐洲國家,放眼全球,西班牙的農產品在市場上可是有份量的。
西班牙的農業機械化程度也挺高,生產效率杠杠的。大街小巷超市裡你隨便轉轉,橄欖油的種類就讓你挑花眼,葡萄酒更是層出不窮,你根本不需要「奢侈」去喝進口的酒,本地的酒足夠你喝個夠,還比某些國外的酒便宜。

有人說,西班牙的酒文化就是「來者不拒」,不管你是白領還是街頭藝人,大家一杯接一杯,聊得根本停不下來。
工資福利:你能休假多久?
西班牙人的工資是多少呢?讓我來給你扒一扒。
西班牙的最低工資是1123歐元,折合人民幣大概7860塊。
這個工資,讓在西班牙過得去,如果覺得這是一筆「大錢」,那我得告訴你,西班牙的平均工資是1751歐元(約1.22萬元人民幣)。

有些人可能會說,這也不算特別高吧?
但也夠用了,特別是要明白,西班牙的生活成本相對來說是比較親民的,尤其是食物和日常開銷,不像其他歐洲國家那麼貴。
再來,西班牙的假期真的是讓人眼紅。
如果有一份正式工作,政府規定你每年可以享受22天帶薪年假,而且,年假還不是只有這22天那麼簡單。西班牙還有好多公共假期,比如聖周(Semana Santa),12月的聖誕節,以及1月的三王節。
節日加起來,又能給你20天左右的額外假期,嗯,不用考慮,能好好休息一整年是西班牙的一大優勢。

西班牙的夏天就像是一場大派對!不管是工作日還是雙休,西班牙人似乎永遠都在享受「夏日的狂歡」,假期幾乎全年無休。
8月,幾乎整個歐洲都放假了,而西班牙人則會更加熱衷地投入到度假中。
要是你想在8月找人辦事,那基本上只能跟空中飛人聊聊天,其他人根本不在崗位上。
西班牙的夏季:
外國遊客到西班牙,往往會選擇東部和南部的地中海沿岸來度假。海灘、陽光、沙灘酒吧這些景象讓他們心生嚮往。
但是!西班牙的本地人可不這麼想,倒更喜歡到西班牙北部的大西洋沿岸去避暑。

西班牙的北部氣候涼爽宜人,常常是西班牙人度夏的首選。說實話,西班牙不僅僅是一個旅遊的熱土,還是許多歐洲國家富裕家庭的「度假天堂」。
比如,英國、法國、德國這些國家的退休老人,常常到西班牙來養老,陽光明媚,氣候宜人,吃喝不愁。
至於退休後的回鄉計劃,很多西班牙人的祖籍是在其他地方,退休之後會選擇回到自己的祖國,享受「落葉歸根」的生活。

西班牙的午夜狂歡
如果說西班牙的白天是一個「慢節奏」的悠閒時光,那麼夜晚則是完全不同的故事。西班牙的夜生活,可以用「無敵」來形容。
可以想像下,在馬德里的街頭,無論是周一還是周五,總有人在街頭大聲歌唱、跳舞、聊天、喝酒,甚至凌晨四五點的夜班公交上,車廂里依然人滿為患。
看着這些夜行者,我總是忍不住懷疑:「他們第二天有工作嗎?」
夜店、酒吧、夜市,西班牙幾乎每天都有派對等着你。你想找個地方發泄、放鬆?無論你喜歡蹦迪、喝酒、玩桌游,還是壓馬路,西班牙的夜晚總能讓你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天地。

就連地鐵也不關,凌晨兩點才結束服務。
馬德里甚至有一個專門的活動網站,每天都會有各種節慶活動,比如聖誕集市、燈展、馬戲團表演,如果你覺得平常的街頭展覽太無聊,那還可以去看看權力的遊戲展覽。
這些活動常常讓你忙得根本停不下來,誰說生活就該枯燥無味?
物價:便宜又實惠
說到西班牙的物價,你可能會想,作為一個旅遊大國,價格應該不低吧?其實,西班牙的物價相對來說並不貴,特別是在食品和生活用品方面。
食用油、麵包、牛奶、雪糕、巧克力、礦泉水、肉類,這些常見的東西都比北京便宜,就是個吃貨的天堂。唯一稍貴的是蔬菜,但是你想,既然其他東西便宜了,偶爾吃點貴的蔬菜也不算太冤。

在超市購物時,西班牙人最喜歡去那些大商場,在打折時,能把你擠到喘不過氣。
而在西班牙,外賣的價格比中國貴得多,這幾年來已經有些改善,但如果你想外賣送到家,錢包得稍微鼓一點。
移動支付在西班牙還不是特別普及,很多地方仍然需要你拿着現金或者卡片來結賬。
開銷大吐槽:
首帶這事兒,真是讓我大開眼界。300兆光纖,初裝費150歐,月費45歐。
看着這個費用,我一度懷疑是不是家裡住的是超豪華宮殿,搭上了帝王級寬帶。
結果一查,才發現,這個價格算是「正常」了,西班牙的寬帶費比國內的「家庭套餐」貴了不少。
手機費用方面,西班牙的套餐看起來還是很貼心的。每個月15歐,你就能獲得50GB的5G數據流量和800分鐘的國際長途電話。國內的通話費用還免費,隨便打,隨便聊,真是「隨便得不行」了。

然後就是油費。說實話,這點兒讓我有些頭痛。
柴油的價格大約是11塊人民幣一升,汽油還貴一點,這油費就是一條穩穩地把你錢包掏空的小河。
想當年,國內油價漲得飛起,我也沒多覺得咋樣,畢竟價格和質量總有個平衡,可這西班牙油費,比咱們在中國的那些大城市還要刺激。
幸好,高速基本是免費的,我也經常在西班牙的小鎮跑來跑去,反正哪兒都有免費停車的地方,找個位置停好,整個人都覺得渾身輕鬆。
要是換到大城市馬德里和巴薩,那就真的是「想都別想」了。停車費高得像天上的星星,越找越「無奈」。

西班牙的食品真心便宜,特別是乳製品。比如牛奶,一升不到5塊人民幣,芝士片也是不到1歐。
不僅是奶製品,西班牙的PIZZA也是便宜得目瞪口呆。要是你去了某些地方吃個披薩,那種「吃到肚子飽」的滿足感,真的是滿分。
更神奇的是,牛肉、豬肉這些肉類食品也沒那麼貴。國內最近豬肉價格一漲再漲,打個比方,你想吃點兒「肉」,那簡直是「錢包縮水」的過程。可是西班牙,你拿出點零錢,隨便在KFC、麥當勞或者普通餐廳里就能吃到飽。

家電價格背後的「歐洲風」
要說買東西,最讓我崩潰的就是家電。好傢夥,歐洲的家電價格竟然比國內貴個50%到100%不等。
我在西班牙買了一台海信冰箱,價格840歐元,差不多比國內貴了3000人民幣。你沒看錯,歐洲的家電市場就這麼神奇——你能找到便宜貨,但想買個合適的,你的錢包得厚點。
至於手機,小米、紅米、OV這些中國品牌在這裡挺受歡迎的。你瞧,西班牙的大街上,手裡拿着紅米的人比比皆是。
可問題是,手機價格比國內貴了25%以上。這一瞬間,我開始思考:「為啥我們國內的手機就那麼便宜,難道西班牙人這麼喜歡國內品牌,真的是為了『外國貨』的情懷嗎?」

西班牙房價:郊區才是「隱藏的香餑餑」
你知道西班牙的房價有多貴嗎?在馬德里,想要買一套兩居室的房子,你得準備好200多萬人民幣。要
說西班牙的房屋風格,也挺有特色的。大多數房子都小而精緻,既有歷史感,又不會讓你覺得「老掉牙」。
西班牙的老房子遍布城市,每棟房子好像都有個百年歷史,感覺自己住的地方,隨時能出個「穿越劇」。
不過最搞笑的就是,西班牙的富人喜歡住在郊區。
這裡的大部分高層大廈基本都不多見,現代化建築在西班牙並沒有太多市場,大家反倒喜歡住那種帶有歷史感、安靜又舒適的地方。

「開放」到底有多開放:
說起西班牙的海灘,我想給它打個「五星好評」。問題是——海灘,竟然是裸體曬太陽的聖地。
剛到西班牙的時候,我真是大驚失色:天啊!在這片沙灘上,男女老少都在「裸奔」曬太陽,一點不遮掩,像是海灘上的「換衣間」。
一開始我覺得有些尷尬,畢竟在咱們亞洲人的世界裡,裸曬太陽是個非常私密的事。然而在這裡,你想怎麼曬就怎麼曬,這種衝擊,是真的大。

不過,西班牙的包容性讓我深感佩服。這裡的人不關心你穿什麼,做什麼,只要不影響別人,大家都挺寬容的。
無論你三四十歲不結婚,還是單親媽媽,大家都不會在背後議論什麼。甚至,西班牙人真的有「懶散」的本事,和咱們的「準時到達」完全不在一個軌道上——約個時間,遲到10分鐘都不算事兒。
從馬德里到巴塞隆拿的生活與體驗
我一來西班牙,不是直奔馬德里那座熱鬧的首都,而是直接去旁邊的幾個小鎮,塞戈維亞和托萊多
,那裡才是真正讓我感到「西班牙味」的地方。

當然,作為「西班牙必做清單」上的一項體驗,鬥牛這東西我也是去感受了一把,這玩意兒有點血腥,現場的殘忍感真的是讓人忍不住捏緊了拳頭。
比起馬德里的喧囂,塞戈維亞和托萊多兩個小鎮真是給了我一種超乎想像的寧靜感。
塞戈維亞就像從《一千零一夜》
里走出來的古老小鎮,羅馬水道、古堡、狹窄的小巷,還有那座舉世聞名的城牆,都像是給時間打上了烙印。
而托萊多則是一種別樣的迷人,古老城牆和蜿蜒街道彷彿帶你穿越回中世紀,對比馬德里那種「買買買、吃吃吃」的快速生活節奏,塞戈維亞和托萊多則更像是心靈的棲息地,適合慢慢走,慢慢感受。

西班牙小偷的「高端」操作:
西班牙有一個不太美好的「傳統」——那就是小偷。去過西班牙的人,幾乎都會有這樣一種「深刻的體驗」:西班牙的小偷,真的是有點「創意」。
他們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型的,更多時候是「看似善意的」伎倆。比如,某個看似熱情的街頭藝人,或者突然走過來讓你「檢查護照」的人,結果你包里的錢包和手機就成了「無聲的獵物」。
我女兒第一次去西班牙的時候,我不停提醒她:「防盜,防盜,防盜!」
她一開始嫌我囉嗦,結果在巴塞隆拿街頭就遇到了「檢查護照」的小插曲——還好她反應快,包沒丟。

回來後,她可真是對我的「嘮叨」感恩戴德。
然後,事情再一次發生在她的朋友身上。她提醒了這位朋友,也照樣被偷走了錢包和手機,甚至還要讓家裡打錢才能繼續旅行,想想都替她心疼。
還好,她沒丟重要的東西(比如護照什麼的),不然真要哭死了。
我們這次去西班牙,心裡一直有數,包時刻放在身前,眼睛隨時盯着周圍。
結果是,全程沒有任何丟失物品的「事故」。
語言不用擔心,英語也能混得下去
本來以為西語這玩意兒可能要讓我吃個大虧,畢竟你在一些地方看到那些快速的西班牙語交流,不由得心頭一陣忐忑。

結果一到西班牙,我才發現,原來許多地方竟然可以用英語和大家溝通!比如商場、餐廳、銀行、甚至一些小店,大家都能基本用英語交流。
我英語也不怎麼樣,簡單的句子不成問題,也能順利買到東西,甚至點餐時能聽懂「午餐配酒」這類推薦,覺得自己像個國際化大人物。
當然,到了巴塞隆拿這種大城市,英語真的是「生存工具」,但一旦進到一些小鎮或者鄉村,就得靠肢體語言和笑臉打交道了。
巴塞隆拿的高迪與建築:
說到巴塞隆拿,大家可能聯想到的是那座永遠沒有「完結篇」的聖家族大教堂
。
你瞧,本來就是一座未完工的建築,居然能讓全世界拍手叫好,說是世界建築奇蹟也不為過。

去現場,站在那座宏偉的教堂前,真的是會讓人感嘆:這東西,真是當年的高迪超越了當時的人類想像力——竟然能建成這種「魔幻」模樣。
巴塞隆拿的魅力並不僅限於高迪。全市的建築風格都有着藝術感,塞爾達的設計思想成了巴塞街頭的一種建築標誌。
走在街上,抬頭一看,整座城市都像是某種精心策劃的建築展覽。尤其是那些看起來像棋盤式的建築群,既具實用性又很藝術。
說到住處,巴塞的房子也別具特色。很多是「回」字形結構,天井房和陽光房的區分非常明顯。
天井房嘛,大家都知道,光照差些,空氣流通也一般——總之,想來巴塞長期生活的小夥伴可得提前做好打算,陽光是奢侈品。
至於房租嘛,巴塞的租房價格相比其他大城市並不算貴,三四百歐的單間就能租到,算是西班牙的「性價比高地」。

福利制度:
西班牙是福利社會,特別是在醫療、養老、教育這幾塊做得相當到位。
每個西班牙居民,只要交納社會保險金,就能在公立醫院享受免費醫療。而且西班牙的醫保系統在歐洲排第四,全球第七。
你敢信嗎?連65歲以上的老人,藥費都能有8到18歐元的封頂政策,長期需要的慢性病藥品還可以免費領取。
此外,西班牙人生活的壓力也相對較小,除了醫療,還有失業救濟金和退休金等福利。可以說,只要你交了保險,生活的基本保障就有了。
這也使得西班牙人能夠心態平和,生活得相對輕鬆,沒有那種「活得像打工仔」的沉重感。

西班牙美食:
提到西班牙,美食是不能不說的。剛到巴塞時,我就被一桌桌琳琅滿目的Tapas(西班牙小吃)和那道香氣撲鼻的海鮮飯(paella)迷住了。
吃上一頓,不知道是吃得太滿足,還是吃得太撐,總之就感覺:自己正在「長胖」的路上開跑。
更有趣的是,西班牙人的午餐時間和我們的作息時間就是「親戚」,午餐一般都是在三點左右,晚餐則要等到八九點,這種「晚餐黨」作息,和我在新疆的生活作息頗有相似之處。吃得晚,玩得也晚,這才是西班牙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