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東大日本秋武老師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4262238/answer/12985991861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每個人的起點和期待與現狀的差值大概是個人滿足度,
當然,還有自足的部分+α,
單純說就是物質層面+心理上的感受決定變差了還是變好了亦或是還行這種,
對於沒有兩頭對比生活和工作,包括醫療,育兒,各種行政機構的福利等手續,經歷了10-20年的話,會有各種貼近現實的或客觀的感受,
如果說不好的變差的比如匯率,服務態度包括醫院,治安,物價,求職,升學,生活壓力等等可以是比較多判斷要素的吧,
但,實際如何,其實是相對而言的,比如匯率高了低了本身並不能成為客觀判斷好與不好的標準,又比如日本工資低,甚至空間小,留學生卷等等,也都這樣,
日本人也和華人也差不多,也不論是華人還是日本人,覺得外國企業更好那你去就好了,外國學校更好那就去就好了,日本很卷可以去不倦的國家就可以,日本簽證想去哪裡就能去哪裡,去去再回來後悔也都來得及不是嗎?稍微和華人不同的點的話,或許是傳統飲食習慣吧,在歐美生活的日本人在油管里也吐槽日本怎麼怎麼不好,但也會有人說到了外國勝過才知道日本的以前一直覺得不太好的比起外國其實幾乎沒有更好的國家,所以實際上很多人會來回生活的,這樣就沒必要二選一糾結了hh

00:44
還有人吐槽大學怎麼怎麼樣,確實卷了,但對老華人來說,和留學生還是不一樣的,畢竟簽證不一樣升學方式和渠道也不同^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