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47篇帖子。
(轉載知乎)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不願意吃苦了?
111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4 20:16

越忙越窮:


今天跟朋友嘆早茶。

講起投機與投資。

朋友極反感投機,是堅定的價值投資者。

我則認為:

拉長時間線,一切投資活動都是投機!

如果說戰亂時世家支持誰,是投資,哪怕是正確的投資,從此一飛衝天,雞犬升天,成為王侯貴族,百年後仍要敗亡。不信請看漢唐!

何況,大多數世家都沒投對,不過他們只要有勢力的就支持,平均投資,雖所獲很小,倒也活得更久。

還有一小部分,是勝利者敵人的死忠,只好徹底解散了!

看歷史,何嘗不是投機?

更別說炒房炒黃金買股票了!

什麼意思?與話題什麼關係?

年輕人只想投機,不想投資,甚至連投機都怕苦。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為人上人是吃苦的動力!

年輕人沒有吃苦的動力!

投資也好,投機也罷,這些年,資本收割速度太快,韭菜都來不及漲。

數一數:

加密貨幣、全民微商、資寶盤、賭球、貴金屬投資、P2P網貸、區塊鏈、買房、買基金、買股票……

單單資金盤捲走了多少錢了!

一般人賺錢是很辛苦的!

血汗錢!

還不如在上述這些活動中進得早跑得快!那錢不費吹灰之力!

但是,很快,有些項目才搞起來兩三個月就跑路了!進得早也沒有用了!你也沒那麼快!

一壺濁酒喜相逢,慣看秋月春風……

不如躺平!

當年的奴隸,沒有幾個自己自願做的。他們為什麼不去抗爭?因為法律保護奴隸主,奴隸主有兵器,他們沒有。奴隸主控制了他們家人,控制了他們的自由……

當反抗只有死路一條,一般放棄反抗!

當努力幹什麼都沒收穫,一般放棄努力!

所以這個社會問題發人深省!

文明的社會要讓投資真善美的人獲得更久的更多的收穫!



112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4 20:16

明月:


你生孩子出來就是為了吃苦?那還生個屁啊!

113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4 20:16
HANBOWEN:


願意吃苦就有無窮無盡的苦給你吃。

年輕人明白了這一點。

114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4 20:17

劉喆:


回答問題前先告訴我

你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

這決定了我是認真作答

還是瘋狂開懟您

115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4 20:17

疾速風行:


小兄弟,好好乾,年底哥給你娶個新嫂子。

116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4 20:17

鄉鎮幽默智慧男孩:


父母以上的那代人的「苦」多是指體力勞動和物質匱乏,但在如今這個社會,年輕人的所為的「苦」更多的是心理或者精神壓力、工作強度等等等。他們更加註重的是工作體驗和職業發展和個人努力所得的報酬等等等,倘若他們所從事的工作缺乏以上的意義和回報,那他們寧願放棄那份工作也會離開的,更加不願承受所為的「苦」。

117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4 20:17

作者:不想和人亂撕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268098453730067/answer/194301780754248202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先來幾個段子,《只要肯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今天猛加班,明天老闆開路虎》。《勤勞能帶來腰酸背痛唯獨帶不來富裕》,這樣的段子可是太多太多了。在過去,吃苦耐勞被視為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很多人把「苦」當作證明自己不懈奮鬥、付出的標誌,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回報。然而,越來越多年輕的我們一輩開始質疑這一邏輯,認為「吃苦」不等於成功,甚至可能是智商欠費的象徵。

首先,吃苦本身並非壞事,但如果「吃苦」變成了犧牲自我、無限加班、無休止拚命的代名詞,那麼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就是說「卷」文化把「吃苦」這個詞徹底弄變味了。

在職場中,許多年輕人面臨的「吃苦」往往是低薪高壓和情緒勞動,說實話就是傻小子。加班過度、拚命工作,卻沒有相應的回報和認可,這種「吃苦」沒有帶來收穫,而是透支身體和心理健康。所以越來越多人開始反對「吃苦」。還有就是自以為是的「老一輩」老闆,用吃苦給我們畫餅,更加深了對吃苦這個詞的反對。

其次,現代社會講求效率與智慧,我們不得不更傾向於追求一種更有質量、更高效的生活方式。比起盲目地去「吃苦」,不如通過優化自己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選擇性地付出,來獲得更好的回報。

我感覺,「吃苦」不應當是為了某種空洞的目標而自我壓榨。真正值得推崇的不是無意義的吃苦,而是尋找到的平衡點,是明知道自己應該付出,但也懂得保護自己。

因此,我並不認同「吃苦」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道路,而且人家優秀的人也不用一直吃苦。在追求理想和穩定生活的過程中,我們還是得自己想想辦法,通過聰明的努力獲得應有的回報、幸福和尊嚴。


118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4 20:17

這世上最無恥最陰險、最歹毒的讚美,就是用窮人的艱辛和苦難,來當做勵志故事來糊弄底層人。

當官的不去吃苦,有錢的不去吃苦,因為它們都知道吃苦根本不是好事。如果吃得苦中苦就能成為人上人,那麼他們肯定搶着去吃苦。然而他們不僅自己不去找苦吃,反而勸別人去吃苦,這說明成為人上人的關鍵不是吃苦,而是讓別人吃苦並從中獲利,換句話說,就是吃人。

如果你感到負重前行,那麼一定有人在替你歲月靜好。現在的年輕人面臨失業、996、低工資等問題,他們的努力根本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因為他們的勞動成果被別人拿去享用。認識到這一點的年輕人選擇了「躺平」——既然努力和回報不成正比,那麼為何要努力呢?「躺平」不是墮落,而是對分配不公的無聲的反抗。

年輕人不肯做牛馬了,年輕人不急,他們卻急了。權利不是吃苦吃出來的,而是靠反抗爭取來的。如果現在的年輕人還像當年在其它工人別人罷工要求加薪時表示給多少錢都乾的中國勞工一樣,勞動者的待遇只會越來越差。

因此,當代年輕人不肯吃苦耐勞不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變懶了,而是因為他們不肯再被剝削、被壓榨。只有讓勞動者獲得應得的報酬,才會有大批肯吃苦耐勞的人。



作者:雜草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268098453730067/answer/194303845607587886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19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4 20:17
120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23:14

曾幾何時,「吃苦」被視為一種值得頌揚的品質,彷彿唯有經歷磨難才能證明生命的價值。然而當我們將目光投向當下的年輕一代,卻發現他們似乎不再願意無條件地「吃苦」了。

這不是懈怠,而是一場沉默的反叛。

年輕人並非不能吃苦,而是開始質疑為何要吃苦。他們看清了某些「苦」並非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而可能是無意義的自我消耗。當努力與回報失去平衡,當996被美化為福報,當辛勤工作換不來基本的生活尊嚴,任何一種生物都會學會保護自己。

這一代人更清醒地認識到:苦難本身沒有價值,我們追求的從來不是吃苦,而是吃值得的苦。他們拒絕為空洞的口號犧牲生活,拒絕將自我價值綁定在無休止的勞作中。這是一種進步,是對「人為何而活」的深層覺醒。



作者:尋古村的文學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268098453730067/answer/194344251522414261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