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日本人善於啃老和躺平,如果感覺沒希望就直接在家躺平不出門了,這些人中,40歲以下的年輕人就佔了三分之二,總人數已經超過100萬,叫做蟄居族。
日本的蟄居族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在社會生活中選擇了一種極端的方式來面對挑戰和壓力。蟄居族通常指的是那些長時間(持續六個月以上)待在家裡不出門,與社會幾乎斷絕聯繫的人群。這些人可能不工作、不上學,每日的生活內容可能包括與電視、漫畫書、遊戲為伴,過著自我封閉的生活。蟄居在家十多年、二十多年,甚至四十年不出門的情況在日本並不罕見。
蟄居族的出現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包括但不限於工作上的挫折、人際關係的困擾、心理問題的困擾等等。一些蟄居族可能會因為無法適應職場的壓力而選擇退出,或者因為人際交往困難而逐漸孤立自己。此外,蟄居族的行為可能與個人的心理狀況有關,如抑鬱症或其他精神健康問題。
蟄居族的生活方式通常是極端的,他們可能幾乎沒有社交活動,生活在狹小的空間里,有時甚至連基本的清潔和衛生都無法維持。這種生活方式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和社會功能退化。儘管蟄居族可能在物質層面上依賴家人提供支持,但在社會功能和情感層面,他們可能處於完全隔離的狀態。
作者:前路漫漫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0810406/answer/335997503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