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部侍郎:

澳洲、俗稱澳洲。常識告訴我,這是一個美麗而令人神往的國度。遊覽澳洲,對於尚未親歷的人,它是一個美好的夢想;對於已親歷的人,則是一份難忘的珍藏。
去年深秋,當我踏上澳洲大陸後,逐漸發現這裡是造化神奇編製的一方淨土,是現代人用心打造的理想家園。
置身期間,除了時時產生平靜和諧、曠美無邊的感知外,留給我最深的烙印,便是一幅幅與生態息息相關的掠影。
即使粗略地看一下世界地圖,也能發現澳洲其實是一座島嶼。也許是因為她過於龐大的緣故吧,在地理學家的眼裡,卻被稱作大陸。因而,澳洲成為世界上最小,也是唯一由一個國家獨佔的大陸。
從空中鳥瞰,澳洲大陸猶如漂浮在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一片巨大的綠葉,湛藍的大海從四周將其擁抱,海浪的長期沖刷,給綿延兩萬公里的海岸添上無數金黃色的沙灘,正是這些綠葉周邊鑲上的美麗花瓣,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

在澳洲東海岸中部的昆士蘭州,就擁有一條這樣的鏈狀花瓣——長達50公里的沙灘群,這就是大自然恩賜給澳洲人的特殊禮物——名聞遐邇的黃金海岸。
隨著飛機漸漸降低高度,臨窗跳望,陽光、大海、白浪、沙灘,連同色彩斑斕的度假村,迎面撲來,人在冥冥之中感受這畫一樣的海岸,心靈也隨之融入這夢一般的美景中。
澳洲與我國分處南北半球,時差不大,季節恰好相反,在上海登機時已冬裝裹身,到達當地剛好是初夏。因而,我也有幸成為異國他鄉的「弄潮兒」,面對浩瀚的太平洋,情不自禁地投人海的懷抱,痛快地搏擊浪花,蕩滌積澱身心的塵埃,換回一身的輕鬆。
黃金海岸的沙灘沙質細膩,手感柔軟、舒服,捧一把沙,然後任其在指間緩緩滑落,就會形成一股股美麗的「沙瀑」。當你在沙灘上悠閒漫步、沿著海灘,浪花層層捲起,柔和地撲向海灘,此情此景,令人倍覺浪漫。
陽光、海水和沙灘,是人們對亞熱帶和熱帶海濱休閒度假勝地自然條件的概括。地中海、加勒比海、東南亞的許多海濱城市,都藉此吸引了無數遊人前往,在那裡盡情享受自然給予的歡愉。
令澳洲人高興的是,具備這些條件的海濱,在澳洲有許多。儘管有些地方至今人跡罕至,卻是業餘探險者的理想天堂,他們在休假日結伴而行,尋覓並獨享這金黃色的野趣。
在澳洲本土的四周,零星散布著數不清的島礁,這獨特的地理條件帶來了許多迷人的景觀。其中尤以延伸於東北岸外珊瑚海中的大堡礁最為著名。無論是從生物學、地質學,還是從自然風景的角度,大堡礁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自然奇觀之一。
它南北長達 2000公里,總面積為21萬平方公里,由數千礁體組成,低潮時,約有8萬平方公里露出水面;高潮時,大部分沒入水下,剩下數百個島礁忽隱忽現。這龐大的礁群的「建築師」都是直徑只有幾毫米的珊瑚蟲。
在漫長的歲月中,一代又一代的珊瑚蟲用自己的分泌物和遺骸,堆造成如今氣勢恢宏的礁體,在溫暖清澈的海水中,呈現各種不同的色彩和形狀,實在令人難以置信。千姿百態、五彩繽紛的魚類和軟體動物邀游其間,共同構成奇異美妙的海底世界。
由環礁圍著的瀉湖,風平浪靜,礁上海水淹不到的地方,椰樹婆娑,棕樹參天,藤葛密結,成群的海鳥自由糊翔。面對這如詩如畫的風景,任何溢美之詞都顯得蒼白無力。
袋鼠、考拉和小企鵝
幾千萬年前,澳洲脫離古大陸,孤居一方,獨自發展,在氣候相對穩定,未發生大規模冰期,又沒有大型食肉天敵侵擾的環境中,許多珍奇的原始動物生生不息,一直繁衍至今。其中最負盛名的首推袋鼠。
袋鼠前腿短小,後腿強壯,彈跳力極強。其身前有一個育兒袋,幼鼠出生後就在袋中哺育成長,八九個月後再爬到袋外活動。澳洲的袋鼠有50 余種,總數約3500萬隻,相當於全國人口數的兩倍。
在高速公路兩旁的原野上、樹叢間,常可見到成群結隊的袋鼠奔跑追逐;也有相聚一起,齊刷刷地翹首觀望的。這些數量眾多、品種繁雜的袋鼠,在澳洲享受國獸之殊榮,被作為國徽、貨幣的圖識。在袋鼠經常穿越的公路上,設有醒目的袋鼠圖—「小心袋鼠,慢速通過」。
還有一種數量稀少,彌足珍貴的袋鼠類動物叫樹熊。樹熊在當地被親昵地叫作「考拉」,意為「不飲水」,僅靠樹葉中的營養和水分就足以支撐其生命的延續。它以樹為家,吃在樹上,睡在樹上,吃足了睡,睡夠了再吃。那副嬌憨可掬的模樣如同中國的大熊貓,特別討人喜歡,由此成為澳洲的國寶。
旅遊點和各類商場到處可見以考拉作為圖案的各式各樣的紀念品,也是遊客特別青睞的禮物。
袋鼠、考拉連同門類眾多的野生動物,被視作生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澳洲受到悉心保護。因而,除了袋鼠分布廣、數量較多容易發現外,考拉只能在政府特許的動物觀賞園或專門的保護研究中心被一睹芳容。
距墨爾本約 135公里的菲利普島,在許多地圖上僅僅是一個點。然而,卻是全澳一處最獨特、最重要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這裡是世界上最小的企鵝——神仙小企鵝的領地,雖然已設置一定規模的遊客接待中心,但仍基本保持企鵝棲息地的原始風貌。
每到暮色降臨,成群結隊的企鵝,滿載一天的辛苦和收穫,扭動著可愛的身軀,列隊歸巢,洞穴口是嗷嗷待哺的幼仔和翹首等待的老伴,場面壯觀而又令人感動。
遊客觀賞通道是架在山坡上的低矮天橋,人與企鵝各行其道,一切可能傷及企鵝的行為都被嚴格約束,就連路旁的燈光也被調得恰到好處,為的是不讓燈光刺激企鵝雙目。企鵝一旦從波浪中躍向沙灘,現場廣播隨之關閉,在一片寂靜中,人與企鵝在淡灰色的夜空下相互觀賞、默默交融。

澳洲幅員遼闊,疆域內山脈橫貫,河流交織。西部為低高原台地,中部平原舒展,位於平原中央的艾爾斯湖周圍是大自流盆地,東部是狹長的山地,海岸低緩。豐富的地貌,形成了眾多的自然景觀,高山、平原、峽谷、沙漠、草原、火山、瀑布、叢林、海灘…
地球上的全部自然景觀,在這裡應有盡有。呈半環狀分布的眾多類型氣候,更造就了物種的多樣性和生態的獨特性,整個澳洲就像一座自然博物館。
豐富的自然資源給澳洲帶來了巨大的財富,但畜牧業仍被當作主要的經濟支柱。素有「馱在羊背上的國家」美稱的澳洲,是世界上養羊最多的國家,其羊毛總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遍布全澳的數萬個牧場雖佔據了相當面積的國土,但由於牧場多以原有地形為基礎,只是略加修飾、植上牧草而成,因而牧場仍然給人以綠色的曠野之美。
澳洲國土面積為768 萬平方公里,而人口只有1800萬,僅相當於我國人口的1/70。不難想像,除雪梨、墨爾本、珀斯等為數不多的大都市外,其他地方很難看到人流如織的景象。這幾個寥若晨星的大都市,儘管已成為現代文明的閃耀地,然而,依然被精心裝扮成融於曠野之中的生態之城。
雪梨是澳洲第一大城市和海港,也是開國之地。自從 1788年英國海軍上校非利普率領船隊,押運 1000名流放囚犯在此登陸起,這裡便始終佔據全澳最繁華城市的地位。
登上南半球最高的觀景台一惡尼電視塔,就會驚奇地發現獨具匠心的城市布局和天然美景。城市傍海而建,眾多港灣無序地楔人城中並恣意漫布、整個城市又環抱海灣,相互交融又彼此明顯分隔,薩瑞山、達令港、米勒角、皇家植物園等景觀一覽無遺。
此刻,自己猶如置身於巨大的古羅馬圓形劇場的中央,港灣和海角有機組合所奏出的生態樂章。悠揚而充滿異域情調,讓人陶醉。
環視四周,最耀眼的便是雪梨乃至澳洲的兩大標誌性建築物——海港大橋和雪梨歌劇院。長虹般的海港大橋橫跨傑克遜港灣,將市區南北的商業中心連為一體。
乳白色的雪梨歌劇院矗立在伸入港灣的貝尼郎岬角上,其造型獨樹一幟,宛如一組揚帆起航的船隊,又如倒扣在海灘上的大貝殼,與海港大橋遙相輝映,又和周圍的海景渾然一體,確實為人類建築史上的一大傑作。眼光再向兩邊延伸:遠處,濃綠的背景下,各式別墅點級其間,褐紅色的屋頂、白色牆壁,層層依附於山坡上;近處,港灣內遊船穿梭,現代化的建築環峙於港灣畔,成為鬧市區。雪梨是一幅自然與人文和諧結合的藝術品。
如果單以雪梨來推斷澳洲都市的繁華,容易產生偏見。與雪梨有別,首都坎培拉則是一座靜謐的城市,它是一張在白紙上繪成的畫。20世紀初澳大利亞聯邦成立後,墨爾本和雪梨為爭首都地位相持不下,最後折中,決定在兩城之間的一片荒原上建立新都。
「坎培拉」在當地土著人的語言中意為「聚會的地方」。事實也正是如此,坎培拉平時人流稀少,商鋪大多門可羅雀,替而代之的是作為首都必不可少的構築物。全城以人工開鑿的格里芬湖為中心,重要的公共建築繞湖而建,城市的各市,儘管已成為現代文明的閃耀地,然而,依然被精心裝扮成融於曠野之中的生態之城。

雪梨是澳洲第一大城市和海港,也是開國之地。自從 1788年英國海軍上校非利普率領船隊,押運 1000名流放囚犯在此登陸起,這裡便始終佔據全澳最繁華城市的地位。
登上南半球最高的觀景台一雪梨電視塔,就會驚奇地發現獨具匠心的城市布局和天然美景。城市傍海而建,眾多港灣無序地楔入城中並恣意漫布、整個城市又環抱海灣,相互交融又彼此明顯分隔,薩瑞山、達令港、米勒角、皇家植物園等景觀一覽無遺。
此刻,自己猶如置身於巨大的古羅馬圓形劇場的中央,港灣和海角有機組合所奏出的生態樂章。悠揚而充滿異域情調,讓人陶醉。
環視四周,最耀眼的便是雪梨乃至澳洲的兩大標誌性建築物——海港大橋和雪梨歌劇院。長虹般的海港大橋橫跨傑克遜港灣,將市區南北的商業中心連為一體。
乳白色的雪梨歌劇院矗立在伸入港灣的貝尼郎岬角上,其造型獨樹一幟,宛如一組揚帆起航的船隊,又如倒扣在海灘上的大貝殼,與海港大橋遙相輝映,又和周圍的海景渾然一體,確實為人類建築史上的一大傑作。
眼光再向兩邊延伸:遠處,濃綠的背景下,各式別墅點級其間,褐紅色的屋頂、白色牆壁,層層依附於山坡上;近處,港灣內遊船穿梭,現代化的建築環峙於港灣畔,成為鬧市區。雪梨是一幅自然與人文和諧結合的藝術品。
如果單以雪梨來推斷澳洲都市的繁華,容易產生偏見。與雪梨有別,首都坎培拉則是一座靜謐的城市,它是一張在白紙上繪成的畫。20世紀初澳大利亞聯邦成立後,墨爾本和雪梨為爭首都地位相持不下,最後折中,決定在兩城之間的一片荒原上建立新都。
「坎培拉"在當地土著人的語言中意為「聚會的地方」。事實也正是如此,坎培拉平時人流稀少,商鋪大多門可羅雀,替而代之的是作為首都必不可少的構築物。全城以人工開鑿的格里芬湖為中心,重要的公共建築繞湖而建,城市的各功能區組成不同的圖案,向外展開。
連接各區域的全是綠帶和草坪,整個城市就掩映在一片綠色中,綠地佔據了市區面積的一半,成為世界上綠化程度最高、人均占綠最多的城市之一,是名副其實的綠色之城、生態之都。國家的行政樞紐就在這一片綠色和靜穆中運轉,從容而有條不親。
我經考證得知澳洲這個詞是從拉丁語中翻譯過來的,意為「南方的」。而「南方的」究竟指什麼,我久久不得其解。惜別澳洲,我的心緒從漫無邊際的綠色和幽靜中漸漸聚集,萌生了難以割捨、難以忘卻的答案:澳洲就是由生態編織而成的南方的世外桃源。

廣告
百草園旅行收納袋行李箱內收納包出差旅遊衣服內衣物必
京東
¥38.90
去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