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47篇帖子。
(轉載知乎)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不願意吃苦了?
101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4 20:11

xxsz:


把「年輕人」改成「普通人」,這樣準確些

因為年輕人里也有x二代

102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4 20:11

武神:


吃苦能得到什麼

103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4 20:12

星空瞳:


能吃你就多吃點

104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4 20:12

小灰灰很乖:


會不會是根本沒那個必要

105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4 20:12

zxdtyzxd:


因為現在的年輕人他們家裡都不太窮,所以他們沒有強烈的動力去努力。

現在的年輕人,年齡段就是90後和00後,這幫人的父母就是60、70後,而60、70後基本都吃到了經濟發展的紅利。

只要是正常人,家庭不是太差的60、70後,基本都混的還可以,家裡有車有房,有的還不止一套甚至更多,所以他們的孩子從小就是肉蛋奶不缺,自己有單獨的房間。可以說是沒受過苦。

而這批孩子自己也沒覺得生活有多苦,也沒有多大的生活壓力,只要開口,父母怎麼都能幫一把。

現在不就是有很多孩子買房是父母給出的首付,甚至房貸也幫着還一部分。

不像他們父母貸款買房子時可沒幾個家裡出錢的。

所以現在這幫孩子沒太大壓力,自然就沒動力吃苦了。沒意義嘛。

106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4 20:14
作者:銀鴿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268098453730067/answer/194271733181080565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才工作的時候,我爸媽跟我說吃虧是福,但是工作了一段時間,我發現有些人是覺得你能吃虧,就要讓你多吃虧。





吃得苦中苦,方能更吃苦。只要能吃苦,就能多吃苦。不怕苦中苦,就一直吃苦。吃不完的苦,越吃越多苦。你若不吃苦,有人心裡苦。本來沒有苦,何人製造苦?

會偷懶的人享一輩子福,我也沒見過哪個好吃懶做的餓死的,只是吃的用的沒有別人好罷了。勤快的人不至於累死,我也沒見過活活累死的但過的肯定比前者辛苦,我以前也是個很勤快的小伙,自從發現這種規律現在躺平了。

年輕的時候我也想努力一把,好歹當個科主任,後來,領導推送過來一個人當了主任,再後來從其他地方調來一個主任。現在40+了,每天只想躺平、盼着退休。人是人,妖是妖,仙是仙,想變仙的妖,最後都被練成丹。

107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4 20:14

小明:


把上一輩人吃苦後的承諾兌現了,再聊這一輩人吃苦

108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4 20:14


賽博亂謅:


資本家和農民誰賺的多?誰更吃苦?

很多普通出身的老百姓,即使有不吃苦且賺大錢的頭腦,但也沒有那個資本去不吃苦且賺大錢。

109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4 20:15

老登仙人:


110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4 20:15

作者:柏林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268098453730067/answer/194235338795907085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因為「體系性壓迫」的遊戲玩不下去了,上車的人先焊死車門,年輕人跑出博爾特的水平也只有吃尾氣的份,不可能三角的固化導致年輕人選擇了躺平,湊合,啃老,而這已經是最溫和的反抗了,有「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神韻,上車的人在車上交配,以使得後代繼續在車上,而奔跑太用力的年輕人往往成為路邊枯骨,90後出生了約2.09億,可是已經有近3300萬的90後已經去重開了,這是個悲傷的故事,我不知道這個是不是真的,因為國家統計局官員造假落馬的也不是一兩個了,地方統計數據造假蔚然成風的,我已經不相信公權力的「闢謠」真實性了

一隻鴨子,看起來是鴨子,叫起來是鴨子,但是偏偏不是鴨子,意識形態與經濟基礎的現實撕裂是年輕人悲觀的根源,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曾言:「人若缺乏繁殖感,生活將變得貧乏無味」,現在年輕男性都已經性壓抑到變態的地步了,南京紅姐都不放過,而年輕女性普遍性的在在國外報復性濫交,背上牛排等侮辱性綽號,國內則體現出的流產數量比新生兒出生數量還要多的多,而國內男女對立之嚴重,法律對男性極其不友好,甚至能讓男女能克服彼此仰慕異性的本能只顧打拳,何解?只能說環境真的惡化了

而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生產的社會化(大家共同勞動)與生產資料私有制(利潤歸私人所有)之間的矛盾,會導致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在危機中,儘管工人生活困苦、購買力不足(買不起自己生產的產品),但資本家為了維持利潤,可能不會輕易降價,甚至通過削減產能、維持高價來應對,加劇了市場蕭條,性蕭條的現象呢,

這個時候吃苦?為他人作嫁衣裳?「勞動力產出追不上高物價」的情況下懶是自發的本能,只要剩餘價值剝削機制存在,勞動者相對貧困化的趨勢就難以避免!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