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溫W666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714615971/answer/12830681003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雙休"針對的是原本三四周才放一兩天的情況,從數量上增加假期,並且假期時間更固定。工作日的上學沒有變化,問題等價於「高中生周六日應該繼續上學還是放假?」
眾所周知,我國的教育對普通學生而言是由社會、學校、家長共同編織的大網,如果將選擇權給當事人高中生,恐怕絕大多數會渴望放假。同樣的,眾所周知,他們的意見沒用,不過是"懶惰」"貪玩」「不懂事」罷了,所以不考慮他們了。
從家長的角度,支持「繼續上學"的人有什麼理由?對高中生:在應試成績上與其他人在一塊學,避免開小灶等造成的「落後」;在"知識」上多學一些,「唯有讀書高」,「知識最重要」;在性格上″吃苦耐勞″,老師們「有知識」,可以幫他們把孩子的性格培養的「更好」;在身體上,學校會給他們孩子鍛煉好。對家長家庭:不用管孩子生活,省力省心;覺得學校教育肯定靠譜,不用焦慮教育等等。
分析這些理由,家長們本身普遍有一些誤區:並不了解高中教育的課程內容及社會用途。現實情況是,高中教育的知識量非常基礎,含金量低。高考應試教育絕大多數時間不在知識的學習與理解,而在重複、重複、重複的刷題與考試。知識很多是兩三百年前就有的,教材內容也是幾十年不變的,老師們的工作也主要是講題講卷和總結。
因此讓學生延長上學,不過是多刷題罷了。這樣刷題的意義呢?家長們不要理想地「多刷一套卷子高考沒準提一分」,首先題永遠刷不完,只要你把孩子送到學校,老師學校永遠可以從哪個地方找套題、從哪個出版社找本題給你的孩子做,然後盯著他完成,每天七八個小時的題目訓練......再有高考非常重要,分數當然越高越好,但不要強求,更不要苛求。高考題目是國家相關部門精心準備的,押不了也不要押;題目一定多精妙嗎?它就是一套題目,不管它有多重要,它也仍然會考無聊的題目,無聊的知識,它不會考什麼多精妙的解法,哪怕所謂的哪個地方的模擬題有創新......它就是立足教材基礎出的一套題罷了。
至於性格、身體等方面,如今的學校,尤其是高考大省的普通高中,「德智體美勞」幾乎全沒了,思想課、藝術課、勞動課太多都是只存在於檢查期間的課表,體育課是有,但眾所周知,高中生、大學生的總體身體素質水平在下降,所以顯然也不達標。為了升學率等等指標,學校和老師對學生往往是灌輸欺騙,對社會認知未來發展極不健全是常態,只有死板的應試技巧、無聊的背誦內容算「智」麼?
圖省勁、省心思是絕大多數家長真正的問題所在。生活壓力大、知識水平不足等可以成為你對孩子一時關注少的理由,但若由此將孩子未來完全拋給把教育當產業的學校,就不能怪孩子的教育及未來發展出現一系列問題。教育產業化,整個學校環境是具有欺騙性的,學生想通過他們成全未來是不現實的,他們從始至終只是一個高考升學的平台。
況且社會在發展,學歷貶值已經相當嚴重,更不要說五年、七年後。比起在落後、分數論的教育體系中盲目亂撞,將選擇權回歸家長與孩子、各盡其能才是新的、科學的賽道。至於「不公平」,從來如此,不是嗎?不雙休,僥倖藉助學校的力量,不是掩耳盜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