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天混畢業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0533644/answer/9104641788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韓國的SKY高校(首爾大學、延世大學、高麗大學)錄取率約為 2%,而中國985高校的整體錄取率約為 1.62%。從表面數據來看,韓國的名校錄取率似乎更高,但韓國的高中生似乎比中國的更「卷」(競爭更激烈)。這背後涉及多個因素,包括錄取體系、教育資源分布、社會文化壓力等。
1. 韓國SKY錄取率為何高於中國985?
儘管韓國SKY高校的錄取率比中國985高校稍高,但這並不意味著考上SKY比考上985更容易。這主要與兩國的高等教育體系和招生方式有關。
(1) 供給 vs. 需求:名校數量 vs. 高考人數
韓國SKY高校中國985高校
頂尖高校數量 3所 39所
本科錄取率 69%(近年數據) 42%(2023年數據)
考生人數 約50萬 約1340萬
985高校錄取人數 約22萬 約22萬
985/SKY錄取率 2% 1.62%
韓國的大學錄取率較高(69%),意味著考上大學不難,但考上SKY競爭激烈。
中國的高考競爭激烈,但985高校數量多,錄取比例低是因為全國競爭範圍更大。(2) 錄取機制差異
中國985錄取依賴高考分數(統一考試制)
985高校主要通過高考擇優錄取,部分高校有自主招生或特殊招生渠道,但比例較小。
高考是唯一的決定因素,復讀生比例較高,考試當天的發揮極其重要。
韓國SKY錄取機制更複雜(綜合評價制)
韓國的大學錄取不完全依賴高考(CSAT,韓國的「高考」),還包括學生綜合評價(綜評),如學校成績(GPA)、課外活動、推薦信等。
許多SKY高校的招生是**「綜評+考試」雙軌制**,這導致高中生需要在多個維度「卷」起來,而不僅僅是應試能力。(3) 韓國的名校認可度更集中
在中國,985高校有39所,頭部大學如清北復交等的認可度遠高於其他985,考生的目標分散在多個985、211高校中。
在韓國,SKY三所大學的地位幾乎等同於所有985的總和,尤其是首爾大學的社會認可度極高,使得競爭極度集中。2. 為什麼韓國高中生看起來更「卷」?
雖然錄取率稍高,但韓國的高中生似乎比中國的更「卷」,主要原因包括:
(1) 教育資源過度集中
首爾大學等SKY高校幾乎只錄取頂尖高中生,尤其是來自首爾地區的名校,如「江南八學群」。
地方生源競爭劣勢明顯,農村或非首爾地區學生考SKY的機率遠低於首爾學生,導致高中競爭格外激烈。(2) 「綜評+CSAT」雙重壓力
韓國學生不僅要準備CSAT,還要卷GPA、課外活動、競賽、志願者服務、推薦信。
在綜評體系下,家長願意砸錢送孩子去補習班、夏令營、國際學校,以提高競爭力。
這就造成了韓國高中生不僅需要「死學」考試,還要全面發展,從而加劇內卷。(3) 課外補習文化
韓國的補習文化極度發達,80%以上的學生上補習班(「hagwon」),而且補習班營業時間往往到晚上10點甚至12點。
中國學生雖然也有補習,但學校管理較為嚴格,且近年來「雙減政策」降低了課外培訓熱度,而韓國的補習班仍然主導教育體系。(4) SKY高校的社會影響力過大
「SKY=成功」 的社會觀念非常強烈,進入SKY高校幾乎決定了未來的職業和社會地位。
大企業(如三星、現代)招聘時對SKY學歷非常看重,甚至設有「SKY優先」潛規則。
這使得家長和學生不惜一切代價爭奪SKY的名額,即使錄取率相對985略高,競爭強度仍然極端激烈。3. 結論:韓國更「卷」,但不代表985更難考
錄取率不能簡單衡量競爭激烈程度
SKY高校錄取率 看似比985高(2% vs. 1.62%),但韓國學生面臨的多維度競爭更激烈,不是單純考試決定的。
中國985錄取主要靠高考分數,考試一次定終身,但復讀機會較多,準備周期長,反而在心理壓力上有所不同。
韓國的競爭更加全面化,而中國競爭更集中於高考
中國學生的「卷」體現在高考複習,高考後壓力相對緩解(除非衝擊清北等頂級高校)。
韓國學生的「卷」是全方位的,從高中GPA、活動經歷到最終CSAT,時間線更長,壓力更持久。
韓國的高等教育更集中,名校認可度極高
由於社會資源高度向SKY三所學校傾斜,使得韓國高中生不得不拚命「卷」進SKY,否則在社會競爭中劣勢明顯。
在中國,雖然985競爭激烈,但學校數量更多,選擇面更寬。4. 總結
韓國的SKY高校錄取率比中國985稍高(2% vs. 1.62%),但由於SKY的社會認可度極高、招生制度複雜、高中競爭激烈,韓國學生的學習壓力並不比中國小,甚至更大。
中國的競爭主要體現在高考,而韓國的競爭則是全方位的「學業+活動」競爭模式,因此韓國高中生的「卷」不僅體現在刷題,還體現在日常成績、競賽、補習班等多方面。
中國學生拼的是一次考試,而韓國學生拼的是整個高中三年的表現,導致韓國高中生的競爭壓力更持久、更全面。
因此,儘管錄取率數據看似不同,但韓國的「卷」是長期且多維度的,而中國的「卷」更多集中在高考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