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6282208672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實在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想必很多人之前也有過類似的疑惑和思考。所以為大家拋磚引玉一下,要知道為什麼紐西蘭可以成為發達國家,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個國家怎樣才算髮達國家。
維基百科關於發達國家的定義中有這麼一句:
目前尚未有發達國家的明確定義,聯合國也沒有建立出一套完善的系統來認證哪些國家或地區是屬於已開發或發展中。
我們可以知道對於發達國家並沒有絕對的標準,但維基百科中對發達國家的普遍特徵又有所描述:
發達國家的普遍特徵是較高的人類發展指數、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工業化水準和生活品質。藉由開發自然資源也可以達到較高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和人類發展指數,但未必屬於發達國家(比如汶萊、沙特阿拉伯、卡塔爾等國)。
那我們就從以下這四個方面來談談為什麼紐西蘭能成為一個發達國家。
1、人類發展指數 2、人均國民生產總值3、工業化水準 4、生活品質1、人類發展指數:
人類發展指數主要由國民受教育水平、國民壽命水平和人均國民總收入決定。
國民受教育水平:
紐西蘭的教育體制承襲英國的優良傳統,全國實行統一的教育體系,教育經費開支占政府開支第三位。加之富有創意的改革,被視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體制之一。紐西蘭高等學府擁有優秀的學術教育水平,曾先後培養出4位諾貝爾獎得主。
紐西蘭教育支出佔GDP的7.4%,25歲以上人群中接受初高中教育的比例為95.2% 。
在WEF(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中,紐西蘭的初等教育水平位列全球第六、高等教育水平位列全球第十。
國民壽命水平:
在WHO(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世界衛生統計中紐西蘭的人均預期壽命為81.6歲,位列世界第17名,遠高於世界人均預期壽命71.4歲。
人均國民總收入:
在世界銀行公布的人均國民總收入中,紐西蘭的人均國民總收位列世界第35位。
在UNDP(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布的2019年人類發展報告中,紐西蘭的人類發展指數是0.921,位列世界第14 。
2、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注意區分國民生產總值GNP和國內生產總值GDP)
維基百科中關於國民生產總值的說明比較少,於是我參照了百度百科的說法:
進入90年代後,並用國民總收入GNI取代GNP,各國僅對外公布GDP與GNI數據,GNP數據已基本不再統計和發佈。一般認為GNI就是GNP。
那我們就認為國民生產總值等於國民總收入,可參見前面的人均國民總收入部分。
3、工業化水準
維基百科上「紐西蘭經濟」的詞條信息:
紐西蘭經濟屬市場經濟,十分依賴國際貿易,主要貿易夥伴為澳洲、歐盟、美國、中國和日本。它的製造業和高技術產業規模不大,主要產業為旅遊業和第一產業(農業等)。過去幾十年的自由市場改革,取消了外商投資的許多障礙。世界銀行在17年前就將紐西蘭列為世界上最方便營商的國家。
4、生活品質
請自行搜索生活質量排行榜,無論是野榜還是專業榜單,紐西蘭基本都不會跌出二十名外。
一個國家能成為發達國家,歸根結底是因為經濟發達,紐西蘭也不例外。
紐西蘭經濟發達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歸結為兩個方面:發達的農牧業和獨特的地理位置。
紐西蘭氣候溫暖濕潤,牧草全年都能生長,非常適合放牧。19世紀40年代,早期殖民者從澳洲引入了美利奴綿羊。因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牛羊靠牧草就可以足食、繁衍,數量呈幾何級速度增長起來。從1851年到1860年,短短十年間,馬匹數量增加了10倍、牛的數量增加了6倍、綿羊數量更是增長十幾倍,達280萬隻。
依靠着人少、環境好,加之地處世界最南端,遠離戰亂,紐西蘭的經濟一躍而上,逐漸進入了發達國家的第一梯隊。
過去二十年,紐西蘭經濟成功地從農牧業為主,轉型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化自由市場經濟。雖然羊肉、奶製品和粗羊毛的出口值仍然世界第一,全國一半的出口總值在農牧產品,但從紐西蘭的整體的經濟版圖來看,農業的勞動力目前只佔10%,而服務業已經佔了所有就業中的72.5%,隨着IT互聯網創業風起雲湧,紐西蘭更和鄰居澳洲一起被譽為南半球的「下一個硅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