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37篇帖子。
(轉載知乎)如何看待韓國人扎堆到上海旅遊?上海對韓國年輕人有哪些吸引力?
101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21:31

阿迪王在戰鬥:


歡迎來消費

102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21:32

cccc:


因為跟風唄,什麼火了就去哪裡打卡,然後要有流量

103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21:32

賊王納粹美國父:


上海能辦全國交通卡

104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21:34

Drfjjhssscjkkds:


​安全,比起日本沒有地震,比東南亞沒有綁票。

發達,配套齊全,出行方便,住宿條件好,各色餐飲應有盡有。

有趣,豫園,迪士尼,濱江等,非常容易出片。

三天兩晚正好放鬆一下,周一回韓國當社畜。

對我有一點影響,最近出門不敢穿NB➕長黑羽絨了,容易被當做韓國人……


105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21:34

燕子:


酒便宜,便利店的初飲初樂和真露,哎呀呀


106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21:35

月餅是只大傻貓:


除了裝逼還能是什麼

107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21:35

作者:時間太快H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0764950/answer/7200566533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歲末之際,上海街頭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多了不少韓國友人的身影,這一現象如同一顆石子投入輿論的湖面,泛起層層漣漪。

從文化吸引力的角度而言,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融合了東方底蘊與現代繁華,外灘的絢麗燈光秀、豫園的古韻新春氛圍,成為跨國文化交流的天然磁石。韓國遊客紛至沓來,是對上海城市文化魅力的有力背書,也為本土文化產業、商業消費帶來新契機。當不同文化在跨年盛宴中交織碰撞,我們看到的是中華文化對外輸出與國際接納的雙向奔赴,恰似一場盛大的文化煙火,照亮城市的全球形象。

在經濟層面,大量韓國遊客湧入跨年,住宿、餐飲、零售等行業無疑是直接受益者。酒店入住率攀升、餐廳預訂火爆、特色紀念品銷量激增,這不僅充實了城市的商業荷包,更在就業市場上創造出更多崗位與機遇,從酒店服務生到旅遊嚮導,從街頭商販到活動策劃,經濟的活力在人員流動間被充分激發,為上海新一年的經濟發展奏響激昂前奏。

展望 2025 年,免簽政策恰似一把鑰匙,開啟的是更為廣闊的利好之門。於旅遊業而言,免簽將進一步降低出行門檻,吸引全球遊客,使上海在國際旅遊市場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有望打造 「全球跨年之都」 等特色旅遊品牌,以節慶旅遊為撬動點,帶動全年旅遊人次與收入的穩步上揚,形成特色旅遊經濟產業鏈。

從國際關係視角審視,免簽政策是外交友好的鮮明註腳,促進民間交流互信,為跨國商務合作、學術交流、藝術共創等搭建便捷橋樑,在文化交融與經濟共榮中,讓上海這座城市在世界舞台中央綻放更為耀眼的光芒,書寫新時代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發展華章。

108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21:36

海邊的奧利奧:


窮家富路看來是東亞共識

109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21:37

劉紀慶:


韓國的面積就相當於中國一個省,還是小一點的那種。

一個小國經濟很容易崩的,他們一個月收入兩萬,在上海一個月花四千,國內經濟就萎縮百分之二十(多)。

這個崩現在應該是慢性的,就像香港新聞里的播音員,在播房價下跌的新聞時,突然控制不住的流下眼淚。

110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21:38

作者:知股者也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0764950/answer/7367833354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近年來,上海街頭出現一道獨特風景線:韓國人「扎堆」現象日益顯著。曾經對中國之旅不屑一顧韓國人,如今卻紛紛踏上這片土地,特別是上海,已然變成他們趨之若鶩度假天堂。這一戲劇性轉變背後,隱藏著諸多值得深入探究原因。

  伴隨中國開放對韓免簽政策實施,2024年從韓國來中國旅遊人數呈井噴式增長,一舉突破840萬,創下歷史新高。而上海,更是其中熱門目地,遊客訂單同比激增180%以上。每逢周末,漫步在上海大街小巷,任憑是外灘那充盈歷史韻味萬國建築,還是南京路熙熙攘攘商業街,亦或是充盈夢幻色彩迪士尼樂園,甚至是社區角落裡咖啡館、酒吧、夜市,到處都能聽到韓語交流聲,空氣劉海韓國年輕男女隨處可見。在他們眼中,上海仿似是一個巨大攝影棚,街道旁梧桐樹營造出如同巴黎般浪漫意境,而陸家嘴摩天大樓又讓人仿似置身於紐約,這種獨特景緻為他們供應絕佳拍照背景,滿足韓國人對高顏值出片場景追求。

  可是,回顧免簽政策剛提出之時,韓國人態度卻截然不同。當時,眾多韓國網友紛紛表示「給錢都不去」,言辭中充盈不屑。但如今,他們卻蜂擁而至,態度發生180度大轉彎。其中一個根本客觀因素便是韓國物價飛漲。2024年,韓國通脹加劇,物價水平飆升。以打車為例,在首爾,僅僅三公里路程就要花費四五十元,而在上海,同樣距離卻只需十四到十六元起步價。

  住宿方面,首爾酒店任憑檔次如何,基本都是六七百一晚起步,上海則兩三百元就能找到不錯選擇。至於飲食,韓國物價更是讓人咋舌,一捆大蔥賣到16元,一顆白菜一百多元,一個西瓜竟然高達200塊,相比之下,200元在上海足以讓兩個人暢快地享受一頓擼串大餐。有出名火鍋店就發現,每到晚上十點以後,總會有不少韓國人前來就餐,只因該店供應免費西瓜,而在韓國,西瓜自由對不少人來說已然變成一種奢望。

  除這,韓國人對中國長期存在刻板印象也在此次旅遊熱潮中逐漸被打破。過去,韓國媒體對中國報導存在諸多片面、歪曲之處。比方說,韓媒曾聲稱韓國國內83%霧霾成因來自中國,卻忽視自身發電、尾氣排放才是首要污染源;還曾污衊中國汽車、手機、麻辣燙等都是山寨韓國,這種無端指責、迷之自信言論數不勝數。可是,當韓國遊客親身來到中國,他們才發現真實中國與報導中截然不同。

  中國不止物美價廉,文化底蘊更是深厚得讓人震撼。不少韓國遊客在參觀兵馬俑時,驚嘆於兩千多年前中國古人智慧、技藝;在張家界,望著深不見底峽谷、雄偉壯麗山脈,他們感受到前所未有自然之美。中國現代化發展、科技水平同樣超出韓國人想像,街頭無人駕駛計程車

、無人機配送外賣等新興科技體驗讓他們大開眼界。這種強烈反差誘惑著越來越多韓國人前來,年輕人熱衷於在上海感受都市繁華與時尚,中老年則更傾向於前往張家界領略大自然鬼斧神工。

  上海「扎堆」韓國人現象,不止是一次旅遊市場新動態,更是兩國文化交流與相互認知新契機。伴隨免簽政策持續推進,可以預見,將會有更多外國友人來到中國,親身感受中國魅力,而中國也將以更加開放包容姿態迎接世界目光,讓世界真正認識到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現代發展無限活力。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