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97篇帖子。
(轉載知乎)德國未來會不會淪為發展中國家?
91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43

菌煩:


誰給你的自信,中國返回發展中德國都不會。

92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44

嘰嘰喳喳:


不是有可能,是一定!德國的系統性腐敗太嚴重了,科技產業被中國全方面超過是遲早的事,以德國的龍頭產業汽車為例,他們的新能源技術幾乎是沒有,不是不想發展,是體制原因,整個德國扒在油車產業上吃飯的人太多了,又因為系統性腐敗,想要轉型的成本極高


93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44
作者:博士家有一隻貓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10635158544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顯然不會,但苦痛不可避免!德國經濟正在懸崖邊上行駛,汽車工業失去了方向盤

汽車工業推動了德國成為歐洲經濟強國。如今,這個行業卻陷入了危機,並拖累了整個國家。

汽車製造商正面臨一場完美風暴:從展示德國工程技術的內燃機

轉向德國無法控制關鍵電池技術的複雜程度較低的電動汽車

。他們還面臨著歐洲電動汽車需求下滑、能源和勞動力成本高企、主要市場中國銷量暴跌以及中國競爭對手大舉進軍歐洲大陸等困境。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可能帶來進一步打擊,他揚言要徵收關稅,這將顛覆支撐德國出口導向型經濟成功的自由貿易體系。

「經濟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壓力,而疫情和戰爭掩蓋了這一點,」柏林雅克·德洛爾中心智庫

副主任尼爾斯·雷德克表示。「現在這個問題再次成為焦點,人們對此非常非常擔憂。」

這對德國政治產生了連鎖反應。

德國主要行業面臨的困境是總理奧拉夫·肖爾茨在2月23日選舉中可能被罷免的主要原因,因為選民對他的經濟議程感到不滿。

距離投票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舒爾茨的對手——弗里德里希·梅爾茲

領導的保守派聯盟在民調中獲得了29%的支持率,而舒爾茨所屬的社會民主黨(SPD)則以16%的支持率排名第三。

但即使保守派獲勝,也不太可能迅速解決困擾德國汽車工業的問題。

整個行業的裁員、疲軟的經濟增長以及德國不再處於繁榮道路上的感覺正在加深該國的悲觀情緒。這助長了極右翼德國另類選擇黨

(AfD)的崛起,該黨目前在民調中排名第二(21%),並為左翼民粹主義聯盟Sahra Wagenknecht(5%)提供了氧氣,該聯盟以其德語首字母縮寫BSW而聞名。

儘管德國正進入連續第三年的經濟衰退,但該國經濟困境可追溯到2019年,當時脫碳工作正式啟動,威脅到其傳統的工業實力。與此同時,中國這個德國工業曾經依賴以獲取巨額利潤的國家,已成為其最大的競爭對手。


一種有毒的關係

德國汽車巨頭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滿,幾十年前,當國內汽車銷售剛剛起步時,他們就進入了中國市場;他們在亞洲的成功幫助支撐了國內更高的工資水平。

這一趨勢在2018年發生了逆轉,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新車市場首次萎縮,下降了3%。在疫情導致全球市場陷入停滯之前,2019年又下降了8%。

如今,隨着中國競爭對手推出價格更低的電動汽車,且往往擁有更先進的技術,德國三大汽車製造商的市場份額正在萎縮。

2024年,寶馬在中國的銷量下降了13%;梅賽德斯-奔馳下降了7%;而將中國視為最大市場的大眾汽車

則下降了10%。

「德國汽車製造商在中國市場表現良好,時間之長,以至於他們現在雖然遇到了麻煩,卻仍在努力重現過去幾十年的輝煌,」諮詢公司鹿鼎集團

的高級顧問諾亞·巴金說道。

但德國乃至整個歐洲在中國所面臨的不僅僅是企業利潤的問題。

巴金表示,德國汽車製造商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使中國政府得以對德國政府施加影響,「因為他們可以把這些依賴關係轉化為武器」。

這反過來又進一步危及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

的「中國去風險化」戰略。歐盟委員會去年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徵收關稅,儘管德國出於報復的擔憂進行了遊說。

梅爾茨誓言要打破對中國的依賴,即使這會讓汽車製造商付出代價。他警告德國公司不要在中國進行更大的投資,並表示如果這樣的賭註失敗,不要回來尋求救助。

在虧損中

除了汽車製造商的困境之外,能源成本上漲也是一大問題,在普京全面入侵烏克蘭之後,能源成本飆升,這凸顯了德國決定使其經濟依賴廉價俄羅斯天然氣所固有的風險。

昂貴的能源也導致鋼鐵和鋁的成本波動,而鋼鐵和鋁是汽車工業的關鍵投入。更糟糕的是,特朗普正在用新的關稅來打擊這兩種金屬。

德國汽車製造商還背負着全球最高的勞動力成本——這是強大的工會和數十年來從中國獲得的豐厚利潤帶來的後遺症。

為擺脫這些成本而付出的努力正在影響更廣泛的經濟。根據歐盟委員會的一份去工業化報告,從2018年到2023年,隨着德國汽車製造商遷往更便宜的國家,德國的生產下降了8%。

在銷售下滑和利潤下降的雙重擠壓下,汽車行業正在竭力應對。

大眾汽車去年要求工會成員減薪10%,並關閉德國的三家汽車工廠,此舉令工會震驚不已——這是該公司87年歷史上首次出現這種情況。面對工人們的憤怒和警告性罷工,大眾汽車又收回成命,讓工廠繼續運營——儘管工人確實同意減薪和削減福利。

德國汽車製造商還押注於汽車的電氣化,投資數十億美元開發新車型和改造工廠。但2023年底,舒爾茨領導的聯盟決定取消對電動汽車的慷慨補貼,這給德國電動汽車的銷售帶來了沉重打擊。

德國最大的行業和最大的僱主所遭受的衝擊吸引了政界人士的關注。

梅爾茨與其他保守派人士一道,希望歐盟取消其到2035年逐步淘汰內燃機汽車的計劃。德國另類選擇黨和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也在推動這一目標。

如果梅爾茨試圖與社民黨建立大聯盟或與綠黨結盟,這將成為大選後的另一個棘手問題,因為社民黨與綠黨都支持2035年的措施。

但汽車製造商並不都贊成破壞歐盟目標的想法,因為這可能會使他們的長期投資計劃陷入混亂,而他們的長期投資計劃正是為了實現電動化。

特朗普因素

特朗普又拋出了一個曲線球,他取消了美國電動汽車補貼,並要求「加油,寶貝,加油」地回歸石油和天然氣。

此外,如果他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關稅,可能會顛覆德國汽車製造商數十年來對北美市場的精心規劃,從而加劇他們的困境。

面對讓他們和德國富裕起來的模式崩潰,汽車製造商面臨著生存挑戰。最重要的是,他們必須弄清楚德國傳統的工程實力是否仍然能夠生產出有吸引力的電動汽車,擊敗中國競爭對手,並再次使汽車成為德國經濟的驅動力。

梅爾茨必須改革德國僵化的經濟、臭名昭著的官僚主義、高昂的成本以及根深蒂固的風險規避,這些因素已經滲透到從取消防止政府借貸的債務剎車到削減寶貴的福利政策中。

雷德克說,這可能意味着與布魯塞爾更緊密的合作,因為歐盟正在努力保護該集團的工業基礎免受中美競爭的影響。

「德國現在也是問題的一部分,這也許會使其意識到歐洲需要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他說。

梅爾茨已經表示願意這樣做,他在1月份的演講中表示,他將在歐洲範圍內提供更有力的領導。問題是,這足以拯救德國及其汽車製造商嗎?

「我很希望看到德國在更強大的歐洲中成為強大的德國,但我對此表示懷疑,」汽車供應商遊說組織CLEPA主席、汽車零部件製造商舍弗勒首席執行官馬蒂亞斯·辛克說道。

《政治》2025年2月19日

94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8:41

杜木頭:


不會!做數字孿生服務的人都知道一個專業術語「數字底座」。算力是數字經濟的底座,算力對數字經濟的重要性體現在數字經濟的基礎支撐、創新驅動、產業升級、效率提升等多個層面,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

科技已成為展現「存在」的支配性方式,它自然也是我們生存的環境和「座架」(Ge-stell)。

Ge-Stell是海德格爾用來揭示現代技術本質的一個術語。他認為技術乃至現代世界的本質上源於一種表象性思維,世界分成了主客體,人對存在者產生了工具性的要求,存在者被擺置出來,成為了對象,也被分門別類集中起來,形成了類屬。

Ge- Stell 這個詞是海徳格爾對德語 Gestell一詞的改造,Gestell 的含義是支架、框架或底座,因此Ge-Stel也經常被翻譯為「座架」、「構架」。

現代工業文明本質也是座架(Ge-stell)的展現方式,德國在技術本質的把握上仍具有現象學優勢。

你問這個問題,估計是你聽咱們中國人動不動就說一個詞「彎道超車」,就以為中國現在全球為王,你太天真啦!平直的大道面前不超車,竟然刻意的選擇在彎道超車,這種駕馭的思維應該說是荒唐至極的。因為,彎道超車從任何方面講都是充滿安全無法預測的全風險、費力、費時而不該採取的行為意識。

德國廣為人知的是汽車工業,可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德國其實是全球價值鏈頂端的化學藥劑配方專利所有人?化工產業是德國的三大工業支柱之一,佔德國製造業總收入的1/10,僅次於汽車、工程機械。所以德國的各種化學巨人一直在你身邊出沒?

阿克蘇諾貝爾最早成立於1792年,是全球裝飾塗料產業的領軍者,是世界上最大的功能塗料製造商,核心業務包括裝飾塗料、高性能塗料業務和專業化學品業務,產品包括建築塗料、汽車塗料、木器塗料、船舶塗料、3C塗料、風電塗料、航空塗料、包裝塗料、卷材塗料等,業務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截止2023年底,集團全球擁有員工35200名,2023年銷售額為106.68億歐元(約合115.69億美元)。

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

厲害到沒對手,是全球化工生產精細化率與技術儲備最高的企業之一,堪稱「化工之王」,業內無對手。1922年,巴斯夫第一次成功利用氨和二氧化碳以工業規模生產出了尿素,這是現代化肥工業的開端,世界農業從此進入肥料時代。

巴斯夫在電動汽車材料領域有多種創新材料,包括電池材料及回收方案、電池助劑、電池用密封劑和膠粘劑、表面處理和塗層、聚氨酯和工程塑料,以及脂類、冷卻劑和溶劑等領域。

電池材料是鋰離子電池的核心,因為它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電池的性能。巴斯夫在鋰電池電解液領域持有全球27%專利!巴斯夫為鋰離子電池提供廣泛的陰極活性材料 (CAM) 產品組合,包括鎳鈷鋁氧化物 (NCA)、鎳鈷錳氧化物 (NCM) 和鋰鈷氧化物 (LCO) 等技術。巴斯夫也為電池組應用提供廣泛的聚氨酯和工程塑料產品組合。

財報顯示,2023年巴斯夫集團全球營收額為689億歐元,按當年末的歐元兌美元匯率換算,約合760億美元,穩居全球化工企業榜首,遙遙領先各路競爭對手。

德國默克集團

有350年歷史,以創新為驅動力,專註於醫藥健康、生命科學和高性能材料三大領域。全球有54000名員工服務於默克。默克與日本智索、日本DIC用遍布全球的專利防護網壟斷了全球高端液晶材料TFT的生產。默克的液晶和OLED顯示材料和解決方案服務於全球超過一半的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的顯示屏,同時應用於汽車、建築等。

曾經在張江漢高總部吃過員工餐,幸福!漢高集團

在190個國家設立粘合劑研發中心,構建起全球製造業工業膠水網絡。這類企業通過分佈式技術節點形成生態型護城河,其抗風險能力遠超依賴終端產品的企業。

這些精細化工品構成電動車、顯示面板等新興產業的基礎材料,其技術壁壘遠超整車組裝。

曾經跑到德國的小鎮上看過各種全自動化「黑屏」無人工廠,屢次被他們的機床裝配整的我一言不發。因為德國的通快集團

在全球激光加工領域排名世界第一,同時也是全球第三大機床製造企業。

該集團的產品線主要包括各類激光器和激光加工機床,以及數控沖裁和折彎機床等。通快集團的激光器產品包括大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器和固體激光器,如碟片式激光器、光纖激光器、二極管激光器、脈衝激光器等。而機床產品則包括平面激光切割機、沖裁機、沖裁激光複合加工、折彎機等。

通快集團(TRUMPF)的超短脈衝激光器精度達0.1飛秒(10^-15秒),支撐着全球75%的微電子器件製造。這類裝備製造企業的技術代差形成"降維打擊"能力,即使傳統車企衰退,仍能通過技術溢價維持經濟水位。

最近在瘋狂裁員的德國大陸集團將傳統ESP系統研發團隊整體轉型為自動駕駛算法部門,利用既有控制論知識體系重構技術路線。這種在封閉系統中實現熵減的轉型模式,打破傳統產業生命周期理論。

日常最喜歡找在博世集團

工作的人討要他們的電腦背包,因為好用!博世集團將高壓共軌技術專利池轉化為氫燃料噴射系統研發資本,實現內燃機時代技術積累的量子化遷移。這種技術路徑依賴的創造性轉化,使產業轉型具備能量守恆特徵。

大家耳熟能詳的空中巴士公司

(Airbus),在德國漢堡的工廠是全球領先的飛機製造企業之一,也是空客在德國規模最大的企業。漢堡工廠不僅負責組裝多種型號的空客飛機,還承擔了重要的塗裝和客艙定製工作,是全球三大飛機製造中心之一。

而大家並不熟悉的德國伍爾特集團(Würth)在螺絲緊固件領域深耕78年,其產品應用於國際空間站機械臂關節。這種在細分市場構建分形結構的商業模式,使德國經濟具備對抗產業周期的空間摺疊能力。

你對德國經濟的悲觀預期,本質上是將複雜系統簡化為機械決定論的誤判。

中國經濟固然取得顯著進步,但需警惕將彎道超車的工程思維簡單移植到複雜經濟系統分析中。真正的大國競爭不是田徑賽道的速度比拼,而是持續演化的生態系統建設。

95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8:41

不會。做一個控制變量法就行了。

即沒有中國貿易來往的時候,德國本來就是發達國家。

那如果承受不住中國的傾銷,跟中國脫鉤就好了。這也是歐美正在做的事。

所以,什麼情況下歐洲擋不住中國的傾銷,那德國就有可能淪為發展中國家。那什麼情況下德國會擋不住中國的傾銷呢。第一種可能,中國航母開到了歐洲。第二種可能,中國真的引領了接下來的科技發展,就跟互聯網,智能手機到來時,沒有國家拒絕的了一樣。



作者:閒人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12910548227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96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8:41

碎玉:


國家面臨如此挑戰,國民還能問出這種問題的國家,人家就算變成發展中國家了,你的國家也一定變不成發達國家。


97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8:42

良言:




98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8:42

Flying horse:


未來,多遠的未來?二十來年應該不會。還是有不少世界一流企業,也有不少行業一流的小企業,金融管制也非常重視,還能撐一段時間。

99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8:43


天南地北:


我覺得相比關心其他國家,更應該問的問題是中國能不能成為發達國家

100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8:43


遠走高飛:


有可能,當年輕人上不起學,找不到工作,生不起孩子,對未來沒有希望,大家得了重病看不起回家等死的時候。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