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學曾當過班長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3152115162916283/answer/193565249709300986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就是疫情的時候還有年齡因素,老登們死光了,位置讓出來了,所以現在日本就業率高。
很多人對日本誤解很深,網上的大V全是說什麼廣場協議把日本搞沒了,簡直是狗屁。
原本日本半導體世界第一,老大東芝認為美國想要追上日本半導體需要10年。美國首先是聯合其他國家在半導體上圍剿日本,限制和禁售,就像現在美國對中國一樣。然後英特爾換賽道搞出奔騰,再通過韓國廉價代工,擊垮了日本半導體。
其次日本企業預判嚴重錯誤,搶員工像軍事競賽一樣,日本各大企業通過不斷提高員工福利來搶應屆生。應屆生收下公司介紹宣傳單現場就給相當於現在幾千塊人民幣的紅包。高級人才直接給相當於現在人民幣幾十萬!承諾128天假期,終生僱傭制,永不開除。日本企業為什麼要這麼高代價搶應屆生,因為當年日本企業發展太快了,完全不把其他國家放在眼裡,他們認為只有日本本土企業有競爭力,日本大學生都是高素質人才。媒體都是宣傳日本第一,當時日本半導體,汽車,家電確實領先。高薪招聘員工,構建地球第一企業,拉大日本和其他國家企業的差距。
日本金融預判,竟然認為日本技術和產品遙遙領先,哪怕是美國給日本企業增加關稅也動搖不了日本企業的領先地位。銀行職員的任務是儘可能地放貸,只要是擁有房產的人,都上門放貸,勸他們抵押房產貸款去投資。企業也一樣,勸他們抵押公司和地產去擴張。股票市場和房地產也是瘋長。
日本泡沫經濟年代,極度膨脹的口號很多。
日本第一
源自1979年傅高義同名著作,泡沫時期被媒體廣泛引用,宣稱日本模式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經濟領導者。企業界將其內化為行動綱領,例如三菱集團以14億美元收購紐約洛克菲勒中心時,媒體稱之為「民族勝利的象徵」。
買下美國
日本資本大舉收購海外資產:索尼34億美元收購哥倫比亞影業,松下收購環球影業,住友銀行收購加州高爾夫球場。輿論歡呼:「夏威夷即將成為日本第48個縣」「美國正在變成日本的第47個縣」。
土地永不貶值
銀行向民眾推銷貸款時宣稱:「土地明天就漲到1.2億,後天1.3億,現在貸款等於白撿錢!」 甚至對老人放貸30年期,理由是「日本人長壽,活到100歲沒問題」。
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
豐田憑藉該口號瘋狂擴張。
銀行追着送錢。
當年日本女性也很膨脹,表示女性要有三個錢包,一個是支付車費的男朋友(錢包),一個是支付用餐的男朋友,一個是支付開房費用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