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風一場夢:
如今,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太重,給基礎教育「減負」已是全社會的共識。近幾年,教育部門出台了不少政策,想幫中小學生減輕課業負擔。可沒想到,真到落實的時候,很多家長卻不樂意了,不願意配合。
今年春季新學期,多地教育部門推行周末雙休。比如江蘇揚州,高一、高二開始雙休,高三從原來兩周一休變成單休;江蘇南通也規定,高一、高二雙休,高三單周休;長沙教育局明令禁止高中周末補課;河南省延續教育廳改革,嚴禁中學雙休補課。 一直以來,高中生學業累、學校補課多,大家都看在眼裡。按說教育部門禁止高中周末補課、推行雙休,應該挺受歡迎。但新規一出,好多家長卻反對,非要恢復原來的補課安排。

家長為啥反對高中生雙休呢?主要有這幾個原因:第一,周末學校不上課,有錢的家庭能給孩子請家教、報補習班,窮人家孩子沒這個條件,時間一長,教育就不公平了;第二,高中知識又多又難,學習時間本來就該多些,而且高中又不是義務教育,沒必要像小學、初中那樣減負;第三,高中生正處在叛逆期,不太聽家長的話,家長覺得孩子在學校,有老師看著,才能多學習;第四,家長擔心雙休執行不好,如果要搞,就得全省統一,所有高中都得執行,不然還是不公平。

說到給學生減負,家長們心裡挺矛盾的。一方面知道孩子課業壓力大,該減負;另一方面又怕減負後孩子學習跟不上。這種矛盾心理,在小學、初中家長里也挺常見的。 說到底,這都是因為「減負」政策執行得不好。現在中考、高考看分數、排名錄取,要保證公平,最好全市(中考)、全省(高考)學生在校學習時間一樣,都不補課。
可實際情況呢,好多學校偷偷補課,家裡有錢的學生還去校外補習班。這樣一來,學生學習時間不一樣,成績差距可能就拉大了,教育不公平就更嚴重了。反而是大家都在學校正常上課,在校時間差不多,才最公平。 造成這種局面,教育部門有責任。他們沒有讓「減負」政策徹底落實,甚至縱容一些學校、在職教師違規補課,想藉此出政績。政策執行不徹底,大家就都不願意執行了。

要想讓「減負」政策真正落地,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就得建立更強有力、更全面的監管和問責機制,嚴肅處理違規的學校、教師和監管不力的教育部門,杜絕違規補課,這樣才能緩解教育焦慮讓大家安心減負。不然,就算出台再多減負政策,也是白搭,大家還是會一頭霧水,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