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风一场梦:
如今,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太重,给基础教育“减负”已是全社会的共识。近几年,教育部门出台了不少政策,想帮中小学生减轻课业负担。可没想到,真到落实的时候,很多家长却不乐意了,不愿意配合。
今年春季新学期,多地教育部门推行周末双休。比如江苏扬州,高一、高二开始双休,高三从原来两周一休变成单休;江苏南通也规定,高一、高二双休,高三单周休;长沙教育局明令禁止高中周末补课;河南省延续教育厅改革,严禁中学双休补课。 一直以来,高中生学业累、学校补课多,大家都看在眼里。按说教育部门禁止高中周末补课、推行双休,应该挺受欢迎。但新规一出,好多家长却反对,非要恢复原来的补课安排。

家长为啥反对高中生双休呢?主要有这几个原因:第一,周末学校不上课,有钱的家庭能给孩子请家教、报补习班,穷人家孩子没这个条件,时间一长,教育就不公平了;第二,高中知识又多又难,学习时间本来就该多些,而且高中又不是义务教育,没必要像小学、初中那样减负;第三,高中生正处在叛逆期,不太听家长的话,家长觉得孩子在学校,有老师看着,才能多学习;第四,家长担心双休执行不好,如果要搞,就得全省统一,所有高中都得执行,不然还是不公平。

说到给学生减负,家长们心里挺矛盾的。一方面知道孩子课业压力大,该减负;另一方面又怕减负后孩子学习跟不上。这种矛盾心理,在小学、初中家长里也挺常见的。 说到底,这都是因为“减负”政策执行得不好。现在中考、高考看分数、排名录取,要保证公平,最好全市(中考)、全省(高考)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一样,都不补课。
可实际情况呢,好多学校偷偷补课,家里有钱的学生还去校外补习班。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时间不一样,成绩差距可能就拉大了,教育不公平就更严重了。反而是大家都在学校正常上课,在校时间差不多,才最公平。 造成这种局面,教育部门有责任。他们没有让“减负”政策彻底落实,甚至纵容一些学校、在职教师违规补课,想借此出政绩。政策执行不彻底,大家就都不愿意执行了。

要想让“减负”政策真正落地,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就得建立更强有力、更全面的监管和问责机制,严肃处理违规的学校、教师和监管不力的教育部门,杜绝违规补课,这样才能缓解教育焦虑让大家安心减负。不然,就算出台再多减负政策,也是白搭,大家还是会一头雾水,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