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西么西:
俄乌战争前,我还有同学(文科生)认为俄罗斯是科技强国。
长期不接触科技前沿的人,其对一个国家的印象大体会落后十年。为什么是十年呢?因为一家公司或一项技术,从做到业内领先,到普及其产品到千家万户,差不多就要就这么久,然后才会被普通人熟知并改变大众印象。就比如现在gpt刚刚开始普及,但其技术源头是2017年谷歌发的论文,而如果要追溯seq2seq和attention,则要更早几年,所以到现在差不多就是十年。
换句话说,大众对日本的普遍认知,差不多还停留在十年前那个日系车满街跑、索尼笔记本卖一万块的年代。但如果你是做研发的,掌握一些还算新鲜的科技动态,就会至少在本行业,对日本的当今和未来发展有更准确的认识。比如我是做AI的,我最直观的观察,就是这个行业里的论文,出自中国作者的差不多有一半,但是很少见到日本作者,所以我的直观感受就是日本至少在AI行业水平不行。反过来讲,就是在未来的人类社会中,AI的地位如果越重要,那日本的地位就越不重要。
当然,赢友也别乐呵,自大与自卑同样愚蠢,都是因自身眼界太低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产生了偏差。比如诸君对印度的观感同样落后于时代,甚至还停留在对印反击战的美好回忆中不能自拔。事实上据我观察,印度在最近几年,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欧美已经在将印度培养成中国的替身和对手,各大科技公司在印度疯狂砸钱、飞速扩张。在班加罗尔(印度硅谷),一个在美资科技公司工作的senior engineer,其年收入轻松超过50万人民币,即使在全球经济一片哀嚎的2025年,印度的科技圈就业市场依然火热。
不过我也很清楚,我说这些是没用的,人很难相信自己生活圈以外的事物,就如同你叫不醒崇拜日本的殖友,你也叫不醒嘲笑印度的赢友,一体两面,一体两面,与其帮助他们改善认知,还不如从他们身上赚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