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景圖:
中國可以經濟內循環不依賴國外市場。
建一億棟廉價別墅拉動就業和生育率!只要大家有工作,經濟就好,經濟好收入就高那麼還房款就輕鬆很多,原來計劃二十年還完的,實際只需要12年就還完。銀行不擔心房產貶值而是擔心貸款者不還錢,只要貸款者按時還錢那麼就算房價貶值到零銀行也一點也不擔心。
建一億棟廉價別墅,每棟別墅配套40平方米一萬瓦的屋頂光伏發電系統,每年可以發一萬度電(中國居民人均年生活用電量約900度電),並配套一億輛續航里程100公里最高時速80公里的可日常在別墅充電的代步電動汽車(每輛三到四萬元),可以每年增加至少一千多萬個就業崗位,相當於十多個富士康用工規模,使經濟增長率增加3個百分點。同時還可以帶動汽車和太陽能發電等產業進行產業升級。
減少失業率能減少很多社會問題,如治安問題,家庭矛盾,還能提高生育率。
這裡說的建一億棟廉價別墅是在城市裡或城市周邊建別墅,不要理解為在農村建房子,也不要理解為京津新城那樣離城市七八十公里那麼遠的地方建別墅。從衛星地圖上看北上廣和很多城市還有大量農田可以使用。
兩層樓的廉價別墅在工廠流水線生產出房子模塊,顧客在網上下單後把模塊拉到別墅地塊組裝起來,這樣杜絕各個部門伸手向房產要錢,也基本杜絕了爛尾樓,這樣的別墅造價非常低的,每平方只要1500元左右。
中央只要給政策允許0.5億畝農地轉變為建設用地即可,不用中央出一毛錢。地方政府要做的是把土地從農民手裡徵收或租過來,做好建設規劃,並做好道路水電力等設施。地方政府只是分期提前墊付的一定的資金,等到把地皮賣給個人或租給個人建房子時就能回收墊付的資金。
一棟180平方米建築面積的兩層樓的別墅需要使用0.5畝(333平米)土地,包括了道路學校等設施的用地。
別墅業主每年需支付給農民2000元的土地租金。農民一畝地搞農業的話一年淨收入一般不到兩千元的,所以每年每畝地坐收2000元並不虧。如果買斷則按50年租金計算,0.5畝地賣家要給農民5萬元土地轉讓費。
一棟180平方米的兩層樓別墅建造成本36萬元,每人(一棟別墅住三個人)配套道路按35平方米,每平方米道路造價500元計算,每棟別墅需要承擔約5萬元。加上水電力等造價約3萬元,那麼房子和配套設施建造工料成本約44萬元,按13%的增值稅計算政府可以收到5.72萬元的稅金。4平方公裡面積的別墅小區可建1.2萬棟別墅(可居住3.6萬人),收到6.86億元,足以建一個容納2000學生的學校。小區內開車到學校不超過十分鐘。
每棟別墅前花園可以停兩輛電動汽車。每棟別墅建40平方米屋頂光伏發電系統,每年可發電一萬度電,使人均每年用電量從現在是800多度電增長的3000度電。可以消耗過剩的產能和增加人們就業機會。
對新建的廉價別墅收房產稅,每平方米每月收5至10元,每年政府可以淨收入約2萬億元。
以前兩萬一平方的房子,其實只有3,4千元是形成房子實體和給房子的配套道路水電等的成本,其他的錢都被以地價稅費的形式挪用到搞政府形象工程,大基建上了。但大基建的邊際效益已經遞減很多工程效益是負的了。不能把錢投入這些項目了。
建一億棟廉價別墅要把錢全部用在房子和配套的道路水電上,不給挪用,兩層樓的房子加上配套只需要3千元左右。低廉的價格必定用大量的需求,必然帶動房子相關的汽車家電傢具等的消費,直接拉動經濟和就業率。
媒體經常說中國需求不足,產能過剩。其實需求是有的,人們希望家裡有書房、健身房,有琴室,有衣帽間,有停車坪和前後花園、狗舍等,這些都是實實在在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只要別墅每平方米價格在3000元以內人們消費的起是有大量的需求的。需求大就業率高,大家都在工作沒有失業閒著就能創造極大的價值。
我們的消費政策不應該是掏空人們的儲蓄,而應該是讓人們有就業機會創造價值,用自己創造的價值和別人創造的價值進行交換從而得到自己的房子。
在初中就設置汽車駕駛課,讓學生考駕照。高中生16歲就可以駕駛代步電動汽車(美國就是16歲可以駕車的)。可以低息或免息給學生貸款購買4萬元以內的代步電動汽車。這樣可以每年創造兩三千萬輛電動車的需求,很大程度增加就業率和提高工廠的產能利用。學生能駕駛汽車並且有車,相當於把他的活動能力大大提高。可以限定學生還完貸款才能購買第二輛車,這樣就不用擔心給學生的貸款壞賬。因為4萬元對人的一生創造的財富不算多,基本都能還上。
土地不是問題,土地是足夠的。當年設置18億畝耕地紅線是預測中國人口峰值為16億人口,18億畝耕地紅線能保證16億人的糧食安全。按人口變動趨勢預計二三十年後人口將不到十二億人了。遠遠少於預計的16億人口。因此建一億棟廉價使用0.5億畝土地不會影響到糧食安全。
(18億畝耕地紅線的來歷:從國家自然資源部網站資料可知,2005年制定耕地紅線是要保證到2020年不低於18.05億畝。實際上到2020年還有19.179億畝)
2005年提出18億畝耕地紅線概念,當年的糧食產量4.84億噸,人均352公斤。2021年糧食產量6.8285億噸,人均480公斤,比印度的人均270公斤多了近一倍。和2005年相比糧食產量增長了40%,靠的是工業和科技發展反哺農業,充足低價的化肥,高產的種子,大型水利工程等是糧食增產原因。
注意,2005年提出18億畝紅線時還有耕地20.5億畝,當年人均糧食產量352公斤。可見當年認為人均糧食產量352公斤是安全的,如果不安全那麼就不是保18億畝紅線而是保20.5億畝紅線了。十幾年來耕地減少了1.3億畝,主要原因是退耕還林,把耕地恢復為林地以保護生態。而建設用地導致耕地減少不足0.3億畝。
2021年,我們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澇自然災害等困難,糧食總產量達到13657億斤,比上年增長267億斤,糧食同比增長2%,相當於增加0.4億畝耕地的糧食產出。其實我們糧食是足夠的,糧食增加2%對我們基本沒有什麼影響,那麼反過來糧食減少2%,回到一年前的水平對我們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如果增加0.4億畝住宅土地那麼對我們的生活質量是翻天覆地的影響,因為我們現在城鎮住宅用地面積才0.15億畝,增加0.4億畝住宅用地差不多夠城市一半人口的別墅用地了。
2005年到2021年十六年的時間中國糧食產量增長了40%,隨著農業集約化生產提高和科技水利投入增加預計過十幾年糧食至少還能增產10%,相當於增加2億畝耕地的糧食產出。
現在汽車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只有百分之六十,完全可以用汽車工廠的機器手生產兩層別墅,一棟別墅只需要四五個模塊,工廠生產出來後模塊運到工地吊裝組裝起來,接上水電排污管道即可入住。
全文請看一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807662/answer/2914333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