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熊大量出没,伤人事件频发,在日本社会引发震动。北东北3县受灾尤为严重,一时人心惶惶。国立研究开发法人森林综合研究所东北支所(盛冈市)动物生态遗传组组长大西尚树指出:“今年秋天的状况已达到灾害等级。”
入侵人类核心生活圈
——熊害事件连日频出。今年有什么特点?
熊和人类碰面的场所发生了变化,已经从以往的山林,扩展到郊外的住宅区,甚至县政府所在地的城区,可以说野熊正在逐渐侵入人类生活圈的核心地区。这个倾向其实2023年就已凸显,今年则更进一步入侵到了人类的生活圈。
盛冈市有报告称,野熊入侵岩手银行本店停车场和岩手大学校园;秋田县则有报告说,超市和高中附近发现野熊出没。
今年野熊伤人事件也很严重。我觉得可以说是跟海啸、暴雨同等级别的灾害了。
——野熊活动范围越界,秋田县甚至出动了自卫队。原因何在?
一个原因是“Urban bear(城郊熊)”的增加。它们在人类生活圈附近出生长大,早已习惯了人类的存在。现在已经发展到日常出入人类核心生活圈的阶段了。
它们从小就知道人类的存在,并一定程度接受了人类。本来它们是不想跟人碰面的动物,但后来应该是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例如“晚上就可以进入住宅区”“白天爬到树上,别人也发现不了”,于是就慢慢进入了人类生活圈内。
山中坚果歉收引发的人熊遭遇事件
——山中坚果的丰歉与熊出没是怎样的关系?
秋天,野熊为了冬眠储备,需要大量进食。这一行为是饱腹中枢失调引发的,空腹不是原因。因此,当山中坚果歉收时,熊就会在觅食过程中,逐渐扩大移动范围,甚至深入人类的中心生活圈。2021年、2022年野熊出没较少,但2023年遇上坚果严重歉收,出没事件就增加了。柿子和栗子以及房屋附近的厨余和宠物粮都会引来野熊。熊与人类的遭遇也增多,事故风险越来越高。
——还有报道称熊吃人肉了。
确实有熊吃了人类遗体的报告。但是熊基本不会一开始就为吃人而袭击人类。它们多数是出于自保,碰上人类后发动攻击,然后逃之夭夭。大概是非常偶然的机会吃了死者的肉,然后习得了“人肉可食”。
人类方面的环境变化和野熊数量的增加
——人类方面的变化带来了哪些影响?
野熊逼近人类生活圈,这背后也有人类生活环境变化的影响。人口减少和老龄化导致负责山中巡逻和日常警戒的人越来越少。空地和闲置空房周围草木丛生给熊提供了隐蔽之处和食物,无人裁剪的柿子树和栗子树会招来野熊,这些都是诱因。
到民宅附近吃栗子的母子熊。2023年10月,岩手县奥羽山地山麓的小镇(佐藤嘉宏摄影)
內容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