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71篇帖子。
(轉載知乎)為什麼日本的各大火車站沒有候車室?
1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29

去過東京,大阪,京都等火車站坐火車,印象中過了檢票口就直接去月台了,沒有候車大廳。是怎麼做到的?國內的火車站如果沒有候車室會一片混亂吧


2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30
作者:Jupiter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450915/answer/194444768831890740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你這個印象是正確的,日本越是大站越沒有候車室,越是小站候車室越漂亮。

日本地少人多,不喜歡在寸土寸金的的大城市裡弄個豪華大車站,非得把空間全利用起來才舒服,大城市的火車站是作為城市商業建築的一部分存在的。中國的地鐵站也是類似的設計,這就是跟日本學的。

你如果在大城市問路,某某車站怎麼走,日本人都會直接告訴你一個商場的名字,火車站就在這個商場裡面。比如札幌市中心的札幌站,你看不到車站,只有一個巨大的商業中心,進門下扶梯就是檢票口。更典型的是京都站,車站的標誌物是京都電視塔。

日本人沒有「提前去高鐵站等火車」的習慣,因為他們的高鐵本身就是地鐵的一部分,一個車站10個站台,1號站台下了地鐵,4號站台上高鐵。如果你提前到高鐵站那反而尷尬了,因為沒有候車的地方,夏天特別熱,你必須先出站,到周圍的商業中心花錢耗時間。GDP這一塊,促進消費這一塊。


小車站的情況正相反,周圍商業不發達,車站有專門的候車大廳。小地方車次少,交通也困難,旅客一般都要提前到車站候車,沒候車室的話就很難受了。比如互聯網著名熱點河口湖站,就是那個羅森便利店

遮了又拆拆了又遮的地方,它的候車廳就是一個獨立的大房間。

日本火車站的候車室有兩種,一種是車站門口的候車廳,不進站。進站後你就不能再出來了,這時可以去月台的待合室,一般是玻璃構成的封閉房間。

如果是非常鄉下的車站,或者是城市裡的小站,那就乾脆連車站都沒了,只有2個月台,檢票口都未必有。


來,看看你們的表情。

3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30

奧倫堡大統領:


給國人普及一個常識: 車站的功能只是乘降,衡量鐵路運營能力的指標是周轉效率、客流量,而不是候車室面積和車站大小。

人滿為患的車站候車室,不是線路繁忙的必然,只能說明這些旅客可憐走不了,只能等着。


4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30

心下竊喜:


  首先,日本車站,如果條件許可,是會設立候車室的,新幹線車站基本是有的,他們叫「待合室」,但通常不大,位置也各異,有的在站台層(電車停靠的那層),有的在站廳層(高於或者低於站台層需要樓梯電梯連接)。

  我個人認為,日本軌道交通候車室少的根本的原因,是日本與中國國內的票款體制存在本質區別。

  中國的長途客運車票(包括高鐵),都是針對某趟特定的班次,對號入座。如果錯過了,必須辦理改簽(存在簽不到當日其他車次的可能)\退票(可能有票款損失)\重買(可能買不到新車票)等等問題,所以「不能誤點早點到」成為了絕大多數人的選擇。另外一個需要吐槽的是,大規模建設高鐵的時候,可能基於促進城市發展的考量,很多高鐵站刻意遠離原來城市中心的火車站,造成不少地方去高鐵站反而不方便,也加劇了「穩妥起見早出門」的情況。對了,我們還有安檢什麼的。大量早早來到車站候車的人群,造就了巨大的候車空間需求。

  而日本,長距離乘車,以JR為例(大的私鐵近鐵東武等類似),它的票款是分兩部分的,一是「乘車券」,也就是基本票價,代表從始發地到目的地的基本票價(乘坐不對號的普通車),JR可以不出站從日本最北端的北海道稚內,一路轉普通車坐到最南端的九州鹿兒島。基本票價的有效期是七天,只要購票七天內從目的地車站出站都行。另一部分票價,是「特急券

」,代表期間乘坐對號入座的特急車(包括新幹線)取代不對號的普通車,需要增加的費用,可以不買特急券只坐普通車。「特急券」的有效期,一般是當日,「特急券」指定車次和座位,如果錯過了對應的車次,可以繼續乘坐當日其他相同方向的特急車次,只是指定座位失效了,需要去「自由席」排隊候座了。

  所以,在日本,錯過車次問題不大,且日本的公共交通非常發達,日本買新幹線車票都無需實名(購票無需證件),無需安檢,去車站大致掐點就行,自然就沒有太大的候車室需求了。


  下面,用我2023.11.27購買的東京往返大阪的車票示例。

  可以看到,單程都是兩張票,一張是「東京都區內

」到「大阪市內

」的「乘車券」,一張是「品川」到「新大阪」的「新幹線特急券」,乘車券標明11.27-12.04(七日)有效,「新幹線特急券」沒標,應該是當日有效,因為這張票只是出入新幹線閘機以及應對新幹線車上查票用的(這次來回都沒有遇到查票,16年從仙台去北海道是遇到過查票的)。注意「乘車券」上有紅色的打印字符,這是出入新幹線閘機的記錄,防止在7日「乘車券」有效期內反覆乘坐新幹線(只能乘坐一次),下面有圖詳解。另外,注意「乘車券」並沒有標明具體的車站,對於長距離乘車,JR是允許在一定範圍內上下車的,也是下面詳解。

2023.11.27,在新幹線品川去往新大阪車上拍的車票。

  JR對於遠距離乘車,始發目的地沒有具體要求,是劃定了一個範圍,在這個範圍內,都可以自由出入站,所以並不是必須自行前往新幹線車站(東京就是東京站品川上野,大阪就是新大阪),沒必要花冤枉錢。東京的東京都區內範圍如下,在這個範圍內,都可以上下車(乘車券和特急券要同時相疊插入閘機),下面貼的是日語,但大致能看懂,山手線全線都屬於此範圍,只要在東京,站牌上有個「區」字的,就是屬於此範圍內,我個人感覺,其實就是JR東京一日券的範圍。「大阪市內」類似,有個範圍。

「東京都區內」は、東京駅や山手線の駅はもちろん、以下の駅までの範囲です。
東海道線・京浜東北線:蒲田駅まで
(東海道線・上野東京ラインの列車では、品川駅まで)
橫須賀線・湘南新宿ライン:西大井駅まで
中央線:西荻窪駅まで
埼京線:浮間舟渡駅まで
宇都宮線(東北線)・高崎線・京浜東北線・湘南新宿ライン・上野東京ライン:赤羽駅まで
常磐線:金町駅まで
(快速電車・中距離普通列車(いずれも上野東京ライン含む)では、北千住駅まで)
総武線:小岩駅まで
(快速電車では、新小岩駅まで)
京葉線:葛西臨海公園駅まで

  以我的行程舉例,從東京的「東京都區內」範圍車站入站(我是在渋谷入站,兩張票疊加塞入閘機)後,會在「乘車券」上打洞,代表入站了。在品川通過新幹線換乘閘機後,「新幹線特急券」上會打洞,同時「乘車券」上會打印「品川入場」和具體時間標記,代表進入了新幹線範圍。

  到達新幹線新大阪站後,通過換乘JR普通車的閘機(乘車券和新幹線特急券疊加同時插入)後,「新幹線特急券」被收走,只吐出「乘車券」,同時上面打印了「新大阪出場」及具體時間,代表新幹線部分已經用掉了,下圖是在大阪JR普通車尚未出站時拍的,可以清晰看到打印了新幹線出入場的信息。

2023.11.27,大阪尚未從JR普通線出站時拍的乘車券,上面清晰打印了新幹線出入站信息。

  從JR「大阪市內」範圍內的車站(這次我是到JR大阪環狀線京橋站)出站時,這張「乘車券」就被收走了。

補一張2024.04拍的,日本站台上的待合室(候車室)照片

5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31

Alan:


日本的軌道交通就是方便啊,從檢票到上車只要你不迷路,5分鐘就夠了吧,沒候車的必要呀

坐新幹線和國內坐地鐵一樣,國內地鐵也沒候車室呀,而且國內地鐵還要過安檢


6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31

萬答通:


1,對於絕大多數日本城市來說,新幹線就只有一條,錯過這班沒關係,10-20分鐘後會有下一班到同樣目的地的。

2,上座率大部分情況下不超5成,除非是黃金周,基本車上都有位置。

3,進站無安檢,速度很快。

所以日本人坐新幹線,就和你坐機場快綫

一樣的心態,你會去候車嗎?車來了有座就坐唄。

但在中國行不通。

1,進出站有安檢,你也說不准輪到你的時候進站時間要多久。

2,線路亂,有往北京方向的、廣州方向的、上海方向的、成都方向的……你要錯過這班,下班同方向的,可能要幾小時後。

3,上座率高,尤其是京滬這種,淡季你不提前1天買很可能就沒票了。如果買了票確定坐車時間,那你勢必要預留一定的時間,預防路上堵車之類的情況。

既然有很多人都是提前達到,那就只好建設面積龐大的候車室容納這麼多乘客了。

7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48

123123123:


因為不需要提前很久到站。為什麼呢?

1.買的票不是某一趟車的票,是區間票,這一趟錯過了,晚點坐下一趟就行。

2.車站小,進入建築物到上車,快的話(小站)只要20秒,即便是日本最大的車站,10分鐘也夠了。時間可以精準把控。(為啥小,因為省去了候車室,對,這一條和原問題相輔相成)


最後,到早了怎麼辦?日本的車站附近或車站自身往往就是當地的商業中心,到早了當然不是傻坐着,而是逛逛逛買買買吃吃吃啊!人流處,商業活;坐着發獃,傻不傻?


8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48

大貓:


大站有個商場建築給你消磨時間

小站可以參考我們的地鐵

更偏僻的鄉下小站一般會有個一個小屋子給你擋風遮雨

當然有的時候你沒算好換乘時刻只好待在站台等了

9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48
作者:梧桐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450915/answer/351631469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果是老建築的話去看看咖啡廳書店什麼的,很可能就是候車室改的

以河南格羅寧根(河南人普遍裝飾比較浮誇,而且大字砌在牆上,作為例子很好)火車站為例:

各種你們覺得火車站應該有的一應俱全………可惜,一百多年前的黃曆了,所有功能基本完全廢棄


警衛室,1、2等候車室,女士沙龍


一等候車室現在是咖啡廳


行李間電報房站長室,現在是德鐵售票處


行李間


電報房門口富有時代特徵的壁畫

除此之外各國候車室的遺迹基本就只有一等座貴賓室了,比如德鐵在重要樞紐還保留貴賓室

持長途一等車票者方可入內


開設貴賓室的樞紐車站

原因在於:



隨着技術進步,自動化調度和電氣/內燃化牽引導致很多小站失去技術上的功能,單獨維持一套服務人員費時費力費錢;
自動售票機

使無人值守成為可能,人工成本上漲進一步推動了這個趨勢;
在攝像頭大規模普及之前(這也就是十年的事,當然現在又出了數據保護的問題)這種無人值守的小站會成為治安黑點,乾脆把站房一封了事,留間房子開個小賣部還能回收一點維護成本,否則要不是古建築保護的要求要都拆了。

簡單地說就是對七十年代以後的鐵路來說,候車室價值有限,維護成本又高,自然能拆拆能改改,實在不行門窗釘死假裝不存在

CR 把火車當作飛機來經營的奇妙品味為大家建立了一百年前的使用習慣,提前停止檢票+進站安檢+很多車站在郊外(比國外很多機場都遠)導致必須要預留以小時計的富裕時間在車站裡獃著,不然你以為我不想去路對面飯館坐着喝點什麼或者逛逛書店還剩十分鐘的時候過馬路進站上車麼?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9 20:49

最愛石頭記:


普通車 2 分鐘一趟 20 30 分鐘一趟 候誰?沒有喜歡的顏色還是司機面相不好?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