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恢复阅兵:改革开放后凝聚人心
一直到1984年,中共在领导人邓小平建议下才恢复阅兵。
邓小平在1978年带领中国改革开放,让中美外交走向正常化,他在国内的声望达到高峰。当时邓小平为军委主席,在建国35周年时举行阅兵,目的是展示军力,也能凝聚人心。
相隔24年再阅兵,阵容已变得强大。当年阅兵副总指挥、时任北京军区参谋长周衣冰曾称,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装备最新、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一次”。
受阅的陆海空三军加上民兵一共超过一万人,空军一共驾有117架飞机。所展示的28种武器装备中有19种为新装备,当中首次出现战略核武器、大型导弹,包括可运载核弹头的洲际导弹、潜射导弹和自行榴弹炮。
邓小平发表演讲时说,解放军必须时刻提高警惕:“在国际情势严重恶化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加强国防。”
《纽约时报》记者克里斯多佛·雷恩(Christopher S. Wren)曾经写道,当时西方外交官认为,邓小平阅兵是令自己的务实政策合法化,而给予部队荣耀地位也是为了提高军队士气,不是指会采取更激进政策。
值得留意的是,在邓小平指示下,检阅的口号从“中国共产党万岁”,改为了“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受阅部队会回应:“首长好!为人民服务!”这一口号表达了领导人与部队的关心,且突显“人民”的重要性,被认为是阅兵中的一个重要改革,并一直沿用到2017年才被改变。
五年后,中共建政40周年,但八九民运爆发,原定的国庆阅兵取消。官方仅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