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天野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45088529857220662/answer/194548071182289841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实在是见不得题主的纯,老夫忍不住出手。
一切乱象的根源背后都是经济,接下来,数据说话:
1、印尼经济增长长期停滞

印尼货币超发,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遭遇重创,之后信贷扩张就比较谨慎,但也影响了GDP的增长,到2011年,GDP上行速度快速下降,2011到现在,GDP基本上横盘震荡,说明在下行周期,印尼虽然继续债务驱动,但未能有效推动经济增长。

反映在CPI增速上,2022年9月见顶后持续下行,2025年因为恶劣天气影响稻米价格才反弹。
2、印尼产业政策失误频频,影响出口增长

印尼贸易顺差2019见底逆转,开启高增长,2023年初见顶快速下行,2024-2025年横盘震荡,说明印尼产业缺乏竞争力,出口乏力。

印尼盾持续贬值,但还是无力推动出口增长,影响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如下:
2023年欧美经济增速放缓,尤其是纺织、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下降,导致印尼相关出口大幅减少。例如,2023年4月印尼对欧美出口同比下滑22.7%,纺织业面临裁员压力。
印尼主要出口商品(如棕榈油、煤炭、镍)价格显著下跌。2023年棕榈油价格同比下跌40.26%,煤炭价格下跌37.5%,镍价下跌27.88%,直接拉低出口额。2024年煤炭出口量增7.5%,但价格下跌18%,出口额仍下降11.9%。印尼为提升附加值,限制镍矿等原材料出口,强制要求国内加工。但技术短板(如镍回收率低)和产能过剩导致镍价崩盘,2025年镍价跌至五年最低,28条生产线停产。
印尼不锈钢和电池材料产业严重依赖中国设备(90%进口),成本劣势明显;同时误判电池技术路线(押注镍氢电池,而中国转向磷酸铁锂),导致资源错配和产能闲置。
印尼强制外汇留存政策(100%外汇存入国有银行12个月)挤压企业现金流,叠加新增税种和特许权使用费上调(镍矿费率提至14%-19%),进一步抑制出口活力。

外商投资金额断崖式下降。
3、印尼旅游业受制于全球消费降级,未能回归到疫情前的水平

疫情前旅游业占GDP约4%-5%,2025年仍未恢复至该水平。尽管巴厘岛游客量回升,但人均消费降低(如高端游客转向其他地区),削弱经济拉动效应。
后疫情时代,游客更倾向短途、高性价比目的地,而印尼偏远岛屿的高交通成本(如区域机票价格)抑制需求。
越南、泰国已接近疫情前旅游水平,分流了原本可能选择印尼的游客。
4、收入长期增长缓慢

从2017年开始,印尼员工收入增长就极为缓慢,与汇率加速贬值形成巨大反差。

劳动力人口则持续增长

失业率长期下行,但2025年还有4.76%的水平。
收入增长停滞直接反映在房价长周期下行上:

停滞的经济、停滞的收入、持续贬值的汇率和房地产、持续增长的劳动力,里面蕴含的怒火就像是一个高压锅,迟早要大爆发,类似孟加拉国疯狂反抗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