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07篇帖子。
(轉載知乎)為什麼新加坡高度發達,民主程度甚至不如日韓?
1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18:31

和李光耀有關嗎?還是說這個國家的制度本來就是這樣的?


2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18:35
作者:CodeRyan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09164813491373239/answer/191435463090684792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對於像新加坡這樣的靠貿易發家的城邦國家,它發達的核心不是民主,而是法制。

我們來看看新加坡的地理位置:


這個位置是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分界點,是所有要遠洋船隻的天然休息站,也是得天獨厚的商品中轉集散地。

所以它一定是個貿易極為繁忙的區域。

那麼貿易需要的是什麼?

公正的裁判,公平合理的處理所有糾紛。

有了公正的裁判,商人們就會對此處建立信任,就會願意提供稅收。有了稅收,就可以組建各種各樣的公共服務。

這才是新加坡立國的關鍵。因為60年代的馬來亞政府實在是不靠譜,李氏家族掌控新加坡,哪怕是溫和極權,新加坡對各國的貿易船提供的保障和糾紛處理是極為公正的,只要你不試圖干預新加坡的政治。

實際上這一點在歷史上所有的極權政府里是很少見的,大部分極權政府因為權力缺乏監督,往往都會濫用權力,包括但不限於腐敗、貪污、不公正判決等等。

但是李氏家族是真的一點錢都不貪,「我給自己開高薪合情合理,但是我絕對不會被別人收買」,這一點鑄就了國際上對於新加坡的信任,知道在新加坡進行貿易是幾乎不會存在偏袒問題的。

當然,這種聖人政治只能持續到聖人離開的那一刻,李光耀也知道這一點,所以新加坡在90年代開始急速民主化。李光耀只是恰好是個好人成了獨裁者,但下一個人成為好人的機率有多大呢?

所以民主才成了最好的解決方案,當然對於新加坡來說,它的改革步驟一直是比較溫和的,避免造成嚴重的動蕩。

3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18:35

你用過新加坡的任何產品嗎?

沒有吧?

新加坡科學家拿過諾貝爾獎嗎?

沒有吧?

你知道新加坡最大的公司是什麼嗎?

托克集團,是一家物流公司。

新加坡哪裡發達了?

一個收費站而已... ...

說難聽點,李家坡的國際地位還沒有韓國高,朴卡卡、全卡卡出身底層,這兩個反而是相當不錯的總統,反倒是朴卡卡這個社會精英的子女朴槿惠是個重量級。李明博一輩子沒接受過精英教育,一樣為底層發聲,揍的財閥哭爹喊娘,全卡卡再逆天也沒把韓國變成自己的「私產」。



作者:劉大婷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09164813491373239/answer/192133190227667473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4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18:36

作者:royyuan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09164813491373239/answer/191249725869338826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那為什麼香港民主程度不如新加坡,人均GDP2003年開始被新加坡超過,GDP總量也被新加坡超過很多年了?香港地區顯然比日韓更適合拿來跟新加坡進行比較!

根據《經濟學人》智庫EIU 編製的民主指數(2022年版),新加坡在167個國家/地區中排名第70位,跟捷克(25名)、希臘(=25)、葡萄牙(28)、以色列(29)、美國(30)、義大利(34)、比利時(36)、印度(46)、巴西(51)、馬來西亞(40)、菲律賓(52)、印尼(54)、泰國(55)一道被歸類為「有缺陷的民主」。

排名更靠後的香港特區(88)和孟加拉國(73)、烏克蘭(87)、墨西哥(89)、肯亞(94)一道被歸類為「混合政權」。

日本、韓國分別排名第16和24,屬於「完全民主」國家,歸入這類的大多都是老牌已開發國家/地區。中南美洲的烏拉圭(11)、哥斯達尼加(17),非洲小國模里西斯(21),也躋身其中。

新加坡民主指數不高,但是全球競爭力排名高!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編製的全球競爭力排名中,高居全球第1,香港排名第5,韓國排名第20,日本38。

在透明國際編製的全球清廉指數排名中,新加坡高居第3,僅次于丹麥、芬蘭。日本排名第20,韓國第30。

2024全球貪腐感知地圖(透明國際編製),顏色越深,貪腐程度越高


你當然可以認為EIU 、IMD 、透明國際或者其它組織編製的各種指數不客觀,但不可否認在各項指數排名靠前的國家/地區,是成功國家/地區, 而在各項指標中全都吊車尾的絕對是失敗國家。

民主指數中排名前十的國家/地區中有七個出現在了競爭力排名前十的榜單里,也有七個出現在了清廉指數前十的榜單里。

「意外」躋身「完全民主」國家的烏拉圭、哥斯達尼加、模里西斯在清廉指數分別排名13、42、56,烏拉圭繼續開掛,哥斯達尼加、模里西斯表現也不是太差。2024年三國的人均GDP分別是23052美元、18462美元、12003美元,也不算太差的。

民主程度跟經濟發展水平並無強正相關,但專制/威權政體而能保證經濟高速發展、政治清明、國民福利保障較好的國家可謂鳳毛麟角,去掉中東石油國就更難找了。

自1959年新加坡自治邦成立以來,新加坡實行的就是西敏制,典型的議會民主制,跟英國留給印度、馬來西亞、加拿大、澳洲、愛爾蘭等前殖民地的制度並沒有什麼區別。

李光耀和人民行動黨在執政過程中面對左翼激進勢力的挑戰、民族關係的緊張以及印尼大國沙文主義的覬覦,採取了一些加強管制的措施,制定了一些限制公民權利的法律如《內部安全法》(實際是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時,馬來西亞制定的),執政黨還通過選區劃分、引入集選區制度、法庭纏訟等手段打壓反對黨,但這些還不足以摧毀新加坡的民主制度。

隨著李光耀的卸任,內外威脅的緩和,經過權力的幾次代際傳遞,新加坡的威權色彩越來越淡。4G的黃循財,秘書出身,柔柔弱弱的,跟李光耀政治強人的形象已經毫無共同之處。新加坡離Full Democracy 只差一次政黨輪替。新加坡經驗並不能作為「威權體制更有利於經濟發展」論調的例證。

5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18:37

漢東錢秘書長:


城邦國家的民主,需要部分和其他國家分開來看。因為城邦國家的政府,也兼領著市政府的職能,包括議會也兼領著市議會的功能(像新加坡議員還要分管本選區的民生事務)。市政府一般來講,對於民主的要求不是特別高,比如說巴黎曾經長期不選舉市長,由愛舍麗宮直接任命警監省長來管理。對岸的話市或者縣議員對縣市長的行政制約也很少很少,柯文哲可以長期在少數友柯議員支持的情況下施政。韓國反而是比較特殊的,市議會不但有預算審核權還有人事同意權和彈劾權,還能繞過市長制定條例迫使市政府執行。

新加坡制度是一個長期塑造的過程,1959大選當然和現在的情況完全不同,李光耀時期也有一段時間沒有一位反對黨議員。後來又增設了非選區議員,作為落選者中得票率最高的安撫(經提醒非選區是有投票權的,只有官委議員沒有投票權)

首先要說,獨立之後PAP得票率從來沒低於過60%,從這個意義上講,新加坡要比一些贏了普選票還輸大選的國家要民主點(開玩笑)集選區制度確實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你不想搞族裔配額制度(這樣很容易導致口袋選區/種族分開無選區投票/部分人投票權重比其他人高的情況),又確實因為種族話題的敏感性必須要保證各族都有代表,要麼你搞集選區,要麼要大幅度的搞比例代表制,但是在一個選民只有二三百萬的城市裡面搞大幅度比例代表制,結果就是搓圓仔湯,選舉的監督效應不明顯,輸了也丟不到幾個席位,贏了也贏不到幾個席位,討厭鬼還是在台上不會下來,並且一個人口這麼少的國家基本沒有選區(也就沒有選區服務)也是不合適的,如果保留少量選區,又可能把選區議員選舉搞成區長選舉。

集選區是有利大黨,只不過當下PAP是唯一大黨,但是當PAP得票率下降,尤其降到55%以下的時候,集選區會出現到處漏風翻盤的情況,一旦PAP輸掉大選,那他們基本上也拿不回來。包括輸掉的集選區,PAP很難再派部長級人物去坐鎮選舉,輸掉議席等於部長暫時退出政壇四五年,沒有重量級人物帶頭選,反對黨已經贏下的集選區,PAP很難拿回來。(比如今年的榜鵝,就靠了顏金勇,上一回的東海岸靠了王瑞傑,而阿裕尼盛港,則在得票率上升的順風期都拿回無望)

新加坡民主的缺陷主要是在於三點:

一是每次大選重新劃分選區的不透明,新加坡作為移民國家,平均兩屆大選之間選民總數會增加3%(新加坡強制所有人必須投票,所以等於投票的人就會多3%,高的時候多十幾萬,少的時候幾萬),有些新區5年也變為半成熟了(比如西榜鵝),重劃選區理所應當,但是這個劃分過程不透明而且很多時候明顯的是在搞傑利蠑螈。

第二點是新加坡的選舉時間實在太短,不要說幾個月的競選時間,新加坡連一個月都沒有,往往什麼9天10天,並不足以進行足夠的辯論(甚至連提名都是匆匆進行),這一條需要加強。

第三點是新加坡對媒體的控制力度其實是過高,尤其在疫情期間反虛假信息法案之後,對自由媒體的鉗制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但是好在新加坡確實很小,它也必須依賴國際社交媒體而不是國產社交媒體來生活工作,對於外國報紙新政府有辦法收拾起訴(而且一般來說也只有在外國報紙不讓他們緊接著報導發「闢謠」聲明的時候才會起訴),對於社交媒體其實管制力度有限。

新加坡的民主是有缺陷的,而且其實目前沒有看出來新加坡有推進民主的計劃,從2011年到現在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芳林公園都是2000的事情了。(有人說什麼軍訓憲三步走實在刻舟求劍了,根本不是一個路子)

新加坡未來有可能會更民主一些,但估計永遠也不會採用對立的兩黨政治體系


6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18:37

東南亞小太陽李光耀 直接說了他不信民主

92年在香港大學演講的時候 (背景是談去英國的殖民化 和香港 回歸大陸前夕)

b站上可以直接找到 

(大概就是)他不相信民主,民主不會帶來進步 沒有大量受過良好教育的民眾和海量的中產階級 民主只會帶來衰退 民主化轉型帶來不必要的衰退 他見到不止一次 好的政府是要能對人民負責的 領導人無論是總統還是君主



作者:東邪不西毒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09164813491373239/answer/190975391051779855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7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18:37

東南亞小太陽李光耀 直接說了他不信民主

92年在香港大學演講的時候 (背景是談去英國的殖民化 和香港 回歸大陸前夕)

b站上可以直接找到 

(大概就是)他不相信民主,民主不會帶來進步 沒有大量受過良好教育的民眾和海量的中產階級 民主只會帶來衰退 民主化轉型帶來不必要的衰退 他見到不止一次 好的政府是要能對人民負責的 領導人無論是總統還是君主



作者:東邪不西毒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09164813491373239/answer/190975391051779855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8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18:38

哈欠:


其實新加坡就是一個廠區面積702平方公里,員工602萬人的企業。

李家是世襲的老闆,各級官員就是公司總經理、部門經理、車間主任、班組長等等。

它和中國這樣的國家不是一類。

9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18:38

約瑟夫:


華人在爭取民主這方面,似乎沒什麼動力,所以台灣都令我震驚。

反而韓國人經歷過朴正熙和全斗煥時代,經歷過光州事件的殘酷鎮壓,依舊敢於鬥爭,最終實現了民主化。

幾十年後,當尹錫悅再想復刻全斗煥的時候,迎接他的是整個社會自上到下的激烈反抗。


10楼 JosephHeinrich 2025-8-29 18:38

獨生女天團團長爸:


你沒說-錯,李光耀乾的。

英國政府曾委託外交部的喬治.林德組織了一個委員會,分別為新加坡與馬來亞制憲,幾乎照搬了西敏寺體系。

但李光耀在馬來西亞成立前,向馬來亞借兵,把反對黨全栽上「馬共」的帽子幾乎一網打盡,整個國會都控制了,想怎麼修憲就怎麼修。今天的工人黨完全是當時李光耀留下來當花瓶用的。

所幸的是,李顯龍沒老爹那麼霸道,新加坡己經從威權國家提升至「有缺陷的民主」。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