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elioHsu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1977486/answer/86695267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邀,这几天好多人来问我这个事儿,我倒是觉得有点莫名,我实在get不到这个事情为什么能在微博上热搜。
这个事情并不是一个突发的决定,糖税检讨已经进行了一年多了,说实话新闻出来只是要求强制标签和禁止高糖饮品广告这点我还是满惊讶的,我原本以为公布的会是糖税。
在一座岛屿浮出水面之前早就已经做了无数年的暗礁,只不过就是你没有注意过它罢了,但各路利益相关早就已经做足了准备:
本土品牌Pokka,Yeo's前两年就已经把主打茶饮系列都转移到了低糖型;
可口可乐这几年行销全放在了Zero和天与地茶屋系列的无糖茶饮上,你有多少年没有见过经典可乐的广告了?
麦当劳肯德基从去年开始就悄无声息的把套餐里的默认饮料都换成了Zero,(肯德基如果换成经典百事要加钱,麦当劳干脆就没有经典可乐);
本土奶茶Liho从成立开始就在SGH保健促进局的引导下推出了指定低卡茶饮,并在每家分店都给了最大最显眼的广告灯箱位
。。。。。。。。以上也不过就是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能看到的冰山一角罢了
一切,不过是水到渠成,到广告禁令出来的时候,对各大饮料公司也不过就是一句so what?
同步上线的饮料健康警示标签,才是重头戏,A-C级饮料无需标签(但是厂家一定会换上新标签的,毕竟这是一个加分项),D、E强制标签,这项政策所针对的本来就不是肥宅快乐水,而是那些隐藏在健康名目下的不健康饮料,果汁,调味乳/酸奶,运动饮料,三大无意识摄入糖分的重灾区,新标签法一执行,这些挂羊头卖狗肉的都会无所遁形(新闻一出我立刻准备囤饮料了,不管是A-C还是D、E都面对换标签问题,库存要清空,新货要上架,全面促销是必然的)
同样未来可期的是2021年全面禁售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消息放出了好几年,你若有心观察就知道,改变早就在细水长流的进行中了,小贩中心的咖喱卜摊位上堆的大铁桶食用油已经很少见到麦淇淋了,人造奶油早已经从三大连锁超市的货柜上消失,第一家,牛车水这类本土品牌的速冻Rotiprata和春卷都已经打上了不含反式脂肪酸的标签。。。。没有一种改变会是剧变,步子太大那必然会扯到蛋,外人对这个事情惊讶不过就是没有经历过这其中温水煮青蛙的过程罢了。
---------上纲上线的分割线-------
如果一定要把这么一件小事拉抬高度的话,那么可以说新加坡政府正在顺应时代变得越来越温和。若是在李光耀时代,直接全面禁售或者糖税就上了,不会走这么迂回又麻烦的路线;小李时代,政府把选择权还给了民众自己,我帮你鉴别,信息公开,但是你自己做选择。
政府对新标签上线也是观望态度,一方面新标签法会促使饮料生产厂商进一步降低D,E的业务份额而转为发展A-C的项目,另一方面也是民众的态度反馈,大数据时代这统计很容做了。
如果民众能够自发自觉减少D、E类型的购买,那就不需要推出进一步的政策管治,如果不能,糖税自然就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
但如果成效良好,这一政策应该会被进一步扩展到非货架型商品(比如手摇奶茶)和其他零食(饼干,蛋糕等等)
但是我可以非常确定的是,标签法一出,第一个受到直接冲击的就是儿童饮品,这是典型消费者本人非购买者的群体,购买者意愿超过消费者意愿的存在,在这一领域,效果肯定出类拔萃,对此我乐见其成,毕竟少年胖则终身胖(手动狗头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