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憶安是你的謊言:
呃,首先DB真的爛得不能再爛了,延誤多班次少,動不動就搞罷工。即便最公交化運營的S-Bahn
也動不動整出二十分鐘一班車,和JR的公交化運營比起來簡直是吊著錘了。
其次立本火車文化和動漫有神必的相互促進作用,我見過不少從二次元過來的鐵道迷,JR也動不動搞點聯名,換個塗裝啥的(四齋蒸鵝心,滑稽),整體給人一種JR很有趣的感覺,而DB沒什麼文化產品,沒法從純鐵道迷圈子裡擴散出去。事實上你球能做鐵道文化輸出的就兩家,要麼JR要麼TfL
。其他鐵路強國,包括発國SNCF啥的都完全不行(話說回來発國的文化輸出都是香水時尚奢侈品歌劇藝術油畫分子料理,輸出那些個傻大黑粗轟轟作響的TGV火車頭?我看快算了罷)
然後,立本無論地理意義還問文化意義都和國內相近一些,普通人去立本旅個游,坐JR非常容易,看地圖甚至都不用翻譯就能看明白,這很大程度上讓國內遊客願意乘坐JR出行。反觀德國,大半人去德國也是跟旅行團,完全沒機會接觸DB,即便接觸了,車上站台上到處都是德語,什麼Hoptbhanhof, Sitzplatzreservierung, Schließfächer, Zugfahrplanauskunft滿天飛,甚至還可能看到那種長到你讀不出來的站名比如什麼Berlin-Charlottenburg-Wilmersdorf,Donaueschingen Allmendshofen,你能看懂個錘子,再加上DB的糟糕體驗,我想九成遊客都要打退堂鼓了。
再之,JR有意思的地方還是比DB多一些。容易想像遊客初來到東京,從羽田機場出來坐「地鐵」前往酒店。你看了線路圖,覺得你要坐京急線
前往泉岳寺站換淺草線,結果你發現「地鐵」到了泉岳寺不用下車,直接換了牌子就成淺草線直接把你帶去酒店了。上網查了一下,這就是你乎鐵道迷津津樂道的直通運營。第二天你想去熱海。你查閱地圖發現你應該坐山手線
前往品川火車站,然後到品川火車站坐「火車」前往熱海,到了品川你發現自己已經在火車站裡面了,上知乎又查了一下發現原來你以為的「地鐵」山手線其實是火車,你之後要坐的東海道線
也是火車,甚至你昨天坐的京急線也是火車,但你這時候又困惑了,你查到淺草線確確實實是地鐵,京急線火車怎麼又能開進地鐵里呢?被這些要素吸引稱為鐵道迷的不是少數。很容易注意到JR有意思的地方,進而自己上狗狗維基扒拉扒拉就能查到一堆資料。而DB的S-Bahn體驗上和地鐵沒區別,市郊鐵路R(有的地方叫RB啥的)又和正常坐火車沒啥區別。
最後即便路人角度看,JR的車至少乾乾淨淨的,乘客也老老實實坐車裡自顧自低頭玩手機,甚至遇到上班高峰整個車上鴉雀無聲。德國?那叫一個群魔亂舞,喝酒的,唱歌的,飛葉子的,腳踩座椅的,嘔吐的,罵人的,種族歧視的,甚至在廁所里啪啪啪的還不關門的。你坐一趟就能深刻體會到人類這個物種的多樣性,你說你作為一個遊客,會被那個圈粉?
但最後的最後我還是要為DB正個名:ICE3
是全世界最好看的火車!!!不接受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