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子君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19652992296153873/answer/192098336614199909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謝邀。
太卷沒意義,因為供給嚴重過剩也沒意義。
卷,是有臨界點的。
假設你是某個產業的從業者,而這個世界上就100個大鏢客。如果這世界就你一人干這行,那你可以卷一卷,加加班。
甚至可以挑三揀四,價高者得。
但假如是10000個從業者對應100個大鏢客,那捲無意義。就算這一百個客戶人人都是嫪毐,你在理論值上把他們都整成馬上風,總共也就那點交易量。
你把跳跳糖冰塊紅繩都整上,還是那點交易量。
94年時,韓國人均國民總收入(GNI)突破1萬美刀,05年突破2萬美刀,14年突破3萬美刀。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很多關於韓國人「向前看不起日本、向後看不起中國」的「宇宙大國」笑談,基本來自這個時間段。
然後十年一晃而過,24年韓國的GNI,3.6萬美刀。

雖然外網韓國用戶還是偏嘴賤,但宇宙笑談少了很多,更出名的是遙遙領先的生育率,和「奴隸不再生產奴隸」的名言。
三拋五拋七拋、自殺率、炒幣、全租房、SKY、不睡覺、養寵物、厭童、男女對立,新世代韓國小胖友給人一種有今朝沒明日的感覺。
甚至總結出了心得。咱們現在常說的「壓縮式現代化
」,就來自韓國社會學者張慶燮
:

短短二十年即實現出生人口減半,遙遙領先:

對於韓國的稟賦,再抽鞭子沒意義了。
我特別喜歡張慶燮的一個概念:壓縮式現代化的結果,就是「生產極大化,但再生產崩潰」。
通過半強制引導,把技術/資本/信息等現代化要素快速壓縮到各個單元里,從個體到家庭到企業到體制,迅速形成極高效率和產能;
這些效率和產能是彎道超車的基礎,最終實現跨越式現代化,壓縮了時間。
但這些單元是基於特定地域/文化/行業/道德長期形成的,短期內的超量壓縮導致單元們紛紛崩潰。
典型的就是家庭。既無法回到過去,也難以短時間摸到歐洲那種承認同居關係的未來。
各社會單元來不及適應現代化,還沒形成穩定的新範式,於是喪失了再生產能力。
所以一方面生產極大化,但另一方面對人、對消費者、對新共識的生產能力出現崩潰。
燃盡了,傳火傳不動了。
所以我不覺得這是韓國政府有多善,我甚至不覺得韓國基層組織和運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主力輔助肯定是有的)。
我覺得這就是韓國決策層在宏觀上看到:競爭性政策的邊際收益已經衰減得差不多了。
接下來,哪怕是演戲,也得往寬鬆那掛去演。
儘可能用強制力為國民爭取剩餘,從收入到時間到安全感。
這不就是壓縮後的反壓縮唄。
以前是高強度競爭、高回報承諾、主動式,強者修仙弱者塵土;現在你可以被動一點,不用很麻煩很累就可以成佛。
果然還是宇宙大國,銀河聯邦(這梗太冷了)。
講真,就韓國那百萬外籍勞工數量,這4.5天工作制的真實覆蓋面有多大,我存疑。
但至少往這個方向演了。
對於咱們,確實有參考價值。
按22年的數據,咱的年均工時是2490小時。
被視為北美勞模的墨西哥才2128小時,經合組織
一般1700小時區間,經合組織之恥的韓國小1900小時。
現在天天說要提振內需刺激消費,我看一眼胖友公司的小胖友,晚上11點咔咔回工作微信。他能消費什麼?是KTV還是自駕游?
撐死消費一下直播間,畢竟看直播不需要大塊空白沉浸時間。
至於更需要時間的婚戀生育,那就不想了。
閒聊公號:王子君的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