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荀曉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1365875/answer/362425941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因為澳門不是香港。
很多人因為港澳台聽多了,總是覺得香港、台北、澳門都是一類地方。
事實上這完全是誤導。
幾張圖看澳門近70年變遷,越變越大
www.360doc.com/content/18/1010/07/276037_793638546.shtml
可以看下這篇文章寫的澳門地圖變化。

1949年,澳門是三塊島。
主城區域在澳門半島上。

60年代,氹仔島
和路環島
開始連起來。
填海造陸,建設了機場。
澳門的地形,本身就很局限。
這種海島地形,是很難做鐵路樞紐
的,因為這是大陸邊緣,除非他成為一個規模很大的城市,否則的話,很難有巨大的客流為鐵路樞紐做支撐。
鐵路樞紐做不了,航空樞紐
也很難。
因為航空樞紐,需要看本地機場的轉運能力。
這一點,和鐵路樞紐類似。
鐵路樞紐的存在是因為線路交匯,因此形成大量的列車車次在某個車站停留。
而航空樞紐,也是因為區域內的航班,大批量地在航空樞紐進行大量停留。
澳門的缺陷在於,和旁邊的香港比起來,處處是劣勢。
從面積上來說,香港主體是一塊島和一塊半島。
無論是九龍還是港島,面積都要比澳門大太多。
這也就使得,香港的承載力,遠比澳門要強很多。
從人口上來比較,2023年,澳門是68萬人口,香港是750萬。
這完全不是一個維度。

而從產業上來說,香港的產業更加多元化。
業務量上,涉及範圍更廣。
而港澳距離又太近。
也正因此,航空樞紐只會出現在一個地方。
很顯然,只有可能是香港了。
澳門為什麼沒有直飛葡萄牙
或者巴西這類葡語國家的航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不是航空樞紐。
因為他不是航空樞紐,所以他無法藉助本地航司或者外來航司,去開通飛往葡語地區的航線。
開通這類遠距離航線,航司必須考慮成本。
如果你是樞紐,那麼會吸引大量的旅客來這裡乘車或者乘機,客流上沒問題,成本上才不會有問題。
但是澳門不是,而且澳門本土,人口又太少。
1999年只有42萬,2023年也就只有68萬。
這個人口量,實際上也就是一座中等縣城的數量。
如果不是因為它是特區,以及因為博彩業想去澳門觀光的因素,這個人口量,放在絕大多數縣城,是根本修不了到當地省會的高鐵的。
明白了這些,就會知道,澳門不是樞紐,任何樞紐都不是,鐵路的,航空的,海運的,都不是。
他和香港完全不在一個層次。
也不能因為他是幾塊島,就把他和新加坡那種島嶼相提並論。
大陸邊緣的島嶼,又是很小的島嶼,然後還是葡萄牙這樣的殖民國。
多重因素作用下,這就很難是一個有很強示範意義的地方。
從交通運輸上來說,澳門真得不值一提,他的地理、經濟、規劃,都無法支撐他做樞紐。
68萬的人口,又有多少和1052萬的葡萄牙交流的呢?
即便交流,又能產生多少客流呢?客流又有多穩定呢?穩定又能創造利潤呢?
都不能的話,硬性開啟直飛航班,誰來買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