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69篇帖子。
(轉載知乎)留學 QS 100/200 名之後的大學還有沒有意義?
1楼 JosephHeinrich 2025-3-29 19:59


本科長春理工大學光電,GPA畢業估計2.7了也就,碩士國內考一個長春理工大學與俄羅斯iTMO聯合培養碩士,但是博士PHD聽說人家還要參考本科GPA。。。,理想是南安普頓大學,他的光學挺列害的,實在不行的話赫瑞瓦特大學,或者我只能去 讀ITMO了(不太喜歡俄羅斯)。

浙大有一個學長說他們學校光電院有南安普頓大學公派博士聯合培養,一年多,如果去不了南安可以來浙大,費用全免。。。

2楼 JosephHeinrich 2025-3-29 20:00

作者:rq cen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452565879/answer/5386167453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留學跟國內上大學、去企業實習沒有本質區別,核心要素都是認真努力學習成長,在此前提下學校(企業)的實力、排名、平台、視野才能發揮作用。

先說功利的找工作的角度。

雖然從表面上看,去排名越靠前的學校留學越有競爭力,但這種學校排名的競爭力只能起到巨頭企業簡歷初篩的作用,在稍微細緻一點點的筆試面試技術考查現場考察中沒有一丁點兒作用,真正有用的只能是個人的實力。雖然理論上說排名越靠前的學生的實力越強,但是具體到每個人身上都不一定,特別是企業只招那麼一兩個人,不敢用大數的機率來賭運氣,必須非常認真細緻的考察,那麼名校混日子草包是根本不可能競爭過非名校的認真紮實的學生的。

社會和市場的分工是極其精細了,除了網上整天念叨的幾十家巨頭大廠以外,每個行業領域裡還有數不清的普通企業,這些企業也都是正兒八經做業務掙錢發工資的,只要認真實習、認真查資料、認真找工作的話,很容易知道他們。另外,實際上各行各業的分工是非常複雜的,還有數不清的行業領域就算是排第一的企業也很可能沒什麼人聽說過,這些行業領域和企業也都需要認真實習、認真查資料、認真找工作才能知道。就好像網上整天都是北大清華華五C9的,但實際上全國那麼多大學生,就算是高考分數不高的人,也都有普通的大學上,只要是正兒八經參加高考和報名的高中生,就會知道自己分數範圍內的一大堆學校,而只有連大學都考不上的混子,才會整天只把北大清華掛在嘴邊——因為他們見識讓他們壓根就沒聽說過其他學校。

所以說,如果非常現實的目標是畢業後找工作的話,那麼只要在大學期間非常認真地學習專業課(最好是有硬核實用價值的理工類專業或者技能專業),做科研或者實習,熟練掌握當地的語言,最好對當地的社會環境和就業機會商業機會有一定了解,那麼畢業後就很有可能找到跟自己能力匹配的工作。特別是一些小眾國家和小眾語言國家,其實外貿、小語種翻譯、本地嚮導之類的工作是非常缺人的,因為小眾,留學生也少,合格的打工人更少。

如果是反過來的另一個極端,只是靠花錢去排名靠前的大學混了個文憑,專業課和論文全靠混過去甚至花錢買一個,甚至連當地語言都沒怎麼學會,既沒有科研成果也沒有實習項目經歷,最後只捧了一張畢業證回來,那麼在現在這種競爭異常激烈的就業環境中,是非常容易被二輪三輪真刀真槍的競爭淘汰掉的。

簡單來說,就是名校+真本事>非名校+真本事>>名校+草包≈非名校+草包

再說個人成長發展的角度。

如果是抱著認真學習知識技能的態度去留學,特別是讀研究生階段,那麼學校的排名並沒有那麼重要。因為各路排名的排名方式都是大雜燴,排名頂尖高校可以樣樣都拿高分,而很多排名靠後的學校很可能只是因為國家不夠強盛導致知名度低、學校規模小導致科研產出總量少、名氣不大導致留學生少等原因拉低了排名,但是正兒八經搞研究的和教課的老師都是實打實的。

到了研究生階段,具體的院系和導師是遠比學校要重要得多的。現在科研的方向劃分也非常細,所以全球的各種大學在很多細分方向是錯位競爭的,認認真真搞某個方向的可能就那麼幾所或是十幾所大學,而不是像本科那樣基本是個大學就都有數學專業、經濟專業之類的,所以只要認真紮實地學習和搞研究,成為這個非常細分的領域裡的專業人士甚至專家,那麼競爭力就是很強的。就拿最知名。

從留學的角度來說,現在盲目追求文憑和有錢之後無腦花錢,已經讓很多人的留學從學習知識開拓視野變成了逃避競爭和裝點門面。留學在利用更好的教育資源之外,對開拓視野和增長見識是非常有益的。這個世界極端複雜,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歷史、不同的精神、不同的哲學、不同的追求,進入到完全不同的環境中認真用心地感受他們,既感受他們的優點又感受他們的不足,真正體會到「不同」是一個客觀中立的詞語,真正理解什麼是「求同存異」中的「同」和「異」。

實際上就算不出國,在國內的東南西北不同地區不同省份城鎮鄉村,也能感受到非常巨大的差異,所以我個人是非常支持考大學的話,在學校水平層次相同的情況下,盡量去一些離家儘可能遠的大學感受不同的社會。包括旅遊不只是去旅遊景點打卡拍照看熱鬧,深入到社區小巷市場超市公園裡晃悠,感受當地人的生活和思想是非常有意義的助,這才是讀萬卷書走萬里路的核心含義,對開闊心胸和大開腦洞有極大幫。

從漫長人生的角度看。

年紀越大、經歷越多的人,越會感覺到人生就是一段旅程,雖然中間的各種結果和收穫很重要,但是實打實的經歷和回憶是更加本質的。掙的錢會花掉,買來的東西會用掉或者壞掉或者丟掉,都只是暫時的而已,只有在大腦中和心靈中留下的痕迹是伴隨終生的。

不管是考研還是留學還是別的什麼,首先要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去做這個,不能只是一味的逃避。一定要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的,最好是學習知識本領或者拓寬視野之類的,哪怕就是真的不好好學習只是混個文憑,也要想明白是為了什麼。比如如果單純為了自己的虛榮或者讓父母滿意,那也算是合理目的。如果是為了移民、留學、落戶之類的便利,那麼只要研究清楚政策路徑和政策趨勢也行。如果只是為了找工作好用,那麼這個目的和路徑其實是錯誤的,找工作好用的永遠是真本事。

如果是為了逃避,人生是沒法逃避一輩子的,逃到最後會發現一直在追逐自己的其實就是自己,逃避了自己的人最終會失去自己,對自己誠實負責的人也將得到自己的誠實和負責。


3楼 JosephHeinrich 2025-3-29 20:00

幽徑行者:


先說排名,特別是QS排名;再說留學的意義。

1.QS排名100/200是什麼?

QS英國一家國際教育市場諮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簡稱QS,中文名誇誇雷利·西蒙茲公司)所發表的年度世界大學排名。

關鍵詞 英國公司。也就是說英聯邦制度的學校,都會被排到前面去。這就造成了香港科技大學曾經三次QS排名亞洲第一、很多澳洲學校排名很高,雪梨科技大學都能秒殺美國老牌名校。杜克大學等著名學府比不過港大、墨爾本等 出了很多莫名其妙的順序。其他排行同理,不贅述。

因此綜合看四個主流排行榜也只能相對來說的客觀。

目前中國內地只有清北復交浙是國際前五十名。200開外的學校類比就是同濟大學以下的學校,你能說同濟以下的學校都不太行嗎~

2.出國留學的目的是什麼?

高大上版本的回答就是出國留學,除了提高學歷。更多的還是提高自己、增長見識、作為文化學習和文化的使者。

接地氣的說,即使是功利的只看學歷,很多地方只要有研究生學歷就可以考公考編。這也是為什麼水碩水博能這麼猖獗的關鍵所在。

研究生只是要個證書,出去工作後還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甚至更看重connection的說辭,在只關注求職有用性的這一個緯度上絕對是沒錯的。因此為什麼要看不起非常給自己節省時間的QS200以後的水碩水博呢?

三.Qs排名低的學校真的差?

其實如果是專業學習,國外更看專業。

在中國,清北復交浙的水平,主流學科平均肯定是高於其他排名低的尤其985都不是的學校。注意,主流學科,不用說哪個農業大學的茶學比清華好了,沒有意義。

但是國外,市場化程度和歷史淵源決定了,排名低的學校也可以有大量優秀的教授以及部分top優秀的學科。

楊振寧任教的stony brook QS排名三四百名,但是這不影響這個學校可以培養張首晟,有楊振寧等一系列牛人任教。

何況,你在美國再差的學校畢業,你都可以留在當地工作 當地的的待遇也不是發展中國家可以媲美的。這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很有誘惑力的事情。


4楼 JosephHeinrich 2025-3-29 20:01

未央宮外一片瓦:


有啊,如果你承認qs的排名把一部分水校放在了top100,那你就得承認它把一部分前100的好學校放在了top100到200。。

不過留不留學看你未來去哪裡工作了,如果回國發展,國內就業市場基本藤校對標c9,哈普麻耶牛劍等名校對標清北,qs前100對標中上游985。


5楼 JosephHeinrich 2025-3-29 20:02
作者:Estara 林佑北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452565879/answer/5287988968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首先,qs排名本質上是個商業排名

其次,它的排名邏輯如下

所以你其實會發現,他在判斷教學質量的因素中,主要考察點在於老師自己的學術研究和老師和學生的人數比,其實這個判斷標準還是太過寬泛了

很多專業是沒太多天天發論文還能被引用的空間的,而且我會明顯覺得老師的學術能力不完全等於教學質量和師資水平

調查問卷這個,水分也會有,我們可以理解為上榜校不會特別差,但也不會像我們想的就是雲泥之別


所以回到問題,200名以後的學校有無意義,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還是要參考專業

而且博士PHD參考本科GPA

是一個普遍現象,畢竟涉及到套磁其實就是雙選了

我個人是如此建議,如果你最終要回到國內就業,且就業方向明確,一切按照就業方向來規劃就好,對於企業主來說學歷只是其中之一,學術成就相對重要些,願意帶著你多做事的導師未必全在排名靠前的位置,如果還不明確,這件事其實可以客觀考量,出不出去,感覺對你的必要性不強

6楼 JosephHeinrich 2025-3-29 20:02

平凡:


這個問題其實很有意義。

從一件事情中找意義是最有趣的部分,特別是留學這種本來就自帶濾鏡的話題,這些濾鏡可能來源於一本書或一部電影,比如《哈利波特》迷選擇去英國留學,或者熱愛日漫的學生前往日本。也會有很多消極的看法,可能毫無緣由,就是對於留學生群體的整體性輕視。當然最多的群體大多是沒有具體的喜惡的。

但是對於個人來說,留學的意義其實可以分成兩類。

第一類是為了留學而留學,不少人在人生的某個瞬間就種下了想要去留學的念頭,不管來源是什麼,一旦想過,那就會在之後的人生中時不時的被喚醒。留學對這類人來說就是執念,一想到留學這件事就會心裡痒痒,後面的歲月中,要麼從父母那裡或者留學資金,要麼自己辛苦工作攢一筆錢出去。拿到offer,辦好留學簽證,到了國外開始留學的第一天,這個心結也就算解開了。

也就是所謂的祛媚,心心念念的一件事自己也做到了,就跟打通了某種經脈一樣的舒暢,但同時往往這個時候採取思考留學之後的事情。

為了留學而留學,最好的選擇就是儘可能的找QS排名高的,因為你並沒有準備把留學當做一個工具,實際上留學就是你的目的,而這樣混沌的狀態,一個QS排名起碼還能給你一點兒心理安慰,相當於完成留學這件事的附贈品。

這種事在10年前左右不要太多,但礙於那個時候正是國內遍地機會的時候,所以即使單純留學,回國後也照樣收穫不菲。

第二類就要明確的多,留學只是一個工具,有些人會想要用留學的機會去尋找國外的工作機會,可能是被國內職場傷到了,這類人還挺多的;還有的就是想通過留學嫁到國外,俗稱婚綠,也大有人在;還有些國內讀博讀到第三年了,毅然決然放棄重新申請。

這些人的共性就是讀博只為實現自己的某種目的,更好的工作機會,不一樣的人生,更好的科研環境,甚至更適合自己性傾向云云。目的五花八門,但無一例外,都是在國內努力過了,這種努力往往是竭盡全力在自己的領域裡面打轉,但收穫的都是惡意。

這種人往往會花費大量的時間以及精力去選一個更」適合「的大學,而不是單純的追求QS這類型榜單,只看榜單就跟只看表面做選擇一樣的胡鬧。

比如很多人想要換個地方工作,那QS排名一個比一個高的英國就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如果你花點時間查一下的話,就知道英國每年發給中國人的簽證數量不到3%,意味著100個人的前三名才有機會找到工作。而一些QS並不高的國家,比如日本,相比較而然就容易的多。因為留學這件事對不同的國家是有不同意義的,一些國家會把它當成營利性的產業,那麼自然會寬進寬出;而一些國家把留學生當成未來的本國勞動力培養,那自然留下來工作的可能性後者更高。

婚綠也一樣,很少人會選擇去東南亞留學然後婚綠,這種情況下,留學中的地理位置以及目標留學國家的發達程度就是最核心的考量標準。同時留學期間的學習也並不重要,社交才是首要的目的。

這些人你會發現,他們去的地方QS忽高忽低,但是有一個特性,就是這類人的行動力非常的高,因為留學這件事,每個人看法是不一樣的。

但是你得想好你把留學當成什麼,目的性和工具性是截然不同的路徑。

不過有一個宗旨,在滿足其他的條件下,QS排名越高,一般意味著學校的軟硬體水平都不會很低,同等條件下選QS高的是沒問題的。

最後的最後,留學是一個需要量力而行的行為,特別是讀博,國外帶獎學金的博士offer,通常會比國內讀博輕鬆一些。

對於申請來說,有些同學可能沒有太多時間,或者說自己申請比較困難者,不妨諮詢一些專業的團隊,比如說擁有豐富經驗的「飛躍計劃」社區,它們的諮詢師團隊均由海外DIY申請成功的碩博留學生構成,直接私信聯繫我或關注 @DIY飛躍計劃,後台發送我的ID「平凡」,反正有優惠就是了。

具體的內容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DIY飛躍計劃:全球留學DIY飛躍計劃·文章匯總·留學申請·論文輔導


zhuanlan.zhihu.com/p/106796915?utm_medium=social&


7楼 JosephHeinrich 2025-3-29 20:03

xyd.zh:


之前有認識一個朋友在東南亞一個國家留學,全中文授課,老師是中國人。和在國內上學根本沒區別。但是她拿的是教育部承認的本科學歷,而且還是留學生,她說回國還有優惠政策可以享受。高中時候不用卷,雖然成績一般但是可以上正規本科學校。你說值不值呢?如果在國內,她能上什麼學校?

8楼 JosephHeinrich 2025-3-29 20:03

螃蟹小娘子:


要是考慮回國就業的,本/碩畢業的,還是要看。不是說這個排名有多好,但現在中國認這個。博士的話,個人覺得,前400的大學都還可以的。

不考慮回國發展的,不用看QS。這個排名也真的是越來越水了,沒啥意義,人家本地就業,不看這個。還是以專業排名為優先。


9楼 JosephHeinrich 2025-3-29 20:03

只是混個文憑的話,意義不是很大。

真的想改過自新,好好學習提升自己,那還是意義很大的。中國的985大部分都沒有QS200,意味著QS200之後的學校,不一定比國內985的教育差,可能只是人家生源差,比不上高考考上985的學生而已。大學的老師和設施,以及實習資源不一定不行。



作者:文藍留學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452565879/answer/5214475032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0楼 JosephHeinrich 2025-3-29 20:04

Myku:


的cs專業qs專排70幾,華五水平,你咋這麼不待見呢?你要知道綜排這個東西只有國內非技術崗喜歡看。

另外你的信息有誤,俄羅斯升學從來都只要最高學歷GPA,博士就只看碩士階段的,只有中國公費會要本科成績。

利益相關: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