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37篇帖子。
(轉載知乎)如何看待韓國人扎堆到上海旅遊?上海對韓國年輕人有哪些吸引力?
1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19:29

韓國人扎堆到上海"朝聖" 誓言抵抗日本"經濟侵略"據韓聯社報道,日本對韓國採取出口管制措施後,韓日關係緊張升級,韓國人紛紛抵制赴日旅遊,不少遊客改去抗日遺址扎堆的上海。


2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19:29

小小葉子耶:


有個視頻,韓國一對年輕人在上海玩了一天聽說蘇州很好然後就去了,到蘇州呆了倆小時,說這個地方建築到處破破爛爛的有啥好,馬上回上海,進西餐廳說還是上海好!!!真的吃不了細糠啊。

3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19:30

作者:大熊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0764950/answer/6935949249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平時揶揄兩句韓國人吃不起肉,吃不起西瓜。

但實際上根據我在油管上看到的一堆韓國人拍的上海之旅vlog(基本都是妹子),韓國還是無愧發達國家之名的,購買力極強。

首先是這些妹子,都是妝容精緻,臉上動過刀子的不少,在自己臉上花了大錢的。身上的衣服,價格也不便宜。

其次,飛機也很多是公務艙,住宿也基本都是上海內環的五星級酒店,不像一些歐美國家來的人,飛機是經濟艙,住的也是相對一般的酒店。

再次,這些韓國妹子吃飯也都是在高檔餐廳,其中不乏外灘的米其林餐廳,一頓沒有大幾百上千的下不來。

回想我們中國人在最瘋狂的時候,出國花錢主要在買買買,願意花大把錢在吃飯住酒店上的,確實不是特別多。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小姐姐,從機場打車到酒店,92塊人民幣的車費,不知怎麼跟司機溝通的,以為是9900塊,她居然也沒覺得有問題,拿起微信就準備付款,但一直失敗。沒辦法只能去找酒店小哥,小哥覺得她肯定被司機騙了,就去找司機理論,司機說92,根本不是9900,那妹子就給了一張100給司機也不用找了(司機也沒零錢找)。

不過,他們好像都是遵循的同一條旅遊線路,吃的飯店也都是那幾家,難道韓國就一個人做攻略?

還有,我不理解為啥一定要去朱家角那麼遠的地方。要看古鎮,七寶不是近多了?

看了下評論,覺得有些人誤解我的意思了。我是非常歡迎韓國人來中國大把花錢的,但沒有對比中國和韓國的意思。我誇兩句韓國人真有錢,願意在中國消費,就說明中國人窮了?為啥一個個這麼激動啊。一定要說韓國人窮的像鬼一樣,才滿意?

我們給了這麼多國家免簽,過境簽也從144小時延長到240小時,說明我們是希望外國人來中國旅遊消費的,這對中國老百姓也是有直接好處的。對來中國消費的外國人冷嘲熱諷,不管是從情理上還是經濟利益上,都非常不妥。


4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19:30

韓國遊客在全世界赴中國旅遊的人來說,是最有錢的。

韓國也有被侵略史,和中國完全能無縫理解,韓國人甚至去731罪證陳列館。很多台灣人香港人也不會去。

南方偏酸甜口的飲食韓國人比較適應。

韓國現實中沒有如上海、杭州一樣的基建的現代化城市。

也沒有如張家界一樣的自然風光和北京一樣的古城。

韓國人也就是網上比較抽象,現實中你實際去接觸,遠遠比日本人、台灣人、香港人更容易和中國大陸人成為朋友。



作者:四平馬斯克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0764950/answer/5985707005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5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19:44

作者:月蝕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0764950/answer/5820186667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對於一生要出片的韓國朋友來說,今年冬天,他們的網紅打卡首選城市,不是想像中的土耳其、東京和巴黎,而是中國的上海。

上海年輕人表示,近一個月來的滬上,韓國遊客濃度極高,沒走兩步就能偶遇一群鍋蓋頭服帖燙的韓男,和精緻水光肌的韓女。「以前在上海是擔心聽不懂滬語,現在又開始聽不懂滿大街的韓語。」




這場大型上海旅遊熱,源於今年的11月8日,對韓免簽政策試行開放。「韓國人最愛打卡上海」的詞條在國內衝上熱搜,在韓網上,「周五下班直奔上海」也成了討論度極高的熱門話題。



圖源:-野子_-Cassie-kathy



急速湧入上海的韓國青年們,正打算把這段兩天一夜周末游,玩成濃縮版的豪華度假。


他們的網紅打卡路線,是紙醉金迷的陸家嘴,半島酒店裡的香奈兒聖誕樹。好不容易到了具備些中國特色的景點豫園,也要打卡古裝旗袍版的千金大小姐寫真。


「有些人還沒分清糖葫蘆、羊肉串、生煎包,到底哪樣才是上海特色的小吃,反而把豪華酒店的頂樓酒吧、下午茶,能觀賞到外灘夜景的西餐廳,列為了登陸上海的起始點。」



圖源:tansangram


就連上海土著們眼中樸實無華的街景,都被糊上了一層濃濃的韓式濾鏡。


「他們在貨拉拉

麵包車和移動警務室前拍照,把中國特色的老頭樂電動車當成了網紅街拍道具,還有藥店門口常擺出的體重秤,都被韓國博主拍成了ins風的手機壁紙。」


「韓人入滬的必拍網紅照已經制式化,人均坐在馬路牙子上喝咖啡吃貝果,不知道的人還以為誤入了法國巴黎。」



圖源:monday_zune


當國內年輕人逐漸對上海的鬆弛感祛魅,以遊客身份前來的韓國青年們,卻在十里洋場真鬆弛了一把,把上海當成了最時髦的網紅寫真攝影棚。



起初人們猜測,韓國遊客大量湧入上海,是因為太便捷了。「從韓國濟州島出發至上海浦東的特價機票,低至300多元,航程只有一個半小時。」


後來,有網友發現,韓國遊客來中國旅行不僅是為了體驗陌生新鮮的中式文化,他們對打卡遊覽目標的要求之一,還有「大」。


「中國的國土面積約為韓國的96倍,外出旅行就是圖一個放鬆,來到一個體感上更寬闊的地帶,心情自然也輕鬆了。」


早在這次上海旅遊熱潮之前,韓國人最愛去的中國城市,其實是湖南的張家界,「那裡有高大的天門山,整個景區需要4天才能逛完。」


如今他們來到上海,這個城市的面積在中國排名30位開外,卻大約是韓國首爾的10倍。


「他們可能以為周末就足夠逛完,但現實是,兩天你都玩不出一個黃浦區。」




由於韓國知名的兩大主題遊樂園都來自本土品牌,分別是樂天世界

和愛寶樂園,被韓國青年當作了迪士尼平替。


所以當他們來到了上海,滬區迪士尼也成了必不可少的打卡景點之一。「上海迪士尼比臨近的東京迪士尼幾乎要大出一倍,是亞洲最大、全球第三大的迪士尼度假村。」





即便是我們在大街小巷屢見不鮮的、被做成拳頭大小的蟹黃小籠包,在韓國社交平台上也被形容為「不愧是中國規模,小籠包真是瘋了」。





還有人發現,由於來過上海的韓國人太多了,他們在網上分享出的上海旅行攻略也已經趨於老生常談,甚至被圍觀的韓國網友直呼無趣。


於是,有博主另闢蹊徑,深挖最有特色的上海年輕人生活方式,開發出了上海周邊游。只不過,「做盡了攻略才發現,如果不多請幾天年假的話,根本來不及去到隔壁的烏鎮古鎮旅遊區和蘇州的園林。」





不過,迷失在大上海的韓國年輕人還發現,在這個與老家完全不同的城市,卻也能找到迅速融入、混得如魚得水的旅遊訣竅——city walk時手握一杯咖啡,就能假裝當地人。


「上海和韓國的飲咖文化相似,這倆地方的人都把咖啡當水喝,進化掉了睡眠。」


起初,入門級的韓國遊客,還會徘徊在星巴克與小眾氛圍感咖啡廳之間猶豫不決。在一些追星帖中,也有人挖掘出,韓國的流量愛豆到了上海,喝的也是9塊9的瑞幸。


而最高階的韓國玩家,則是站在蜜雪冰城門口,猛炫5塊錢一杯的冰美式。





在上海著名景點外灘,每天傍晚7點至夜裡10點,是這片區域的夜景亮燈時間。「一個江湖傳說是,一夜亮下來的電費,大約是人民幣40萬元。」


在壯觀的輝煌燈火面前,大批韓國年輕人都產生了「一次上海游,一生上海情」的戒斷反應。



圖源:冰焦糖瑪奇朵



但也有不少韓國遊客發現,深入這個燈紅酒綠的國際大都市當中,也能花小錢辦大事。


在社交平台上,一些韓國友人下榻上海老牌的國賓館或老酒店,不禁引起中國網友的疑惑:都出來旅遊、享受了,為什麼還要住這種年代久遠的地方。


但據評論區分析:曾在今年國慶登上熱搜的「年輕人住爆國賓館」,不再是國內的消費秘密,也成了了韓國友人的旅行秘籍。



圖源:智賢 지현



「近千元的國賓館或老五星,是中式老錢風的大氣裝修,更具中國特色;相比於兩千多元一晚的外資豪華酒店,房間還能再多出近10平米,服務也更熱情,是亞洲人更熟悉的人情味兒。」


在刻板印象中,「韓國人收入較高,消費也高。2024年韓國最低時薪是9860韓元,折算成最低月薪是約人民幣一萬元,網上卻常出現關於他們因為物價高而不捨得吃肉的傳說。」


但來到了上海,這裡的平均房價比首爾高出近一倍,可吃飯出行的花銷底線,卻沒有想像中那麼高。


「據說韓國的西瓜動輒賣到1、200元一個,所以韓國朋友在上海吃一頓海底撈,看到免費拿的西瓜、哈密瓜時,都驚呆了。」




某韓國博主在上海人民廣場店的海底撈用餐後發帖,大意為:你這個獨居的人啊,昨天怎麼沒在海底撈多拿點西瓜吃?


「滬上時髦生活方式之一,就是騎着起步兩塊錢的共享單車,想去哪去哪。而且這裡打的士的起步價是約14元,還有更便宜的拼車、特價車、順風車,但首爾的士的起步價則是約25元。」


滬漂6年的白領nana表示,上海的歐美遊客大多更偏愛「窮游」。「他們的預算大頭先花在了昂貴的機票上,所以就不得不以特種兵一般的體力消耗,來換取旅行體驗。」


而在nana眼中,上海的韓國遊客,卻顯得格外捨得花錢。「你在地鐵里是可能被歐洲青年破爛的大背囊擠到,到了迪士尼,則是被血拚玩偶周邊、全身大包小包的韓國年輕人擠飛。」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文化包容的上海,一天就能打卡到亞洲、歐洲、北美洲特色的街景,也是旅行性價比極高的一種寫照。



圖源:blurinmydream


圓明園路兩側的紅磚牆建築,神似美國紐約的soho區;

徐匯區的衡復風貌區里,滿眼的梧桐樹,就像是穿越到了巴黎;

梅雨季的外灘,讓人分不清這是上海,還是倫敦。



圖源:bean


「韓國遊客進了虹泉路的韓國街,看到遍地的韓文招牌,還以為回了老家。」


nana還說,「一個月前,我有一位韓國朋友來了一趟上海,回國後連發了半個月的短視頻和照片,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她去環遊世界了。」





韓國年輕人把上海列為中國旅行入門地的緣由之一,是因為這裡四季分明的氣候更接近家鄉,體感上更親切舒適。


「首爾和上海時差只有一小時,落地就能開玩,沒有任何犯困發暈倒時差的擔心。」


「濃油赤醬的上海本幫菜,也很接近於韓國人偏甜的吃飯口味。」





並且,對於在老家也奉行city walk文化的韓國青年來說,爬慣了山地丘陵的他們,在地處平原的上海暴走一天,更是輕而易舉。


最重要的是,還有一批韓國友人,把周末上海游當成了尋根之旅。


上海土著小邵說,新天地廣場一帶是韓國遊客聚集量最大的地區之一。



圖源:冰焦糖瑪奇朵


曾經她還好奇:「這裡的奢侈品店鋪遍地開花,尤其是今年在新天地一期樓外,剛張貼的那張韓國頂流女明星Jennie

的巨幅海報,和中國遊客最愛在首爾新沙洞留念的那張Jennie海報,不過是品牌不同而已,在拍照打卡的感官上沒有區別。」


直到小邵在一次逛街後發現,步行10分鐘、欣賞完新天地的奢侈品店鋪建築群後,還存在着一處「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



圖源:燦熙


「這裡門口有時會大排長龍。剛從新天地里血拚出來的人,可能會誤認為這又是什麼新奇的網紅打卡地,但仔細一看就能發現,人群中幾乎全是前來朝聖的韓國遊客。」



Ending:


在國內年輕人的語境中,上海正在痛失鬆弛愜意的屬性,反倒成為了他們的圍城。「不來就好像錯失了一個億的出人頭地機會,來了卻又苦於它光鮮亮麗的外表,在搞錢養家的現實壓力中反覆橫跳。」


而這一次,不少上海年輕人也在韓國網友的鏡頭下,重新開始審視這座城市。



圖源@慧慧子


在韓式旅遊打卡照中,安福路

依然聚集着大量潮人,但在樸實的生活區附近,你也能看到穿着家居服和拖鞋,買菜遛彎的普通人。


「無論上海在社交網絡中被形容為是真鬆弛,還是裝鬆弛,只要五湖四海的人,都能在這裡找到豐儉由人的歸屬感,那上海就依舊是那個極具包容感的城市。」

6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19:44

中國對韓國免簽開放以後,韓國可以來中國光明正大的偷中國文化,中國料理,偷完了回去加工加工就是韓國的傳統文化了,韓國舉辦的本土料理大賽,好像還有中國人去參加吧?

那期節目看過視頻,你覺得是你贏得了料理大賽冠軍,實際上韓國人醉翁之意不在酒,節目全程偷拍中國料理製作方法

最後就像韓國白鍾元,還有那個來中國四川偷學變臉的韓國人,偷完了回去改改,倒打一耙說變臉是韓國人先發明的



作者:Panda.TV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0764950/answer/5958539042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7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19:44

老何部隊:


挺好的,韓國人來中國的都很有錢,買買買,吃吃吃,突出一個吃喝玩樂,人家是真來旅遊的。而且韓國的男女也看起來跟乾淨,我覺得挺好。

西方那些主要是為了宣傳,沒幾個肯花錢的。

我想像中的西方遊客應該是狂買各個奢侈品店的各種名牌,大包小包。

結果你們居然就喜歡去吃路邊蒼蠅館子。攤手。


8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19:49

看韓國人和日本人到中國旅遊的視頻,感覺韓國人花錢更大方一些,日本人基本上喜歡去吃小籠包、生煎包、蟹粉面……這些,以小吃居多,日本人真的好愛吃碳水啊,然後去的地方比較喜歡豫園、田子坊這些。

韓國人住的酒店都蠻好的,吃的也是正餐,比如會去吃很久以前羊肉串、海底撈,去逛的地方也更時尚一些。

日本人可能比較拘謹,他們似乎不太敢去大店,吃來吃去都是小吃,日本人的小心翼翼還體現在,比如說找不到路了,也是自己看導航找,不太敢問路。韓國人如果不認識路了,會拿着翻譯軟件問。



作者:云云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0764950/answer/6265245250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9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19:49

聖誕節前的周末去新天地和豫園逛了。

新天地還好,到豫園,一眼看到穿着男士高跟皮鞋,穿着黑色大衣,做着精緻髮型的男人,女朋友在給他拍照,女朋友是那種一眼就知道是韓國女生的感覺。

我當時就跟我老公說,你信不信這倆人是韓國人。

後來往裡走,又碰到了他們,果然說著韓語。

並且在裡面遇到好多韓國人,有一家四五口的,有一家三口的,孩子說著阿尼喲。還有好多韓國小年輕在拿着冰糖葫蘆拍照打卡……

拋開語言不說,長相還有那種感覺真的挺明顯的。

韓國人扎堆到上海旅遊,我覺得挺好的,讓他們親自感受一下他們的祖宗是什麼樣的,省得天天抄襲的覺得自己就是有五千年歷史的國家。



作者:酉時日落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0764950/answer/6255592099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5-1-9 19:50

趣踏馬滴壹柒零零:


韓國年輕人可以說是來中國旅遊的外國人裡面消費能力最強的群體,吃和住是真捨得花錢。不過他們來上海去的地方和吃的東西都一模一樣,外灘、新天地、迪士尼、豫園必去;羊肉串、東坡肉、麻婆豆腐必點。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