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八桂探究君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8945277/answer/317205482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日本法西斯侵佔中國東北後,搜羅了以溥儀為代表的漢奸賣國賊,拼湊了肢解中國的傀儡政權—「偽滿洲國」。 1932年3月9日,在關東軍的導演下,溥儀充任偽滿洲國「執政」,年號「大同。9月15日,關東軍司令官武藤信義同偽滿洲總理鄭孝胥在長春正式簽訂了《日滿議定書》,確定了日本在中國東北享有一切主權,包括駐軍權和永久佔領權。從此,中國東北成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日本帝國主義表面上把偽滿洲國打扮成「獨立國家」,實際上一切大權都操縱在日本關東軍手裡。那時候,日軍為了成功蠶食東北,他們從國內帶來了大批的移民。並且日軍還想以東北為跳板,來侵略整個中國。除了將東北劃分為四個地區之後,他們還將東北細分為了20個省。日軍的這一舉動,可以說是將東北大卸八塊。東三省原來是東北黑龍江遼寧三個省市,但是在日軍佔領東北之後他們又將東三省細分。日軍此舉,是想弱化東北人民的認同感,讓東北人民哪怕身在中國,依舊沒有歸屬感。在劃分了省份之後,日軍就全面滲透東北,那時日軍還想移民500萬來改變東北。從最後的結局來看,日軍當然是失敗了。不僅他們蠶食東北的計劃沒有成功,他們侵略中國的計劃同樣也沒有成功,最後他們被趕出了我國。據說日軍撤軍之後,東北還有很多日本人。這些日本人從小就生活在東北,說的話也都是漢語,讓他們回到日本,他們還不願意呢!
日本殖民台灣50年 遺毒太深
中日甲午海戰,清朝戰敗,1895年清朝派出的議和代表在日本馬關屈辱簽署《馬關條約》,其主要內容包括:中國承認朝鮮獨立;割讓台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與遼東半島給日本;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人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從這開始至二戰結束,台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被日本霸佔,遼東半島因為俄國想要瓜分,日方暫時沒有得逞,最後向清廷索要一筆白銀宣布放棄遼東半島。踏上台灣領土,日本政府開始在島內進行了一段時期的高壓統治,軍隊常駐維持戰後統治,初始允許少部分難於管治的台胞遷回大陸,這些台胞基本上屬於社會的領導階級,他們撤離台灣,日本便更容易在台灣推動自己的統治。後來的日本駐台灣高官後藤新平,在台灣實行"漸進同化"的政策,漸漸演變為"治台三策"。
第一,台灣人怕死,要用高壓的手段威嚇;
第二,台灣人愛錢,可以用小錢利誘;
第三,台灣人重面子,可以用虛名籠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軍政勢力戰敗退出台灣,但是日本留下的影響已經難以更改。接手的國民黨治理水平低下,只知索取,沒有付出,更沒有推出適當的政策延續台灣進一步發展,導致島內居民心態發生了變化,嚴重影響了戰後台灣居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加之,日本殖民台灣時期一再宣傳"日本國族優於中國"的觀念,在日本統治時期成長起來的一代人,眼見國民黨如此的齷齪不堪,更加加深了島內民眾的反感,蔣介石的國民黨也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丟了大陸,也更丟了台灣,終有一天徹底完全淪為了下野黨中的下野黨。
今天如果到我國台灣地區去,會看到有很多日本的痕迹。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西門町,就是日語發音來的名字。一些「台獨」頑固分子不斷媚日、跪舔日本,其實跟當年日本在台灣推行的「皇民化運動」是密不可分的。「皇民化教育」是什麼?就是要把台灣人的中華文化意識去除掉,變成供日本人驅使的奴隸。
第一,改變語言。日本要求所有的當時公辦學校必須教日語,甚至教漢語的私塾都不能開,強迫這些學生進入到日語學校進行學習。
第二,改變宗教。中國人家裡供的祖宗牌位全部要去掉,改供日本的所謂「天照大神」等,而且在台灣修建了很多日本神社。日本戰敗之前,台灣的日本神社應該說是遍地都是。
第三,改變風俗。台灣人不能穿中式服裝,要穿和服、穿木屐。過年也不能再過中國人的年,不能貼春聯、放爆竹,要按日本的風俗,在門口插松、插竹等。
所以今天「台獨」盛行,其實跟當年的日本在台灣推行「皇民化」是密不可分的。
我們看到今天台灣的一些政治人物,包括「台獨」頑固分子跟日本勾結,甚至採取媚日的一種方式,是有着深刻歷史背景的,就是島內的「台獨」勢力發展到今天,有着很濃厚的日本的影子。
比如台灣的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家族很有錢,勢力很大,為什麼?當年他的爺爺就是帶着日本人去把當時的抗日義士林少貓抓住的,那當然日本人要賞賜他,包括一些銀行業務等,都要給他。再比如蔡英文,她的父親蔡潔生當年雖然不在台灣,但是替日本人修飛機,也是賺得盆滿缽滿。回來之後在台灣買土地、建別墅,家族富裕得不得了。他們都是有家族的這種所謂「皇民化」傳承。
前幾年,綠營政治人物蘇嘉全曾經說過一個非常無恥的話,他說「台日關係」就像「夫妻關係」。夫妻關係當然很緊密了,毫無秘密可言,而且雙方又同氣連枝。就這樣一種媚日的言語,不僅肉麻,而且可以說是不要臉至極,已經完全赤裸裸把媚日的這樣一種表述完全公開化了,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1949年國民黨敗退台灣,在台灣島內的統治時期,遏制「台獨」的手段還是非常嚴厲的。但是蔣經國去世之後,李登輝擔任了台灣地區領導人,馬上就暴露了媚日嘴臉。他自己說「我就是日本人」,甚至他自己名字就叫岩里政男。
欲亡其國,先亡其史。李登輝採取的方式非常陰毒,就是什麼?把台灣史跟中國史割裂開,切香腸式推進教育「去中國化」,已經讓台灣的年輕人喪失了正確史觀。再加上日本佔據台灣時期遺留下來的因素,包括這一代一代的傳承,就讓台灣整個島內瀰漫了一種「台獨」氛圍,一種「親日」氛圍。很多台灣人,已經忘掉了他父輩或者祖輩,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流血歷史,而更多是在島內民進黨當局和「台獨」勢力洗腦下,更多是看到日本所謂對台灣的幫助。
一些韓國人不再要求日本反省或謝罪
日本對朝鮮的侵略始於1895年,當時日本在甲午戰爭中擊敗了中國,迫使中國放棄了對朝鮮的保護權,使朝鮮成為日本的保護國。1905年,日本又在日俄戰爭中勝利,迫使俄羅斯承認日本在朝鮮的優勢地位,並派遣駐朝鮮總督。1907年,日本強迫朝鮮皇帝退位,並廢除了朝鮮的軍隊和外交權。1910年8月22日,日本政府通過一系列的武力脅迫與政治訛詐,迫使大韓帝國簽訂《韓日合併條約》,正式吞併朝鮮半島,在朝鮮設立總督府,開始殖民統治,一直持續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這一時期也被稱為朝鮮日據時期或日帝強佔時期。
日本對朝鮮實行了殘暴的殖民主義統治,限制朝鮮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掠奪朝鮮的資源,日語被定為國語,並限制朝鮮人實施朝鮮語的教學,對學生實行奴化教育,提出「日韓同祖」之說,並試圖以此同化朝鮮人。二戰時期日本大量掠奪朝鮮勞動力、大量強征朝鮮婦女充當慰安婦,為日本軍隊的侵略戰爭服務,並向朝鮮學生灌輸軍國主義思想,招收很多朝鮮人充當日本兵。
而令人擔憂的是,殖民史觀以及「殖民地近代化論」近年來在曾經的侵略戰爭受害國韓國有「興起」之勢,包括總統在內的不少韓國政界人士曾就歷史問題發表不當言論。通過學者的抽絲剝繭可以發現,日本不僅在本國大搞歷史修正主義,還通過提供「理論」和資金等方式,在韓國助推「有毒」的殖民史觀,日本政府3月28日審定通過的小學教科書,對二戰期間被強征勞工受害者的描述比2019年時更加退步,在「成為士兵的朝鮮年輕人們」的表述中新增「志願」一詞,將其改為「志願成為士兵的朝鮮年輕人們」,強調「徵兵」不是強制,而是自願選擇。與此同時,這些書中還包含獨島(日本稱竹島)「是日本固有領土」等表述。
日本公布教科書審定結果當天,韓國外交部召見日本大使館總括公使熊谷直樹,就相關問題提出抗議。不過,韓國《韓民族日報》指出,日本教材歪曲歷史的問題一直存在,以前韓國政府的應對也沒有太大的不同,但尹錫悅政府在歷史問題上急於給予日本「免罪符」,使韓國現在陷入窘迫處境。報道稱,韓國政府日前公布的二戰期間被日本強征勞工對日索賠問題的第三方代賠方案,相當於原封不動地接受了日方關於「強征勞工是不具強制性的非法行為」的主張。此外,對於主張「竹島是日本固有領土」的日本安保文件,尹錫悅曾公開表示「理解日方的立場」。
在歷史問題上,尹錫悅政府曾多次遭到批評,比如在今年「三一運動」104周年紀念儀式上,這位韓國總統的講話被韓媒批為「表達了殖民史觀」。此後在訪日期間,尹錫悅在演講時曾大讚日本明治時期學者岡倉天心,但後者曾表示「朝鮮(半島)原本是日本領土」。
其實,持殖民史觀的韓國政商學界人士並不少見。2022年10月,韓國執政黨國民力量黨緊急對策委員長鄭鎮碩在臉書上發文稱,朝鮮王朝「不是因為日軍的侵略而滅亡」,而是因為「內部腐朽無比,自取滅亡」。韓國民主和平統一諮詢會議事務處長石東炫曾表示,韓國應從「左派的認識中擺脫出來」,不要再要求日本反省或謝罪了。韓國忠清北道知事金榮煥此前表示,自己的父親原來是廚師,曾在二戰期間被日軍徵用,後者經常說「輸即是贏」,認為韓國不應再要求日本道歉和懺悔了。
2019年,一本名為《反日種族主義》的書在韓國出版。該書美化日本的殖民歷史,宣揚「殖民地近代化論」,即「韓國是從日本帝國主義強佔時期開始正式進入近代化的」。雖然引發巨大爭議,但這本書一度登上韓國暢銷書榜首。《反日種族主義》的主要作者是首爾大學教授李榮薰。他表示,至少在1944年8月之前,被強制徵用的朝鮮半島勞工與日本人受到的「待遇相同」,主張朝鮮半島勞工被虐待是「歪曲歷史」。該書的另一位作者李宇淵(音)曾稱,韓國歪曲歷史向國民「說假話」。
韓國一些機構還公開宣揚「殖民地近代化論」,落星台經濟研究所就是其中典型代表,《反日種族主義》的作者李榮薰、李宇淵等都是該機構成員。落星台經濟研究所宣揚的「殖民地近代化論」主要觀點有3個,包括即使日本不侵略,朝鮮王朝「也會自取滅亡」;日本殖民朝鮮半島後,當地人的生計得到「改善」;日本殖民「促進」朝鮮半島近代化,韓國在光復後經濟也因此得到發展。
在韓國MBC電台的一檔節目中,有嘉賓表示日本通過《日韓合併條約》吞併朝鮮半島後,一直致力於美化日本的侵略歷史,為日本侵佔朝鮮半島提供理論支持,韓國的殖民史觀從那時便開始形成並逐漸向各界滲透。該嘉賓稱,日本美化其侵略殖民歷史的理論主要有5個,包括日本和朝鮮「同宗論」,即兩個民族的祖先「相同」;「停滯性論」,即朝鮮王朝民眾「只會種地,沒有經歷完整的發展歷程,因此停滯不前」;「律成論」,即朝鮮王朝「自古以來就依賴別國」;「橋樑論」,即日本想要發展就「必須經朝鮮半島進入中國」,而中國想要發展就「必須經半島進入日本」,朝鮮半島只是起橋樑作用;「殖民地近代化論」。
除理論外,日本還向一些韓國學者提供「研究方法」,以方便他們美化日本侵略歷史,而所謂的「用數據說話」就是其中之一。據韓媒報道,韓日關係正常化後,日本接收了很多韓國留學生前往日本學習統計學,而在上述《反日種族主義》及其續作《與反日種族主義的鬥爭》中,作者圍繞「慰安婦」等問題,選擇性地利用統計數據和回憶錄的部分內容等,用誇張的手法歪曲歷史。
設立並資助韓國研究機構,也是日本美化其殖民歷史的重要手段。在殖民朝鮮半島時期,日本設立朝鮮史編修會為其服務。前文所提到的落星台經濟研究所雖非日本直接設立,然而其創始人之一安秉直卻和日本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該機構的學者從豐田等日本企業獲得資助。韓國《首爾新聞》將安秉直稱為「韓國殖民地近代化論者的教父」。他曾聲稱「『慰安婦』並非是被日本強制徵招的」,而是「妓女」。據韓國《文化日報》報道,安秉直上世紀80年代曾在日本生活,其間他的思想發生重大變化,而日本經濟史學者中村哲就是對安秉直職業生涯產生巨大影響的人。
日本對韓國學界的滲透,致使其宣揚的錯誤歷史觀在韓國陰魂不散。據韓國Nocutnews新聞網報道,韓國光復後,曾在朝鮮史編修會上活躍的李丙燾和申奭鎬分別擔任首爾大學和高麗大學教授,之後兩人又將其觀點傳播給眾多學生。韓國小說家黃源甲2013年在《首爾經濟》撰文稱,光復68周年,韓國仍未擺脫朝鮮史編修會「創造」的殖民史觀,該機構雖已消失,但其「弟子」卻世代相傳,一直影響着韓國歷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