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戶外探險OUTDOOR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502691/answer/86593353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四個字:戶外天堂!
很難想像,地球上還有這樣一個國家:面積比北京大不了多少,但境內森林、海濱、湖泊、雪山、岩壁,瀑布、溶洞,各色地形應有盡有。
從市區出發,半天之內,全國無處不可達。這不就是我們夢寐以求的戶外天堂嗎?
2019年已過大半,在眾多的登山、攀岩、滑雪資訊之中,有一個陌生的國家名字逐漸高光了起來,它頻繁出現在各類戶外賽事/活動的運動員榜單之上。
無論是今年橫掃各大攀岩賽事的Janja Garnbret,還是新晉金冰鎬得主luka strazar ,亦或是人類第一個從珠穆朗瑪峰頂滑雪而下至大本營的人Davo karnicar(已故),這些戶外運動的「天花板們」,身後都飄揚著一面國旗:
Slovenia 斯洛維尼亞
滑雪世界冠軍 Tina maze 身後飄揚的斯洛維尼亞國旗。圖片來源:alamy.com
「斯洛維尼亞在哪兒?」
「斯洛維尼亞人是怎樣生活的?」
「它的戶外運動何以如此優秀?」
巴爾幹的公主
從所處的位置來看,斯洛維尼亞位於歐洲之心,但相較於更受關注的西歐諸國,可能除了籃球/足球強國,我們對它一無所知。
也許你還記得歷史課本上的「巴爾幹火藥桶」,「前南斯拉夫聯盟」。沒錯,斯洛維尼亞就是前南斯拉夫聯盟的加盟國,巴爾幹半島至北,一塊面積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地理上,斯洛維尼亞位於歐洲的「心臟」。製圖:戶外探險
獨立於1991年的斯洛維尼亞,就像是夾在克羅埃西亞、義大利、奧地利和匈牙利之間的一塊小三明治,全國人口僅有200萬,低於北京海淀區和朝陽區的常住人口。
塞爾維亞電影導演艾米爾·庫斯圖裡察(EmirKusturica)曾經給塞爾維亞做過恰當的詮釋:
「對於西方而言,我們是東方;對東方而言,我們又是西方。」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斯洛維尼亞。
斯洛維尼亞位於歐洲的一個十字路口,同鄰國克羅埃西亞情況相似,斯洛維尼亞之前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它先後被哈斯堡王朝、斯拉夫王國,納粹,二十世紀的共產主義國家統治過,當地的風俗傳統同時具有日耳曼、拉丁、斯拉夫等民族的特徵。
山頂舊時統治者的巴洛克風格古堡,與居民區的基輔羅斯風格建築並存一處,詮釋了斯國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圖片來源:One Day in Ljubljana nomadepicureans.com
也許正是這種多元交匯帶來的活力,在南斯拉夫聯盟時期,斯國就是聯盟內最富有的地區,而91年獨立後的斯洛維尼亞經濟更是發展迅猛,生活水平在歐盟也屬中上層,境內風物宜人,素有「南歐小瑞士」的美譽。
值得一提的是,斯洛維尼亞雖稱「小瑞士」,但比起精緻而昂貴的瑞士,斯國生活物價可謂喜人,首都盧布爾雅那生活消費指數低於中國香港、上海,和北京持平。而斯國的貧富差距也非常小。
歐盟與亞洲生活成本指數榜截圖。圖片來源:移民歐洲 翻譯:戶外探險
斯洛維尼亞國民收入高而均衡。圖片來源:OECD Data and Analysis。翻譯:戶外探險
經濟底子好,是現代戶外運動發展的前提,而斯洛維尼亞在戶外領域能有今日的高光,當然離不開其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
斯國鳥瞰
斯洛維尼亞國土面積雖小,但在地理多樣性上來說,卻是整個歐洲獨一無二的混血兒。在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阿爾卑斯山區、地中海岸、喀斯特溶洞、潘諾尼亞平原交相輝映。
從高空向下看去,斯洛維尼亞儼然是一座大型戶外遊樂場,不同項目的園區坐落其間,從休憩到探險,豐儉由人。
歡迎來到斯拉夫遊樂場。圖片來源:sliva.co.png
北部:白雪、高山與湖泊
斯洛維尼亞北部的朱利安·阿爾卑斯,是斯國山地運動的大本營。每年10月到次年3月,亞德里亞海的水氣在群山間沉降,形成數十個天然雪場。
全國境內滑雪公園+野雪場共計22座,其中包含世界最高的跳台滑雪中心。往國境線外再走1小時車程,還可以無縫共享奧地利與義大利的諸多雪場。
圖中藍色為野雪場,紅色為運營雪場,綠色是國家滑雪跳台。截圖來源:谷歌地圖
普蘭尼卡世界跳台滑雪中心,每年跳台滑雪世界盃決賽都在此舉行。斯洛維尼亞也是跳台滑雪這項運動的起源地。圖片來源:travelslovenia.org
據說這是一張滑雪者看了會亢奮的圖。來自斯國一處普通的雪場,圖片來源:thinkslovenia.com
特里格拉夫國家公園
Triglavski national park
在斯國,山與雪從未分離,廣袤多姿的山區與眾多雪場相映成趣,以境內最高峰特里格拉夫峰(Mt. Triglav 2864m)命名的國家公園便坐落於此,這裡是徒步和登山者的天堂,純岩石型尖峰,冰岩雪混合山峰,轉山小徑,應有盡有。
國家公園遠眺。斯諾文尼亞被稱為山地王國,斯國人以他們悠久的登山傳統為驕傲。圖片來源:MMC RTV SLO/Miloš Ojdanić
圖為特里格拉夫三峰,斯國國徽的原型。圖片來源:thinkslovenia.com
國家公園內塔峰如雲,乃絕佳的阿式攀登訓練場。圖片來源:thinkslovenia.com
下圖為特里格拉夫峰頂。據說,只有登上特里格拉夫峰才能算作真正的斯洛維尼亞人。圖中建築為1895年斯洛維尼亞登山者在山頂修建的Aljaž tower,按照傳統,第一次登頂者需打開鐵塔將頭伸進去看看裡面,雖然裡面什麼都沒有。
一位嫁到斯國的女婿,被岳父帶上峰頂完成儀式。圖片來源:wearecravingadventure.com
住在山下村,無數的攀登和徒步路線觸手可得。圖片來源:rtvslo.si
夏季高山徒步。圖片來源:thinkslovenia.com
布萊德湖
Lake Bled
斯洛維尼亞的旅遊名片,聞名歐洲的布萊德湖(Lake Bled),靜謐地躺在特里格拉夫山麓。布萊德湖被譽為「阿爾卑斯的眼睛」,湖水呈藍寶石色,乃朱利安山脈冰川融水。湖畔高崖聳立,巴洛克古堡盤踞其上,自然人文,交相輝映。
布拉德湖不大,長2120米 寬1380米 最深處29.5米。圖片來源:nomadepicureans.com
布萊德湖心島的聖瑪利亞教堂。圖片來源:Ifeelslovenia.com
2015國際賽艇錦標賽在布拉德舉行。圖片來源:sloveniatimes.com
山地的饋贈,對於阿爾卑斯諸國而言,並不稀罕,法國霞慕尼,義大利多洛米蒂,瑞士采爾馬特等等攀登名地,較之斯國,皆過之而無不及。
然斯國在坐擁阿爾卑斯的同時,還兼具地中海的基因。得益於南部亞德里亞海灣的水氣,斯國西部徑流豐盛,洞谷縱橫,高山雪水南淌入海,這又極大地豐富了斯國的水上運動。
西部:河谷、岩石與海灣
斯國西部,從2800m的海拔到海平面,不足百公里,以索卡河谷為首的一眾河谷,盤踞於此。當流水遇見落差,一切就變得有趣起來。西部山谷地區大小瀑布共計270座。
位於國家公園南部的薩瓦卡瀑布。圖片來源:travelslovenia.org
270座瀑布可供瀑降。圖片來源:thinkslovenia.com
隨著柯卡河谷的落差玩皮划艇。圖片來源:ifeelslovenia.com
西部喀斯特(karts)地區,正是我們高中課本中耳熟能詳的「喀斯特地貌」命名的起源地,比如雲南的石林、廣西的陽朔。喀斯特地區岩石常年受流水和海風侵蝕,千瘡百孔,怪古嶙峋,於是,探洞與攀岩興盛。
喀斯特地區位於亞德里亞海的東北地區(圖中黃色區域)圖片來源:commons.wikimedia.org
斯洛維尼亞全國共有100多個岩場,數千條線路,大多集中在喀斯特地區,為斯國攀岩愛好者提供了絕佳的訓練場。
典型的喀斯特岩場。圖片來源:nomadepicureans.com
無論是山間還是海濱,岩場無處不在。圖片來源:go2slovenia.cn
除了不計其數的岩場,斯諾文尼亞的洞穴也同樣迷人, 全國有超過10000個洞穴。波斯托伊納的地下的洞穴探險是全歐洲遊客必去的打卡地。
洞穴與岩壁旁的喀斯特地區小鎮。圖片來源:lovenia-trips.com
探洞的基本玩法。nationalgeographic.com
斯洛維尼亞只有42公里的海岸線,不長,對一個斯國海濱小鎮來說,卻已足夠,這裡出產著全世界最棒的海鹽,風景比肩希臘。
帆船、漿板,潛水等海上運動於此開展,雖算不上海上運動聖地,但從首都到海濱,2小時的車程即可到達,也就是說,在斯洛維尼亞,你可以上午登山,下午探洞,晚上在海邊吃飯。
海濱古城皮蘭,純威尼斯風格的小鎮。圖片來源:go2slovenia.cn
戶外並不總是探險,於肥沃的鄉間,御馬品酒,田園牧歌,亦為人生快事。
中南部:森林、駿馬、葡萄酒
斯國的森林覆蓋率超過50%,在歐洲僅次於芬蘭、瑞典。在澄澈的綠色之中,點綴著葡萄藤的靛紫。斯洛維尼亞的地中海區有超過千年的葡萄酒釀造史,產自這裡的酒漿,帶著斯國獨特的馥郁。
從首都小城徒步至鄉間,穿過森林小徑,行至莊園,飲酒取樂,能為戶外生活增添一些新的層次。
丘陵上的葡萄田。圖片來源:telegraph.co.uk
得益於釀酒業的充分發展和競爭,斯國葡萄酒價格非常低廉,超市貨架上平均5歐到10歐不等。圖片來源:thegrocer.co.uk
斯國馬場飼養世界十大名馬——利比扎白馬,可供騎行和騎術訓練用。圖片來源:slovenia.info
山地自行車也是斯洛維尼亞一個熱門運動。圖片來源:ifeelslovenia.com
一路鳥瞰下來,你不得不感嘆,這個國家實在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斯洛維尼亞戶外生活一瞥)
00:39
當然,再迤邐的自然,如果沒有人文歷史的沉澱,也只是一片荒原。斯國人民和群山的羈絆,歐洲難找到出其右者,這份羈絆,從一個很早的時代便已開始,代代相傳。
登山民族(ALPINE WARRIORS)
阿爾卑斯的山峰海拔並不算高,但山體俊俏,高聳入雲,其巨大的陰影投向大地,千百年來,影響著斯洛維尼亞居民的性格與生活。對斯洛維尼亞人來說,登山運動已變得如呼吸般自然。如果說俄羅斯人是「戰鬥民族」,那麼斯洛維尼亞人便是名副其實的「登山民族」。
登山運動對這個山地國家來說是一件大事,每年斯洛維尼亞200萬人口中有315000人參與到登山運動中,斯洛維尼亞登山協會會長Mihelic如是說,這還沒算上從國外來登山的140萬人次。(文段來源:UIAA官網)
登山是政府首推的運動,總統每年都會為傑出的登山運動員頒發國家榮譽勳章,以表彰他們的登山成就。
總統為國內傑出登山家頒發國家榮譽勳章。圖為總統 Tuerk 和登山者 Francek Knez圖片來源:alpinist.com
數十年來,Francek Knez和他的搭檔Karo總共完成了近7000條阿式路線,其中包括托雷峰新線路(ED+ VII+ A3 90 degrees, 950m) ,圖為托雷峰頂合影。圖片來源:alpinist.com
「我們斯洛維尼亞人是唯一一個將山作為國家符號的阿爾卑斯民族。在群山之間,我們擊敗了侵略者,在世界的各大峰頂,我們插上國旗,我們的國家精神由此塑造。」(引文來源:斯洛維尼亞國家博物館)
斯國是一個把山水當做標誌的國家,國徽中部便是特里格拉夫三座尖峰。圖片來源:wikipedia
斯洛維尼亞登山協會
斯國登山協會是全國最大的民間組織,創建於1893年1月27日,至今已有127年歷史,轄下共有278個登山俱樂部,共計57520名成員。
在斯國登協的努力下,斯洛維尼亞全國共有1661條徒步道,總長超過10000公里,另在全國各地山區建有176個設施齊全的登山小屋。並與斯國軍隊長期保持緊密合作,直升機運輸與救援,隨叫隨到。
登山小屋(huts)經過上百年的不斷完善,設施已相當齊全。圖片來源:moonhoneytravel.com
攀登成就
20世紀,斯國的攀登成就在世界登山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從巴塔哥尼亞到喜馬拉雅,這些阿爾卑斯山腳下的戰士們完成了無數座山峰的首登和不計其數新線路的開發,將斯洛維尼亞人的形象帶向世界登山圈。
斯洛維尼亞人拿到過多次登山界最高榮譽——金冰鎬獎,從1991年金冰鎬伊始不久的干城章嘉(8476m)南壁首攀到1997年阿瑪達布朗(6812m)西北首攀,再到今年的拉托克1峰(7145m)。
金冰鎬終身成就獎斯洛維尼亞傳奇攀登者Andrej Štremfelj。1979年他開闢了珠峰西山脊路線,1990年他和他妻子成為人類第一對登上珠峰夫妻。圖片來源:bmumagazine.com
在今天,斯洛維尼亞的攀登者持續著這份傳統,無論是在攀岩、攀冰、登山還是滑雪領域,斯國人民持續的走在最前沿。
斯洛維尼亞攀冰世界冠軍Janez (已故)。圖片來源:Youtube UIAA
斯洛維尼亞攀岩世界冠軍Janja Garnbret,「世界一姐」。圖片來源:IFSC
2019金冰鎬得主斯洛維尼亞攀登者Luka Strazar(台上左二),同時也是2011年金冰鎬得主。圖片來源:pioletsdor.net
寫在最後
可控的生活成本、豐富易得的自然資源、悠久強悍的登山傳統,成就了斯洛維尼亞這個戶外天堂之國,再加上政府的持續投入和支持,也就不奇怪斯國戶外運動(主要指山地運動)水準為何如此之高了。
而從斯國反觀過來,戶外運動/生活在中國的發展,似乎還很差些火候:
我國山峰資源豐富,但人山分離的現狀讓人無奈——登山者離山遠,山下村民卻不登山。
戶外運動愛好者人數逐年增長,但社群組織落後,泛商業化嚴重,高水平玩家少。
戶外玩家與非戶外群體有較大的認知偏差,山地文化匱乏。
官方資源支持力度較小。
。。。。。。
所有這些不足,究其因,我們當然可以說是經濟基礎還不夠好,是歷史進程還沒到,以後自然而然,就會發展起來了。但從斯洛維尼亞的例子來看,或許這也是文化屬性的問題:高山、海洋、大河,從時間伊始,便決定了其輻射範圍內的人類文明形態。
高山、森林、古堡,遺世獨樂者,Slovenia.
參考資料:
斯洛維尼亞國家旅遊局官網
斯洛維尼亞阿爾卑斯協會官網
孤獨星球斯洛維尼亞板塊
Think Slovenia
Slovenia adventure holidays and day tours | Altitude Activities
Slovenian Alpine Museum
Climbing in Slovenia
Slovenia: Be Still, My Mountain Heart
Natural beauty in Slove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