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用戶Wnh37b:
稍後準備更新一下關於空域和時段的問題
——————
謝邀,真的不知道實名反對的那位到底有沒有點基本的運營知識
簡單看了一下回答,感覺有不少想法都存在一些問題
我們從頭一點點討論吧,比較長,有興趣的可以耐心看完點個贊
1.為什麼買寬體?
飛洲際國際線啊!國際線!洲際!
寬體要的是可靠性、低成本、高航程和業載、飛行舒適度
重要性降序排列
2.為什麼買窄體?
飛國內+少部分短程區域國際線
窄體要的是可靠性、相對來說的高業載、低成本
飛行舒適度和航程勉強夠用就行,不必單獨拿上檯面
3.高鐵真的控制了1kkm以下的市場了嗎?
並不。高鐵的絕對優勢區間在500km以內
這個區間內總旅行時間高鐵飛機差不多,甚至高鐵還少點因為不用候機
500km以上的國內旅行飛機的時間優勢就出來了
一方面飛機進入巡航之後速度不是高鐵趕得上的
另一方面500km以上的航班絕大多數都是飛hub的或者最少發達地區
有很多乘客飛這個距離的航線都是為了轉機國際
從北上廣蓉外加西安五個地方做圓,1000km的半徑基本覆蓋了國內最主要的人口稠密區
機場內無縫轉機總比一路顛顛去機場好得多(不討論虹橋樞紐)
正確的說法是高鐵極大擠壓了500km以下航班的生存空間,並且讓ERJ CRJ無法打開中國市場
4.為什麼不用窄體飛寬體航線?
並不是沒有,港龍就有很多日本航線用320 321飛,只不過窄體連着飛五個小時確實不舒服
5.為什麼不用寬體飛窄體航線?
我知道這才是核心問題,但是真的說起來很複雜
第一方面是飛機本身
噴氣客機從八十年代中期往後設計思路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之前是廠商做飛機,航司搞航線,
707 300 310
都是這個思路下的產物
然而天空進一步開放之後,大家發現航空這玩意真的有搞頭
各種需求都冒出來了,廠商就要試着和公司溝通去適應他們的需求做飛機
747是一個特例,泛美的推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當時也沒得別的洲際客機可以選
737是另一個特例,漢莎的一再堅持才使得737能基本成為今天這個樣子
330 777以及往後的飛機都是這個思路的產物
問題就出來了,公司在乎的是利潤率,而不是飛機有多麼fancy多麼fashion多麼La Première
利潤率的實現一方面要靠普適性,即在一定的需求範圍內能夠適應各種客觀條件進行航班運行
另一方面則是在給定需求下能夠有出色的成本表現和可維護性
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在二十年前是很難調和的
所以我們才說777純粹是賭命,GE90那一代的發動機在做設計的時候還不敢保證可不可靠,新航電和fly by wire也是第一次搞,CAD設計波音自己一開始都信不過還造了一架原型機看看有沒有差
(哦賭命並不包括劉先生說的那個「波音不可篡改飛行系統」喲,那玩意真的不存在的)
787之所以這麼成功就是因為黑科技多而且大多數比較可靠
航線靈活航程遠,覆蓋的航線廣而且運營成本低
檢修維護的成本基本和上一代一致,能很好的平衡這兩個方面
正因如此,777也沒有逃脫老一代的魔咒,成了一個特化形的飛機
772,772ER,772LR,773,773ER,777-8X,777-9X分別對應不同的需求
你說的日本國內線一般就是魔改版773,說句難聽的是真的沙丁魚罐頭
國內也有各種高密度777 330。其實全世界都這樣,不加ER或者LR的波音飛機八成是魚罐頭…
這類飛機的典型改造思想是通過減少油箱、廚房、IFE和近乎全經濟艙來塞最多的人
但是這種飛機飛的航線一般需要非常穩定的大客流,例如京滬這類的全國家的空中幹線
不然的話虧的要命,因為座椅的死重在這裡,改造又基本剝奪了飛洲際的能力
當然這種做法也存在特例
CX的一部分330就被改造為高密度版本,但是航程能卡在6000+公里左右
這樣短程港台港日和大陸航線可以飛,長程的印度斯里蘭卡和杜拜也可以飛
你平時看到的747、77W這些全都是低密度版本用來飛洲際的
之所以飛國內是因為飛機只有在天上才會為公司賺錢
每天早上五六或者中午或者晚上七八點飛完洲際回來做一個大的檢修
接下來這段時間怎麼辦?飛下一個洲際之前乾等着?
不可能的。這種情況下就要串飛一下國內
一個往返回來之後小檢查加個油直接起飛洲際
第二部分是運營成本
大飛機到底貴在哪?
第一是體積和航程以及由此帶來的物料成本上升
第二是為了可靠性和更低的成本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主要談一下第二部分
事實上稍微有點航空常識的人都知道ETOPS,只有滿足這個認證才能雙發跨大洋飛行
這個認證一般要求一個發動機失效時可以通過保持在較低的高度層繼續飛行一小時以上
相對於小飛機來說,這個東西對於大飛機的發動機提出了極為嚴格的挑戰
本來大推力發動機就必須保持較低的油耗以完成飛行,這下連小毛病基本都不能出
那麼設計和試驗的成本哪裡搞?就得靠賣的貴才能賺回來
現在的飛機也越來越追求低油耗低噪音和高舒適性
那麼設計和吹風洞、造試驗機、製造工藝升級難道不要錢嗎?
成本還是得攤到乘客身上
維護方面大飛機的很多設備零件甚至維護工具都要比小飛機貴不少
然而,對於小飛機來說
它第一基本不需要ETOPS
第二短途來說油耗低個2-3%沒啥特別大的實際區別
第三小飛機迭代快,可以吃大飛機投資的紅利,這一代的LEAP也好PW的清潔動力也好基本就是吃的GEnX和GE90那一代的技術做升級,開發成本大大減小
第四兩三個小時的飛行噪音稍微高一點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這個跟以下三者的區別是很大的
1.油箱容積32萬升的380
2.每次升級就換一代發動機
(Trent 700-GE90-GP7200-GEnX/Trent 1000-Trent XWB/GE9X)的大飛機
3.動輒十個小時的洲際飛行
這就導致了用普通洲際版本寬體機飛國內短途的利潤經常還不如窄體高的尷尬局面
然而與此同時還要考慮飛機折舊的問題
每次起降都會對機體結構造成不可逆的損害,所以飛機都有使用壽命這一說
起降次數多的飛機明顯折舊快
所以考慮到寬體可能是窄體兩三倍的價錢這一點
不選擇寬體飛國內非幹線是非常理智的選擇
—————
基本就這麼多,再想到再補充
評論區歡迎理性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