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07085/answer/1064895657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实我很早就关注了这个问题,但是我对墨尔本的感情是如此复杂,一直无从下笔,直到今天我的另一个回答澳大利亚留学回国参加就业有普通985的实力吗?忽然得到了很多赞,我决定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写下这个回答。
按我妈的话说,我从小被周围的一切人和事照顾得太好了。在家里,习惯了被娇惯,想做什么基本不会被阻拦,比方说我没有零用钱的概念,需要花钱和爸妈说就行;学校里,成绩较好又不惹事的学生总是很被老师照顾,我记得自己偷偷吃块巧克力什么的,老师们也会睁只眼闭只眼。这样想下去,如果我念了高三的话,如果继续保持我高二那时候的学习态度,或许也就读了复交同济(坐标上海,进这几所容易一点),但是,我偏偏不想待在家附近,一心想出国。
想来想去可能是从小新东方的班念得太多了,整天听老师说的都是出国读书的故事,自己的所有学科里英语也是最好的,所以从头到尾我脑子里都是出国。我那个时候很向往去美国读本科,我在曾子墨
的书里知道了朴茨茅斯,在希拉里和宋家三姐妹
的故事里知道了卫斯理学院,我当时借了很多怎么DIY申请美国本科的书,在脑子里构思怎么写PS,研究大U和文理学院哪个好,怎么选学校给ED……
有一天我和妈妈说,“这个暑假再不报名SAT的班的话,申请美国大学就要来不及了。”
妈妈若有所思地看着我,好像她第一天知道我是真心想出国读书一样,拒绝了我。
后来交涉的结果是她同意我出国,但是不同意去美国,认为那里有枪击,社会治安太不安全,加上家里有亲戚在澳大利亚,所以想让我去读墨尔本大学。这时候我爸来横插了一脚,说,“你要是出国的话就不要读高三了,整天做那些卷子有什么意思,你要是非得读高三你就在国内上大学。”就这样,我既不能读完高中,也不能去美本,我成了高二读完去澳大利亚念预科然后进大学的人。
回头看的时候,我发现这样一直听我任我的人,偏偏在人生如此重大的抉择上拒绝了我;而在她看来,她听任我到了极致,明明不愿意我出国,却终究妥协了。总而言之,我们最终谁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有意思的地方概莫如是。
澳大利亚的学校其实很好申请,比申请美国容易多了,但是我了无兴致,任由家长给中介付钱,一点都不想管。高二的时候我一时兴起考过雅思(单纯想看看自己英语实力,没想到后来用来申请澳大利亚),所以我出国什么也不用准备。那年生日附近我的offer就到了,心里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如果被拒绝,我或许会惊讶一下。预科嘛,雅思5.5就能去,我看看自己7.5的成绩单,感觉实亏。
==============================================
那一年的七夕刚过,我就坐上飞机飞赴南半球。刚到墨尔本的我,在家里做美国AP的书,亲戚去赌场玩儿的时候把我放在foodcourt,我就在Crown里面的小桌子上写龙门微积分,这画风……
(我现在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后来就懒了,因为我觉得预科的课实在太简单了,作业在开课前半小时再做也能做完,数学课上戴耳机看电影最后还是考满分,因为教的实在是简单啊,一节90分钟的课用来教你怎么因式分解
,日子久了让人没什么好好学习的欲望。
其实除了数理化之外,别的课还是挺有挑战性的。我最喜欢的一门课是HOI(History of Ideas,讲古希腊罗马开始的西方思想史)。我毕业以后有一次在校园的马路上碰到当时HOI的老师,他以前是在墨尔本大学教书的,能在大学里教书就很牛你懂吧,我就问他说你为什么要选择要去预科当老师呢?他说,因为他觉得这非常rewarding,带国际学生学习是很有意义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没想到大家对HOI的老师记得那么深,这边插一句,有没有人还记得Rod,也是教HOI但是好像不教Main Intakes。记得Rod曾经假装生气地说:你们adver'tisement怎么这样念的,不要和美国人学(附带鄙夷眼神),读ad'vertisement。还有他上课的教室因为heritage之类的原因教室里连空调都不能装,但是丝毫不影响我喜欢他的课,想念经典的Veto(有人记得他的surname
吗可不可以remind我一下?)
其实预科砸了很多资源和钱,比如人手发一个iPad,送你50刀充值卡(当然,源头都是我们国际学生的学费),教学楼也很土豪,丰富的Mac机房,钢琴房(后来还买了很多古筝),每个教室都安装Apple TV,Wifi不限流量不限速随便你蹭网下载电影。国外的实验室条件确实很好,当时的物理课和化学课,都能亲自动手做很多国内做不到的实验。你问我预科在硬件上哪里亏待我了,我真的说不出。
只是周围的同学经常让我觉得我从市重点落到二本去了,和家里打视频的时候我真的快要落泪,回过头来想,那时候如此年轻,头上时时刻刻冒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清高,难以和现实世界和解。
其实我以往学习的动力是来源于我想比年级里其他的人优秀,而不是我自己有什么理想,尽管这种区别在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实际上,我并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我好像不喜欢和学渣们一起玩,但也不知道怎么找到自己应该做的事。其实,我可能更适合在一个大家都很强的环境里,让这种氛围带着我去竞争去努力,我意识到我不是那种只要给我好的老师和资源我就能自己去做事的人,我是如此依赖大环境。差不多预科读了半年,我整个人已经半废了,天天想逃课,只是碍于老师们认识我而无法逃课。
预科最后有考试,不过很简单,比如三个小时的数学卷子我可能四十分钟就做完了,所以我一直觉得预科是开出来捞钱的。不过就这还有20%的淘汰率,这生源细思恐极。
我原本报的专业是biomedicine
,并不是多喜欢医学,只是这个专业录取分数线最高。但是最后选志愿的时候,一想到要读三年本科+四年MD+一年placement+十年进修才能成为specalist
专科医生,我就放弃了,我一点都不想读那么久的书。
所以我就去了录取分数线第二高的商科。不像Melbourne Model下面的理工科非要读3+2,商科只要三年本科毕业就可以满足认证申请PR开始工作了,一想到这么快就能毕业回本,我就好开心。
母亲从未有任何希望我早点毕业打工补贴家用的想法,甚至希望我能读研读博。可是我累了,那一年过得太累了,我在课堂上寻不到人生的意义。睁眼和闭眼之间,我听见周围人喋喋不休的耳语,他们说,介绍你去工厂里叠衣服好吗,去卖保健品试试看吗,你以后能拿到PR吗,谁谁当年实在留不下来回国了……
那段时间,我双休日在华人餐厅打工,下班以后火车转电车去赌场的快餐店,工作到夜里十点。赌场里没有钟,却有不灭的金色灯光。化在尘世烟火里的时候,我才感觉人生有些许意义。那个时候的工资是按年龄给的最低标准,一个小时只有14刀,但这是我第一份签合同的工作。回到学校的时候,和刚刚结束7-11通宵夜班的朋友打个招呼,觉得自己也并未拼命到哪儿去。
或许学业已经不是我生活的主线了……
不过我也没有太不思进取。进大学之前的那个假期,我选择去读GMAT并参加了模考,看了看740的成绩,我觉得算是为商科这条道路做好了准备。
=============================================
我对大学生活的印象很浅很浅,浅到我只能说出几个片段,
我记得第一周开学,我去上了一门accounting
的lecture,然后就再也没有去上过课,我甚至记不得自己不去学校那去干什么了,我只感到我终于可以逃课了,就算有attendance,老师也不知道我是谁,不记得我的脸,好像预科那么久不能逃的课,我终于可以在大学尽情逃了。
这不是我,这不应该是我,而我确实就是这样了。平时有assignment
做一做也能交,tutorial偶尔也去上一上,至于老师们的名字是喊不出的,如果期末的试卷上印一道题,请选出下面哪一张图是你的任课老师,那我有75%的概率会选错。
尽管期末考试不可能出这样的题,在SWOTVAC那周我还是慌了,因为我觉得我啥也不会竟然就要去考试了,那这不是要挂科吗??只能临时抱佛脚看看slides和tutorial sheets,至少拿个H2A的均分还是没问题的。
我一点也不想学习,不仅拒绝读研,甚至为了可以早点不读书,在summer里读了两门课,又在学期里overload了两门,两年半把本科读完了……
===============================================
回头看的时候,我发现墨尔本大学有很多闪亮亮的地方……当时不在状态的我却忽视了,我好像读了一个比国内专科还短的学位,飞快地上完了学,就结束了。
我大学的时候选修过阿拉伯语(是不是hin有意思),因为墨尔本大学除了读一个degree还可以同时叠加一个diploma,我当时就想叠加一个语言类的(哎,早知道CS后来这么赚钱,我就叠加一个编程类的),那么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都可以自己学,国内新东方也一堆一堆的课,何必占用大学的学分,花好几千刀去读?于是,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阿拉伯语。
试想一下如果你想在国内这么干,首先阿拉伯语除了北外上外
等院校,没几个学校能开,就算开也轮不到你作为兴趣去上。墨大就什么资源都有,而且都对你开放。
阿拉伯语的老师真的好好(哭),真正的professor来给你十几个人的小班上课,你理解一下就是那种可以开几千人的大课的professor几乎一对一教你了。难也是真的难,怎么有阿拉伯语这么难学的东西,每次念喉音的时候我都觉得我要吐了,写字是从右往左写的,而且没有元音,比如listen只会写lstn然后看你的积累和语感自己去猜是什么单词。当时抱住了一个文莱的妹子的大腿,在不努力的情况下也能应付每周的作业(写句子,翻译,课上presentation等,讲道理别的课也就偶尔来个assignment,阿拉伯语的commitment太大了……),课上很多都是家里本来就说阿拉伯语或者波斯语的二代移民,我压力好大,感觉跟不上穆斯林的姐妹们。
后来发现老师的答疑session很有用,本来没想到的,因为商科的课的答疑都是你有问题再去问,其实没什么太大帮助,而阿拉伯语的老师把答疑时间弄得和开小灶一样,就像是额外多上了几节课,此等福利,岂能错过。
不知道怎么形容才好,阿拉伯语的课程设置让我觉得老师和资源都很对得起墨大的世界排名,如果当时能坚持学习下来肯定是不可多得的收获……
半途而废是因为学习到第二年的时候,老师不讲英语了,全程阿拉伯语上课了,我是真的跪了,因为我大一学的不扎实,很多时候都是靠大腿帮忙和考试时候的小聪明,现在变成每周写日记交上去,臣妾做不到啊。再加上如果真的叠加diploma
,很可能要变成四年才毕业,而我一心想要提前毕业早点摆脱学生生涯,所以把那门课退掉了。后来我听说professor还问过我去哪里了,可能因为我是唯一一个中国学生所以记得我吧,哎,现在想想真的很惋惜。
但是,也讲点开心的事,有一段时间我的白人小gay室友把他的房间短租出去了一段时间,是一位妹子来住,聊天的时候忽然发现她家里会阿拉伯语(外表看不出,她不包头巾),然后我说我也会,她就直接用阿拉伯语和我打招呼,我当时竟然反应过来怎么回答了。她超开心的,后来走的时候还送了我一个装满巧克力的瓶子和贺卡。
================================================
其实墨尔本大学的社团也很优秀……我在这边给大家举MUDS的例子吧……
作为对辩论很感兴趣的人,我一进大学就加入了Melbourne University Debating Society,从此对英语的自信就变得直线下降(微笑)。
我觉得在西方国家,辩论社是一个精英出没的地方,大家的专业以politics和economics为主,基本以后会读JD,毕业以后做律师或者从政。
又是唯一一个中国人(哎,所以你看澳大利亚大学收中国人多又怎样呢,这种社团里还是几乎没影儿啊),我厚着脸皮和大家去参加了Australs(世界第二大辩论赛,第一大基本认为是WUDC,当然EUDC也喜欢说自己是第二大),大家穿西装谈笑风生的样子真的很很很好看,那一年的最佳辩手给了我们社团的男生,在wiki上翻看历年的冠军,发现悉尼大学也很强。是在那个时候,我有一点点体会到所谓的elite是什么。国内喜欢把澳大利亚大学放在鄙视链的底端,然而几乎没有人去接触核心的圈子,我也只能远远地观望而已,但是我确实看见了,这些私立高中出来的精英,谁看了不夸一句澳大利亚大学真配得上它的世界排名。
后来我没有再去MUDS玩儿,可能我觉得融入白人精英群体有一点难,对于当年社交上还很生疏的我来说尤其如此。其实回想起来那是一个很优秀的团体,但是我太怯生生了,我真的不会社交,不敢和大家去每周社团结束以后的beer drink
,不敢晚上去参加聚会,想起来也是错过了很多。现在应该会好很多,至少现在没有那么胆小了哈哈。
五六年过去,发现大家现在几乎都去了律所,商科背景的妹子去了麦肯锡
,前两天查了一下澳大利亚律所的排名,才发现我经常看到的那个名字原来是top1,真的很为大家开心。
============================================
不过对于国际生而言,找工作难还是难的。
我本科只读了两年半,秋招又要提前一年申请,也就是我刚刚进大学读了三个学期,只过了一个寒假一个暑假的时候,就要开始投秋招了。由于春夏秋冬是反过来的,所以国内的暑假实习我没办法做,毕竟我的寒假只有一个月。而唯一的暑假,被我用来读summer修学分提前毕业了,所以,情况就是,在我理应秋招投简历的时候,我一份能用的实习都还没做……
这境遇简直感人……
我在仅剩的第二个暑假回国塞了两份实习,然后就是我的最后一学期了。
有时候想想,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赶着毕业……
===============================================
我不愿意继续读研是有充分理由的。其实我很清楚自己,不好好上课,不好好做作业,如果读研,也只不过再耗掉两年青春年华。至少我还能为自己做决定。
实际上,我人生后来的每一个决定,都是自己自由意志的体现。既能勇敢选择,也能不悔承担,再也没有十六岁出国之时的模糊和犹豫。或许我应该感谢那年的博弈,虽然没能去美国,但是极有效地让我学会了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就连父母也不得插手。
其实人只要没有把时光白白浪费,就算没有用在学习上,也会体现在别的地方。如你所见,我其实是一个打工小狂人。有任何打工的机会,我都乐于去试试看,从最基础的餐馆开始,慢慢进阶圈子,一点点升级。我记得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一个月能有两千多刀的收入,那个时候我感慨,打零工都能如此,或许这儿真是打工者的天堂吧。
就连毕业以后开始全职工作,我也没有放下平时傍晚和周末双休的兼职;赚钱令我太快乐,经济独立的感觉真好,工资存起来尽量只花兼职外快的感觉真好。我喜欢咖啡香里的brunch,NGV里的展览,蹦迪时的tequila shot,Lui bar窗外的夜景,深夜的炸鸡啤酒,清晨的可颂
,下午的甜点,隐秘小巷里的日式拉面
……我感恩能遇见和蔼可亲的Crossfit教练,也能体验性感撩人的pole dancing,能够在合适的周末去悉尼歌剧院看正在上演的opretta,去珀斯
观赏蓝色印度洋与粉色湖泊的交界……我哪里数得清墨尔本的这些美好回忆,每每打字的时候想念要从心里溢出来,我还没有写喧闹的夜市,静谧的郊区,以及那么多如同电影的镜头……
在夏天的晚上,开车去海边,看对岸灯火,星星点点,我想人生还能如何幸福呢?
=====================================================
对墨大的好感,在毕业之后意外地直线上升。或许是想起了我阿拉伯语的教授,或许是想起了辩论时大家争相用上扬音调说出的“Mr/Mrs speaker, ...”,也或许是毕业后渐渐结识了那么多优秀的alumni,忽然发现天空很大,世界也很大。
大学之大,好像把什么样的人都归在了一起,洒落下来透过毕业的滤网,珍珠的归珍珠,沙砾的归沙砾。
我毕业以后去了一家五百强金融机构的后台工作,前台的大叔在和我打招呼的时候,喜欢说“Hello Melb Uni graduate
”以示同类人的自豪。
在那么多林林总总的的networking event里,我总是记得,在CFA的晚宴上,我看见蓝白两色的一桌,那就是墨大的颜色。
如果我早一点知道,身边的人会去牛津和斯坦福读研;如果我早一点知道,不仅仅北美CS的起薪有十万,那些去了我想去的金融机构某些岗位的校友,也有10w+的起薪;如果我能早一点确信,墨尔本大学的上限真的有那么高;是不是我就不用那么消沉和难过,不用间歇性地疯狂努力和持续性地消极厌学;或许我不必等那么久,不必等工作以后,才确信当年去的地方是值得的。
有时候会觉得如果能不读预科直接读大学多好呢,漫长的预科生涯磨平了我的意志,当我第一次坐在墨尔本大学的考场里,发现三个小时的考试时间真正要用满的时候,手很酸,心很慌,知道自己肯定要考砸了,却很开心,这才是我想要的标准。(可惜我没有因此好好反省,在之后的日子里仍然对学习得过且过,我想这是我的问题吧。)
墨大冷酷在于它从来不会救你,任你自生自灭,只管按时收钱;墨大吸引人在于它无穷无尽,在最高的顶尖它总占有一席之地,它告诉你你有可能,能够到的话就去够吧。
============================================
想了想准备加一个后记,因为有一点担心这个回答会被理解成“任何结果都取决于自己”的cliche,No,这种鸡汤我喝不下,也不愿炖。这方面的态度,大家可以看我很久以前的回答(看了眼时间,那时候我都还没进大学hh):
如果不是为了移民,为什么要去澳大利亚留学呢?33 赞同 · 33 评论回答其实我一直清楚,单纯的比较是无意义的,对于学校,每一个出彩的学生都是校友,但对于自身,并不是每一个例子都会相关。维基百科
和宣传手册没有一丝假话,墨尔本大学确实毕业了许多优秀的人,我的所见所闻向我证明了这是事实,我也知道放眼国际,墨尔本大学
是一所世界名校,实至名归。但是,那些许许多多去了最好的岗位的人,大多数都是pr和citizen
,作为国际学生,我很清楚要那些找工作的心酸。我记得大学的时候看到Telstra的招聘启事接受国际生,在投递网申的时候却发现这仅限于engineering岗位;我还记得计算机系的朋友去纳斯达克做了实习,我第二年也递交了申请之后,对方特意邮件告诉我他们也很抱歉但不是pr不可以;那个时候是有一些觉得,专业弄人,如果我当初学编程也肯定能学出来,可惜选了保护主义更浓重的商科呢hhh...
找工作是艰难的,我几乎没有过过简历关,唯二的两家面试,都给了我最终offer,但是我连第三家的面试都没有拿到过。我或许真的很能体会在异国他乡找工作的艰难,常常觉得自己是不是也会毕业就失业(which我觉得很耻辱,though我知道这很正常),我不想在毕业以后花一年的时间考英语,读职业年,凑分,拿身份,拿完身份再开始找工作,我就是觉得凭什么别人可以直接投简历,而我们就这里也不能投那里也不能投,感到气愤,但是在别人的地盘,只能follow别人的rule吧。
我在另一个回答里推荐过毕业以后直接回国,因为就我个人和身边同学的经验,回国很大程度上会找到档次更高的工作。我毕业那年收到过很多面试,四大、电商、咨询等等,但是都因为人在国外+对方不肯接受视频面试而没有进行下去。唯一遇到愿意接受的是一家外资投行,她给我国外的手机号打电话,约好在线上进行群面,整个招聘阶段让我对这家公司的印象特别好,之后我也一直不遗余力地向朋友安利(虽然它本身的名气可能并不需要我来安利)。最后虽然拿到offer,但因为想在国外工作,加上岗位毕竟是中后台,最后要签合同的时候我还是选择了拒绝。(其实认真地觉得,这样做可能不太好,放了对方鸽子。)
无论如何,这是个人的选择。我很年轻,我希望能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作为人生的体验。失去应届生身份怎么办?以后可以再读研再找,我才二十岁,有什么需要着急,至少此时此刻,我不知道读研的意义,读研为了什么,何必要去随大流读书。有时候,我很感激自己是本科出的国,可以在毕业以后停一停,思考人生。我想如果我是一个25岁的研究生的话,或许真的只能有一次选择的机会,浪费不起在国外晃荡两年再选择人生方向。
没有身份,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困局,而墨大并没有帮助国际生改善这些困境,尽管收着我们比local贵三倍的学费。
这是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也是澳大利亚政府的事情,推在一所学校身上有失公允。我只不过碰巧是那个运气好,毕业没失业的国际生,在工作中继续认识了许多优秀的校友,所以愿意为墨大
说几句好话;但是我并没有忘记,不是每个人运气都那么好,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我也可能毕业即失业,无论我是什么样,墨大都不会管我。
毕竟,在最高的顶尖,墨大总占有一席之地。
只是,在拷问自己有没有本事够到的时候,我们也有权利去拷问学校,你能不能推我去够到?(别忘了,学生是甲方,付那么贵的学费,就是为了让人自生自灭吗?)
我见过墨尔本大学优秀的一面,也见过留学生辛苦的一面,既反思过个人的努力,也认为宏观环境不能隐身免责。真正的读书体验是很复杂的,不是一句鄙视链底端可以概括,也不是一份国际大学排名就可以总结。我希望我的经历能让大家看得更全面,故写下这个回答,也是对过去人生的一份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