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共發了96篇帖子。
(轉載知乎)中国大陆的教授或副教授再出国应聘,可以得到多高的职称?
1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1 23:19
有没有可能冲击欧美一线国家的助理教授,甚至是副教授?还是说只能从博士后慢慢干起

2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1 23:19
坐标英国某罗素集团学校,最近作为招聘委员会成员全程参与了系里几个职位的招聘和面试,收到国内高校若干教授(也许是非升即走特聘)的申请书,刚好可以回答下这个问题。简单说,如果有熟悉人士力荐是可以的,否则真的很难。我们收到近200分申请,华人占了约1/4,国内工作单位的若干。screen 阶段实际上国内学者还是有优势的,有项目有成果有文章简历蛮漂亮的。问题就出在第二轮代表作审查上,我们是会一篇一篇仔细读的,背靠背两到三人会给文章打分,而且这个过程是不怎么看文章影响因子的,纯粹同行评议看文章质量。然后我们会开大会讨论每个申请人的代表性成果质量,给高分和给低分都会阐述理由,这种情况下大家都不会瞎打分。基本上在这一阶段,国内学者哪怕是教授申请AP都全军覆没。某同事原话是self repeated work... 但是,但是,但是,如果有熟人出来力荐,那么一个面试机会还是会给的,说不定面试发挥好就上了。


作者:哆啦E梦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757175/answer/247061377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1 23:20
作者:NO1WDS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757175/answer/346887087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感觉一般是要降职的,再补充几个比较新的例子吧:


Bin Gu(顾彬):Bin Gu 现任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MBZUAI)助理教授。
曾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正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博。


Handong Yao(姚焓东):https://engineering.uga.edu/team_member/handong-yao/ 现任佐治亚大学(UGA)工程学院助理教授。
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副教授,哈工大博士,南佛罗里达大学(USF)博后。


Zhaochun Ren(任昭春):https://renzhaochun.github.io/ 现任荷兰莱顿大学(leidenuniv)副教授。
曾任山东大学正教授,山大本硕,阿姆斯特丹大学博士。


James Jianqiao Yu(余剑峤): James Jianqiao Yu 余剑峤 现任约克大学(York)讲师(助理教授)。
曾任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香港大学本博+博后。


Jiaheng Lu(陆嘉恒):https://cs.helsinki.fi/u/jilu/chinese.html 现任芬兰赫尔辛基大学(helsinki)教授
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上交硕,新国立(NUS)博士,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 Irvine)博后。


Qun Liu(刘群):https://liuquncn.github.io/index_zh.html 现任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语音语义首席科学家
曾任都柏林城市大学(Dublin City University),教授(2012-2018)。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1992-2018,12年开始为兼任),中科大本,计算所硕,北大博士。


Zhengbin He(贺正冰):Zhengbing He (贺正冰) 现任麻省理工学院Senior research fellow。
曾任北京工业大学正教授。
相关回答:
取得国内的博士学位而在国外获得教职的人有哪些?
国内土博可以找到海外教职吗?

4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1 23:21
拿我自己举例吧。我是2017年从英国博士毕业回的北京,在北京一个211大学任讲师/硕导,主持过国家青基和一些地方项目,每年发表SCI在5篇左右的样子,教2-3门课,积极干一些行政类事务,也和国外保持着交流。但是由于未来发展的问题,还是决定回英国,一方面主要人脉还在英国,另一方面研究方向更契合国外,半年时间向英国大学投了十几份简历,拿到3场面试,最终入职一所世界前125的大学,现在在英国任讲师。总体来说,只要研究一直努力在搞,和国外保持合作,能够洞察国外的发展方向,再有不怕面试失败的决心,还是可以找到国外教职的。


2022年9月更:
感谢,这个回答阅读量很高。我的微信公众号是:泰恩河畔的搬砖人。记录了我在英国任教的感受和体验,欢迎关注!谢谢


作者:Liberty17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757175/answer/259801962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5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1 23:21
作者:滑稽人马城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757175/answer/250837391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答案中有很多例子了,我就不随意增加了,即使排名似澳门大学,也敢降级国内过去的教授,这里个人观点,说说大体而言为什么。
一开始我也怀疑这种做法是一种无理由的歧视,对他人多年奋斗的一种贬低。但如果有在海外高校学术岗工作过的人,大概能赞同我说的以下:


国外升等有阴谋诡计也有不公平,但大致上还是能做到根据你的贡献给予评定。与国内相比,稳定性和客观性至少高不止一个层级。不会出现诸如签订一些包含语焉不详条款的合同招人,然后肆意诠释条款提高要求的情况,具体参见武大中大最近几年关于副研究员的争议;
同第1条相联系的,对于国内所评定的教授职称,除了北大清华的情况稍微好一点,境外高校普遍认为存在水分,有水分那么就意味着对方接收你时不会简单同意而是会加倍审查;
同1和2相关的主要问题是,近期国内所谓把文章发到中国的土地上的类似说法以及刻意排挤SCI和SSCI的做法,都在客观上造成了大部分能写外文文章的人(这部分人本身又是学术群体中的小部分)都有往回缩的趋势,更别提那些本来就只在中文期刊发表文章的人。对错不提,在大的概率上,你要进入一个英文发表的学术群体,你的投名状却是中文的,除了一些特殊顶尖人才,对方基本无法审查你的水平,只能根据仅有的英文发表降级。
同样的,你获取的国内基金或者项目,也存在一些严重的打招呼问题。当然,欧美也不是多干净,但就比烂程度上而言,国内往往更无所顾忌,做的比较明显。这也导致了你拿到的相关基金和资助的公信力大大缩水;
国内的人才帽子等的授予,特别是官方的帽子,也存在许多不可言说的潜规则。基本上不是说你个人意愿所能决定的。那么类似的,你拿出去别人也不会觉得这个跟你个人的能力有多大的相关性,因为对方无法核实和审查。
海外经历也是很重要的,学术招聘不仅是给你一个职位,也是给自己单位的社群增添一个成员,很多欧美高校对此特别审慎,如果你有在类似高校学习的经历,那么对方也就更好判定你是否是一个可能的合格成员,而不用再为你设置一个考核期(以便在觉得不合适时开掉你)。而如果你只在国内的高校待过,问题就是两方对相同职位的要求完全不同。就文科而言,你可能很会写一些官样文章,也能发到一些顶级中文期刊,但这些文章翻译成英文,可能一文不值。你花费很多精力参加的一些活动,在别人眼里甚至可能会给你的履历带来反效果。 以上是总体而言,对个体来说总有不同的境遇,高手如颜宁等自然会觉得不受任何区别,如云中鹤般中外游走,但对于大部分高不成低不就的学者,自本就不大出名的国内高校往外走,不管你是985和211(这两个概念在招聘时并不会给你带来任何优势),很难避免不被降级。近来有高校提出告别QS,这么说吧,国外英语区高校基本上还是很看排名的(不一定是QS,有可能是本地排名也行),因为他们要一个benchmark。比如说,港三在招聘时,如果你的学校排名尚可,但不比港三高,你比如说是QS50-100的Assistant Professor,有概率别人只给你个起始工资的tenure-track Associate Professor。当然也有概率给你tenure,看你的资历。但如果你是NUS等排名比港三高的临近高校,大概率你会得到一个更好的package。同理,当某本校职工拿着外面的offer来谯promo,学校管理层第一关心的,是你的offer性质以及学校排名,比我们差的,好走不送;比我们好的,好酒好菜伺候,counter offer走起。而这些,很难适用到国内99%的高校之上。

6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1 23:21
国内教授出国应聘必然要接受“打折出售”,
或者该现象适用于大部分国家教授跳槽去其他国家




首先,需要明白一点,教授不是学生,教授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职能,就是拉钱养活自己的学生和实验室。而拉钱,需要人脉和资源。你跳槽去其他国家意味着你绝大部分人脉资源要作废,相当于被扒一层皮。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内教授出国应聘要“打折出售”。
其次,打折不意味着一定要从博后做起。国内还是有一些在自己圈子里做到顶级的教授的。比如薛其坤。但你让他跑国外应聘,就算“打折出售”,拿个教授也不成问题,但他除非脑子进水了才会去。所以只要原价高,打折也可以卖得不错的。
当然国内评审水分比较大,有很多院士那水平,说句不好听的,还真不如海外博后平均水平。但官场的事儿,哪有看成绩的。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757175/answer/246693538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7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1 23:21
Azul:


理工科的不了解,大陆培养出来的大部分文科博士,在大陆的大学做到了教授或者副教授,到国外(主要指美国、英国)估计就只能开出租车及做超市收银员之类的了,这其中包括大陆培养的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的博士。

8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1 23:21
川大化学系前几年有个外籍教授Jason Chruma
2005-2011 Assistant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Virginia
2012-2020 Professor, Sichuan University 
2020- Assistant Professor (teaching), University of Virginia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757175/answer/306061467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9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1 23:22
某匿名用户:


我见过最强的,从广州大学助理教授跳槽到UCB做助理教授的。真是跳上天了。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1 23:22
作者:萤火虫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757175/answer/246664263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首先,理客中地给个正确的废话:要看具体情况,看人。比如颜宁那种水平的,清华教授也可以去普林斯顿当教授。
其次讨论大概率情形。
和国内大多数高校还停留在简单数量论的招聘理念上不同,美国大学招聘教授既严谨也灵活。严谨是指非常严格的程序,许多轮非常认真的面试,全系教授听课投票,委员会讨论投票,等等。实际上比国内严格复杂。灵活是指看重实质。不追求某些特定指标。你真的很牛不用担心论文少。但前提是你真的很牛。专业人一看一谈就明白。
但这样的人在国内教授中凤毛麟角。事实是绝大多数教授水平是远远达不到美国教职要求的。
就我观察,国内到美国访学的大部分教授,如果自身没有海外留学拿博士学位,甚至可能比不上许多在读博士生的科研能力。我这里只说大部分,没有一棍子打死所有人,这个大部分绝对是成立的。是不是绝大部分,我先留点余地。
而就美国留学生博士毕业情况看,只有很少比例(如5%)能去高校找到教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有科研执念的人去做千老。这里面不乏实在痛苦最后回国拿教授offer的博士后、科学家research scientist。
美国已经卷成这样,你说国内的教授能卷的过这些人?
我告诉你一个真实案例,发生在去年上半年。
这边一个小型创业公司招聘暑假实习生,这边负责招聘的是华人。
收到国内某985名校青千简历一份,应聘暑期实习生。留美博士,两年前回的国。
惊愕,可惜,但因与岗位要求不符,不得不拒之。
如果该青千能申请到教职,何苦来申请暑期实习生。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4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